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园地 略论《围城》的人物塑造艺术及语言特色

 yang03468@163.com 2012-05-04

    《围城》被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称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此番评价虽说对《围城》推崇备至,却也称得上是公允和实至名归。作者钱钟书作为一位学贯中西、有“文化昆仑”之誉的著名学者,在壮年时期创作的这部小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确实称得上是用心经营。而小说本身也写得妙趣横生,充分展示了作者过人的创作才华和广博的知识底蕴,小说自1947年出版以来深受各界读者的欢迎,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好评, 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本文试图从《围城》的人物塑造艺术及语言特 入手,对这部小说的创作艺术作一简单论述。

一、人物塑造由表及里富有暗示 ,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入木三分

《围城》是一部“人物辐辏、场景开阔的巨幅写真”,“长卷般展出 一批活龙活现的知识阶层人物画像”。从绅士、淑女、政客到教授、作家、哲学家等各类 新儒林人物纷纷登台亮相,人物繁多,性格各异。如何在这一群体中,刻画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本来面目,需要作家有高超的人物塑造艺术和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正是在这一点 ,钱钟书展示出了他作为学者与作家双重 身份所特有的文学功力,将书中人物塑造得既形象传神又细致入微,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1、姓名寓义巧妙深刻而又切合人物 格特点

注重姓名本身与人物性格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姓名暗示人物的某些形象特征或是提示作者的创作倾向,这或许称得 是中国学者小说的一大特点。中国 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即在人物姓名 暗示了全书是“贾(假)雨村言,甄(真)士隐去”,与此相比,钱钟书的《围城》在人物命名 的功夫并不比曹雪芹逊色。他融合自己在文学、哲学以及英文等方面的知识,对书中部分人物给予了“恰如其分”的命名,使人望名知其性格、人品,读后回味颇多。现试举小说中几个人物姓名作一分析阐释。

方鸿渐:姓方寓示着他做事不圆滑。书中有“中 国人品 性方正所以说天是方的,洋人品 圆滑,所以主张地是圆的”之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方鸿渐虽出 国留学,但他本质上仍是传统的中国 文人,做事方式仍是中式的,因此在现实社会中 国 碰壁。鸿渐一名引自《周易》中的“渐卦”,该卦有“鸿渐于干(磐、陆)”等语,主体是以“鸿”为取象,说明士进取之过程(“渐”即为进之义),而《围城》正是讲述方鸿渐在社会中的探索和进取过程的。

苏文纨:姓苏且有人打趣她为苏小小 ,自然使人想到她也是一才女。文纨之名有“文采昭然,品质洁白”之义,这层含义与苏文纨的早期形象应该说还是比较吻合的。

孙柔嘉:此名多半是取其意而用之。孙小姐表面 柔顺,实则精明厉害。

李梅亭:此人在书中炫耀他的英文译名如何独特,实则为“五月、吵闹、草地”的大杂烩,让人联想到此人好附庸风雅,而性 格、人品却杂 乱不堪。

至于其他姓名,如唐晓芙有“清水 出芙蓉”之寓意,而鲍小姐 之姓则暗示着与其爱 好如入“鲍鱼之肆”,等等,各有其独特寓意。当然,关于姓名寓意的分析也不能过分强调,否则很容易穿凿附会。见仁见智,还是留给读者慢慢品味、回味吧!

2?心理描写犀利而细腻

《围城》的创作基调是讽刺,因而通过犀利而细致的心理观察和分析,准确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活动与 感便成为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在小说中,作者或是以机智幽默的笔触层层剖析病态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怯懦与丑恶,或是以个 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他们隐秘心灵的微妙变化,都使得人物形象鲜明可见,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犀利 ,如写方鸿渐与韩学愈在三闾大学关于“克莱登大学”的对话。

韩学愈点头,伸颈咽吞唾沫,唾沫下去,一句话从喉核下浮 :“你先生到过美国没有?”

“没有去过——”索性 试探他一下——“可是,我一度想去,曾经跟一个DrMahoney通信。”是不是自己神经过敏呢?韩学愈似乎脸色微红,像 天忽透太 。

“这人是个骗子。”韩学愈的声调并不 动,说话也不增多。

“我知道。什么克莱登大学!我险的上了他的当。”鸿渐一面想,这人肯说 爱尔兰人是“骗子”,一定知道瞒不了自己了。

“你没有上 他的当罢!克莱登是好学校,他是这学校里一个开除的小职员,借着幌子向外面不知道的人骗钱,你真没有上当?唔,那最好。”

“真有克莱登这学校么?我以为全是那 尔兰人捣的鬼。”鸿渐诧异得站起来。

“很认真严格的学校,虽然知道的人很少——普通学生不容易进。”……

通过几个谈话细节、语调以及各自的表 变化就揭示了双方矛盾重重而又彼此防范的心理态势,把人与人之间这种既好面子,又想揭别人伤疤,而不得已来回进行攻防转换,故作镇静的心理写得活灵活现,令人 叫绝。

