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小肚鸡肠要不得——胸襟宽广克服妒嫉

 tuzididie 2012-04-26

大家可能都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在几次与诸葛亮斗智受到挫折以后,仰天长叹,说道: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周瑜,为什么还要有诸葛亮呢?因气恼加重了箭伤而死。而诸葛亮虽然在两军交战之际,仍亲自去吊丧,宣读祭文,大哭不止。人们都说,诸葛亮胸怀宽广,而周瑜却气量狭小,由气而亡。由此可见,胸怀宽广对成就事业非常有益,小肚鸡肠、不能容人却是事业的致命伤。

    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当老师在班里表扬某个同学为班集体做了一件好事时,其他同学都坐在一起,但是想法却不完全一样。有的同学想的是这位同学为集体做了好事,自己能不能也做,还可以想些别的事去做,也争取多为班集体做好事,也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也还有的同学想的是这个同学为什么能想到做好事,而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在寻找自己的不足。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却在琢磨老师为什么单表扬这个同学,觉得自己比他还强,为什么没得到表扬,甚至还认为这个同学出风头等等。有后一种想法的同学就是在妒嫉了,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竞争,但却是低层次的竞争,这种竞争无益于成长。

    有一个女生是个小队长,平日学习不错,又爱帮助别的同学,和同学们关系挺好。这一年,学校为了锻炼小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采取了竞选中队长的做法。想当中队长的同学分别去发表“竞选演说”,然后通过投票和老师研究,再决定最后人选。经过努力,这个女生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在同学中的威信,当选了新一轮中队长。由于属于“竞争上岗”,应该说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没隔多久,她的群众威信似乎直线下跌,在期末评选三好生中竟然没有被评上。是她当中队长骄傲了吗?是因当中队长影响学习了?还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了?仔细分析后,并未发现她当中队长前后有多少根本的变化,后来才搞清楚,原来是一些同学的妒嫉心理在作怪。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就好像戴上了有色眼镜,怎么看那个中队长都觉得不顺眼,在有色眼镜下,原来的良好形象一下子变了形,犹如原来好喝的汤变了味道,使得原来群众威信挺高的女生,在妒嫉的目光中,受到了伤害。

    妒嫉是一种消极的复杂的情绪,它包含愤怒、丧气、羞愧,怨恨等多种内容。妒嫉情绪的产生,多是在与其他人进行了比较后,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或各个方面不如别人,或者是在自己希望得到的荣誉、奖赏等被别人得到了的时候。

    妒嫉容易使人产生消极行为,由妒嫉致使自己去进行带有破坏性质的行动,以此来发泄自己的妒嫉心理。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每个人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得参与竞争。确实,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增加,每个人都要在高速运行的社会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时代需要人们学会竞争。如果妒嫉也算竞争,那么只是一种消极的竞争,是不正当的竞争,容易导致攻击、破坏等不良后果。我们要提倡的是正当竞争,就像赛跑中运动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枪声一响,大家冲出起点一样,争取胜利的机会对每个参赛运动员都是均等的。社会需要正当竞争,克服妒嫉心理,在竞争中求得共同的发展。小学生们将要参与到未来竞争的社会,就要从小开始克服妒嫉心理,建立博大的胸怀。

    曾有这样的典型例子,两个大学生,年龄相仿,才学相当,学习都很优秀,又双双考入美国某大学读研究生,并从师于同一导师。其中一位姓林的同学除学业优秀外,与老师、同学关系处理融洽,能理解人,关心人。而另外一个总是暗暗对林同学心存不满和妒嫉。由于林同学各方面都处理得当,学习成绩也越加出色,使另一个越发妒火中烧,不能自己,竟然起意杀人,犯下滔天的大罪,最终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

    由此可见,妒嫉这种阴暗的心理,如不能加以调整,制约,不断发展和膨胀,将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

    另有一例,一个在农村艰苦环境下艰苦努力而考上大学的女孩子,由于成绩优秀而成为某著名教授的研究生,导师为了培养她经常给她“吃小灶”,并且知道她生活条件差,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地关心她,几乎将她当作自己的孩子。然而即使这样,她身上存有的妒嫉心理仍时时表现出来,她妒嫉同是这位导师的另一位研究生。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出国留学,以彻底地胜于那位同窗学友。导师看出她的心理状况,担心她这样出国不能适应陌生的环境,准备为她联系一个更容易适应的国外环境。但当她得知她的同窗学友将先于她出国深造时,竟然对像父亲一样关心她的恩师刺了一刀。这样的举动真令一般人不可思议,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妒嫉这种复杂的情绪,如果不能自我认识,一旦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以上例子都是妒嫉心理发展到极点造成的恶果。小学生中,也有这种不健康心理的种种表现:

    1.由于老师对自己和他人评价不同,对老师经常表扬的同学产生不满。

    2.在同班同学甚至好朋友之间由直接比较而产生妒嫉。

    这些表现也许仅仅存在于心里,或者是语言中,也许有的已在行动中表现出来,这种苗头对我们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如果看到别的同学成绩好于自己,就生气妒嫉,并不是自己更加努力,提高成绩,结果只能使自己走下坡路,难以进步。

    同时,由于妒嫉心理,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优点,结果必然造成同学之间关系紧张。

    综上所述妒嫉心理的害处可总结为两点:

    1.不能把别人的成绩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从而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使自己消沉下去。

    2.不能容忍别人胜过自己,并且产生报复心理,严重影响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友爱关系,使自己处在不良气氛的环境中。与妒嫉心理相反,宽容忍让,胸襟宽广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对待别人的一种态度。换句话说,也就是能够“吃亏”。“吃亏”好像不是什么好事,事实上,能否学会“吃亏”是将来取得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一环。

