分享

春笋药食俱佳

 活到老学到老888 2012-04-24

春笋药食俱佳

福建卫生报 2010-04-12 二版

     寒冬刚过,大地回春,春雨绵绵,雨水增多。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春笋洁白如玉,肉质丰嫩。清醇香甜,鲜美可口。春笋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及铁、磷、钙、镁等12种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由于它所含脂肪、糖类较少,纤维素较多,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消除积食,防止便秘,对减肥、防癌有一定作用

      春笋食用方法很多。炒、煮、烧、煨、焖、炖皆为美味上品。尤其可贵的是,它和荤、素菜肴都能搭配上桌,只要有了春笋,做出的荤、素菜肴,就会更加鲜美可口。

    春笋还是一味良药。因其味甘性寒,中医认为,它具有“通血脉,利九窍,化痰涎,消食积”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腹水浮肿。常食鲜笋能镇咳去痰,帮助消化。用春笋和粳米煮粥,可助小儿麻疹早透,可治便结难通;春笋拌以麻油、食盐、姜、醋等作料,既可佐餐,又可治疗肺热咳喘;用鲜笋煮水当茶饮,可解酒醉。常食竹笋,还可适当减肥。但是,笋性味寒,又含较多的纤维素,对患有严重胃出血、肝硬化、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肠炎等疾病者,不宜食笋;因竹笋含草酸钙偏多,有尿道、肾、胆结石者,不宜多食。

      其实,一年四季,人们都可以吃到竹笋。冬天,藏在泥土中的叫“冬笋”,肉质细嫩,美味可口,是笋中珍品;春天,破土而出的“春笋”,笋体肥大,水分充足,鲜嫩爽口,是一年中品尝竹笋的最佳选择;夏天,从竹鞭上长出的嫩芽,叫做“鞭笋”,因产量不多,是夏天做汤尝鲜的佳肴;秋天,“笋干”成了人们品尝竹笋的好菜。竹乡的人们在春笋大量上市之际,制成笋干,备无鲜笋时食用。浙江临安竹乡所产的笋干,量多质优,其中的“扁尖”,闻名中外。

      我国以笋为馔,以笋入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诗经》中就有“其蔌维何维,维笋及薄”的记载,可见远在周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知道竹笋和香薄可以食用了。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竹笋性味甘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又有详尽的论述,他认为竹笋能“治消渴,利水道,益气、祛热、消痰、爽胃,肺热咳嗽,胃热嘈杂者,食笋可医。”多少年来,人们只注重竹笋的食用价值,而忽略了它的药用价值。如今,了解了竹笋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是治病良药。食用竹笋,一举两得,岂不更好。

(高宗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