心理描写细腻 ,如写方鸿渐在与赵辛楣 闲谈中,无意间谈起唐晓芙后的心理反映。

“那最好!不要提起我,不要提起我。”鸿渐心里机械地说着,心理仿佛黑牢里的 锢者摸索着一根火柴,刚划亮,火柴就熄了,眼前没看清的一片又滑回黑暗里。譬如黑夜里两条船相迎擦过,一个在这条船 瞥见对面船舱的灯光里正是自己梦寐不忘的脸,没来得及呼 唤,彼此早距离远了。这一刹那的接近,反见得暌隔的渺茫。

这段心理描写连同后面写鸿渐因为受到这刺痛,夜里睡不着,急忙找话来压等心理都极为细腻,而又非常符合人在感到失落后,想听到心 里人的消息又怕听到的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变化。

当然,《围城》中心理描写最为细腻、也最为感人之 还是写方鸿渐与唐晓芙分手时的那一段。前后千把字将唐小姐 谴责方鸿渐时 爱恨交织的心理表现得简洁、准确,对她与方鸿渐决裂后混合着后悔、痛苦和矜持的矛盾心理也写得细腻、生动,同时也写足了方鸿渐无奈、柔弱和又悔又爱的心理。

3?以景衬情,描写入微

《围城》的人物心理描写无疑是很成功的,其中以景衬情 ,描写入微也是小说塑造人物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此,笔者对小说情景交融的人物塑造艺术作一专项分析。

 因景发情,以景衬情,这是中 国文学的优良传统。钱钟书显然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并结合现代心理学知识将这一传统发扬广大。书中比较典型的章节如第二章写方鸿渐回家之后的心绪。

“方鸿渐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  闹……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 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 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荧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 里漂浮;月光不到的 黑 ,一点荧火忽明,像夏 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这景 是鸿渐出 前看惯的,可是这时候见了,忽然心挤紧作痛,眼酸得要流泪。他才领会到生命的美善、回 的快乐……”

这段文字将方鸿渐归后混合着失落感和亲切感的复杂心绪,借助情景交融的手法刻画得细致入微。

再如第三章开篇写春天的生机萌动与方鸿渐的内心萌动。

“那年春天, 气候特别好。这  鼓动得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 ,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痛 。上海是个 发城市,没有山 花柳作为 的顿 。公园和住宅花园里的草木,好比动物园里铁笼子关住的 兽,拘束,孤独,不够 光尽 的发泄。 来了只有向人的 心里寄寓,添了疾病和传染,添了  和酗酒打架的事件,添了孕 ……”

“这几天来,方鸿渐白天昏昏想睡,晚 倒又清醒。早晨方醒,听见窗外树 鸟 ,无理由地高兴,无目的地期待,心似乎减轻重量,直升 去,可是这欢喜是空的,像小孩子放的汽球, 飞去不到几尺,便爆裂归于乌有,只留下忽忽若失的无名怅惘。他坐立不安地要活动,却颓唐使不出劲来,好比杨花在 狂风里飘荡 ,而 轻无力,终飞不远。他自觉这种惺松 滞的心绪,完全像填词里所写女人幽闺伤 的 境……”

前后两段文字将 天来后都市中的人 物态描摹得幽默而传神,对方鸿渐那混合着高兴、欢喜、怅惘、 怠的矛盾心绪刻画也极尽曲折婉转之妙。

自然,小说在人物语言描写方言也颇有特 。应该说,通过极具个 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小说的 功之 。但考虑到《围城》在人物语言以及小说自 语言方面都极具特 ,为了更好地体现钱钟书的创作艺术,在本文中,笔者对《围城》的语言特 作一专题论述。

二、小说语言精致隽永,形象而幽默

作为学者小说的代表,《围城》的语言以作者丰富的学识为基础,以形象、新奇的妙喻为特 ,以幽默、讽刺为语言风格,使得全书充满了趣味 和知识 。

1、妙喻迭出,幽默风趣

读《围城》,我们无法忽略书中如点缀天 空的繁星一般多的比喻,它们形象而新奇,大多与机智轻巧的讽刺、幽默结合在一起,使得读者既感到轻松愉快,又忍不住要细细品味。

钱钟书认为比喻是“文学语言的特点”。他的比喻常将两个看似毫不搭连的意象接通在一起而出奇制胜地产生出奇妙的效果。对此,他认为,比喻的两者之间,不同 愈多愈大则相同 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效果也就愈新奇创辟。作者的这番论述确实是我们理解和赏析《围城》妙喻的钥匙。试举几例予以说明。

①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 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 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②鸿渐没法推避,回脸吻她。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 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 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 坊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例文①②)中无论是用遮羞的树叶来比喻文凭的重要,还是用端茶送客、信女吻活佛脚趾等 形比喻吻的分量很轻,都体现了钱氏比喻的两方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别,而且分得愈开,合得愈妙。究其原因,笔者以为这主要是因为好的比喻讲究“远距化”原则,只有本体和喻体之间距离愈大(如形体的巨大 差、属 的截然不同等),才能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加深和强化读者的心理体验。当然,这种搭配的前提就是要善于发现二者之间的共同之 或本质 相近点,而钱钟书正是从事物的本质入手,巧妙地将差别很大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努力实现形象、深刻的比喻效果,让人耳目一新。

