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6—11岁 40、升华:你积极参加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在象征层面使梦想成真。一切艺术活动都是性驱力的变化层面。 41、挑衅:你诱惑他人发生性关系或者惩罚你,或者二者同时。 42、合理化:你找个借口来减轻张力,通常是在否认某些现实之后。咨客在约定会面时总是迟到,他找到各种借口诸如“塞车、生病……”之类。 43、穷思竭虑:你“过度分析”和“徒劳无益”地试图解决问题。 44、逆恐行为:你越怕什么,越做什么。爬摩天大楼,可能是恐高的人,把人际关系的敌意投射到了空间关系上,只有潜在的可伤害性。 45、理智化:你被一种特殊的行为理论所激励。看励志书的人就是典型的运用理智化防御机制的人。 46、社会化与疏离:你用你的社交能力使你远离痛苦的想法。社交就是让自己处于人群中,以免碰触伤口。 47、自我功能的本能化:你赋予一种自我功能以一种象征性的含义。例如:“洗碗是女人的事情,”这是不合理地将一种特定的工作与性别等同起来。 48、某一种自我功能的压抑:你将自我功能转化为本能,并受到内疚感的冲击,所以你关闭了这一功能。例如:你不能阅读,因为阅读等同于被禁止的性行为。 孩子都有弑母嫁父或者弑父娶母的想法,想独占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慢慢地知道这是不可以的,于是这些想法就压抑,长大后就转向其他方面。考试焦虑症就是怕自己考好了,因为一旦自己考好了就是对父亲或者母亲的一种攻击。 49、理想化:你过高评价某个人,因为— a)自恋:减轻自己不完美而导致的耻感;自恋=自卑,我吹嘘别人,就是减轻自己不完美而导致的耻感。 b)自恋:你将此人与你过高的自我意象(自体客体)融合起来;吹别人就是在吹自己。 c)爱:避免体验失望;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就猛吹这个女人好,否则岂不是自己很没品? d)移情:他们就像你小时候的完美的父母一样。 50、贬低:你瞧不起某个人,以便保护你的自尊。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青春期和后青春期—第二生殖器期(13—20岁以后) 51、幽默:你到处搞笑以回避痛苦的情感。 52、具体化:你停止使用抽象思维(本来你有的);你谴责某种“化学失衡”,或者寻找一种病毒,以回避思考那些让你沮丧的关系。把原因归结到一件具体的事情上。 53、反认同:你努力变得跟父母不一样。 54、小团体形成:你身处人群中以对抗性冲动。小团体化与小团体形成的区别:小团体化:形成一个人际圈子进行排外——党同伐异小团体形成:身处人群中逃避孤独。 55、禁欲:你回避与人交往。 56、同性客体选择:你的同性别的“伙伴”减轻了你对同性恋刺激的恐惧。 杂类: 57、一种情感对抗另一种:你专注于一种情感,而回避另一种。爸爸妈妈担心孩子出事,于是不允许孩子出门,爸爸妈妈专注于“安全”这一情感,而忽略了其他情感。丈夫专注于“友情”,而忽略“爱情”,这肯定要出问题的。 58、过度抽象化:你滥用理论。如果你也否认或者重建现实,那你有可能是精神病。 59、缄默:你停止说话以避免被发现。 60、饶舌:你说得太多,而没有顾及场合和话题。说的太多其实是不想说,这是阻抗的一种。面对这样的阻抗,咨询师可以面质咨客:我发现你说了那么多,可是有用的不多,你能不能再说一遍,不说没用的。 61、回避:你远离某些环境,因为那些环境会制造冲突。 62、被动:在面临攻击时,你自动选择选择顺从的或者软弱的态度。 63、自大/无所不能:你是上帝给与地球的礼物,有着神奇的力量。 64、从被动到主动:“你不能向我开火;我走了!”你掌控着你自己的谎言。受父母虐待的孩子往往会主动激惹父母,原因是与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还不如自己先动手,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65、躯体化:你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以避免口欲、性和仇恨的冲动导致的冲突。过度关注自己的健康,反复查体,但不一定真的有疾病。 66、正常化:你不顾自己明显的精神症状,而确认自己是正常的。正常化的病理状态基本上等同于自知力的丧失。 67、戏剧化:你将你的情感投注到你的言论中,以减轻被关注的冲突。一位女士只要一开口说话,就能逗得大家笑掉牙齿,当她说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她的语言,如果她不说话,她会觉得被关注很难受。语言包装——掩饰内心的虚弱。奇装异服也是一种戏剧化的表现,我们关注的是他们的衣服。 68、冲动化:你用性、吃或者仇恨缓解张力或者不愉快的情感。张力:英文是stress,绷得很紧的意思。冲突。 69、物质滥用:你使用某种物质来平息不愉快的情感。滥用药物、滥用烟酒。 70、依附:抓住一个拒绝你的人。皇上选女婿,派两个大臣到国子监选人,监生们趋之若鹜,只有苏东坡躺在东床上睡觉,于是大臣就说:就是他了。看来拒绝也是可以勾引人的。 71、抱怨:牢骚满腹,你看不见你的婴儿般的希望被照顾的愿望。推荐书目:《不抱怨的世界》 72、假性独立:你变成了独行侠,不允许任何人帮助你。 73、病理性利他:实际上是向受害者投射和认同—你否认口欲期欲望,将其投射到穷困者身上,然后替代性地感到被滋养。你帮助的对象不可以过的比自己好,否则就是病理性利他 74、煤气灯:你引起他人精神紊乱,或者相信他人精神紊乱了。 75、最小化:你意识到了痛苦的现实,但你却轻视它。来访者告诉咨询师: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没什么了,但实际上不是。 76、夸大:你在某件事情上付出太多。超价观念。 77、普遍化:不恨某一个人,将其视为魔鬼中的一员。 78、重建现实:你否认现实之后,重造一种情景。 79、移情:你将既往情景和关系的记忆转移到现实中的一个人。然后你用旧的防御忘记过去,或者通过象征性生活其中来掌控它或者是改变它的后果。 80、分离:a)你完全忘记你自己;b)你让某个人评论你,然后你拒绝他或者她的观点。 a)一个男人有两个家,他在第一个家中睡觉,不知道怎么的就到了第二个家,在那他也有份工作,20年后,又不知道怎么的又回到了第一个家,妻子问他:这20年你去哪了?他竟然什么都不知道。 b)一位咨客反复问咨询师如何评论她,但咨询师评论完,她都会否定他的评论。边缘型人格障碍反复使用分离防御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