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雨苏州 迷醉绿杨馄饨

 苏迷 2012-05-01

北方人爱吃饺子,过年过节或是逢上喜事都喜欢吃上几个,一是有吉庆之意,二来饺子本身就是一种美味的主食,个人认为,芹菜猪肉的饺子是最好吃的,而如果你够胆识的话,试着沾一点色拉酱,那个味道就别提了!南方人大多喜欢吃馄饨,馄饨在整个南部中国的叫法也很多,据我所知,在重庆叫“抄手”,在台湾,人们习惯叫“云吞”。饺子,馄饨,孰优孰劣,暂且不加评论,但馄饨一般是不作为主食的,虽然两者的实质其实是相差无几,可能是习惯不同吧。了解的人都知道,馄饨是当作点心的,所以几乎每一家南方的小吃店都有馄饨出售。老字号的馄饨店也有许多,像无锡就有著名的“黄兴记”,而我最熟悉的则是苏州的“绿杨”馄饨店。

  一般女士小姐都是馄饨的忠实顾客,像我母亲就是对馄饨有癖好的那一种,不仅上街的时候是必吃的,在家里还自己“过”!如果你在苏州城里逛街想吃碗馄饨的话,我建议你去绿杨馄饨店,那里是我母亲常去的地方,当然也是苏州城的馄饨老字号!以前在人民商场后面,照相馆对过有一家;临顿路长发商场旁边也有一家。后来,观前街改造,都搬了。不过,现在又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你冷不丁会在哪一条街哪一个巷子里赫然的发现“绿杨”馄饨。有市场才有生命力,可见人们对这种

美食的喜爱!现在,我知道碧凤坊有一家,临顿路上则有好几家......

  馄饨其实也有好几种,按大小分,有大馄饨,小馄饨和泡泡馄饨,当然还有按馅儿分的,什么“全肉”,“菜肉”和“菜”。大馄饨和小馄饨一般都能在点心店里买到,好像区别也真的只是大小型号,什么“小馄饨吃上去更鲜”云云,我真的没有发现,估计只有女人们才有这么精致的味觉细胞吧!不过泡泡馄饨确实是更为鲜美的,由于本来主要内容就不多,所以焦点就自然落在了“鲜”字上,吃一碗泡泡馄饨其实就是在“啧”它的味道,你会有种越来越开胃的感觉。只可惜泡泡馄饨大多流传于街头排档,而在如今城管横行的年代差不多是销声匿迹了!不禁感叹“经典的往往也是脆弱的。”

  绿杨馄饨店出售的主要是大馄饨,而又以“全肉”的居多。虽说是全肉,但一点也不会腻人,因为馄饨都漂在爽口的清汤里呢。说到这个汤,我觉得是很有学问的,要做到淡而有味,鲜而不腻,又能够色泽清亮,透明见底,估计也只有老字号才有这种水准。吃馄饨的文章主要在汤上面,每每想起吃一口剔透的馄饨,在舀两勺晶莹的清汤,这种感觉是多么的惬意啊。馅儿也是重要的,就拿绿杨的馄饨来说,肉馅不能放太多,毕竟只是点心,“填填饥”就可以了,何必弄得一个个胀鼓鼓的,卖相不好!而且也不能都是瘦肉,汤本来就很清淡了,再去吃一口“木木”的馄饨,那必然要索然无味的,因此,馅儿还是略微肥一点,那整碗馄饨就到了极致。当然再加上一些点缀,切点鸡肉丝和鸡蛋丝配以翠绿的鸡毛菜和小葱,于是宛然就是一件艺术品啦。

  当然,馄饨只是“绿杨”的主营项目,还有其他许多惹人生津的小吃,不得不提的是“小笼包”,虽然几乎每个城市都能见到这种美食的身影,又虽然

上海人把它归为当地的特产但其实无锡的要更为正宗。而绿杨的小笼包也是堪称经典的,吃的时候是一样的薄皮浓汤,一样要防范着随时喷溅的厚油......如果说一碗馄饨加一客小笼是标准的“男士套餐”的话,那么一碗鸭血粉丝汤在搭配一个“蟹壳黄”则是不折不扣的“女性套餐”。鸭血粉丝汤在女人们中的欢迎度是不亚于馄饨的,可能都是因为鲜美的缘故,而内容也不仅仅是鸭血和粉丝,还有各色的其余配料。喷香扑面,一碗色泽艳丽的鲜汤产生的诱惑是很难抵挡的。“蟹壳黄”应该算是苏州的传统小吃了,不仅因为其名用苏州话说才感觉琅琅上口,更和苏州人吃蟹的传统有关!其实“蟹壳黄”是一种焙烤出来的烧饼,可能是由于颜色和形状都与蒸熟的蟹壳相似,故而得名。味道也是不错的。

  绿杨馄饨店其实卖的点心很多,也可以算是综合性了,但馄饨犹其出名,而诸如“小笼包”,“鸭血粉丝汤”和“蟹壳黄”则是我比较喜欢的,也寄托着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深深依恋。可喜的是,绿杨馄饨店没有随着人们的记忆而消逝,当许多值得人们怀念的东西都只停留在思乡的梦境之时,在苏城细雨绵绵的街头巷尾,你会不经意发现“绿杨”久违的身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