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海曲上人 2020-08-09

范蠡辅助越王勾践,历经艰辛,一起苦心谋划了二十多年,终于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报了当年的会稽之耻,接着越国发兵北渡淮河压倒齐、晋两国,对中原各诸侯发号施令,打出了尊崇周天子的旗号,越王勾践也因此成为霸主,而范蠡则做了越国的上将军。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回到越国以后,范蠡感到自己名声太大,难以长久的平安无事,而且他看出勾践这个人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安乐,于是写信向勾践告辞说:“我听说主上有忧患,臣子就要不辞辛劳;主上受到屈辱,臣子就要为之赴死。过去大王遭受会稽之耻,我当时之所以不赴死,就是为了今天的雪耻称霸。现在我们的大仇已报,我请求执行本应在会稽就应执行的诛杀。”范蠡说的很明白,现在天下已定,我也已经没什么用了,早就应该死的人早已把生死看在度外,大王请动手吧!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勾践说:“我准备把国家分一半给你,如果你不听命,我将严厉的惩罚你!”范蠡说:“您可以发号施令,我也可以按照个人的意志行动!”于是就带上便于携带的金珠玉器和自己的亲信仆从,乘船渡海一去不复返,对于越国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勾践这样的人共富贵恐怕是不可能的了,碍于面子和自己曾经立下的功绩,以及在越国的基地,勾践不处死自己已经是法外天,对此范蠡很满足,因为他不知道勾践如果真正的背信弃义杀害自己的话,自己确实也没有什么办法。尽管内心中对范蠡的离开十分痛恨,但勾践却不能表现出来,让世人认为他是个心胸狭窄之人,于是他把会稽山划出来作为范蠡的封地。实际上这不过是惺惺作态,他知道范蠡既然离开就绝不会再回来,名义上分给他做封地,实际还是自己的地盘,欺世盗名是勾践惯用的计量和手段。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范蠡离开越国到了齐国,他写信给自己的好友文种说:“飞鸟被射杀后,弓箭便没有了用处,兔子被抓捕后,猎狗也没了作用,勾践这个人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你最好早日功成身退,不要继续留在越国,遭受灭顶之灾。!”文种听从了范蠡的建议,便称病不上朝,勾践派人给他送去了一把宝剑,对他说:“您曾经教给我七种打败吴国的办法,如今我只用了三条就击败了吴国,还有四种没有教给我,请您到我的先祖哪里去试试吧!”这叫什么?这叫“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文种知道只有自裁一条路可走,如果不这么做,勾践会有更加狠毒的办法来对付自己,为了保全自己的妻子和族人,文种只好拿起宝剑,和当初的伍子胥一样,永远离开了热爱的一切。文种用舍弃自己生命的办法,想获取妻子和族人的平安,但勾践不是夫差,他没有妇人之仁,看着文种倒下的身躯,勾践满意的笑了,一片火海之中,妇女的咒骂,孩童的哭泣,老人的无助,伴随着文种的死,文种一族也一起消失了,一切都结束了。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范蠡到了齐国以后,立刻就改换了姓名,自称鸱夷子皮,一家人在海边工作,父子几人辛辛苦苦创制了家业,不久就积累了几十万的家产,齐国人听说他有才能,让他做了宰相。范蠡说:“在家为民能积累千金,在朝为官能做到卿相,这已经是一个平民可以达到的顶点了,长时间享有尊贵的名声,并不是一件好事。”于是范蠡交回了相印,把全部家财散发给了朋友和乡亲,只带着一些贵重珍宝,悄悄离开了齐国的国都,在陶县住了下来。选择这里是因为范蠡认为陶县地处天下的中心,贸易往来的道路四通八达,在这里经商肯定可以发财,于是他就自称为陶朱公。父子几个人重新在这里耕田放牧,囤积居奇,观测行情,买进卖出,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没过多久,又积累起了数亿的家产,天下人都称他为陶朱公。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范蠡住在陶县的时候,生了个小儿子。小儿子长大后,范蠡的二儿子杀了人,被囚禁在楚国的国都,范蠡说:“杀人偿命,理所应当。