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下跪与严打“医闹”

  2012-05-03
    构建和谐医疗关系,一方面,需要严打医闹行为,尤其是严打侵害医生的犯罪行为,但还需要多措并举,如加大财政投入,改变“以药养医”体制,对屡遭诟病的医疗乱象实行“零容忍”。

    陕西榆林横山县百信医院患者胃穿孔死亡,院长带领全院40余名医护人员悼念死者,致词检讨忏悔,集体下跪磕头。该院医生称,死者家在当地势力很大,院方被迫接受家属条件,与之签订协议,停业3个月,违约赔300万元。据医生透露,至今并无证据表明医院存在过错。(5月2日《华商报》)
    有了医疗纠纷,医护人员在灵堂集体下跪“忏悔、检讨”,甚至披麻戴孝,再次诠释了医疗领域权利纷争的“丛林法则”:在权势面前,谁都可能沦为强者肆意蹂躏的“小羔羊”——横山县百信医院集体跪灵,只因“死者家在当地势力很大”,斗不起。那么,死者家属若是无权无势,此时此刻,跪倒在地、呼天唤地的,恐怕不是医院,而是死者家属。
    由此看见,在愈演愈烈的“医闹”乱象中,稀缺的是真理、真相,依据的也非情理、法理,有权的耍权,有势的弄势,无权无势的,要么忍气吞声,任由医院骗和瞒;要么聚众滋事,与医院“过过招”,比划比划胳膊……凡此种种,事例俯拾皆是。因为医疗纠纷,医护人员集体跪灵,乃是“医闹”登峰造极之恶的范本。
    恰是因为“医闹”不断、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所以,最近、卫生部和公安部发通告明确警方将依法对医闹、号贩等7种行为予以处罚,严禁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等行为,严重将追究刑责。
    但在我者看来,严打“医闹”行为,不过是“锯箭疗伤”之举而已,于弥补医患缝隙无益。窃认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迈过几道“门槛”才是根本。
    一道是“以药养医”之槛。当前,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下,“以药养医”是众多医院生存之道。据卫生部的数据显示,十多年来,无论是门诊费用还是住院费用,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份额均维持在44%的水平之上,一些中小型地方医院甚至高达70%。政府投入则少得可怜,所占比例还不到两位数,约占5%。在这种体制格局下,医院公益属性底色的褪色,被深深打上了“自利”的符号,这是导致医患矛盾的根本之源。
    一道是医疗事故鉴定缺乏公信力。有医疗纠纷,找权威专家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这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有效路径。但蹊跷的是,在诸多医闹纠纷中,鲜闻有人事前进行过医疗事故鉴定。原因在于,时下医疗事故鉴定的主体仍没有改变,鉴定专家虽非来自同一医院,但仍是“一家人”,属于“亲族鉴定”,这就难逃“院院相护”的嫌疑,难以服人。
    一道是医德滑坡是不争的事实。最近几年,医德滑坡现象突出。在现实中,我们包括我们身边的人,常常遭遇“被过度医疗”等行为……这些表明,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严厉打击医疗腐败,但现实却是,医疗诸多腐败行为打而不死,这颇让公众纠结和愤懑。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医疗关系,一方面,需要严打医闹行为,尤其是严打侵害医生的犯罪行为,但还需要多措并举,如加大财政投入,改变“以药养医”体制,对屡遭诟病的医疗乱象实行“零容忍”——不管是谁,只要是违反职业道德、规范,或政策法规,一律严处,以威慑从业人员不敢越雷池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