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SLR 變奏曲:Sony SLT A55V 詳細測試報告

 - 唯美似夏花丶 2012-05-05

DSLR 變奏曲:Sony SLT A55V 詳細測試報告

Mirrorless 的出現,的確為單反帶來一定的衝擊 ,Sony 雖然一手打造出無反的 NEX,不過又怎會因此而放棄傳統單反市場?為了結合兩者的優點,廠方最近便推出了全新的 SLT 系列,利用半透反光鏡設計,實行為單反拍片走出一條革命性出路。


半透反光鏡技術重現

Sony 的 SLT 是 Single Lens Translucent 的簡稱,顧名思義是以半透反光鏡取代傳統單反的反光鏡設計。看似全新設計,不過原來半透反光鏡技術已有多年歷史。首部使用 Pellicle Mirror 固定薄膜反光鏡的相機是 Canon 於 1965 年推出的 Pellix,而隨後亦有不少機款採用近似概念,當中較為人所熟悉的不只有 Canon 的 F1 High Speed(1972)、New F1 High Speed(1984)、EOS-1n RS(1995),亦有 Nikon 的 F High Speed(1972)、F2 High Speed(1978)及 F3 High Speed(1996)等,大部份均為主打高速的專業機款。

Pellicle Mirror 跟一般單反反光鏡設計上最大不同是半透光,相機拍攝時不用升起反光鏡,大部份光線依然會通過半透反光鏡進入底片進行曝光。好處除了快門時滯更低之外,亦更容易造到連拍上的高速,而連拍時觀景器更不會出現遮黑問題。不過有一得總有一失,半透反光鏡亦產生了其他問題,例如觀景器相對較暗、入光減少,影像質素有可能因多通過一片鏡片而下降等,以上種種原因,都令半透反光鏡技術一直未能於單反大幅普及。

進入數碼年代,今次 Sony A55V / A33 的出現,正好讓技術得以「重生」。有別於底片年代,相機利用半透反光鏡設計,現在已不是單單主打連拍上的高速,更重要的是一併解決現時單反 Live View 或拍片時 AF 自動對焦的遲鈍問題。而利用科技,廠方某程度亦解決了半透反光鏡技術的缺點,例如相機便以一個高質的 EVF 電子觀景器,取代了光度不足的光學取景。


採用半透反光鏡,光線可直接投射至相機的感光元件

半透反光鏡可手動扳起,方便用家清潔感光元件

首部使用 Pellicle Mirror 固定薄膜反光鏡的相機 Canon Pellix

EOS-1n RS 主打高快,只需 3.6 秒已可拍完一捲 36 張的底片

直迫旗艦單反:10fps 極速連拍

以近似的規格,A55V 與 A33 除了感光元件像素之外,最大分別便是相機的連拍速度。以今次送測的 A55V 為例,其 10fps 的連拍便跟旗艦 Canon EOS 1D Mark IV、Nikon D3 等專業機款平起平坐(定位較低的 A33 最高為 7fps),同級之中可說是暫無對手。A55V 能夠以 10fps 的極速拍攝,背後最大「功臣」當然是採用了半透反光鏡技術,10fps 連拍期間相機取景畫面不會出現一般單反的「遮黑」,只不過由於相機依然配備了機械快門,畫面的流暢度便稍有下降。值得大家留意的是,相機的 10fps 連拍為連拍優先模式,相機對焦完成後便會一直連拍,過程中並不會持續對焦,較適合拍攝距離上變化不大的主體。至於要於連拍期間同時進行追焦,相機分別便備有 Hi 及 Lo 兩個模式,最高可以 6fps 拍攝,以一部中階機來說,速度依然算是不俗。


10fps 高速連拍

一對即中:極速 AF 拍片

高清拍片雖幾乎已成為單反的的「標準」功能,不過由於相機拍片期間「被迫」以 Contrast AF 的方式進行對焦,反應大多是既慢且笨,光線不足下,甚至經常會出現前後搜尋的「迷焦」情況,大大降低了拍片功能的實用性。與其改良一般 Contrast AF 的速度,Sony 便決定於設計上來個大革新。利用半透光反光鏡可將部份光線投射至相機 15 點對焦系統的特點(中間垂直 3 點為十字感應),相機便既可拍片,又可實時以更快更準的 Phase Detection 方式進行對焦甚至追焦,設計上可謂一舉兩得。