    每一个人都不能孤立地生活在一个有许多人的三好?社会环境中,这许多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这许多人的交往就成为每个人面临的重要的事。现代生活需要人际交往,一个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往往付出努力就能取得一定成功;相反一个人际关系紧张的人付出了大努力还不一定能取得小成功。可以说,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能力。而社会交往能力很重要的是取决于能否宽容、大度、温和友善地对待别人。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和风的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力量。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赌可以比你更快地使他把外套脱下来。”说着,风开始用力对着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是它越是用劲吹,老人越是把外套裹得更紧。最后,风吹得实在太累了,太阳便从云彩后面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就开始擦汗,汗越流越多,于是老人把外套脱了下来。这时,太阳对风说:“温和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这个寓言的含义是很容易理解的,对待你身边的同学、朋友,如果以妒嫉的情绪去做一些坏事,背后说三道四,或为了发泄不满,进行破坏性活动,比如前面讲的大学生杀死了自己的同窗学友;那位导师的学生对自己的恩师动了刀子,其结果是可怕的,不可收拾的,不仅伤害了别人,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相反,尊重、宽容、友善地对待周围的同学、老师、家人、朋友,自己也能在友善的环境中得到快乐,自己的才能也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曾有一个女学生,从农村考上中专,学习努力,也有一定才能,但在毕业后分配到县里某中学当教师时,由于对她的安排感到不公平不满意,觉得领导偏向和她同类条件的人,于是工作尚未开始,便四下告状,出去讨“公道”,找个“说法”。这样,反反复复,她的能力没有发挥在工作上,事业中,而是用在了告状上,其结果虽然她认为得到了“说法”,可是她却因此损失了十几年的青春年华。那么即使是讨了个所谓公道,找到了“说法”,又有什么意义呢?

    现实中,一些从小显出才华的成绩优秀的孩子,但是长大后却未见获得同样显赫的成就,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不合群,孤芳自赏,结果是总感到未遇到欣赏他才华的人,而未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有些就因此默默无为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观察成功的人,大多有宽广的胸怀,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和这些人在一起,能感到快乐,使人情不自禁地愿意接近他们,愿意围绕在他们周围,愿意与他们合作做事。因此,这些人也就容易获得成功。

    有的小学生为一点小事与人争吵不休,非要争出个我高你低,耗费口舌和精力,结果没有任何意义,既损害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攻击别人的同时又损伤了自己。仔细想来,这是十分不聪明的做法。宽容、能忍让,表面上似乎不那么锋芒毕露,结果事情反而容易顺利。

    归纳起来,宽容忍让有以下种种表现:

    1.能够理解和尊重别人。

    2.遇到非原则问题不与他人争个高低。

    3.对别人的成绩不妒嫉。

    宽容忍让的结果,可以有以下好处:

    1.容易与周围人们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使自己生活得快乐和愉快。

    2.一旦发生矛盾冲突,由于宽容忍让,能够从大局出发,克制自己的情绪,有利于矛盾的顺利解决。

    争强好胜之心人皆有之,过于争强“拔尖儿”,对别人的成绩不服气,就容易产生妒嫉。有时明明知道妒嫉心理是不好的,但有时碰到某个环境,那种不正确的心理也会突然冒出。那么应该怎样克服妒嫉心理,培养宽容和忍让呢?首先要对自己有正确的看法,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看待别人,人贵有自知之明。把自己的位置放正确了,就容易发现别人的优点,看到每个人的长处。当别人成功时,就不至于从个人角度出发难以接受。

    此外,从一系列小事情上做起也很有必要。妒嫉心理容易形成愤怒情结,以致矛盾激化。那么遇到这种情绪露头时,就要及时制止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因为应该知道,当一个人出于个人目的去攻击别人的时候,其实,并不能把别人怎么样,然而,却清清楚楚地表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他人欢迎的。

    同时,在克制了自己的妒嫉心理后所获得的良好气氛中,会体验到快乐,而不是出于妒嫉做出的种种举动而造成的尴尬局面,每次这样的体验都可以逐渐加强,扩大战果,以宽容忍让的正面影响慢慢取代小肚鸡肠的负面影响。

    美国总统林肯非常善于与人相处。但他在年轻时,还没有具备这样的素质。他住在印地安纳州的时候,年轻气盛,不仅喜欢评论是非,还写信写诗讽刺别人。他当时常把写好的信故意丢在路上,使当事人很容易发现。后来,有一封信导致的后果,使他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那是1842年秋天,他写文章讽刺一个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他写了一封匿名信嘲弄席尔斯,登在《春田日报》上,使全镇引为笑料。自负而敏感的席尔斯当然愤怒不已,终于查出了写信的人,他追踪林肯,并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当时情况和维护声誉,只得接受挑战,并且向西点军校毕业生学刀剑术,选择骑兵的腰刀参加决斗。到了约定日期,林肯和席尔斯在密西西比河河岸碰面,准备一决生死。幸好在最后一刻,有人来阻止了他们,这才终止了决斗。

    这事是林肯终生都惊心的一件事,从此之后,他不再写信骂人,也不任意嘲弄别人了。

    由林肯的故事说明,一个伟大的人物的博大胸怀也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因此只要从小处做起,是可以克服妒嫉,代之以宽容忍让的情怀的。

    克服妒嫉、培养宽容忍让的素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自己要有正确评价,不要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

    2.要站在客观立场评价别人的成功,把别人的成绩当作鼓舞自己的动力。

    3.尽量缓和不愉快的场面,不以出于妒嫉而说出尖刻语言来加深矛盾。

    4.以某一次宽容忍让后,获得的良好气氛来体验和总结这次经验,并加以扩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