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户牛排——不为人知的一面

 菩萨娘娘 2012-04-30
        ”日本牛排,世界第一“。这句长年来,许多消费者,尤其是嗜牛排者耳熟能详,信以为真的话,其实是句如假包换的谎话。根据专家研究,日本牛肉不论在肉质,营养或嚼感上,都属“末流”。能摇身一变为“第一”,并以惊人高价卖到各地,纯是日本商人手段高超的缘故。在这些日商巧妙的宣传安排下,别的不谈,至今有消费者深信,日本牛自幼成长在美妙的乐声中,不但喝饮啤酒,饥食酒槽麦精,而且在主人细心照料下,日日享受温馨的按摩。“这样的牛肉还不好,要怎样的才好?”消费者还会主动加上这么一句宣传语。
            
并未喝啤酒,听音乐
          事实的真相是,日本牛不只没有喝啤酒,喂槽麦,听音乐,享受按摩的事,它们反而是自出生起,便被圈禁于窄小栅栏,吃干牧草,甘蔗茎叶与掺入易肥饲料的一群可怜虫而已。它们极度缺乏运动,以致陷入痴肥;肌肉严重松弛,实在不是成为美食的料。
         提出这项破坏日本牛排名誉的,不是与日本商竞争的外国养牛业,而是日本“农林水产省农林综合研究所”官员。他们说,日本没有那种正式的牧场,是用外间传统的奉牛如太上皇的方式育牛。因为这样养牛既不合经营成本法则,也不合常理。
          该研究所表示,依他们估计,一头牛平均每日只要喝840毫升啤酒,日费便需4300日圆(新币约56元),一年便需4300日圆(新币约2万元)。四年下来,仅啤酒一项便要花掉624万日圆(新币约8万元)。倘再加上酒槽麦精,运输费用,一头待宰的日本牛的成本至少已近日币千万圆,况且再加按摩人工费,以每小时700圆计,乖乖,那个牧场经得起这般开销?

       倘使有人因突然闻知此真相,而心生严重“失落感”的话,“农林水产省农业综合研究所”的 另一项说明也许能有些弥补。该所说,日本三重县倒是有一家专门欢迎观光客参观的牧场,是采用喂牛喝啤酒的方式育牛。
       也许,传言的起点就是这家牧场,——一位去参观过的观光客对人说,日本有人这样养牛,结果最后变成了“日本的牛都是这样长大的”。于是台湾有人愿意付一般牛肉高几倍的高价去尝一客神户牛排。
        但是这也绝不能责怪这家牧场,因为他们并未告诉观光客,全日本的牛都是像他们一样饲养的;充其量不过是误打误撞,为日本养牛业“义务”宣传而已。

铁质,蛋白质含量低
         再谈牛肉本身,根据美国农业部,日本厚生省以及渔澳食品工业部的分析报告,就营养而言,日本牛肉的铁质和蛋白质含量都比美国和澳洲牛肉低,而最易令现代人血管阻塞的脂肪和令人肥胖的卡路里,含量却都在美,澳牛肉之上,尤其是脂肪,更是超过两倍以上。
       现代人吃牛排。除却享受滋味之外,主要还是为摄取大量的“动物性蛋白质”因为它有消除现代人生活中容易产生的“积存性疲劳”以及人体各方面均有不良影响的“情绪紧张”。然而依事实分析可知,日本牛排的这项功效,非但不彰,并且还是食之有碍健康。原因无他,因为真正健康的牛,是必须有如美,澳等国,置放于宽广无际的草原或山坡,以近乎自然的放牧,令它们自由寻找牧草成长。就算为了生意经,也仅在“出货”前四五个月,驱牛入“肥育场”集中谓饲谷物等易肥饲料而已。

肉质松驰没“嚼感”
       再以美食家追求的肉质与“嚼感”方面追究,“澳洲食肉畜产公社北亚州代表”麦克海德华也是名老饕,他强调,只有健康的牛,肌肉才鲜红而有力,当食用时,能予人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弹性嚼感”,还有一项特征是,煎烤时会渗出大量淡红色的汁液,而非煎来只会出油。
      缺乏阳光与运动的痴肥牛只,脂肪过多,布满全身,待至饱和状态后,开始侵入原应只是脂肪的部位,呈献出点状的脂肪球。这种肉质松弛,弹性嚼感尽失。日本的牛肉便是这种肉,可是日本商人聪明,将这种肥腻不堪的牛肉,取了一个深具诗意的名称“降霜”,有效掩饰了日本牛肉肉质不良的事实,还使得天下多少骚人墨客,为它想象出美好的“嚼感”与滋养,闻风向往之余,甚至还为之作文宣传,结果骗倒不少老饕,赚进大把钞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