但是俗话说富贵人家的儿子不能被处死在街头。”于是他让小儿子去楚国相机活动、打点。他给小儿子带上黄金千镒,装了一条麻袋里,放在一辆牛车上。当他即将打发小儿子上路的时候,大儿子坚决请求让他去,范蠡就是不听。大儿子说:“家里的长子被称为一切家务的总管,现在弟弟犯了罪,您不派我去搭救,却派小弟去,这说明我没有出息。”说完后,就要自杀。他的母亲替他说话道:“派小儿子去,未必能救出老二的命,反儿先白白的死了老大,这是何苦呢?”范蠡不得不派大儿子前去,他写了一封信,让大儿子带给自己的好友庄先生,并嘱咐他说:“你到楚国,就把钱给送到庄先生哪儿去,不要和他发生任何争执。”大儿子于是出发了,出发的时候,自己又私自带上了几百金。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到了楚国,庄先生住在一个靠近城墙的荒凉地方,范蠡的大儿子拨开高高的野草,才到了他的家门口,其家门很贫穷。但是他还是按照父亲的嘱咐给庄先生承上了书信,送交了千金。庄先生说:“你赶紧回去,千万不要在这里停留,一旦你弟弟被放出来,不要问他是怎么出来的。”大儿子离开庄先生家后,没有再去过庄先生家,但私自留在了楚国国都,用他私下带来的另外几百金去贿赂楚国的当权者。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庄先生虽然身居陋巷,却因为廉洁正直闻名于楚国,所以自楚王以下都尊他为师。范蠡送来的黄金,他不想接受,想等到事情办好后再退还给他以表信义。所以当他收下黄金后,就嘱咐他的妻子说:“这是陶朱公送的金子,没有想到他突然给送了来,我们日后是要退给他们的,不能动。”可是范蠡的大人不明白庄先生的想法,以为他对于救弟弟不会有什么办法。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庄先生找机会入宫见到楚王,他说:“现在某颗星处在某个位置,对楚国不利。”楚王一向信任庄先生,说:“那该怎么办呢?”庄先生说:“只有施恩于人才能免除灾害。”楚王说:“先生去休息吧,我马上就办。”于是楚王立即派人把钱库封了起来。接受了范蠡长子财物的楚国权贵,赶紧告诉范蠡的长子说:“大王马上就要大赦了。”大儿子问:“有什么证据?”权贵说:“每回大王要大赦前总要把钱库封起来,昨晚大王又开始封钱库了。”范蠡大儿子认为楚王既然要大赦,弟弟当然会被释放,因此心疼千金重礼白白送给庄先生,觉得没这个必要。于是又去了庄先生家,庄先生吃惊地说:“你没走吗?”大儿子说:“我一直就没有走,当初我是为了二弟的事来的。现在二弟马上就会自己被释出狱,因此我特别向先生辞行。”庄先生明白他的意思是想把金子要回去,就说:“你自己到屋里去拿你那些金子吧。”大儿子立刻进入屋内拿了金子,自己还觉得挺高兴。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庄先生觉得自己这是被年轻人戏耍了,而感到大失颜面,于是进宫去见楚王,说:“我前些天说过某星处某地,大王也准备用施恩百姓的办法来应对天意。可是今天我出门,听见路人们说陶县朱公的儿子因杀人被关在楚国,他们家用重金贿赂了大王的亲信,所以大王不是为了体恤楚国人而大赦,只是为了要赦免陶朱公的儿子。”楚王大怒道:“我虽然称不上有道明君,难道为了一个什么朱公的儿子就大赦吗?”于是下令立即把朱公的儿子处决,然后才下了大赦令,结果范蠡的大儿子只好载着弟弟的尸体回家。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到家后,他的母亲和邻居们都很悲伤,唯独范蠡笑着说:“我早就知道老大去了一定会断送二弟的性命,他不是不爱他的二弟,而是因为他舍不得钱财,他从小跟着我一起受过苦,知道谋生艰难,所以舍不得钱财。至于老三,自出生就见到我的富贵,哪里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所以随便挥霍从不吝惜钱财,当初我之所以要派他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钱财这些身外之物。而老大不能弃财,所以最后断送了他二弟的性命,这些是理所当然的事。”

范蠡:从三次搬迁,仍能扬名于世,看陶朱公的处事哲学和舍得之道

范蠡三次搬迁,每次都能扬名于天下,他不是随便迁移,而是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能在哪里成名。范蠡最后死在了陶县,因此世人都称他为陶朱公。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