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管理创新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缤纷生活 2012-05-06

中学管理创新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中学管理创新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案例1:北宋一中:减负行动引爆学校管理创新

学生负担过重,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顽疾”。沉重的课业负担不但损害了学生健康,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的发展,也耗尽了教师的精力和体力。如何化解这一难题,东营市利津县北宋一中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入手,实行课下“零”书面作业。改革4年来,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引发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创新发展。学校教育从混乱无序的博弈状态顺利突围,逐渐回归到关注人的发展上来。

一是禁止布置课下书面作业。学校明确规定,各年级一律不准布置课下书面作业,不准课下发成套试题,课上完不成的作业不准留在课下做。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具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适当的选做题,实现当堂达标。教师认真批改课堂达标题,从中发现共性问题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组织学生监督。老师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的课下书面作业,属于违纪,学生可以不做,可以向校长写投诉信。学校每周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二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旦彻底取消了课下书面作业,就切断了过去教师教学依赖“题海战术”的“法宝”,创新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具体做法是:建立学习小组,落实合作学习任务,运用“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使用“课堂自主学习指导纲要”促进教学环节优化。“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是任课教师将一周预习内容以“单元”为板块整合制成一份前置性学习模板,内容具体分为教材分析、知识构建、课程资源、问题展台、学习评价五个板块,引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课堂自主学习指导纲要”则遵循“以学定教”教学法则,整体优化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拓展和反馈达标5个环节,保障学生学习内容的当堂达标。“双休日(节假日)生活指导纲要”是学校组织学科组教师,为学生双休日和节假日设计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采用教师推荐菜单和学生自选菜单的方式,做好学生的生活指导。

三是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学校本着“先把常规工作抓牢抓实,创新工作积淀成传统,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再创新”的原则,遵循“扁平化管理与团队式引领、民主管理与制度化保障、人本管理与学术型引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加强管理与创新。(1)设置自习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校每天为学生设置两节自习课,规定任何老师在自习时间不允许进入教室,真正把自习课还给学生。(2)实行“导师制”。在综合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将每班学生平均分成 10个左右的单元合作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4人组成。学校为每个小组配备1名“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管理。学校的各种活动与评价,都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位实施。(3)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零”作业改革,必须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学校把家长委员会设立在村文化大院,定期邀请专家到村文化大院为家长讲课,提高农村家长的教育水平,引导他们参与学校管理,支持与理解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管理。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效课堂,离不开一支敬业乐学、善于改革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打破了过去长期遵循的教师培养模式,相继组建了多种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鲜土壤。通过“教学改革研究者共同体”,激活教师教学改革的内驱力,催生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通过“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引导农村教师在网络中获得学习资源,促进专业发展;通过“课程研发共同体”,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通过“校际伙伴互助共同体”,为教师寻找外校名师,提供交流互助的机会。

案例2:莱芜市口镇中学:创新德育工作,推动学校管理创新

为了改变学校德育工作中“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教书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莱芜市莱城区口镇中学建立起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将学校德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科教师身上,创建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的德育新模式,把“教书育人”落到了实处。以德育管理创新为切入点,是又一个成功的学校管理创新案例。

一是科学确定导师和受导学生。根据学校班级及教师的实际,为每个班级配备3名导师,在学校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学校将每名导师所帮扶的学生数量控制在了5名以内,并定期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教育效果。受导学生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定,重点关注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交往复杂等特殊学生群体。为保证教育效果,学校对受导学生实行了动态管理,通过采取“导师资源循环配置、受导学生阶段承包、以点带面辐射全员、注重实效稳步提高”的方式,扎实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

在导师确定上,学校对教师的学科特长、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个人风格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然后结合教师自荐情况确定导师名单。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吸引部分优秀家长和校外人士担任学生导师,充实了导师队伍。在导师的选择上,建立起了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将导师状况、导师应带学生总数公布,让学生进行选择。从选择导师入手,尽量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以提升教育效果。

二是建立“四进”、“五导”“六关注”工作机制。“四进”:要求导师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家庭,并最终走进学生的心灵。学校要求导师每周至少深入班级听一节课,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经常性地深入到学生宿舍,从内务整理到习惯养成对学生进行指导;每两周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交流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受导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随时汇报和咨询;提倡每学期都要进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每月与学生家长通过电话、面谈、书信等形式进行一次交流,通报学生在校发展情况,掌握学生在假日里的表现,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五导”:思想引导,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养成良好品德;学业辅导,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心理疏导,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励他们自尊、自爱、自主;生活指导,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长向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特长,为将来的职业选择作好铺垫。

“六关注”: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和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业变化及个性发展,及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关注交友,指导学生慎重交友,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健康、积极、安全的娱乐活动;关注能力,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培养自主管理的能力;关注全面,经常与学生的科任教师、家长沟通,及时、准确、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表现。

三是建立全员育人“一岗双责”考核评价机制。在传统德、勤、能、绩考核的基础上,将育人实效在教师考核中的比重确定为25%。通过调查问卷、师生评价、学生成长变化数据对比等多种方式,对导师育人的方法、内容、过程及成效进行监控和评估,从制度上保证了导师制不走形式、务求实效。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极大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每一位教师都是育人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德育工作从“独唱”、“小组唱”走向了“大合唱”,实现了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导师制”为不同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特殊学生在导师的感化下,找回了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一些平时教师较少顾及的特殊学生,课外也能得到导师的个别帮助。经过对全校795名受导学生的调查显示,99.8%的受导学生认为与原来相比自己受到了重视,98.5%的学生感到对学校生活充满期待。“学习困难找导师”、“心里困惑找导师”,让学生在人生路上站得更稳,走得更好,过得更充实。