此外,例文①中作者将 象之事物(文凭的作用)形象化,在轻松的笔调中对比喻对象予以嘲讽,这正是钱氏比喻的一大特点和 功之 。例文②中妙喻迭出,使人几乎应接不暇,但在附掌而笑之余却留给读者丰富的回味和充分的想象余地。比喻连用,讽刺语言措辞考究,知识内涵丰厚,这也是钱氏比喻的特点和 功之 。至于书中将风雨中的 行比喻为在“墨 瓶里赶路”,“鬼都得要碰鼻子拐弯”;将两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比喻为“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将上海住房紧张比喻为“ 上海仿佛希望每个新来的人都像只戴壳的蜗牛,随身携带着宿舍”等等,都体现了作者对事物细致、深刻的观察、体验,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特 。

2、知识渊博,涉笔成趣

《围城》被认为是中 现代小说中知识密度最大的一部长篇,在书中,作者充分展现了自己宏观博识、谐虐天生、涉笔成趣的语言风貌。小说主要是 反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知识分子的灰 色人生,但在书中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知识渊博的特长,对众多社会现象和人 世态都作了或深或浅的讽刺,看似信手拈来,却又涉笔 趣。

小说第一章中写道:“船又到了新加坡,不久到西贡,这是法 船一路走来第一个可夸傲的殖民地,船上的法国人像狗望见了家, 势顿长,举动和声音也高亢好些。”这种对殖民者的讽刺可谓生动犀利,妙趣成天 。还是在第一章,作者对法国人、 爱尔兰人做事的“特 ”以及哄骗之学、方鸿渐买假文凭所代表的中 外 的“胜利”等都作了轻松描述和非正式的评点,令人解颐。

谐谑天生,长于讽刺,这也是《围城》的语言特 。作者往往在主要描写和论述的对象之外,附带着对其他社会现象或是人和事进行讽刺。如书中即借方鸿渐之 说道:“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 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 上印刷品的当……”寥寥几笔,即对当时 民 统治时期的教育作了嘲讽,此书也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被 国民党当局 停止发行,由此,我们或许可以看出钱钟书讽刺艺术的高妙。

3、自铸新词,语言巧妙

语言的生命在于创新。钱钟书在《围城》中使用了不少新鲜的词汇,如“同 兄”一词即是作者借董斜川之 所造的一个新词。顺着同师兄弟、同学的路子,将同有一个 人的人称为自己的“同 兄”,新鲜而有妙趣,堪称“绝妙好词”。

此外,《围城》中语言的形式也很巧妙,比较典型的是同异和倒序手法的自然运用。

①同异:是通过词或词组的重复,使字面同中有异,借其“同”而强化联系,借其“异”而形 对照,达到相映成趣的修辞方式。如《围城》第六章开 关于“老的科学家”和“老科学的家”的论述即是应用了同异的修辞手法,使得这个不易为人所注意也颇为绕 的问题显得意义重大,而且两者之间确实大有差别,作者借此也达到了对高松年校长的巧妙调侃,使读者颇有同感。

②倒序:是指在行文中将词或句子颠倒一下语序,以表达一种 下文迥然不同但又不无相关的内容。如书中说“高松年自己在欧洲一个小学读过书,知道往往自以为讲学,听众以为他在学讲——讲不来外国语借此学学”,通过“讲学”一词的倒序就一语道破了当时那些沽名钓誉的知识分子所谓“讲学”的本质和实际情形。

再如方鸿渐和赵辛楣的一段对话。

鸿渐道:“给你说得结婚那么可怕,真是众叛亲离了。”

辛楣笑道:“不是众叛亲离,是你们离亲叛众……”

“众叛亲离”一词的倒序即将人与人之间的主动和被动关系完全倒换了过来,真是很符合人物各自的心态,从中也可看出钱钟书对中 文字把握得准确与圆熟。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围城》确实是中国现代小说中非常有特 的一部,它包容的智慧与知识,体现出的独特讽刺艺术和丰富想象力,以及它在语言方面妙喻珠联、佳句泉涌、涉笔成趣的特点都使它真正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 最有趣、最用心经营、让人回味最多的一部长篇小说。当然,《围城》的创作艺术包含的方面很广,小说的艺术魅力也很深厚,远非笔者挂一漏万、浮光掠影的浅谈所能穷尽的,对《围城》创作艺术的探求和对学者小说特点的挖掘与继承,也还需要广大文学工作者共同做出不懈的努力。

 

论《围城》的语言艺术

 

(镇江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镇江 212003)

[  ] 精言妙语是《围城》这部小说最成功之处。钱钟书先生善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而有些比喻背后的道理尤其让人深思。讽刺艺术也是小说的一大亮点,《围城》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围城》中,众多人物的出场常用漫画式的笔法来勾勒,人物显得饱满鲜明,惟妙惟肖。作者还大量运用典故,从中外文化、文学中汲取营养,加大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

