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A.稀释浓H2SO4 B.萃取时振荡 C.石油的蒸馏 2.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1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A13+、Mg2+、Cl- B.肯定有A13+、Mg2+、NH4+ C.肯定有K+、HCO3-、MnO4- D.肯定有A13+、Mg2+、SO42- 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C.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D.SO2通入CaCl2溶液中 4.Ⅰ:下图所示,A、B、C均为制气装置,盛放药品前都需检验气密性。 ![]() 回答下列问题: (1)三次检验气密性方法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次检验气密性方法中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根据下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配制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 B.测定未知NaOH溶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需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 C.配制0.1mol/L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量新制的氯水的pH E.用试管夹从试管的底部由下而上夹住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6.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 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7.在贴有下列图标的试剂中,你认为应密封,谨慎存放在阴暗处的是__________, 如果老师请你分装酒精,那么你认为下列哪个图标最合适( )。 ![]() ![]() ![]() ![]() A B C D 8.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9.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 10.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硫酸,而乙不溶。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性液体的耐酸过滤器。) 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
11.七水硫酸镁(MgSO4·7H2O)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化工厂生产硼砂的废渣-一硼镁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镁。硼镁泥的主要成分是MgCO3,还含有其他杂质(MgO、SiO2、Fe2O3、FeO、CaO、Al2O3、MnO等)。 表1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表2 两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水)
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 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pH数据和溶解度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I的滤液中加入硼镁泥,调节溶液的pH=5~6,再加入NaClO溶液加热煮沸,将溶液中的Mn2+氧化成Mn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加热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沉淀B中除MnO2、SiO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 (3)检验过滤Ⅱ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 (4)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过滤II需趁热过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12.五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数据如下:
(2)关于Y、Z两种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简单离子的半径 Y > 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比 Z强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比Y强 (3)甲是由T、X两种元素形成的10 e-分子,乙是由Y、W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甲的浓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固体中,烧瓶中即有甲放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XO2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之一。它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是:2XO2 + 2NaOH = M + NaXO3 + H2O(已配平),产物M中元素X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D 提示: A.产生NO B.产生沉淀和NO C.产生沉淀 D.不反应,弱酸制强酸 4.分析与解答: Ⅰ: (1)三次检验气密性方法的共同之处是均用可微热法,先将导气管插入水中,用双手或热毛巾捂住容器,若有气泡放出且松开手后液体向导管中倒吸一小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否则反之。 (2)A是直接检验气密性,B需要用水封住长颈漏斗下端才可检验气密性,C需将分液漏斗活塞关闭才可检验气密性。 Ⅱ: (1)不漏气,由于不漏气,加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大,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 (2)无法确定。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 5.分析与解答 C配制稀硫酸溶液应将浓硫酸在烧杯中先溶解稀释,且酸滴入水中;D氯水具有漂白性,用pH试纸测量不能与比色卡上的颜色对照。 【答案】C、D 6.分析与解答 根据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特点,应配成500mL溶液,而加入500mL的水是错误的,则A、C的操作不正确。计算CuSO4·5H2O的质量:0.5L×0.1mol·L-1×250g·mol-1=12.5g。 【答案】D 7.分析与解答: 药品存放的原则: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应密封存放在冷暗处。酒精属于易燃液体。 【答案】A B C D D 8.分析与解答: 浓硝酸、新制氯水见光易分解,故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并存放于冷暗处。钠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故保存于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和水。保存NaOH溶液不应用磨口玻璃塞,故通常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答案】A 9.分析与解答: A步骤中加入过量碳酸钠,钠离子是新杂质,此法不可用;B步骤中加入过量硫酸钾,过量的硫酸钾是新杂质,此法不可用;C步骤加入过量硫酸钠,钠离子和过量的硫酸根离子,都是新杂质,此法不可用.。只有D碳酸钾可使碳酸钡生成碳酸钡沉淀,过滤出去后,过量碳酸钾跟适量硝酸生成硝酸钾和CO2气体,硝酸钾是待提纯的物质而CO2将逸出。所以此法可用,应选D项。 【答案】D 10. 分析与解答: 本题通过对混合物的分离考查实验设计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中给出了信息“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硫酸,而乙不溶”,又给出了第一步实验操作“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98% H2SO4 ,充分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综合分析两个信息,应该知道实验设计的大体思路:用浓硫酸将甲溶解,过滤出乙后,滤液加入水中稀释同时析出甲,再过滤。 知道了实验设计的大体思路之后,就需要考虑操作的细节问题了:含浓硫酸的滤液与水混合时应怎样操作?过滤得到的沉淀物需要洗涤,怎样洗?怎样才算洗干净了?等等。 【答案】 ②过滤 将烧杯中物质倒入耐酸过滤器中过滤,得滤液。 ③析出沉淀 将滤液沿烧杯壁慢慢倒入足量水中,并不段搅拌,直至析出全部固体。 ④过滤 将此烧杯中的物质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得固体。 ⑤用蒸馏水冲洗滤纸上的固体若干次,直至洗净。 ⑥取新得到的洗出液少许,滴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 溶液,若没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沉淀已洗净,若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沉淀没有洗净。 11.分析与解答: 向硼镁泥中加硫酸时MnO2、SiO2不溶解,PH=5~6时Fe(OH)3 、 Al(OH)3也会沉淀,加热煮沸的主要目的是促进Al3+、Fe3+水解及Mn2+氧化成MnO2 ,由于MgSO4的溶解度不大,温度低时结晶析出,所以过滤II需趁热过滤。 【答案】 (1)Mn2++ClO-+H2O=MnO2↓+2H++Cl- 促进Al3+、Fe3+水解及Mn2+氧化成MnO2 (2)Fe(OH)3 Al(OH)3 (3)取过滤II后的滤液1~2 ml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显红色,证明滤液中无Fe3+ (4)CaSO4·2H2O或CaSO4 以防MgSO4在温度低时结晶析出。 12. (1)略 (2)b (3)NH3+H2O ![]() ![]() 有白色沉淀生成 Al3++3NH3·H2O =Al(OH)3↓+3NH4+ (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