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闽南语中建房称之为“起厝”,搬入新家则称为“入厝”。对闽南人来说,“起厝”等同于“建业”,是不可疏忽的大事,而“入厝”在闽南人看来,将会与之后一家人的运势息息相关,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闽南“起厝”、“入厝”时候,有着许多有趣的讲究与习俗。本期的《炼仙打嘴鼓》就带大家一起走进石狮的乡村,了解闽南人如何“起厝”与“入厝”。闽南起大厝 古今相映照旧时起大厝,揭时敬土地“闽南起厝有‘动土’、‘上梁’之说,房屋的朝向方位选择也很重要。”家住祥芝的蔡老先生介绍说,闽南一带流行着一种说法,“起厝看北越吃越空”,意思是朝北的房屋装不进钱财。闽南一带为沿海区域,常刮东北风,因此“起厝”多选择“坐北看南”或者“坐西看东”才不会被北风“吹空”。“起厝”时还会力求与其他房屋并排,朝向一致,避免大门对开,进出挤撞。此外“起厝”讲究“揭时”,动土时要揭时敬土地。“家里通常都会找风水师来‘揭时’。”蔡老回忆说,动土时,在宅址中间竖插土地公牌位,然后用土盅(一种竹条编成的容器)装点红土插上香放到牌位前,并准备三牲果合敬奉。此后每逢初二、十六要备果合“做牙”。蔡老告诉记者,这种做法有点类似于与土地公神订约,消除可能出现的冲突,祈求神明的庇佑。闽南人旧时“起厝”除了动土之外,上梁仪式更为隆重。据蔡老介绍,上梁就意味着起厝工程即将告竣,因此马虎不得。在选定的吉日良辰里,煮“红圆子”、备三牲果合来敬土地公、“路头公”(掌管马路的神明)、“地主”,还要找属龙的男丁在梁正中挂红布、绑福袋(内装四季五谷)、画八卦、贴喜联,上梁时焚香放鞭炮,祈求安居乐业、兴旺发达。今日起大厝,承古又创新现在起大厝的一些习俗做法还大多沿袭旧时,刚搬进新家的蔡女士向记者介绍说:“去年房子开始建时,揭时、敬土地公都是必须的,只不过已经没有‘上梁’这个说法了。以前的房屋房顶是要吊梁上去的,现在已经不用‘梁’了,因此也就改‘上梁’为‘封顶’,除去了绑福袋、挂红布的习俗,只有焚香、备三牲果合祭拜神明。”据蔡女士介绍,动土、上梁(封顶)之时也不再宴请工人而是直接以红包的形式来表示谢意。走在祥芝镇各个村落里,记者发现,以前普遍存在的一层石头房已经大多被小高楼所取代了,朴素的房屋外表也被各式各样的瓷砖所覆盖而更加光鲜亮丽了。蔡女士的新家,屋内独特、新颖的设计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墙壁不再是粉刷而成,而是铺上了大块的黄白瓷砖,房间里贴上了各式花纹的壁纸,房顶上吊板样式更是多种多样。“这是专门请装修公司进行设计、装修的。”蔡女士说,现在许多新建的房子都采用现代化的装修风格,人们已不仅仅追求“有得住就好”,而是要住得舒适、住得漂亮、住得时尚。然而,虽然建筑材料、装修风格在不断地改变,但是记者发现,不论怎么变,闽南人家宅里总会腾出那么一个地方用来供奉土地公,并将初二、十六“做牙”的习俗不断地传承延续。(见习记者 蔡晓莉)闽南入厝习俗 向往美好生活旧时入厝繁琐“入厝前,主妇娘家要准备一对红灯笼并绑上红包放在新屋,称为‘添灯’,寓意添丁进财。”自父辈起便做风水先生的林老告诉记者,“旧时入厝习俗比较复杂,还有‘母舅公大过天’的说法,母舅在入厝前要送来一副贺联,称为‘母舅联’,这联挂在厅中直到陈旧破损才能取下。”林老介绍,入厝要选好良辰吉时,搬好家具后,主妇以艾草蘸少量清水清净房屋内外,再以檀香熏过住宅各个角落。此外,主人需用新扫帚将厅中四角灰尘聚于中央,再扫出大门,象征将不洁之物扫地出门。“入厝要拜门神、拜地主、拜土地公、谢土和敬天公。”林老说,以前的大户人家还会搭建戏台演戏酬神,并设宴招待亲友,一户人家乔迁,全村人都来帮忙,像过年般喜庆热闹。入厝一般在午夜12点后,以2点为最佳,此时熄灭宅内灯火,一家人在屋外依长幼排为一队,由最大长辈带领,“当家的带上家中金银钱财,手捧斗灯,母舅挑着锅鼎、柴、米、木炭和灶君香火,主妇将金银首饰戴在身上,挑着桶箍,再由一人带着火炉,其余家人则口袋装满钱财,各拿菜刀、锅铲、扫帚、畚斗等用具随后,象征将财气带进新宅。”据林老介绍,队伍排好后,全家人需一边高呼“进咯”一边走进屋子,声音不中断,直到所有人进门。“开灯后,把火炉摆在厅中,大家高声念着吉祥话跨过火炉,便算正式入厝了。”