[关键词] 《围城》;比喻;讽刺;漫画式的笔法;典故

[中图分类号]1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围城》一书是先生“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围城》视人生为一座“围困城堡”,写出了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在东西方文明夹击下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病态,也写出了人生追求和现实困顿之间的深刻矛盾。《围城》中的智慧是像溪流一样轻松流淌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哲理。然而据钱钟书先生的回忆,这本书写了整整两年。书中充盈着精巧绝伦的比喻、令人赞赏的讽刺、惟妙惟肖的漫画式笔法、博采中西的典故,这些都使这本书增添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一、善用比喻

    钱钟书善用比喻。据有人粗略统计,书中的比喻多达七百余条。钱钟书的比喻别出心裁,超出常人的想象。《围城》中的妙喻有三种,一是真实的写景写事物的形象比喻,读来令人舒畅,感觉恰到好处。二是抽象的思维和感觉运用具体的物象来比喻,或者反行之,读来让人觉得新奇,玄妙。第三种是利用喻体和本体在价值等级上的强烈反差逻辑性,达到对对象的嘲讽贬抑,使作品显得更加诙谐、幽默。教之初

开篇一段中“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1]1这一句话比喻与拟人混用了,整体流畅自然而不带任何矫饰,这是第一种比喻,书中很是常见。

更常见的是第二种比喻,也是全书的亮点。方鸿渐留洋归来,“衣锦还乡”颇为惊动了家乡那个小小的县城,先是报上登出新闻,继则应邀回母校作关于“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的学术报告。在县省立中学作演讲时,鸿渐说只有鸦片和梅毒在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使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的最后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1]37耳朵失去贞操是因为耳朵里进了污秽之言,这种换位的运用先生可谓炉火纯青啊!

上述这个例子,变抽象为具体,采用了以虚为实的手法。书上还有一些语句变具体为抽象,将具体的感觉用抽象的物象来比喻。例如第一章中“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1]3将眉眼间的距离比作离得远了害相思病,真是妙极。

第三种比喻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关键在于他所用的喻体。喻体和本体间强烈的反差所形成的效果,实在令人叹服。作者在嘲讽李梅亭时说他“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1]148)眼睛与鸡蛋,本无联系,作者想常人所不能想,运用夸张的手法,贬讽了李梅亭,让读者对之产生厌恶之情。又挖苦他“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先生当众恭维得春气入耳,蠕蠕欲活”,更突出了李梅亭的性格特点。

《围城》有如此众多的妙喻,仿佛一枚枚辣味十足的野山椒,散布在作品的各类描写中,这与作者对比喻有深入的研究有关。钱钟书在他的《旧文四篇》里曾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所在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愈多愈大,则相同之处愈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就愈高。”对比喻艺术的精深研究,加上高超的想象能力,使他能够在小说中形成众多脱口而出的比喻。

二、善用讽刺

“《围城》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优秀”,这是夏志清在《中国近代小说史》对《围城》一书的评论,《围城》所表现出来的是钱钟书的学者式的幽默讽刺。钱钟书的笔调和鲁迅的笔调截然不同,鲁迅用的是锋利无比的匕首,一触见血,给人一种鲜血淋漓的感觉;钱钟书用的是尖锐的长针,乍看之下,对患部没什么用,但像针灸似地对准医疗部位刺下,刺得深,刺得透,一疼之后便觉舒畅无比,让人被刺得心服口服。这就是钱钟书小说的特点和给读者的感受,关于《围城》这本书的讽刺语言风格,我归纳为以下三种。

首先,《围城》的讽刺幽默大胆借鉴西方心理描写的技巧,作者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了细腻的观察和分析,并进行了深层次的艺术挖掘。如对少女唐晓芙初恋的心理,老处女范懿装腔作势的心态以及对汪处厚太太内心世界的刻画,都十分的传神而深刻。钱钟书善于挑开蒙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温文尔雅的面纱,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戳穿讽刺对象在言行举止上的虚假性,如写李梅亭在赴三闾大学就职的路途上所表现出的吝啬心理就很有讽刺意味。启程时,他抢着买低等船票,明明是为了自己省钱,却偏要撒谎骗取别人的好感。路途中,他因为舍不得用自己的新雨衣,便找借口用别人的伞,他带了一木箱药品,准备在内陆的学校卖个好价钱,却不愿意给身体不适的孙柔嘉服用。

其次,作者善于以幽默的笔法在貌似嬉笑中讽刺时弊。书中写跟中国并肩作战的英美两国,那时候只想保守中立,中既不中,立也根本立不住。结果这中立变成只求在中国有个立足之地,此外全让给日本人。教之初教之初“中立”作者在这里分拆开来变成“中不中”“立也不立”“在中国有个立足之地”这几种思想,滑稽地嘲讽了英美两国的无能,让人读到此处,便油然而生一种同感。又如,方鸿渐从爱尔兰人手中买到廉价的假文凭后,回信反劝这个骗子改邪归正,爱尔兰人“气得咒骂个不停,喝醉了酒,红着眼要找中国人打架”,[1]12书中戏言这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用喜剧性的语言发出悲剧性的感叹,讽刺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贫穷落后导致了外交的失败。在讽刺之外,我们更可看到作者的深刻用心和忧虑。

