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影响历史的决定因素(上)

 风雨下-黄山 2012-04-26
 一、前言:
 
中国历史上有经历了四个冰期,其中包括有六个小冰河期。这六个冰河期的出现对中国历史上政治的变动有相当的影响。一般对历史上政治,社会的变动都以人文的角度去探讨。事实上,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动常常会造成人文环境变化。本文即要探讨这六个小冰河其对中国历史政治的影响。
 
二、绪论:
 
中国历史上共历经了六个小冰期,在气候、物产、政治上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这六个冰期分别是:
 
A.第一个冷期自周穆王二年(西元前1000年)至东周平王东迁时(西元前77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小冰河期。
 
B.第二个冷期自西汉成帝建使四年(西元前29年)起,经东汉、三国、晋、南北朝至随文帝开皇二十年(西元1000年),是第二个小冰河期。
 
C.第三个冷期自北宋初叶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1192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小冰河期。
 
D.第四个冷期自明太组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至清德宗光绪六年(西元1880 年),在长达五百馀年之中包括有三个小冰河期:
 
a.自明代中叶之英宗天顺二年(西元1458年)至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西元 1552年),是第四个小冰河期。
 
b.自明代末叶後半期之神宗万历二十八年(西元1600年)至清代前叶之圣祖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为中国史上第五个小冰河期。
 
c.自清代末叶之宣宗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至清德宗光绪六年(西元1880 年),是第六个小冰河期。
 
三、第一个冰河期周代中期以後有短暂的冰期入侵中国,是中国史上的第一个小冰河期。
 
周代中叶以後有一个延时约330年的小冰河期,可由竹书纪年所记载当时长江和汉水曾结冰的事实来证实。竹书纪年卷有云:「周孝王七年(西元前903年)冬大雨雹,江汉冰,牛马冻死。」又云:「周孝王十三年(西元前897年)冬,大雨雹,江汉冰,牛马冻死。」如果从今日来看,长江和汉水冬天并不会结冰,只有在气候非常寒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可见,周代中叶已後的後半期正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小冰河期。又根据科学家对长江和汉水结冰的纪录和花粉化石的研究,推算当年的气温可能比今天来的低摄氏0.5~1.0度。又根据物候及气候的证据,竹书纪年:「幽王九年(西元773年)秋九月,桃杏实。」
 
现代中原桃杏结实的季节是在夏季,而周幽王时竟迟至秋季九月(约已经是国历的十月了)。可见周幽王时气候较严寒。直至平王元年(西元前770年)以後,气候才逐渐转暖,进入暖期。而当时的气候纪录可从竹书纪年上证实:「周幽王四年(西元778年),六月陨霜。」;隋巢子:「厉、宣之世,天旱地坼。」;通鉴外纪曰:「二相立宣王,大旱。气候的严寒导致戎狄时时入侵,周室被迫东迁,也是造成纷乱春秋局面的原因之一。周代的寒冷气候实乃改变西周历史的重要因素。自周厉王二十一年开始,经宣王、幽王、平王四朝凡一百馀年,皆连年旱灾,庶民趁机叛乱,泽民南徙,戎狄内侵,终导致西周亡。
 
四,第二个小冰河期西汉末叶至隋初,气候转寒旱,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小冰河期。
 
西汉成帝建始四年(西元前29年)以後,中原的气候逐渐变成寒冷乾旱,进入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小冰河期。在此六百馀年的小冰河期中,寒冷乾旱的气候曾导致西汉和王莽的覆亡,东汉皇室的倾覆,五胡乱华和中华民族的向南大迁徙等等。可见历史因这个长期的乾冷气後改变不少。因为延时过长,将分为四个阶段来说明。
 
1,西汉末叶至东汉(西汉成帝建始四年到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西元前29年至西元219年)。
 
气候较寒而乾旱,这两百五十年间,史书上只有大寒大雪及大旱的纪录,没有冬无雪,冬暖无冰的记载。可见当时气候寒旱之甚。根据当时气候纪录及花粉研究,西汉末叶以後冬大寒大雪及夏雪夏寒的纪录有:
 
