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

 上善若水(海) 2012-04-24
《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
河北省望都县第二中学 王明华

【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逐步形成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并充分认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2.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指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形特征对其它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地理环境。

 

【教学难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中国空白轮廓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导入

播放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图片资料(或视频短片)

看图片思考各属于哪种地形。

让学生对我国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激发爱国热情。

探究

地势

特点

课件展示:

 

1.地势的概念。

 

2.古诗词:“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3.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并沿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动画。

 

提出问题:你能试着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资料分析出我国的地势特点,并画一张简略地势示意图吗?

 

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我国地势特点。

学生分析诗词所包含的地理信息。

 

观察地图及动画,小组合作讨论我国地势特点,画出我国地势示意图。

 

 

培养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小试

 

身手

课件展示:

 

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 图及“中国地形”图。

 

2.展示各阶梯的地形及分界山脉表格。

 

指导学生读图填表格。

 

3.展示三级阶梯内部的地形区景观图片。

读图并合作完成表格
 

 

海拔

地形

类型

主要

地形区

第一级

阶梯

 

 

 

分界线:

第二级

阶梯

 

 

 

分界线:

第三级

阶梯

 

 

 

 

 

 

 

培养读图、合作能力。

 

表格利于知识归纳,清晰。

 

对三级阶梯内部的地形区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承转

过渡

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我国的地表形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在了解了我国的地势特征之后,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一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合作

研究

 

 

课件展示。

 

研究课题:

 

①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②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③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分析)

 

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适时调动学生,巡回指导,积极参与各小组的学习讨论。

 

最后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全班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专题(A组:①题;B组:②题;C组:③题),各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

培养合作能力。

 

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达标

反馈

在空白中国轮廓图上绘制我国三级阶梯,并注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学习

小结

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几个方面都有影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寻找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

第二课时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地形,它包括哪五种类型?

学生回忆回答。

温故而知新。

整体感知

课件展示:“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

 

提问: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我国地形具有什么特点?

 

总结: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读图得出结论: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从而得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基本特征。

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学习

主要

山脉

1.讲解什么是山地和山脉。

 

2.讲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3.举例讲解山脉走向。

 

4.课件展示:“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

 

指导学生分组读图完成教材26页活动1

 

5.指导学生在教材26页“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走向一致的山脉连接起来。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6.指导学生完成教材27活动3

1.分小组相互合作讨论确定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比赛看谁找得快,准确率高,并推选出代表发言。

 

分析归类主要山脉及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在“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走向一致的山脉连接起来。确定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3.读“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完成活动3的填表格练习。

 

 

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欲望,培读图分析能力。

 

 

 

 

 

 

 

 

 

 

 

 

 

 

学生自主读图,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建立 。

学习

地形

对人

们生

产和

生活

的影

1.课件展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景观。

 

要求学生在“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主要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2.展示“形态各异的高原景观”;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及资料;黄土高原的地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杰作--窑洞图;内蒙古高原地貌和景观图;云贵高原景观图。

 

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地表形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4.要求学生阅读教材26页“地形与民俗”资料。

1.欣赏景观图,读“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回答。

 

2.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

 

3.分组讨论,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

 

4.阅读教材26页“地形与民俗”资料。

帮助学生认识我们的环境,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使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

 

 

内容

总结

我国五种地形都有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各种地形区形态各异,我国人民也充分利用各种地形发展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

延伸

拓展

找出我国古诗中形容我国地形特点的诗句,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形容内蒙古高原的景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等等。

实践活动

绘制中国地形图:在空白的中国图中标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标在相应位置。(注意用图例来表示这些地形区及山脉)

第三课时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是多种多样的,你们知道各种地形分别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呢?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

 

过渡学习新的内容。

动眼

动手

1.课件展示:“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图。

 

读图了解我国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其中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29页活动1

 

3.介绍山区所包括的范围,并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

1.读图分析回答我国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

 

2.绘制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分析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点。

培养读图、绘制地理图表的能力。

动脑

动口

课件展示。

 

探究问题:

 

1.山区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课件展示教材“山地交通不便”图)

 

2.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山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教师指导讨论,适时鼓励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

 

师生共同小结。

全班学生分成AB两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展开讨论。A组讨论有利条件,B组讨论不利条件。

 

AB两组讨论后,进行全班的发言,相互补充。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和交往技能。并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树立辩证地看问题,正确的人地观念。

提问:人们在开发利用山区时,除了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还要预防和避免哪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呢?又应怎样防治灾害呢? 

 

课件展示: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图文资料。

 

引导学生搞清山区各自然灾害的成因和主要防治措施。

1.学生回答。

 

2.阅读有关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图文资料,搞清山区各自然灾害的成因和主要防治措施。

学生独立地从所给出地理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意义构建。初步树立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内容

小结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这样的国情下,我们要开发山区,在开发山区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践

活动

调查你的家乡的地形,看看这些开发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