再有,作者还常用幽默讽刺的口吻调侃“芸芸众生”,揭露人生的百态。当写到太太替方鸿渐做媒,鸿渐因为打麻将赢了钱而丢失了一门婚姻时,作者让方鸿渐自欺欺人地记起《三国演义》里的名言:“妻子如衣服”,于是也就认为:“当然衣服也就等于妻子;他现在新添了皮外套,损失个把老婆才不放在心上呢。” [1]47)这些话听来似乎有种无奈,其实是在为错误辩解,使人掩卷深思后,露出会心的一笑。

幽默可以说在《围城》里贯穿始终,无论是叙述还是评论,都在真实的基础上不作空泛的指责,在讽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让人悟出深刻的道理。作为一个高明的讽刺家,应该是一个高明的刽子手,刀落处头颅已经离开了脖子,犯人尚不知觉。钱钟书就属于具有这种风格的幽默讽刺大师。他善于把现代主义思想与讽刺艺术有机地运用在一起,难怪《围城》被世人称为是现代的《儒林外史》。

三、善用漫画式的笔法

人物描写中的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进行的描写。可以说,在《围城》里的“芸芸众生”中,几乎每个人物(唐晓芙例外)出场时作者都对其肖像进行了一番漫画式笔法的描绘,他以锋利的笔法高超地概括出一幅幅神情毕肖的漫画形象,使人未见行藏,便已看出人物的性格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钱钟书对人物的勾勒,并不是全面铺开,而是选准一点,把镜头对准它着力描写,好比把一个物件放到显微镜上让人们观看一样,在上用力。书中韩学愈的太太是个外国人,写方鸿渐初见太太:“太太虽然相貌丑,红头发,满脸雀斑像面饼上苍蝇下的粪,而举止活泼得通了电似的。” [1]212再如方鸿渐在苏文纨家见到太太,对太太的描写:“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 [1]61这两段文字,都没有全面地去写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而是抓住人物外形的某一特征,用漫画笔法,带有一点夸张式的勾勒。太太的长相,人们常说面容之丑无法形容,可作者就能将之形容出来。太太,作者连用几个想象奇特的比喻来铺陈渲染,读之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厌恶至极。尽管在作品中,这两个人物在这时还是和读者初次见面,但他们的可笑的外表,一下子就深深地刻印到人们的心里。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解读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初次出场时,作者对他进行了这样的肖像描写:“高校长肥而结实的脸像没发酵的黄面粉馒头,'谗嘴的时间’咬也咬不动他,一条牙齿印或皱纹都没有。” [1]194作者用没发酵的黄面粉馒头来形容脸,语言幽默生动,且让读者看出此人像一座不易攻克的城堡。及至高松年和方鸿渐初次对话,高松年出尔反尔,以政治手腕耍弄教师,先是利用抗战时邮政混乱的情况,大胆撒谎,并配之以勇敢的目光,使方鸿渐惶悚起来,反而觉得都是自己的错。通过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食言者变成了办事认真的正人君子,而受害者却羞愧异常。

再看写汪处厚: 教之初教之初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子只是一画……他两道浓黑的眉毛,偏偏根根可以跟寿星的眉毛竞赛,仿佛他最初刮脸时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脑儿全剃下来了,慌忙按上去,胡子跟眉毛换了位置,唇上的是眉毛,根本不会长,额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荣。” [1]233教之初教之初ejzc.co看到这段惟妙惟肖的肖像描写,一幅活灵活现的漫画立刻浮现在读者眼前了。眉毛和胡子的描绘似乎夸张了一些,但漫画夸张的地方,正是人物外貌中最能反映其性格特征的关键部位。教之初作者在描绘这位汪大人可笑的容貌时,就给人留下了滑稽、迂腐的印象。   

钱钟书善于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对人物的肖像特征作幽默、诙谐的描绘,作品中的这些描写勾勒,如同神来之笔,生动风趣,既深化了主题,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趣味。

四、善用典故

钱钟书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在《围城》中大量采用中外文化、文学的典故。从中国先秦的《诗经》兵法到清代的同光体诗,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阿拉伯的《天方夜谭》到法国的名句,美国的轶事。典故的内容范围极广,除文学之外,还涉及哲学、宗教、医学、兵法、生物等知识。

