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辉《狼》

 清风空间 2012-04-25

煤山中学  陈辉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3、认识狼的另一面,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

4、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目标14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一说

1、说说你知道的有关狼的成语、俗语或故事。

2、说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

二、朗读感知,疏通文意

1读一读。请一名学生读一读,出示朗读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后评价。(可以从字音、节奏、语气、语速等方面加以评价)

2、译一译:结合课文注释,同桌合作翻译课文,要求一生读一句,一生译一句,意见不一致则圈出来,举手提问。

3、请一名学生根据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课文。(生评价,师小结)

三、内容探究

.狼是本文的主角,你觉得文中哪个字最能反映狼的本性?请同学们找一找。(板书:黠)

品一品:

1、狼的“黠”体现在哪里?请试着从从文中找出依据。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应引导学生抓住“暇”“甚”“洞”“攻”这些词,充分认识狼的狡猾本性。)

  板书:犬坐——意暇甚    洞——欲后攻

2、狼除了“黠”这一本性,还有哪些特点?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a.缀行甚远、仍从──→贪

b.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贪

c.两狼之并驱如故──→贪

d.眈眈相向──→凶

3、黠前面的“亦”字什么意思?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是什么呢?

4、那屠夫的“益黠”体现在哪里呢?

5、面对既贪又凶又黠的两狼,屠夫有过怎样的心理?你觉得可用文中的哪几个字来表达?

    ─→─→─→

6.换位思考。请同学们将自己假想为此境中的屠夫,补写出屠夫的心理活动过程。除了机智,还体现了屠夫怎样的性格特征?

议一议:

贪婪而又狡猾的狼最终却落得“顷刻两毙”的命运。对这样的结局作者有话要说请同学们朗读并翻译课文最后一段话

1、(板书:笑)“止增笑耳”作者嘲笑的仅仅是恶狼吗?

2、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从狼的角度;从屠夫的角度)

四、拓展延伸

1、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

五、布置作业

请以“我要为狼辩护”为话题,写一篇富有新意的短文,题目自拟,200字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