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总排干沟第三管理所七排干扬水站位于隆兴昌镇同联村六组。站长张建平打了两个电话,很快就有几位老人来到扬水站,他们是记者要找的排干人。当年的生产队长庄过计还告诉记者,挖总排干时,他们村是全县最先完工的生产队。 庄过计今年73岁了,身体看上去还很硬朗。说起挖渠的经历,老人一脸的自豪:“别说总排干,二黄河我都挖了好几年。那会儿我才十八九岁,冬工、夏工都施过,汗点子不知道在二黄河里洒了多少。” 老人说,那时候吃的本来就不够,还经常刮大风,一刮满天沙,送饭的大师傅将小米饭装在麻袋里,用一只手兜着袋口,另一只手舀饭,就那也兜不住,饭里刮得全是沙子,吃在嘴里直打牙。晚上睡觉,民工住的都是柳笆子搭起来的简易工棚,睡在里面还能看见天上的星星。到下雨的时候,被褥全淋湿了,连觉也睡不成。 到了施冬工的时候,冻土有二尺来厚。挖二黄河那会儿还没有炸药,全靠铁锤、铁钎。人们白天边砸边挑,晚上还要赶工“放卫星”。那时候的人又吃苦又耐劳,喝了泥圪卜里的水跑肚跑得腿软也不下工地,有些人蹲着拉屎时就睡着了,屁股冻得通红。 “流沙”是挖渠时的一道难题。为了对付“流沙”,人们想出了“野马分鬃”的办法:挖的时候在渠中间留下一道沙墙,先挖沙墙的一边,挖到见了水,再把水舀到沙墙的另一边。有一次,村里有个叫贾泰吉的,水舀得太满了,把沙墙憋塌了,他着了急,横躺在地下用身子堵水,可身子哪能堵住水了,结果把工地淹了。 老人愈讲愈激动。“挖总排干搞人海战术,全民皆兵,村里的妇女、娃娃,只要能背动坷垃的都上了工地。我们村那会儿叫二寡妇圪旦,离总排干不到一里路,我当时正是强壮有力气的时候,一担能担二百多斤,白天干上一天,晚上收工时泄了劲儿,回家短短一里来路要歇好几回。” 庄过计讲到这里,61岁的庄玉贵补充说:“1975年大战总排干,声势浩大,不仅村里的劳力都上阵,城里的机关单位也组织职工来担土,就连医院的护士也上渠背起了坷垃。我还记得有一架直升机顺着渠壕拍片子。” 没等庄玉贵说完,庄过计又接过了话头。他说,挖总排干的时候,生活条件比挖二黄河时好了,他们村又是五原县的分红“老大”,粮食充裕,白面馍馍管饱吃。挖总排干工期紧、任务重,挖了几天后,他专门组织社员开了一次会。开会的内容是如何加快进度。开会的结果是:让队长进城弄炸药。 “我当时进城跑遍了机关单位,弄回一大堆炸药。社员用羊铲在渠上掏个炮眼,把炸药放进去,上午放几炮,晚上放几炮,很快就起到了效果。后来我们五炮并一炮,冻土炸得满天飞,渠壕炸得全是圪卜。邻村的人羡慕地说:‘你们的炮咋那么厉害?’我说:‘你们不会放炮,我们会放炮。’就因为放炮厉害,我们村是全县第一家完工的。干完自己的,又给其他村帮工,县里还给我奖了两个木头相框。” 说起自己领工挖渠时的经历,庄过计老人讲得手舞足蹈,唾沫横飞。其他几位老人基本插不上嘴。他讲完了,62岁的胡振华老人补充说:“挖总排干时社员拼锹头拼担子,抬起一锹泥沙来,锹上能流多少水点子,头上就有多少汗点子。每天担着二三百斤的担子爬渠陂,肩膀头子受不了,人们专门在肩膀上缝了个衬垫,就那也压起了一道道‘肉圪梁’,就像牛脊梁上凸起的板筋。干那么重的苦,休息的时候人们还掰手腕、扭勾勾。邻村有个叫李子龙的,扭勾勾时硬是把中指扭断了。”
来自: 77aa88 > 《挖排干》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漠地访古,我的河套我的渠
今天的标题《我的河套我的渠》,顾名思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黄河水利灌溉系统中,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河套灌区2019年入选“世界灌溉...
跟马车(2017/6/4)
跟马车(2017/6/4)xw1014.宋志军(用)内蒙河套灌区处于黄河几字形的顶端,人称“黄河至北”处,是由灌、排两大系统组成的,通过总干渠及不同等级的灌渠,将黄河水引到农田进行灌溉。记得那已经是深夜了,...
〖签约作家〗张志国‖总干颂
〖签约作家〗张志国‖总干颂。张志国,内蒙古临河人,河套文化研究学者,有《河套文化研究》《阴山归来不见山》等多部专著面世。张志国1...
在兵团时我亲身经历的巴盟总排干大会战
在兵团时我亲身经历的巴盟总排干大会战。巴盟总排干施工照片(网图)巴盟总排干最西端就到太阳庙公社,距我们农场还有一二十公里,我们...
“独眼龙王”――王同春
“独眼龙王”――王同春。当地的人对他信仰极了,“真要把他当成龙王拜”为此在河套地区大家又送了他一个绰号叫“独眼龙王”。自清光绪...
散文《挖排干的那点事》王云光
散文《挖排干的那点事》王云光。这是我第一次出外工,也是我第一次挖排干,挖排干和平常的挖渠有很大的不同。这次挖的排干,是河套地区...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五章 第六节:排除哑炮有危险,我来干!
刘明奎派人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炸药对在场的干部和社员们说,谁上去放炸药?韩胜娃在腰间系好绳索后,刘明奎派人叫炸药分别装在四个口袋内...
老照片 60年代山西农民不畏艰险 修渠上太行
老照片 60年代山西农民不畏艰险 修渠上太行。1966年,上遥人民公社社员决心修建一条盘山大石渠,把漳河水引上高山浇灌田地,三百多名社...
一支不穿军装的挖渠部队
这个团队在开挖总排干和一、二、三排干以及七条分干沟(那时总排干已经挖完)和农田基本建设的施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一支...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