林老告诉记者,“入屋后主妇要拿新扫帚在屋内轻扫一遍,象征财宝扫进屋,晦气扫出门。之后放鞭炮驱邪纳福,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硬币撒到地上,将‘七宝’(即柴、米、油、盐、酱、醋、茶)摆放于客厅茶几,又将水、米、红包、碗筷、扫帚畚斗、炉灶六样物品搬入厨房,然后再次敬拜天公,入厝仪式便结束了。”新式入厝精简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石狮人搬入城镇住进商品房,入厝仪式实行起来变得困难,于是又发展出一些较为精简的办法。由于石狮市区禁鸣鞭炮烟火,一些搬入市区的市民便会在门前挂上电子鞭炮,而纸糊的灯笼也已经被精美的吊灯取代。现在一家居住的人口不再有以前的规模,若是一家三口,在入厝时常常由当家人带队,挑上一根扁担,一头桶里装半满的水,放上硬币,另一头桶里则放置“七宝”和斗灯剪刀等物。而“金银财宝”也以存折和银行卡替代,装好了放入公文包一并拿入屋中。撒在地上的铜钱则被纸币取代,家中各人在口袋里放上一些新钞票,入厝后撒在床上、沙发上,塞入衣柜、抽屉,是同样的吉祥寓意。此外,现在搬家还喜欢在客厅中摆上发财树、万年青,以红纸粘贴其上,并挂上红包,增添喜气。虽然“入厝”的流程已变得精简,但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整个“入厝”过程中,家人亲友密切配合,在不断的互动中加深了彼此的感情。闽南人的乡土情结和豪爽热情在这“入厝”一事便表达得淋漓尽致了。东南网-石狮日报10月8日讯(记者 林梅影)
来自: 远近轻重 > 《闽南民俗》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暴走泉州丨闽南人礼尚往来的吃桌习俗
暴走泉州丨闽南人礼尚往来的吃桌习俗。闽南人俗称设宴为“办桌”,赴宴为“吃桌”。闽南有很多事需要办桌,诸如婚娶寿庆、红白喜事等等...
闽南地区正月初九拜天公,场面热闹又讲究,祈福免灾事业丰
闽南地区正月初九拜天公,场面热闹又讲究,祈福免灾事业丰。闽南人正月初九要祭拜“天公”,也就是从正月初九凌晨到第二天早上,祭拜“...
正月初九习俗有哪些?大年初九拜天公风俗、敬天公讲究
大年初九拜天公风俗、敬天公讲究。敬天公是闽南地区最盛行的闽南民俗之一,再穷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
正月初九天公生,场面隆重又讲究,传统不能丢,祈福家人健康平安
正月初九天公生,场面隆重又讲究,传统不能丢,祈福家人健康平安。对于福建闽南地区来说,每年正月初九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相比春节...
明天正月初九,“拜天公”啦!这些闽南习俗你都懂吗?
明天正月初九,“拜天公”啦!“拜天公”啦~在闽南风俗里,对“天公生”的注重。拜天公时,可分两类:一是家中正厅有吊天公炉者,二是家...
三牲應如何擺放?
所以也有的在灯下多吊燃一挂盘香,在祭拜的时候点亮“天公灯”,特别一般拜天公都在凌晨,所以黑暗之中一灯燃起,的“七娘灯”,这灯一般和天公灯一起悬挂在大厅檐下,天公灯挂中,较高;上面关于“天...
闽南语谚语小辑:只有闽南人才能读懂(意恩很深)
闽南语谚语小辑:只有闽南人才能读懂(意恩很深)52.怀胎十月易 带囝十月难。58.一囝清心,多囝激心(别气、犯愁)。59.多子多女囝是福,父...
我的图书馆
我的图书馆泉州的风俗的作文 20泉州传统服装:市郊农村妇女,有保留簪花围的风俗,簪花围是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主要是含笑花、玉兰花或其他小朵鲜花)用麻丝线缀成、绕成环,围在发髻周边,多至三小环...
谈谈闽南的“尾牙”习俗
谈谈闽南的“尾牙”习俗。拜土地、做刈包、包润饼、犒赏员工,闽南一带家庭、企业里的“尾牙”活动在今天仍然保持着不变的古老习俗;另一方面,这个于民间流传多年的风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在悄然发...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