對於使用了 Canon EOS 5D Mark II 一段時間的筆者來說,使用 A55V 拍片絕對是一種全新體驗,相機的對焦
反應跟一般相片拍攝分別不大,同樣是既快且準,以速度來說,甚至可直迫一般 DV 數碼攝錄機。A55V 以 AVCHD 格式攝錄時,最高可拍攝 1920 x 1080 @ 25fps 的 Full HD 影片(Bitrate 為 17Mbps,與 NEX 5 相同)。使用 MP4 格式時,最高解像則為 1440 x 1080p。

A55V 能拍出高質素的影片絕對是無容置疑,而針對對收音更有要求的用家,相機亦支援另接一支專用的外置收音咪。雖然只配以一支 DT 18-55mm f/3.5-5.6 Kit 鏡進行試拍,不過影片色彩豐富之餘,解像及銳利度亦見充足,利用片幅較大的優勢,相機更可輕易的造出淺景深。美中不足只是相機拍片的散熱問題,以辦公室室溫的 25 度為例,相機以 Full HD 連續攝錄約 3 分鐘便會發出過熱警示(相機進行攝錄前於關機狀態,並未作任何 Warm up)。而攝錄至 4 分鐘左右,更會因此而自動停拍。雖然過熱問題於拍片單反中並非 A55V 獨有,不過相機的感光元件過熱保護機制卻是略為保守,期望廠方未來可透過 Firmware 升級,釋放出相機在拍片上的更大優勢。


Full HD

拍片追焦測試

Sony SLT A55V 規格

推出日期: 約 2010 年 8 月
感光元件像素: 1670 萬像素
有效像素: 1620 萬像素
感光元件大小: 23.4 x 15.6 mm
感光元件種類: CMOS
最大解像度: 4592 x 3056
動畫解像度: 1920 x 1080, 59.94i ; 1440 x 1080, 29.97p/25p; 640 x 480, 29.94 fps
動畫種類 AVCHD / MOV
動畫音效 內置單聲道收入咪,支援外置立體聲
防手震功能 Super SteadyShot INSIDE
相當於 135 格式焦距: 視鏡頭而定
變焦能力: 視鏡頭而定
光圈範圍: 視鏡頭而定
自動對焦情況:
  • TTL 15 點自動對焦 (3 點十字感應)
  • 15 點寬區自動對焦
  • 動態預測式自動對焦
  • 單次自動對焦
  • 連續對焦
  • 人面對焦
  • 曝光模式: 1. 支援光圈先決
    2. 支援快門先決
    3. 支援手動曝光
    場景模式: 未有資料
    快門速度: 1/4000 至 60 秒,支援 B 快門
    ISO 感光值: 自動 / 100 / 200 / 400 / 800 / 1600 / 6400 / 12800 / 25600 (multi-shot NR mode - JPEG only)
    LCD 熒光幕: 3.0 吋 可轉多角度 TFT LCD 熒光幕 ,視野率為 100 %
    儲存媒體: SD/SDHC/SDXC; Memory Stick Pro Duo
    電池種類: NP-FW50 鋰離子充電池
    機身重量: 441 克
    體積: 124.4 x 92 x 84.7 mm

    Sony SLT A55V 樣本照片

    我們一共收錄了 12 張 Sony SLT A55V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1620 萬像 Exmor HD CMOS、Cyber-shot 功能導入

    A55V 配備了一片 APS-C 尺寸的 1620 萬像 Exmor HD CMOS,像素提高,加上相機的入光量比一般單反稍低(因採用了半透反光鏡技術),相機於畫質上又會有怎樣的表現?於實拍相片中,相機便以畫質證明上述顧慮都是「多餘」,半透反光鏡不單未有對解像、色彩表現等造成明顯影響。相機於高感光的表現亦不下於同級對手,感光推高至 ISO 1600 甚至是 ISO 3200 亦有不錯的表現。A55V 的最高感光度為 ISO 25600,比較特別是只限於 multi-shot NR 模式中使用,模式會一口氣連續拍攝 6 張影像,再結合為一張相片(只限 Jpeg),目的是降低超高感光的雜訊。細心比較之下,其實可發現相機 ISO 25600 的細節雖有少許的流失,但雜訊只是輕微多於一般模式的 ISO 12800 拍攝,總算優點多於缺點。

