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贾传奇(六)陶朱教子

 gcwl 2012-04-26
 
 范蠡有3个儿子,最小的儿子是范蠡一家迁居到商业较发达的都会陶,人称陶朱公后才出生的。当他的小儿子长大成人时,范蠡家遭到了一次不幸。范蠡的二儿子去楚国经商,不知什么原因,跟别人发生了争执,不慎失手把人打死了。范蠡的二儿子被关进了监狱,按照法律,杀人偿命,他犯的是死罪。(图1) 
 
  范蠡是当时的天下首富,老家也是楚国,本人在越国又当过多年的国家重臣,朋友遍天下。这种事如果搁在别人身上,儿子犯了罪,是要被判死刑的;而以范蠡现在的身份,想把儿子救出来,似乎不是什么难事;即使救不出来,免除死罪,似乎也是能办到的。范蠡也确实派自己的大儿子带了一大笔钱到楚国去活动,但不仅没有把二儿子救出来,反而使他死得更快、更惨。当范蠡二儿子的尸体运回家时,全家老小悲痛欲绝。可这时,范蠡却哈哈大笑。范蠡笑什么呢?难道是范蠡经受不住打击,傻了,疯了吗?如果不是,他的笑又从何而来呢?(图2)
 
  要揭开这个谜底,必须从故事的开始说起。 
  当范蠡的二儿子因为杀人,即将要判处死刑的消息传来时,范蠡的家人都急坏了,纷纷央求范蠡赶紧想办法,把孩子救出来。范蠡这时却显得非常平静,他慢条斯理地说,杀人偿命,理所应当。不过,我也听说过,“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是说家里拥有千金的孩子可以不在大庭广众的市场上被处决。在人来人往的市场上处决犯人,是我国古代的刑罚,据说早在西周时就出现了。《周礼》记载,叫作“刑盗于市”,是说抓住了偷东西的贼,要在市场上公开处决。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威慑,让人看了害怕,不敢再犯罪;第二是对罪犯的惩罚,不仅要剥夺他的生命,还要剥夺他的尊严。直到清朝,在北京,官府就常在菜市口杀人,延续了在市场公开处决罪犯的规矩。 
  范蠡讲,“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是说虽然自己的儿子杀了人,应该被判处死刑,可也要想想办法,让他死得体面些。于是,范蠡决定派小儿子到楚国去活动,他拿出了一大笔黄金,有一千镒。正当小儿子要上路时,范蠡的大儿子站了出来,非要去不可。范蠡不答应。为此老大很郁闷,就讲:在别人家,长子像管家一样,现在弟弟出事了,就应该由我去处理。可父亲非要派小弟弟去,这不是瞧不起我吗?干脆不如死了,说完还真寻死觅活的。范蠡的妻子急得团团转,对范蠡讲,如果这次派小儿子去,也未必一定能够把老二救出来;如果老大再气出个毛病来,那可如何是好?范蠡没办法,只好改派大儿子去楚国。范蠡写了一封信交给大儿子,让他到楚国后去找一个姓庄的先生,这位庄先生是范蠡早年的朋友。范蠡一再嘱咐大儿子,你到了楚国,把这封信还有这些黄金都交给庄先生,他让你怎么办你就怎么办,千万要听他的。老大满口答应上路了。可是,他担心一千镒黄金不够用,临出门时又私下准备了几百镒黄金。(图3) 
  庄先生的房子又小又破,他和老伴穿得破破烂烂,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范蠡的大儿子原以为庄先生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一看到他穷酸龌龊的模样,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范蠡的大儿子感到很纳闷儿,父亲怎么让我找这么一个人呢?心里虽然嘀咕,可他还是按照父亲的嘱咐,恭恭敬敬地把信和一千镒黄金交给了庄先生。庄先生看完信后,收下了黄金,对范蠡的大儿子讲,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赶紧离开楚国回家去,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你也不要问为什么。范蠡的大儿子虽然答应了,可心里却越想越没底。这个庄先生自己恨不得都快饿死了,他还能帮我们办什么事呢?于是老大没有回家,而是悄悄地住了下来。他拿出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黄金,到处托关系找人,终于找到了一位颇有权势的贵族,并央求他出面帮忙。范蠡的大儿子没有想到,人不可貌相,庄先生虽然身居陋巷,显得穷酸龌龊,而实际上是个非常了不起的隐士。庄先生因为廉洁、正直,在楚国非常有名,就连楚王及众多王公、贵族都非常尊重庄先生,奉他为老师。(图4)  
 
 
 
  对于范蠡大儿子送来的大笔黄金,庄先生并不想要。他对妻子说,这是老朋友范蠡送来的,叫我帮个忙,这个钱不能要,找机会再还给他,你要好好保管。庄先生找了个机会入宫求见楚王,对楚王讲,大王,最近我观察天象,发现某个星宿移动到某个地方,这对楚国不利。楚王一向迷信,又非常相信庄先生,一听这话,很紧张地问,那怎么办才好呢?庄先生说,大王,您可以施行仁德仁政,去避免灾祸。比如,您可以实行大赦,不要再杀人了,这样就可能感动上天。楚王对庄先生说,我一定实行大赦。庄先生告辞后,楚王派人把储藏金银财宝的国库密封起来,派重兵严加把守,准备实行大赦。(图5) 
 