§汉成帝建使四年(西元前29年)夏四月雨雪,秋桃李实。
§汉成帝阳朔四年(西元前21年)夏四月雪,燕雀死。
§东汉章帝建初年间(西元76-83年)夏寒。
§东汉顺帝阳熙二年(西元133年)春寒。
§东汉桓帝延熙七年(西元164年)冬,大寒,杀鸟兽,害鱼鳖。
§东汉灵帝光和六年(西元183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琊井中冰厚尺馀。
§东汉献帝初平四年(西元193年)夏六月,寒风如冬时。
 
可见自西汉末叶以後,气候的确非常寒冷,科学家推算年平均约比今低摄氏 0.5~1.0度,当时也有大旱的纪录。汉书:「汉成帝永始三年(西元18年)夏大旱。」由於西汉末叶时,长年旱灾,所以汉平帝时天下纷争,人民开始南徙,使王莽得以篡汉自立。然而王莽时天下亦旱霜连年,故新朝只算是昙花一现。例如汉书有云:「连年久旱,百姓饥穷,故为盗贼。」「王莽时,流民入关者数十万,饿死者十之八九。」东汉以後乾旱情形更严重,民生亦窘,招致天下各州郡流民相继蜂起,自安帝永初三年(西元109年)以後百年间,叛乱不断。东汉末叶,黄巾贼又起,才会导致东汉社稷灭亡。
 
图书集成庶徵典有载:「汉成帝建始四年(西元29年)夏四月,雪;秋,桃李实。」按现世中原和黄河流域桃李结果的季节是农历五六月,而西汉末年却到秋季才结果,可见气候比较寒冷。
 
2,三国时代(魏文帝黄初元年至陈留王咸熙元年,西元220--264年)旱霜连年。
 
三国时代不但气候非常寒冷,而且旱灾也相当严重。
 
◎酷寒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文帝本纪:「黄初六年(西元225年)冬十月,帝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不江,乃还。」又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赤乌四年(西元241年)一月襄阳大雪,平地雪深三尺,鸟兽死者大半。」由以上可知三国时代冬季长江,淮河和汉水曾结冰,正是小冰期气候的徵兆。由当时长江、淮河及汉水曾结冰的纪录,知道三国时代气候和东汉时代相差不远,年均温也差不多,比现在低个摄氏0.5~1.0度左右。
 
◎大旱的记载,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嘉禾五年(西元236年),十月起不雨,至次夏,接频年枯旱,亢阳之应也。」「吴凤二年(西元255年),大旱竟年。」;晋书五行志曰:「魏明帝太和二年(西元231年)五月,大旱。」「魏明帝太和五年(西元234年)三月记:自去冬十月至此月皆不雨。」「高贵乡公甘露三年(西元 258年),夏旱。」;三国志魏志毛玠传锺繇诘玠曰:「亢旱以来积三十年……。」
可见三国时代短短四十馀年抗和竟达三十年之久,是相当严重的旱灾。
 
3,晋代(晋武帝秦始元年--晋恭帝元熙二年,西元256年--西元420年)。
 
再东晋和西晋的一百五十馀年中,也是旱霜连年,其中夏霜夏雪的年数竟达六次,春秋霜年数竟达十多次,冬季大雪奇寒的年数也有二十六次之多。而没有「冬无雪」和「夏燠」的记载。而从晋成帝咸康二年(西元336年)迄东晋亡(西元420年)的八十馀年间,也没有雨灾的纪录,而旱灾的次数却有三十多次,只中国历史上旱灾最严重的一个时期。
 
