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还有多少人在读书

 xiongmao007 2012-05-06
4月5日《中国青年报》消息:由西南大学学通社调研部发起的问卷调查结果令人诧异:92.5%的受访者表示看重实体书店,认为书店是一个城市风尚的引领者。书店的文化象征意义自不必言,但与调查结果迥异的是:目前国内实体书店在萎缩,一些曾经作为文化标志的大型民营书店悄然消失。虽然有网络书店的冲击,但更主要因素还是阅读群体的寥落,构成了与经济发展大相径庭的文明异象。

  曾经对书籍那种饥渴的狂热去了哪里?

  首先,当是经济观念统领社会思维,所造成的暂时性思想迷失。发展经济与社会进步并非全部是线性正相关,至少在当前某些社会文化和公共文明的维度上,进步速度与经济上行曲线不匹配,甚至在某些区间存在着发展悖论:经济越发达,甚至出现某种社会文明的退步。书籍阅读则是首先被排除在外的边缘行为,即使有,也多是鼓吹成功的书籍对阅读的异化。

  人们不读书,还有电子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冲击。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日前如此评判微博:用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微博,其实是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有效时间。电子阅读已经是年轻群体的一种时尚,它虽然快捷,但属于快餐式的浅阅读。浅阅读蔓延,与传统国学的衰退一样,是社会心理浮躁的体现形式之一。

  不读书还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某些现象催生了公众的焦虑感,比如,权利越界导致的竞争体系失衡;某些资本能量非常规运用对社会秩序的隐形破坏;社会关系资源对个人发展的巨大影响……知识积累无法解决诸多现象和事实,一些埋首致力于学问的人抬头之后才发现:正常的发展渠道已经被他人以非常规手段挤占。这也是“新读书无用论”的肇始根源。

  良性的社会规则应是竞优体系,而当竞劣体系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势必没有人再专注知识和学术,转而去经营有实际效用的社会关系资源。读书除了爱好,必然和事业生存等现实状况休戚相关。潜心读书还是经营人脉,决定其走向的是社会对竞争体系的选择。某些时候,知识的力量难以与社会关系资源抗衡,自然会导致人们放弃书桌。

  静心展卷、书页窸窣的意境,应该是一个文化古国不可或缺的社会形态。但是与买书的低微支出相比,是人们消费娱乐、购买奢侈品的大方与豪奢。一个国家不可能在灯红酒绿、笙歌迷离中有本质的进步,一个遍地是娱乐消费场所而没有书店容身的社会,其发展潜力也让人怀疑。

  好在,读书人并不孤独。附着于经济理念上的利益意识虽然渗透到多个方面,但传统文化依然具备强大的吸附力,即使有暂时的迷失和没落,依然不会更改其强悍活力。如今,那些大型民营书店里可以看到堪比商场的如织人潮,实体书店虽然减少了,但是网络购书的数量在激增,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农业社会,无论是平民还是精英,阅读永远都是决定社会进步的基本能量,哪怕是相对浅显的电子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