    写方鸿渐学无所成,经不起父亲和丈人的两面夹攻,为了回国有个交代,只好买张假文凭,在调侃方鸿渐购买假文凭时,作者引用《圣经》里的故事作比:“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象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1]10在写方鸿渐嘲讽他自己的这个行为时,作者又拉来了中西古代哲人柏拉图和孔子作自我解嘲:教之初教之初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士兵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该哄骗。圣如孔子,还假装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装病。” [1]11这些精辟的评点,暗含了几个中西典故,细腻逼真地写出了方鸿渐自我解嘲自欺欺人的心理,同时也增加了作品讽刺批判的力度,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第八章写方鸿渐等待高松年聘他为教授,联系到机关上司驾驭下属的技巧,这个技巧就像西洋人赶驴子,在驴子眼前、唇吻之上挂一串胡萝卜,引诱驴子向前拼命,这是来自法国《列那孤》中的生花妙笔。这句话用在这儿可谓一语中的,写出了高松年的“用人之道”。

在谈到方老太爷给孙儿取名阿丑时,作者引经据典戏谑一番:方鹏图瞧见书上说:'人家小儿要易长育,每以贱名为小名,如犬羊狗马之类,’又知道司马相如小字犬子,桓熙小字石头,范晔小字砖儿,慕容农小字恶奴,元叉小字夜叉,更有什么斑兽、秃头、龟儿、獾郎等等,才知道儿子叫'阿丑还算有体面的。 [1]120此处通过典故的运用,写出了方遁翁的迂腐和方鹏图的愚钝,塑造了典型的封建遗老遗少形象。

上述众多典故,使这篇小说的语言活泼典雅又意味深长。因为典故本身具有特殊的含义,我们要在读懂字面意思的同时多思考、多领会这样才能有所得。

 

《围城》是一部具有很深的悲剧意味的讽刺小说,但又充满浓郁的喜剧色彩。钱钟书的笔触及了那十里洋场的政界、银行界、新闻界和工商界的丑陋,还描写了寓公们的可笑可鄙生活。作品也涉及了江南小县和由浙江到湖南一路上的污泥臭水,表现了旅途的艰难,揭露了所谓自由区国立大学内的种种黑幕。由于钱先生这位语言的魔术大师在小说中运用了妥贴而出人意表的比喻,辛辣幽默的讽刺,机智的漫画式勾勒,以及多方面的引经据典,使作品增添了众多语言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读者。


 

Humorous character of Fortress Besieged

HU Yu

(Zhenjiang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China)

 

Abstract: The most successful point of the novel Fortress Besieged is its concise and refined words.  Mr. QiangZhong shu is good at making use of the figure speech, which is full of wit and humor.  Besides, the philosophy behind some metaphor makes readers think deeply. The art of quip has always been the key of a novel, Fortress Besieged satirized all aspects of the social life centering by a clew on characters’ activities. In the novel Fortress Besieged , people appear in humorous ways. They are wind and colourful. Mr. Qian used many quotations of classic words ,and these words appeard perfectly by using a lot of cultural and literary quotations from home and abroad so as to strengthen criticism of the life of the society.

 

Key words: the novel Fortress Besieged; figure of speech; humorous sarcasm; cartoon speech ; quotations of classic words

 

[      ]

[1] 钱钟书. 围城[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 顾之川. 解读《围城[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3] 江锡铨、黄金林. 中国现代文学实用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33-334.

[4] 杨丽萍. 中外名著100部析读 [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5206-211.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胡 育(1978 - ),女,江苏镇江人,助教,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联系地址:镇江市东吴路32号(甘露苑)6502

联系电话:13952866391

Email: huyu0001@126.com

 

 