 
  范蠡的大儿子托的那位楚国贵族,听到这个消息后,赶紧去找范蠡的大儿子,他说,我们大王马上要宣布大赦了,你弟弟很快会被释放。范蠡的大儿子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他认定弟弟获救,全是靠这位贵族帮的忙。至于庄先生,恐怕什么作用也没起,于是他觉得那一大笔黄金像是白扔了一样。他决定把黄金要回来。 
  范蠡的大儿子又一次来到了庄先生家。庄先生很吃惊,问他,不是让你赶紧离开楚国回家吗?你怎么还没走啊?范蠡的大儿子说,我是为了救弟弟来的,事情没办成,我怎能回去呢?我弟弟命大,正好赶上楚国实行大赦,马上就会放出来,我也该回家了,特地向您老人家辞行。庄先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这个年轻人向他告辞是假,要回那笔黄金才是真。庄先生说,你带来的那些钱原封没动,你自己去拿吧。于是,老大拿了钱走了,心里还为省下一大笔钱而自鸣得意呢。 
  实际上,庄先生既想帮老朋友范蠡的忙,又不想要他的钱。现在反而让范蠡的大儿子误会了,以为自己是个只拿钱不办事的人。庄先生仿佛受到别人的侮辱,非常恼火。他咽不下这口气,再次进宫求见楚王,他说,大王,上次我建议您逢凶化吉,实行大赦,您果然是这样办的。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我听人家议论纷纷,说陶朱公的儿子因杀人被关进楚国监狱要判死刑,所以他家拿了一大笔钱到楚国贿赂一些贵族;人们还议论说,大王您实行德政,宣布大赦,并不是为楚国求福,而是为了释放陶朱公的儿子。楚王一听火了,说,为了证明我不是这样,先把陶朱公的儿子拉出去砍了。他当场下令,把范蠡的二儿子推到街上砍了头,并到处宣扬,被杀的正是陶朱公的儿子。之后,楚王才实行大赦。范蠡的大儿子不仅没把弟弟救出来,反而让他死得更早、更没面子。 
  对于二儿子的死,范蠡却坦然面对。范蠡对妻子说,老大一去,他的弟弟非死不可,这我早就知道。为什么当初我愿意派小儿子去?是因为大儿子从小跟着我们受苦,为了生计奔忙,他知道钱来得不容易,舍不得花钱,但不是他不疼爱自己的弟弟。小儿子就不一样了,他出生时家里已经很有钱了,他只知道每天骑骏马、坐豪车、打猎游玩,根本不知道挣钱不容易,所以舍得破财。大儿子不去则已,一去,事情就一定会走到这一步。 
  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非常奇怪:第一,既然范蠡事先知道如果小儿子去,二儿子也许还有活命的可能;大儿子一去,老二死定了,为什么还派大儿子去呢?可以想象,范蠡的手下肯定少不了既能办事又有本事的人才,为什么他不派几个会办事的聪明人去帮助大儿子呢?为什么不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呢? 
  第二,儿子被杀,这本是很悲痛的事,为什么范蠡却哈哈大笑啊? 
  这两个问题究竟该怎么解释呢? 
  不妨设想,当初知道二儿子因为杀人被关进了监狱,即将要被判处死刑时,摆在范蠡面前的有几种选择: 
  第一,不管不问,任其自然。 
  第二,不惜任何代价,不择任何手段,动用一切资源,全力以赴把二儿子救出来。 
  这两种选择是两种极端。现代人往往有较强的法制观念,不会干扰司法,通常采取第一种态度。在古代,法律制度不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较淡漠,特别是一些有钱有势的人,不择手段拉关系走后门,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通常采取第二种做法。 
  而范蠡走的是一条中间路线。 
  范蠡想救儿子,是人之常情。在他那个时代,儿子犯了罪,即将面临杀头,作为父亲,如果无动于衷,对妻子、对家人是交代不过去的,自己也未必心安。可是,既然想救儿子,为什么又不肯尽力呢?因为范蠡懂得知进知退、适可而止的道理。范蠡懂得,即使不惜代价把儿子救出来,未必一定就是好事。因为,“福兮,祸之所伏”。就范蠡本人讲,他无论搞政治还是经商,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他积累了堪称是天下首富的巨额财富。这时,如果范蠡依然知进不知退,知存不知亡,只会招致更大的灾祸。可是他的家人,特别是儿子们却未必懂得这个道理。如果以为首富就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草菅人命,真的把二儿子救出来,更加助长他们这种狂妄自大的情绪,这恰恰是巨大的灾祸。 
  另一方面,儿子犯法被判处死刑,这当然是祸,可未必一定就是坏事,因为“祸兮,福之所倚”。灾祸恰恰是幸福的基础。如果通过这件事,让自己的家人特别是自己的子孙,能够记住这个沉痛的教训,引以为戒,老老实实地做人,谦虚谨慎地做事,能够懂得知进知退,适可而止的道理,又何尝不是好事呢?想到这里,范蠡能不笑吗?他的笑,是透着大智慧的笑。 
  后来的事实证明,范蠡的笑是非常有道理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是说,后来范蠡年纪大了,身体慢慢地衰老了,于是,他把经营家业的事完全交给了子孙,自己安享晚年,在子孙的经营下,范家的产业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累资巨万。范蠡退休后,陶朱公三个字就变成了范家的商号,世世代代传了下来。范家的掌门人也都被称为陶朱公。直到战国时,依然有陶朱公这个商号,而且规模更大,影响更广,甚至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 
