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汝波——《孙子兵法》在国外流传概述《孙子兵法》在国外流传也相当广泛,其中以传入朝鲜半岛为最早,研究成果以日本为最多,军事应用以美国为最突出。据日本兵学家佐藤坚司称,早在663年前,百济的兵学家就将《孙子兵法》带到了日本。这说明,《孙子兵法》在此前就已传入了朝鲜半岛。公元716年,日本吉备真备(693~775)来唐留学,735年回国,将《孙子兵法》等典籍带回日本,并在军队中传授,此后这一研究在日本经久不衰。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有不同版本的《孙子兵法》200种左右,有些研究著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如吉田松阴《孙子评注》、佐藤坚司 《孙子思想史之研究》、阿多俊介《孙子之新研究》、服部千春《孙子兵法校解》等。另外,日本还藏有一些珍贵的中文《孙子兵法》版本,如宋刊《武经七书》、樱田迪校《古文孙子》、赵本学《孙子书》等。《孙子兵法》于1772年被旅居北京的神父约瑟夫·阿米奥译成法文,传入欧洲。1905年由在日本学习的卡尔思罗普译成英文,后又出版了多种英译本,其中以塞缪尔·B·格里菲斯的译本影响最大。在俄罗斯,也有《孙子兵法》译本,如斯莱兹奈夫斯基1860年译的《中国将军孙子对其属下将领的教诲》,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55年出版的西多连科译的《孙子兵法》俄语译本等。除此之外,《孙子兵法》还有朝鲜文、越南文、泰国文、缅甸文、马来西亚文、希伯莱文、阿拉伯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捷克文、罗马尼亚文、荷兰文、希腊文等20多种不同语种的译本。 国外对《孙子兵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日本学者尾川敬二在《孙子论讲·自序》中称孙武是“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福本椿水在《孙子训注·自序》中称孙子是“兵家之神”;北村佳逸在《孙子解说·自序》中称孙子是“兵学家、哲学家,且是东方第一流的大文豪”。美国战略学家约翰·柯林斯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英国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中说:“《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但其内容之全面与理解之深刻,迄今还无人超过。”俄罗斯郭泰纳夫在《中国军人魂》称“孙子确是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军事学家”等。可见,《孙子兵法》在世界兵学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国外研究《孙子兵法》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坐而论道。他们思路开阔,善于联想,受框子的束缚少,应用范围广泛,善于抓住《孙子兵法》中的精华,密切联系实际,常能提出出人意外的重大决策或观点。如在战略研究上,美国著名“脑库”斯坦福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领导人福斯特于1978年11月向美国国防部及国务院提出了“上兵伐谋”的对苏新战略。曾参与这一“合作研究”的日本京都产业大学教授三好修把它直称之为“孙子的核战略”。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运筹帷幄》中也提出,随着核时代的到来,应以“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做为美国与苏联竞争战略的总方针。美国著名战略理论家、美国国防大学校长理查德·劳伦斯中将在阐述《空地一体战——纵深进攻》时,认为这一作战原则所根据的原理是《孙子兵法》的“奇正之变”和“避实击虚”。美军研究军事欺骗的专著《战略军事欺骗》,对《孙子兵法》中的“诡道”思想进行了研讨。所谓“战略军事欺骗”,实际上就是对孙子“诡道”理论的发挥与发展。《美国海军学会月刊》1995年11月号刊登署名文章《中美海军南沙之战及中国海军战略战术研究》,文章假设2006年中美海军在南沙海域发生海战。中国海军用《孙子兵法》原理(海上游击战)打败了用马汉海权理论武装的美国海军。这些研究成果均体现了其注重运用的思维特征。 诞生于20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不仅登上了当代一些世界强国战略决策的“庙堂”,而且,在其他一些领域中也被他们率先应用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早在60年代,日本就把《孙子兵法》引进了企业管理。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的《兵法经营学》,就是讲述如何将兵争战术运用于商战的,其中特别强调以《孙子兵法》管理企业。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史密斯自称他的经营之道来自2000多年前中国的《孙子兵法》。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乔治在《管理思想史》中则说:“你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研究源远流长,历两千余年而不衰。它不但在我国内影响深刻,而且在国外也广为传播。这一研究今后还将长期继续下去。展望21世纪的《孙子兵法》研究,必将在《孙子兵法》文献研究、《孙子兵法》军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孙子兵法》非军事应用研究这三个方面会有新的拓展和提高。高技术条件下的军事斗争,同样可以从这部产生于戟盾矛橹时代的兵学圣典中获得启示。《孙子兵法》在制定国家战略、指导局部战争、治国理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借鉴作用。不但如此,在非军事领域,比如外交斗争、企业管理、竞技比赛、医疗卫生等方面,人们都可从中获得智慧。这就决定了《孙子兵法》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鉴古而知今,察往而知来。我们应吸取前人研究《孙子兵法》的经验教训,为当今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更为有效地开展《孙子兵法》研究,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进步。[本文源自于汝波将军《孙子兵法研究史 》军事科学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