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为什么能够打动我们?

 闲之寻味 2012-05-03

唐诗、宋词为什么能够打动今天的我们?那些平平仄仄、格律谨严的文字为什么瞬间拨动我们的心弦?而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又是怎样与今天的心灵相呼应?

其中,意象是一个重要的中介。“意象” 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词的建筑材料,表现为语词所反映的客观物像。物像本身是客观存在,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像一旦进入诗词,就带上了鲜明的主观情感色彩和思想意志。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投射融合与点染,渗入了带有个性化的人格和情趣。这种渗透了诗人主观意味的客观事物印象,就是诗的意象。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情理之于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无味。”那么如何读解诗词的隐情幽理呢?只有从分析诗词意象入手。

从语义上分析,“意”就是诗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情趣,是他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或文化内涵。“象”就是物象、形象。对于这种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或作家个人感情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即“意中之象”。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曾论及“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唐代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缜密》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明代诗评家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一言以蔽之,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

在诗词中,意象就是词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靠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还有对意象进行夸张的写法,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有将另一意象特点移到这一意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同时,意象的组合常常是构成诗意的重要方式。通过一组意象群的形、声、色、味表达蕴涵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如“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三个意象。再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这首诗中静谧恬然的意境,是通过“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来表达的。再如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中“荷叶”“罗裙”“芙蓉”等意象形、色分别有所寓意:采莲女裙似荷叶、脸如荷花,荡舟于荷丛,放歌于水上。这些意象组合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格调清新的采莲图,可以感受到诗人欢快喜悦之情。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出现了月、乌、霜、天、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钟声、客船等多种意象,这些意象组成了承载情思的意象群,生动表达了客旅孤寂之思。

再如温庭筠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则全部是意象连缀,仿佛是对几个连续镜头画面的精巧剪辑。“人迹”和“板桥霜”之间没有连接词,但这两个意象关系比较清楚:人的足迹留在板桥霜上。“鸡声”和“茅店月”则是一种心理通感的联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鸡声”是报晓的鸡声,“茅店月”是晓天的残月,这两个意象属于同一个时间。另外,“鸡声”是从茅店传来的,残“月”也低挂在茅店的屋角上,耳闻的鸡声和目睹的残月又是属于同一个地点的。但我们无须非要“鸡声”和“茅店月”硬性纳入这样一种逻辑关系。这句诗借着一个“声”的意象和一个“色”的意象直接拼合,表现了一个早行旅人的孤独感和空旷感。意象之间这种朦胧关系,正是诗词的魅力所在。

这种意象之间组合与联接有时表面上比较破碎,互不关联,常常需要读者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内蕴。

如李白词《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词意象跳动很大,“秦楼月,灞陵柳,乐游原,咸阳古道,汉家陵阙”,地点不停地变换,看上去笔笔变换,笔笔重起,似乎很“破碎”,没有什么关联。但仔细品味一下,就会发现整首词意脉以“伤别”为核心情感脉络,以“灞陵伤别”“汉家陵阙”意象来绾结出一种深沉的家国之感。词人仿佛是站在历史长河中间的一座孤岛上,正举目向着茫远的时间和空间四望,同时把他的一些破碎回忆与印象编织成词。

再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篇前四句中的急风、天空、哀猿、清渚、白沙、飞鸟、无边的落木、滚滚的长江等系列意象,看似没有关联,但都表达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情感氛围,渲染出一种萧飒浓郁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哀和感慨。后四句描写了悲秋的游子,孤病登高的诗人、新停的酒杯,则表明了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举目无亲的孤独痛苦之情。全诗通过一组有着内在关联的意象群,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其忧国伤时之情跃然纸上。

再看一首温庭筠的《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长夜闻更漏声而触发的相思与惆怅。在上片起首看似平行列出三个意象“柳丝”“春雨”“漏声”来写景,实际上是以柳丝之长、春雨之细烘托漏声的悠长、深远和轻细,造成一种轻柔、纤细、深永而又带有迷惘情调的氛围,以表现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她长夜不眠、愁听漏声时深长柔细的情思。夜深人静,漏声似乎变得特别悠长而遥远。在这种情景相互渗透交融中,柳丝、雨丝之于情思,漏声之与心声,也就难以分辨了。

接着,词的意象跳到“塞雁”“城乌”和“画屏金鹧鸪”。从边塞到城楼,从城楼再到闺房,由远及近,把不同地点的三个意象组织到一起。雨夜漏声之中,传来塞雁、城乌的鸣叫声,从长夜相思的不眠者听来,仿佛是这“漏声”所惊起的。这真切地表达了女主人公静夜闻漏声过程中间,闻乌啼、雁鸣所引起的寂寥、凄清和骚乱不宁的心态。两句之下,陡接“画屏金鹧鸪”一句,鹧鸪是绣在画屏上的,本不会飞,但在那女子的想象中,连它也随着塞雁、城乌一起惊飞了。漏声惊起了塞雁,惊起了城乌,也惊起了金鹧鸪,这些惊飞的鸟象征着她不安的心情。她是那样容易为春雨惊动,所以在她的想象里,鸟儿也像自己一样地不安。“塞雁”“城乌”“金鹧鸪”这三个孤立的意象,就这样通过那女子的想象联系在一起了。下片先写“香雾”,这迷漫于闺阁内外的芳香薄雾,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霏微轻淡的香雾,笼罩着这座华美的池阁,透入层层帘幕。环境是美好的,但身披香雾的女主人公却因寂寥中的相思而感到分外怅惘,她似乎在想,恐怕自己的相思乃至长梦,对方根本就不知情呢。

综观全词,“柳丝、春雨、漏声、塞雁、城乌、金鹧鸪、香雾、帘幕、谢家池阁、红烛、绣帘”,这些意象看来好象没有什么关连,却都由最后一句中的那个“梦”联系着,是她梦后的种种感觉。由梦串连起来的这些意象,把那女子痴迷惝恍的心理印象很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