案例3:潍坊市广文中学:以多元课程为载体以自主体验为路径大力推进学校管理创新

课程是学校培养人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素质教育和学校管理从课程出发,从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统一目标与特色目标、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落在了实处。

    一、改造学科课程,夯实学校素质教育根基

    改革学科课程的基本诉求是实现“生本化”,即以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需求为本,对学科课程进行增补删减或整合重组。我们通过建设“引桥课程”、有效整合教材、开展“梯式练习”三条途径对学科课程进行静态改造,又通过构建自主课堂对改造后的学科课程进行拓展和深化。

    1.建设“引桥课程”,破解学习难点

    “引桥课程”是指为学生学习新知尤其是重难点的突破,做好前置知识或背景的铺垫。初一学生的小初衔接、初二学生的“两极分化”、高中学生的适应不良,都需要搭建引桥解决。我们构建的“引桥课程”包含:为初一新生实施的“入校引桥课程”,旨在帮助初一新生消除学习前置障碍,适应初中学习;为在校生实施的“难点引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破解学习难点,减少“两极分化”;为将来高中学习实施的“高中引桥课程”,旨在解决初高中学生在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上的衔接困难,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基。

2.有效整合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整合教材是指教师以选用教材为蓝本,整合其他版本教材中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需求、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整体移植或借鉴,使学习内容更加适合学生。

3.用数据管理课堂,对流程微格研究

为使生本化的学科课程产生最大效能,我们探索“用数据管理课堂,对流程微格研究”的课堂研究方式,探索课堂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课堂教学更加走向科学。

初中课堂的追求应该是“高效”而且“愉悦”。为寻找高效愉悦课堂的关键要素,我们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调研。上千个“数据”显示出,“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配合、教学方法”师生关注度最高,从而把这四个要素确立为课堂改革的关键要素。课堂改革有了着力点,课堂研究的指向更为明确。

各学科制定“学科教学规范”,把高效环节固化在规范中,删除无效环节,并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保证了课堂效能的最大化。记录流程、分析数据、透视数据、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已经成为我们课堂研究的基本流程。

二、构建活动课程,助推学生自主特长发展

构建活动课程,是指将学生活动纳入广文课程体系统一管理,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实行学分认定,助推学生自主特长发展。

    1.学生活动“课程化”,提升课程价值,保障活动效果

调研发现,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排在首位的是“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坚持把学生活动全部纳入课程体系中,明确课程目标、实施方式、实施时间、实施要求、课程评价等,提升活动的价值,保障了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目前,已构建起包含“入校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主题教育课程、班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社团课程、‘节日’课程、阳光60'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程、离校课程”在内的十大活动课程体系。

2.活动课程“个性化”,满足学生需求,促进特长发展

在推进方式上实行“主题引领,模块推进”,每项活动都由不同的课程模块构成,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选择、自主实施、自主评价和自主展示。每一项内容都是必修的,但参加何种具体课程模块,则是可选择的、个性的。在实施方式上坚持“自主参与,实践体验”,学生参与活动课程情况进行学分认定,活动课程总学分60分,完成60分方能毕业,学分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例如,“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喜欢但难以实施的课程。通过调研学生需求,我们确立了三大研究专题:初一“人与自然”,初二“人与自我”,初三“人与社会”。每学期,根据各学科共同涉及的内容,确定研究主题:如初一上学期“人与动物”,下学期“人与植物”。学生针对研究主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形成“小课题”进行研究。相同课题的同学组成研究小组,分工合作,学期结束时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的“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使学生真正实现了思想碰撞和成果分享。

三、创新学校课程,放大学校素质教育优势

这里所谓“学校课程”,特指学校基于特色培养目标而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中小学校应该在国家统一培养目标指导下,基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社会需求,确立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使之培养的学生具备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这种独特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特色化的“学校课程”。

    广文中学有126年的发展历史,百年历史培育了陈少敏、秦馨菱等数十位卓有成就的人物,也有“世界大家”曾在广文工作和生活过。百年广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由此,我们提出了“大家风范,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独特培养目标,构建起由“大家系列,文化系列,实践与探究系列”三个课程系列、14个课程门类、若干个课程模块组成的学校特色课程。

1.三大系列课程,帮助学生“实践大家风范,丰富人文素养,培育科学精神”

“大家”系列课程包括“广文大家”“中国大家”“世界大家”“大家作品”四个课程内容,“广文大家”是必修的,其他是可选择的。在实施要求上,有走近大家、了解大家、感悟大家、实践大家。各学科开发的“大家课程”与本学科紧密相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实践与探究”系列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不同,它基于学科,超越学科,善于从生活实际中捕捉问题,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科性探究,建立学科思维,培育学科意识,培养科学精神。

 2.三条开发途径,实现必修与选修有机结合,共性与个性互相促进

山东省地方课程被有效整合到学校特色课程中,作为必修课程予以落实。根据具体内容、实施方式和课程价值,进入不同系列。其中,《安全教育》《环境教育》课程进入“实践与探究系列”,《传统文化》是“文化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规划》作为“大家系列”的重要内容。

由学校集体开发的“广文大家”“广文精神”“广文诵读”等课程是必修的,由学科开发的课程是选修的。学校课程总学分40分,学分修习情况作为毕业的依据,进入综合素质评价。基于学科研发和实施学校课程,保证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使广文特色课程走向丰富和完善。

以上三所学校,分别针对自身学校实际,从不同的切入点,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苦苦寻思,不断地获取知识,进行创新行动,找到了一条真正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生产出了自己特色的创新性产品。这说明,学校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进行创新管理,学校才能适应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创新的需求,学校才能谋求更好地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