◎夏霜,夏雪以及连年冰冻的记载。晋书武帝本纪:「武帝秦始七年(西元271年) 五月雪。」「武帝咸宁二年(西元277年)八月暴寒且冰,河间暴风雪,寒冰,五郡国陨雪伤榖。」「武帝太康八年(西元287年)夏四月陨霜,冬十二月大雪。」「武帝太康九年(西元288年)夏四月,陇西陨霜伤麦。」「武帝太康十年(西元 289年)夏四月,八郡国陨霜。」;晋书惠帝本纪:「惠帝元康元年(西元291年) 六月,雝州大旱陨霜。六年三月东海陨霜伤桑麦。」「惠帝元康七年(西元297年) 夏六月,秦州雍州陨霜伤稼。」;晋书成帝本纪:「成帝咸和六年(西元331年)八月成都大雪。」;晋书康帝本纪:「康帝建元元年(西元343年)八月大雪。」;晋书安帝本纪:「安帝元兴二年(西元403年)冬十二月酷寒。」由晋书的记载,可见近代气候非常寒冷。
 
◎大旱的记载。晋代的旱灾次数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严重的。晋书五行志曾记载自晋太康二年(西元281年)到惠帝时的十年间,每年都有旱灾的发生,其他的大旱还有:「晋惠帝元康七年(西元297年)七月,秦雍二州大旱,关中饥,米斛万钱。」「惠帝永宁元年(西元301年),自夏及秋,并州大旱。」「离石大饥。」「人民流移日散,十不有二。」「惠帝时,天下连年乾旱寒冷,饥荒频频,百姓很多都饿死了。惠帝曰:『百姓何不吃糜。』」天灾不断,加上皇帝的昏庸,让国计民生更加恶化,最後终於招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原的汉人大量迁徙到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中原沦陷於五胡长达一百数十年。
 
 4,南北朝及隋初(刘宋武帝永初元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西元420年-西元600年)。
 
这一百八十年的气候和晋时相去不远,都是旱霜连年的情况,故气候较今日为寒,而且有小冰期气候的特徵。以当时的气候纪录和节气物候来说明:
 
◎当时的气候纪录:南北朝至隋初的气候纪录——包括下雪奇寒,夏霜夏雪,冬无雪无冰,大旱等的记载极多。其中夏霜夏雪的年数达十五次之多,春秋霜年数也有二十多次〔冬无雪无冰的年数只有两次〕。大旱年数也有七十五次,所以南北朝和晋一样,都是属於旱霜连年的气候。而夏霜夏雪,冬春下雪及大寒的记载有:隋书五行志梁武帝本纪:「大同三年(西元537年)六月,青州山境陨霜。」;图书集成庶徵典:世祖元光三年(西元426年)冬十月暴寒,数日冰合。世祖太平真君八年(西元447年)五月雪寒,北镇人畜多冻死,是时为政严急;高宗和平六年(西元465年)四月乙丑陨霜;高祖太和四年(西元480年)九月甲子,朔京师大风雪,雪深三尺……。南北朝下霜下雪的次数比晋代还多,由於旱霜连年,所以为太宗坤瑞二年,帝乃下诏赈恤霜旱,谓「顷者以来,频遇旱霜。早榖不登,百姓饥寒,不能自存者甚众。」
 
◎大旱的记载。南北朝的旱灾虽然没有晋代那麼严重,但次数却比晋代来的更多,算是历史上旱灾第二严重的时期了。北魏魏书高祖本纪曰:「北魏高祖延兴三年(西元473年),州镇十一大旱,相州民饿死者二千八百四十五人。」;北魏孝文帝王肃传曰:「二十年七月,高祖久旱不雨,辍膳已三旦。」;北史东魏孝静帝本纪「天秤二年(西元538年)三月辛未,已久旱故诏示京邑及诸州郡县,收骸骨。」;隋书五行志:「东魏天平四年,并、肆、汾、建晋、绛州、秦、陜等州大旱,人多流散。」
 
