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

 世界的精彩 2012-05-01

红茶的历史沿革红茶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一种茶类,最早创制于福建省崇安(今武夷山市).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安徽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把红茶的加工工艺带到了安徽至德(今东至县),在尧渡街设立茶庄,依照”闽红”试制红茶并取得了成功,1876年在祁门扩大生产,随后江西、湖南、台湾等地也都大力发展红茶的生产。到19世纪80年代,我国的红茶成为出口的拳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曾占统治地位。后来红茶传到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

制作工艺

红茶的制作工艺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初制基本工艺是鲜叶经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四道工序。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序。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加温萎凋两种。萎凋时间、萎凋程度的掌握因萎凋方法、季节、鲜叶老嫩度因素而异。发酵是决定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通过发酵促使多酚类物质发生酶性氨化,产生茶红素、茶黄素等氨氧化产物,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