  西汉时,有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叫刘向,写了一本书《新序》。书里讲了一个故事:战国时代,梁国发生了一件很蹊跷的案子,负责断案的大臣,有人主张定有罪,有人主张定无罪。究竟应该如何定罪呢?这时梁王想起了一个人,他说,陶朱公是个平民百姓,家业却能富可敌国,说不定他确实有过人的智慧。不如看看陶朱公有什么主意。于是梁王派人把陶朱公请来,将案情介绍一番,然后问,先生,这个事怎么办才好啊?陶朱公谦卑地说,大王,我只是一介草民,根本不懂得断案。可您既然让我说,我就举一个例子吧。我家里有两块白色玉璧,两块玉璧从正面看,无论尺寸大小还是颜色光泽,都一模一样。但它们的价格相差很大。一块能卖到一千镒黄金,另一块只能卖五百镒黄金。梁王听后也感到奇怪,就问,为什么看上去一模一样的两块玉璧,价格相差如此悬殊啊?陶朱公说,从正面看是一模一样,可是从侧面看,其中一块玉璧的厚度是另外一块玉璧的两倍。所以厚的那块就值一千镒黄金,薄的那块只能卖五百镒黄金了。陶朱公的意思是说,玉璧有厚度就值钱,为人要厚道就能得人心。比如,赏和罚,如果可奖励可不奖励的,尽可能奖励;可定罪可不定罪的,尽量就不要定罪了。 
  梁王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把这个很难断的案子没有定罪,从轻发落了。这个结果使梁国人非常高兴。刘向就这个故事评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厚道。比如,墙厚了就结实,薄了就容易坍塌;丝织品薄了容易撕裂;器物如果薄了就容易破碎。所以,薄的东西往往不容易长久。掌握权力的人应该厚待百姓,才能够得人心,才能够长治久安。 
  这个故事所提的陶朱公,指的不是范蠡,而是范蠡的后代。故事表明,范蠡的后代没有再做官,一直是普通老百姓,是工商业者。而且,范蠡的后代继承家业后,规模做得很大,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 
  范蠡究竟靠什么培养继承人的呢?主要有两点: 
  第一,知进知退,适可而止的人生智慧。范蠡的一生就是靠着这种智慧,不仅保持着不断进取的创造力,而且始终保持着奋发向上的激情和活力。同时,范蠡还非常好地做到了富而好德,富而不骄。 
  第二,宽以待人的处事原则。范蠡待人非常宽厚,从不斤斤计较。而只有做到宽以待人,才能照顾到别人的利益,才能公平买卖,做到双赢;才能乐善好施,周济穷人,才能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守法经营。 
  从范蠡后代的表现看,可以说,范蠡把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处事原则很好地传给了子孙,并且被他的子孙非常好地继承和发扬。 
  还有一个故事,也证明了范蠡的后代在这方面的特点。在这个故事里,范蠡的后代不仅很好地继承了家业,而且非常热心于商业教育。他们把一个贫穷潦倒的年轻人培养成了富比王侯的大富豪,这个年轻人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名字叫猗顿。 
  猗顿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他种地却经常饿肚子,养蚕织布却经常受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猗顿听说陶朱公是天下首富,羡慕极了,特地从鲁国跑来拜陶朱公为师,学习怎样发家致富。陶朱公并不因为猗顿是个穷小子就瞧不起他,而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同时,又根据猗顿缺少资金的特点指点他,说,你要想发家致富,就应该去饲养牲畜。听了陶朱公的指点,猗顿来到西河猗氏一带创业。猗氏是现在山西省的南部,土地湿润,水草丰美,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猗顿从几只牛羊起步,经过十几年,他的牛羊已经多得数不胜数。猗氏除了适宜发展畜牧业,还盛产盐。开始时,猗顿在贩卖牲畜时顺便捎一点盐到外地卖。久而久之,猗顿发现,卖盐的利润比经营畜牧业一点不差。于是,猗顿就用发展畜牧业挣的钱,投向经营盐业。最后,猗顿靠经营盐业发了大财。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说,猗顿“与王者埒富”。是说,他的家产已经富比王侯了。(图6) 
 
 
  实际上,战国时代像陶朱公这样热心商业教育事业的人不止一个。有一个大商人,不仅自己的事业做得很成功,而且在从事工商业教育事业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他的做法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商学院了。这个大商人究竟是谁?他又做了哪些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