                                                             围城的语言的比喻艺术
                                                       《围城》比喻中的陌生化技巧
         文艺创作需要陌生化,因为创作需要不断进行技巧创新,在新的创作下给人新鲜的体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陌生化还能增强美感。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有这样一段名言:“艺术之所以存在,是为了重新感觉生活,感觉事物,是为了使石头保持石头的模样。艺术的目的在于使人感觉到事物,即看见而不是认出。艺术的手法是使事物陌生化的手法和难化形式的手法。(据此)来增加难度并延长感知时间,因为在艺术中感知的过程就是目的本身,因而应当延长。”这就是说,使用艺术手法来使事物陌生化,使形式发生阻碍,从而拖住注意力,延长感知时间,因而达到感觉美发现美的目的。
       比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最注重的是新颖性和奇巧性,这就需要寻求一种陌生化,因此是陌生化技巧的一个最佳试验场所。比喻最忌讳的是雷同与大众化,西方有句名言,说第一个将女人比作花朵的是天才,第二个就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才。跟在别人后面抄袭或摆脱不了大众化的思维模式,这都不能创造出好的比喻。
     《围城》这部作品历来都脍炙人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里面的比喻生动形象,巧夺天工,简直就是一个比喻的大观园,极大地满足了读者们的审美愉悦。钱先生以其惊人的想象力,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比喻意象,使《围城》成为比喻研究者的必读书目。钱先生提出比喻原则:“凡喻必以非类,凡比必于其伦。”用八个字概括“似是而非,是非而是。”指出比喻就是要寻找其相似性。但好的比喻并非仅满足相似性就可以。《围城》中的比喻,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出人意料之外,而突破常规,运用逆反思维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具体的陌生化技巧分析如下:
     一、拉开距离
         普通的比喻追求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但《围城》中的比喻往往刻意拉开本体和喻体的距离,营造一种陌生新奇的氛围。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比喻是天才的标识。”钱钟书先生正具备这种天才的创造力,他根据表达的需要,善于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事物中,找到别人未曾发现或难以发现的相似点,用新鲜贴切的喻体,去表现描绘本体,使之形肖而神似。在这点上钱先生不愧为大家,两件看似全然不相干的事物经他的生花妙笔一连,就叫人击掌叫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物虽胡越,合则肝胆。”钱先生在谈到如何使比喻新颖创辟时,根据比喻相反相成的道理,也提出拉大喻体和本体之间的距离,认为相比的事物,“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古罗马修辞学早就指出:相比的事物间距离愈大,比喻的效果愈新奇创辟。”“撮合茫无联系之观念,使千里来相会,得成俪偶。”他为避免平凡,尽量在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无理而妙的境界。《围城》中的许多比喻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创造出来,令人过目难忘。如描写鲍小姐时,除了把她比喻成熟食铺子外,还把她比喻成真理,“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若没有后面一句解释的话,读者一定摸不着头脑,鲍小姐是个实实在在的人,而真理却是虚的,二者几乎没有什么相似点,甚至可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但作者却从赤裸裸这一概念出发,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逼真地烘托出鲍小姐的放浪形象。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可算上是鬼斧神工之作。
         二、取其一端
         普通比喻常常追求本体和喻体的整体相似,钱先生指出,“比喻取其相似性,是只取其一端,非为全体,但是由此一端相似而推及他端。”这就为这种新奇的比喻找到了生存的合理性,也打破了惯常规律。这实际上是追求一种神似,比喻的相似点并不只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这种比喻往往与神相通,而不求和形直接相似。刘勰说:“物心貌求,心以理应。刻镂声律,萌芽比兴。”比喻只有重在神似,才能使话语具备化工造物之真态,达到最高的传神的艺术真实。如“他那天晚上的睡眠,宛如粳米粉的线条,没有粘性,拉不长。”睡眠与粳米粉的线条的相似性,只在“拉不长”这一点上,由这间接的一点而推论两者相似,令人倍感新奇。
            三、多用意喻
             意喻又称虚喻或抽象式比喻,是用虚幻深奥的喻体去比喻具体的形象。中国古代的比喻多侧重于象喻,所谓“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因此多用具体的形象去比喻虚无的感情,而对意喻较少涉及。钱先生则运用逆反思维,反其道而行之,毅然闯入意喻这片少人地带,发挥丰富的联想,大力开垦,游刃有余,留下了大量新奇出色、令人叹为观止的比喻。如“{王美玉}便对他一笑,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上面疏疏地缀几粒娇羞不肯露出头的黄牙齿。”用侠客打抱不平的精神来形容牙根肉的不平整,貌似古怪,实际上非常有趣,将王美玉的丑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类比喻用比较抽象陌生的事物作比,突破了比喻的常态和惯性,让人一下子就获得一种别致新颖的体验。
         四、以丑为美
         人们往往喜欢从唯美的角度去选择喻体,但钱先生独辟蹊径,以丑为美,避免了陷入常规思维的圈套,令人获得新鲜独特的感受。钱先生喜欢“取譬于秽琐事物”,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陌生化。如“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亚当、夏娃下身的树叶,一般人不会提起,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但钱先生信手拈来,准确地用来形容这张假文凭,将其说得如此不堪,使读者禁不住发出会心一笑。
         五、加入夸张
         《围城》中的比喻往往与夸张等修辞手法联系起来,超越了一般比喻的单纯,显得更加形象与特别。在《围城》里,几乎每个人都是被揶揄的对象,外貌和神情是被调侃最多的,通常是漫画化,在运用比喻的同时往往加入夸张等辅助手段,令整个画面更加滑稽。如“褚哲学家害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药',险的突破眼眶,迸碎眼镜。”把褚慎明的丑态毕现出来。这种比喻往往奇妙生动,联想与众不同,诙谐多彩,令人忍俊不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六、主观解释
      《围城》中的比喻常有主观解释的作用,用作者的独特理解去表达一种与众不同的观念。比喻虽然所实现的一般是本、喻体间共同的附加意义,而非理性意义,不能介入定义去解释事物,但仍肩负着一定的辅助解释功能。因此,作者可根据自己的意趣,运用比喻去阐释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沈太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这里把嘴边的红痕解释成谋杀案的线索,想象奇特,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了一种厌恶与抗拒的心理。这种解释功能体现为喻体意义对本体意义的重新覆盖,实际上是对事物的重新解读,独特的解释突破了人云亦云的窠臼,给人陌生新鲜的感觉。
       七、喧宾夺主
        普通比喻以本体为主,喻体为辅,但《围城》中的一些比喻却颠倒过来,制造一种新奇性。大凡巧比妙喻,其喻体都有一定的自指性,当自指性强烈时,喻体甚至喧宾夺主,这时本体成了陪衬,喻体成了焦点,而且无不寄寓作者的褒贬。如“她{唐小姐}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这里作者虽然把大眼睛比作大话,但关键并不在于它们的相似点,作者的意图是借题发挥,对政治家给予讽刺与抨击,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言此意彼,指桑骂槐,表现了作者的高明。
        八、广采博收
        钱先生学贯中西,取喻的来源和设喻的范围十分广泛,将许多常人不熟的陌生内容用入比喻中,增强了比喻的新奇感。如“这吻的份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这个博喻表现出方鸿渐对苏小姐的情感本质,但更重要的是显现出作者的博学多闻,中西文化中的小细节信手拈来,使作品平添了许多文化内涵,也显现出一种新鲜感觉。 陌生化技巧令《围城》中的比喻新奇趣巧,光彩夺目,完成了对传统比喻的整体提升和超越,成为比喻修辞史中的一座丰碑。