◎当时的物候情况和稻米的分布情形。由魏书上的记载,南北朝的清明三候迟於礼记月令之物候,但已桃花开花的时间来看,逸周书和礼记月令都以惊蛰为初候,魏书则为次候,可测得南北朝的气候可能较为严寒。齐民要术卷一种榖第三篇叙述当时农时和耕稼的关系,文中写到「三月上询及清明节桃始花。」,「四月上旬枣生叶,桑花落」。若跟今天相比,西安桃花开始的时间及枣生叶,桑花落的时间迟15-30天之久。因是由於气候较寒冷所导致的。又齐民要术水稻第十一中曾经述及中国南方六七月间早熟稻的种植情形,可见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种稻的情形不普遍,这有可能是因为气候严寒,气温低,积温不足维持稻作的生长。
 
四,第三个小冰河期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至南宋光宗绍熙三年是第三个冷期。
 
从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985年)以後,气候又急遽转寒,江淮一带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现,五千年来的第三个小冰期入侵中国,长安、洛阳一带再唐朝以後可以种植的柑橘等果树全部都冻死了,而淮河流域、江南、长江下游和太湖皆曾经完全结冰,车马可以在结冰的河面上通过。见以下的气候纪录,动植物分布情况,地理景观即可知道北宋太宗中期以後,中国的气候寒冷的程度。
 
◎气候纪录和花粉化石研究:太宗雍熙二年冬,南康军言:大雨雪,大江冰合,车马可度,可胜重载。北宋淳化元年(西元990年)九月,京诏府大雪伤苗稼。太宗至道三年(西元997年)冬,江南大雨雪,长江冰。研北杂志卷上:洞庭湖以种橘为业者,其利与农亩等。宋政和元年(西元1111年)冬大雪,积雪尺馀,河水尽冰,凡橘皆冻死。明代伐而为薪取给焉。」。钦宗靖康元年(西元1126年)四月,京师大雨,天气清寒。五月至六月暴雨伤麦,夏行秋令。靖康二年正月,大雪,天甚寒。冰如镜,行者不能立定,人多冻死,四月辛酉北风大起大寒。当时记载长江流域之洞庭湖和鄱阳湖、淮河流域、江南等地曾经冰封的地方志共六百馀种,可谓是漫天冰雪的奇景。而长江和淮河就我们所知道的今天是不会冰封的,加上科学家对花粉化石的研究,估计当时的温度比现在还要低约摄氏1.0-1.5度。竺藕舫在中国历史气候之变迁一文中从经统计宋朝史中关於南宋高宗绍兴元年道理宗景定五年(西元1131-1264年)的一百三十三年中,杭州晚春降雪的纪录共有四十五次,如果跟现世杭州最後一次下雪时间相比,南宋前期结冰的时间早了约两个星期。而对於南宋旱灾最少,降水却最多的情形,竺氏认为可能是因为温带气旋风暴南行以及太阳黑子数目增多有关。
 
◎动植物的分布。北宋初原本在河南开封以及华中一带活动的热带动物——象,由於气候转寒的关系逐渐向南移,至北宋末叶以後,中原和长江流域不再有象的存在,而仅限於华南一带。稻米需要温热而多雨的环境才能生长。汉代以前,中国华北旱中原黄河流域一带皆温暖多雨,均有稻米的生产,但东汉以後,天气渐冷,黄河流域稻米渐少,到了宋代,北方产米更少,除了旱稻尚可种植外,水稻已经很少见了。可见古代气候转寒使稻米不再是於生长。南宋朱熹在注解诗经唐风鸨羽中有云:「稻,南方所食稻米,水生而色白也。」如果当时北方还有稻米的种植,朱熹就不会做这样的注解了。竹类跟稻米一样也要高温多雨的环境,汉代以前北方多竹,分布相当广阔,但气温日低,竹类生产渐少,到北宋末期以後,,产量更少,梦溪笔谈中曾提到:「延郡素无竹」,「又非本土所有产物」。可见当时中国北方已经很少有竹类了,这也应该是气候改变的关系.。
 
◎地理景观改变。根据文献记载,南宋时代,新疆沙埃拉姆诺尔(Sairam Nor)地方的山岭,长年皆为冰雪所覆盖,而今日则是碧绿的草原,,可知道南宋的气候比今天还要寒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