    除了一般的拍攝,A55V 於拍攝功能上亦相當多元化,例如有專門針對高反差拍攝的 Auto HDR 高動態模式,首見於 Sony Cyber-shot DC 的 Sweep Panorama 一掃全景等。為了迎合立體拍攝的大趨勢,A55V 亦如 NEX 5 / 3 一樣,加入了 3D 「一掃全景」功能,只不過相機未有加入在 TX9、WX5 上應用的全新的 3D「多角度全景」模式,用家要觀賞 3D 立體效果,便需要透過 3D 立體電視了。


    一般拍攝

    開啟 6 級 HDR 功能


    「一掃全景」拍攝

    輕巧機身、高解像 EVF、內置 GPS

    省減了一般單反反光鏡的機械部分,同時將光學取景部份改為電子觀景器 EVF,A55V 的機身明顯比以往的 Sony 單反「清減」了不少。對於習慣使用 DC 的用家,相信大多會即時透過機背一個可作 180 度反轉的 3 吋 LCD 顯示屏(92.1 萬點)取景,貪其高質得來構圖上又極為方便。至於如筆者一類慣於以單反拍攝的用家,當然便會偏向採用相機的 EVF 構圖,由於 A55V 所配備的 EVF 擁有高達 144 萬的解像,畫面的細緻程度著實令人有意外驚喜。透過 CMOS 電子拾像方式,相機的 EVF 會隨著環境而調節光暗,例如於光線不足的環境下便會將畫面「推光」,令取景上更為容易(當然會出現一定的雜訊)。而除了拍攝構圖,筆者發覺 EVF 原來於瀏覽相片或影片亦相當有用,特別於室外陽光直射下,觀看時便可避免機背 LCD 的反光問題。

    機身細細,A55V 的功能卻出奇地多,其中機身內置 GPS 全球定位功能便首見於單反。利用 GPS 功能,相機可於拍攝相片或影片的同時,同時寫入座標資訊,事後再跟 Google Map 等地圖作相互連結,建立一個個人的影像地圖。當然,GPS 功能開啟時會比較為耗電,測試時試拍了半天拍攝百多張相片,相機的電源已消耗近半,打算外遊的用家,多帶一枚後備電池相信便會更為保險。

     