                                                                           《围城》中比喻的妙用
                                                                                                   李旷
             钱钟书的《围城》,描写了抗战时期从上海到西南后方的一群受过洋化教育的上层知识分子,在感情和名利场中互相倾轧的灰色生活,展示了他们内心的彷徨无助、精神的空虚无聊和爱情的虚伪无奈。小说展示的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实质隐喻着整个人类的宿命。
           而小说最吸引人的是其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它机智俏皮、尖锐深刻、幽默诙谐,让人常常拍案叫绝。其中,比喻又是最显眼的亮点,它新奇而又贴切,绮丽多彩而又变化无穷。
一、深入浅出地喻“围城”
       “围城”是人生和社会普遍存在的难以逃避的困境,钱老引述了英国和法国的古语作喻。“结婚像金漆的鸟笼,笼外的想飞进去,笼内的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结。”“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这两句比喻将一个抽象的人生问题、哲学问题说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围城”困境的内涵和本质。
二、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
          小说刻画了一群畸形的知识分子的种种丑态和嘴脸,而比喻更使它们穷形尽相。如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那张“肥而结实的脸,像没有发酵的黄面粉馒头”,“刮得光滑的黄脸发亮像擦过油的黄皮鞋”,活现了一张道貌岸然的酒色之徒的嘴脸。那个自称和外国人来往惯的张先生,“总是喜欢在中国话里夹些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的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装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这些精彩而睿智的比喻,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剖析了种种人物怪象,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三、幽默诙谐地说爱情
        《围城》里的爱情故事没有轰轰烈烈、惊世骇俗,没有缠绵悱恻、扣人心弦,没有崇高伟大、超凡脱俗,倒是弥漫着无奈、伤感、世俗、滑稽、可笑的味道。钱老用精妙的比喻对他们的恋爱和爱情观作了生动的描述。如出身名门、高傲自负的苏文纨,对爱情一向“待价而沽”,于是“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子里,过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落伍了,有些自怅后悔。”可见,苏小姐不过将爱情当作名与利的交换物。爱情需要志同道合,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很难糅合在一起。所以,“他们虽然亲密,方鸿渐对她的情谊到此为止,好比两条平行线,无论彼此距离怎样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成一体。”
          钱钟书这种独创性的学者式的比喻,不仅能将这些深奥的哲学命题讲得通俗易懂,而且化严肃为轻松,化挖苦为调侃,化长枪大戟为冷眼旁观,显示了一位智者的宽容。

         围城的比喻到底有何特点?
    老师说《围城》比喻的特点有二:一是拿抽象的东西比喻形象的东西;二是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看似不相干。记得没错应该是这两点吧。如果在没看围城之前,你如果和我说这么专业的东西,我想你前头说,我后头就忘。我的观点有四:一是作者博采,他视野广阔,只要入他眼的东西,他就能很巧妙得信手拈来,用来比喻他想要比喻的东西,以使自己的文章更生动形象。二是比喻往往让人意想不到。我想,这一二两点结合,基本和你的二是相吻合的。让人意想不到,不就是因为本体和喻体在常人看来是不相干的吗?如果他不博采,又怎能比喻得这么巧妙呢?三是夸张和拟人等手法结合运用,您所说的用抽象的东西来比喻形象的东西,就比如说比喻小孩子眉间的距离宽得像害相思病似的.用你的话说就是用抽象的东西来比喻形象的东西.而作为我们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不能把这作为比喻句的。我们只能说这是个夸张句,有比喻的成分。记得以前有个专家说过,兼而有之的情况下就看更偏向于哪种修辞手法了。我的第四点就是,他的幽默往往也是通过这千姿百态的比喻来体现的。他的比喻自然贴切,他的幽默让人回味无穷。   
     我是探讨围城的幽默问题的。说实话,至于他的比喻我还真没深入研究过。老师当时给了我这个题目,我总算还能说出点儿。自认为分析得还算深刻,可老师却说我只沾了点儿皮毛。可我觉得观点其实根本就是差不多的,只是表述不同罢了。到底是老师太执著于他固有的答案,还是我想的真的太浅薄呢?希望各位指教一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