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百合767 2012-05-04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明确定义: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习的结论不是老师直接给的,也不是拘泥于教科书中的现成答案,而是经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来的,是个体对阅读材料的独立的认识和见解。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理解和感受不会完全一样。不管是什么看法和想法,只要是自己的思考、感悟所得,就是自己的见解。

明确意义:

    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阅读有自己的见解,说明阅读有了一定的收获。讨论的时候,大家把自己的见解说一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阅读的收获就更大了。

明确方法:

要做到阅读有自己的见解,阅读方法很重要。“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是个好方法,但不能只靠这一种阅读方法,还应当实践、总结其他好的阅读方法,如联系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处理运用等。更重要的是增强自立自强的意识,要用自己的脑子读好自己的书,不能依赖别人,等现成的。养成动脑勤思的习惯,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存在问题:

    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不能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分析判断,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头脑不够灵活,思维缺乏新意;被动听讲,不参与发言;没有读书动笔墨的习惯;精力不集中,没有动脑的习惯;不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依赖他人答案等。

教学措施:

     一、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

      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阅读训练中,教师都要留给学生充裕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在充分进行阅读时的圈点勾划,自己钻研理解阅读材料的难点,自由与老师同学讨论质疑等。于是,在阅读实践中,享受动手动脑的乐趣,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体验和理解,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

      1、养成阅读时,认真努力,专心致志,集中精力的习惯。古人云:读书要五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思想不要开小差,要能静下来,善于独立思考开动脑筋,养成潜心阅读的习惯。

      2、阅读时,坚持动笔勾划,圈点批注写读书笔记。古人说的不动笔墨不看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坚持阅读时动笔,才能让自己有所收获。

      3、阅读中,会正确使用工具书。一个人在阅读时,如果不懂得使用工具书,即使侥幸有所收获,但终究事倍功半,一知半解,收获甚微。学生养成了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能让自身的阅读水平很快提高,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有效发掘自能阅读的潜力。

      三、提倡情感体验中的见仁见智。

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文本时可能有不同的情感,即使是同一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阅读同一文本,其价值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并逐步引导他们联系自身的知识底蕴和相应的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能阅读。

教师可根据本册课文的内容或者提供一些适合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短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深入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发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有争论更好。阅读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技能技巧,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才能最终变成自己真正的阅读能力,被巩固和完善。

五、教师的引导要得法。

  1.启发主体思考。对一个学习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分析判断,使学生的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以点燃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2.引导求同辨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打破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课堂上经常问一句:谁有新的发现?”“哪位同学有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观点。

3.敢于推陈出新。要求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倡导多向思维,使他们在学习中想得多,想得新,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敢于推陈出新。

4.乐于想象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创造的训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有了这些练习,学生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设想,发散思维得到充分训练,想象能力逐步提高,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