    配備一個高質素的 144 萬像 EVF

    機頂設有專用拍片按鈕

    拍攝模式轉盤

    機背按鈕

    A55V 內置 GPS 功能

    設有立體聲收音咪

    設有 HDMI 輸出

    跟 NEX 一樣採用 NP-FW50 專用鋰電,除了 Sony 的 MS,亦支援使用 SD/SDHC 記憶卡

    主要菜單


    提供 1620 萬的有效像素

    支援 3:2 或 16:9 拍攝

    支援 Raw + Jpeg 拍攝

    multi-shot NR 模式下最高感光可達 ISO 25600

    拍攝畫面

    內置電子水平儀功能

    設有不同的拍攝模式

    夜景手持拍攝模式會以連拍多張相片的方式結合為一張清晰的相片

    動態優化功能設有 5 級強度供選擇

    HDR 功能會拍攝 3 張曝光不同的相片,再結合為一張高動態影像

    設有不同的相片風格

    除了 10fps 拍攝,相機亦設有 Hi 及 Lo 兩種連拍速度

    「一掃全景」可以 4 個不同的方向拍攝

    支援 3D 「一掃全景」功能

    不同的對焦區域選擇

    支援人面偵測功能

    內置 GPS

    亦可記錄影片的拍攝座標

    一如以往,相機亦設有 Eye-Start AF 功能

    可以放大的方式更準確的確認手動對焦

    內置 SteadyShot 防震功能

    相機支援 AVCHD 格式及 MP4 格式攝錄,最高分別可拍攝 1920 x 1080 @ 25fps 的 Full HD 或 1440 x 1080p 的影片

    Sony SLT A55V 規格

    推出日期: 約 2010 年 8 月
    感光元件像素: 1670 萬像素
    有效像素: 1620 萬像素
    感光元件大小: 23.4 x 15.6 mm
    感光元件種類: CMOS
    最大解像度: 4592 x 3056
    動畫解像度: 1920 x 1080, 59.94i ; 1440 x 1080, 29.97p/25p; 640 x 480, 29.94 fps
    動畫種類 AVCHD / MOV
    動畫音效 內置單聲道收入咪,支援外置立體聲
    防手震功能 Super SteadyShot INSIDE
    相當於 135 格式焦距: 視鏡頭而定
    變焦能力: 視鏡頭而定
    光圈範圍: 視鏡頭而定
    自動對焦情況:
  • TTL 15 點自動對焦 (3 點十字感應)
  • 15 點寬區自動對焦
  • 動態預測式自動對焦
  • 單次自動對焦
  • 連續對焦
  • 人面對焦
  • 曝光模式: 1. 支援光圈先決
    2. 支援快門先決
    3. 支援手動曝光
    場景模式: 未有資料
    快門速度: 1/4000 至 60 秒,支援 B 快門
    ISO 感光值: 自動 / 100 / 200 / 400 / 800 / 1600 / 6400 / 12800 / 25600 (multi-shot NR mode - JPEG only)
    LCD 熒光幕: 3.0 吋 可轉多角度 TFT LCD 熒光幕 ,視野率為 100 %
    儲存媒體: SD/SDHC/SDXC; Memory Stick Pro Duo
    電池種類: NP-FW50 鋰離子充電池
    機身重量: 441 克
    體積: 124.4 x 92 x 84.7 mm

    Sony SLT A55V 樣本照片

    我們一共收錄了 12 張 Sony SLT A55V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測試白平衡(室內熒光燈)

    自動
    預設
    手動
    GretagMabeth 測試圖 RGB 原色

    ISO 感光度測試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multi-shot NR 模式

    解像度測試


    有讚︰

    1. 拍片對焦反應突出
    2. 10fps 極速連拍
    3. 快門時滯極短
    4. multi-shot NR 模式中提供 ISO 25600 高感光
    5. 高感光表現理想
    6. 支援高質素的 Full HD 全高清拍片
    7. 採用 3 吋 92.1 萬點多角度高質 LCD
    8. EVF 電子觀景器像素高達 144 萬
    9. 設有「一掃全景」及 3D 「一掃全景」功能
    10. 支援外置立體聲收音
    11. 內置除塵系統
    12. 內置 GPS 全球定位功能
    13. 機身輕巧

    有彈︰

    1. 10fps 連拍未能同時支援追焦
    2. 15 點對焦並非全十字感應
    3. 電池續航能力稍弱
    4. 長時間拍片容易出現過熱
    5. 不設垂直電池手柄
    6. EVF 取景於部份環境中顏色顯示跟現實有偏差

    總結

    單反功能走向多元化,而拍片可說是近年重點功能之一。A55V 的推出,可說終於回應了 Sony 用家一直以來的期望。雖比其他品牌稍遲起步,不過利用革命性的半透反光鏡設計,相機卻成功殺出一條血路。作為一部中階機,A55V 不單於規格及操控突出,質素上亦交足功課。而對於用家來說,最重要當然是價格夠相宜,以套裝僅 HK$ 6,790 的定價,難怪新機尚未正式推出,已為市場帶來一定震撼。

    Sony SLT A55V 規格

    推出日期: 約 2010 年 8 月
    感光元件像素: 1670 萬像素
    有效像素: 1620 萬像素
    感光元件大小: 23.4 x 15.6 mm
    感光元件種類: CMOS
    最大解像度: 4592 x 3056
    動畫解像度: 1920 x 1080, 59.94i ; 1440 x 1080, 29.97p/25p; 640 x 480, 29.94 fps
    動畫種類 AVCHD / MOV
    動畫音效 內置單聲道收入咪,支援外置立體聲
    防手震功能 Super SteadyShot INSIDE
    相當於 135 格式焦距: 視鏡頭而定
    變焦能力: 視鏡頭而定
    光圈範圍: 視鏡頭而定
    自動對焦情況:
  • TTL 15 點自動對焦 (3 點十字感應)
  • 15 點寬區自動對焦
  • 動態預測式自動對焦
  • 單次自動對焦
  • 連續對焦
  • 人面對焦
  • 曝光模式: 1. 支援光圈先決
    2. 支援快門先決
    3. 支援手動曝光
    場景模式: 未有資料
    快門速度: 1/4000 至 60 秒,支援 B 快門
    ISO 感光值: 自動 / 100 / 200 / 400 / 800 / 1600 / 6400 / 12800 / 25600 (multi-shot NR mode - JPEG only)
    LCD 熒光幕: 3.0 吋 可轉多角度 TFT LCD 熒光幕 ,視野率為 100 %
    儲存媒體: SD/SDHC/SDXC; Memory Stick Pro Duo
    電池種類: NP-FW50 鋰離子充電池
    機身重量: 441 克
    體積: 124.4 x 92 x 84.7 mm

    Sony SLT A55V 樣本照片

    我們一共收錄了 12 張 Sony SLT A55V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