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仲三先生诠释太极拳中捋与采的区别

 柔轻如风 2012-04-30
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正确的手型和准确的劲力

  “捋”和“采”是太极拳的基本手法,是一种练习的方法。通过这种手法的练习,目的是要悟出太极拳劲力的体现,同时也要悟出劲力体现的法则。

  “捋”和“采”的动作都可以称得上是手上的功夫。既然是手上的功夫,手就显得很重要。首先要明了手型,因为这是太极拳基本动作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手型,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捋”和“采”劲力,才能体现出手上功夫所在,所以手型和手上功夫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手型是这样描述的:“五指分开,自然舒展,掌心内含,虎口自然撑圆,呈圆形,掌指的第一指关节要在同一平面,掌指富有弹性,是典型的自然掌型。”从描述中不难看出,手的外形包含了两个弧形:其一,从掌指尖到掌根形成一掌心内含的弧形掌,手掌不是简单的平面展开;其二,虎口自然撑圆,大拇指、食指又形成第二个弧形。那么,在“捋”和“采”的动作过程中,这两个弧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譬如“捋劲”,拳论是这样描述的:“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力尽自然空,丢击任自然,重心自维持,莫为他人乘。”细细想来,在动作练习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要把握住以下两点.

   首先是“重心自维持”,强调的是自身。捋的动作效果好坏,首先是身法要控制好。如果俯身突臀,身体歪斜,就不可能把对方牵动,动作显得软塌无力。如果挺胸展腹,身体呆板,根本就没有捋劲的体现。只有髋关节松下来,重心沉下来,虚灵顶劲,沉肩垂肘,具备了这种理念进行练习才会有正确的动作外形,才是“引导使之前”。其次,我以为“引导”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动作练习方式。我祖父所传杨式太极拳捋的动作是虎口向上,掌心相对,手指向前,这种动作外形,就非常符合日常生活中双方对拉、对拽的习惯动作。双手同时而动,以腰髋的转动,带动双手回捋。右手为捋劲,其劲力要意贯右掌及右臂内侧;左手为向下、向后的合力捋,要以左肘向左后侧45度方向为准。要立身、松肩、含胸、沉腰髋,虚实分明,劲力刚柔相济,瞬间可以把握住对方。二是如何引导?是引火烧身,还是引进落空?没有腰髋的转动,一味的拉拽,只能是引火烧身。但是在控制对方的时候,能够通过腰髋的转动,达到“顺其来势”的目的,那就是“力尽自然空”的引进落空效果。从这里不难看出,腰髋的转动起到关键作用,绝不可轻视。有了正确的动作练习,也明了了腰髋转动的作用,力点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劲力”,就显得突出了。基于上面所陈述的手型要领和捋的动作的描述,就可以非常清晰地表达出“捋在掌中”的劲力所在的含义。

   太极拳套路中“采”的动作出现的非常多,它既可以是以主力手法方式出现,又可以起到辅助手法的作用。“采”的动作可以这样理解:以手抓对方手腕或肘部、肩部等关节,控制对方,往下沉带、沉采。拳论中是这样描述的“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平,若问理何在?杠杆之作用”。

   要想达到理想的“采”的效果,首先强调的还是手型。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明确了“虎口自然撑圆,大拇指、食指形成第二个弧形”的概念。就这一弧形,恰恰是杨式太极拳动作中“采”的动作的体现和劲力所在。杨澄甫宗师相当强调杨式太极拳的手法是“虎口侧向前”。这一动作外形,就明明白白地说明“采”的动作的重要性。要想达到“采”的目的,首先要做到正确的“采”的动作外形,才能明确地体现出“采”的动作含义和动作效果。“虎口自然撑圆,大拇指、食指形成第二个弧形,虎口侧向前”,就像一把弧形的卡尺,时时刻刻做瞬间的把握。这种把握不是一味蛮力地拉拽,而是“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充分体现“采在十指”的功效。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做“采”的动作时,要保持身体中正,虚灵顶劲,腰髋松沉,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气沉丹田,用腰腿劲,并加以意气之念。

    譬如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的“左揽雀尾”动作,左臂的平掤要体现出“掤在两臂”的劲力特点,但决不是硬顶,要保持柔韧性和弹性,要做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松肩、垂肘、虚腋、双臂撑圆,动作要饱满,保持动作的灵活性。以腰为主宰,劲发于腿脚,使全身的弹簧力瞬间集中于掤手之臂。严格地讲,右手“下采”的动作劲力方向,同时包含了向下、向后、向外的劲力成分,这三个方向的合力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劲力要“整”。本式中的下采动作就是以向下的力量为主。采的动作定式时,手的位置也不尽相同。由于动作外形的不同及其劲力方向的侧重,不同的动作就产生各种变化莫测的效果。

    明确了捋和采的含义,知道了捋和采的动作方式,掌握了杨式太极拳手型的要领,我们在练习过程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