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主动出让思维器官的墨子一说

 红瓦屋图书馆 2012-05-07
【有此一说】
警惕主动出让思维器官的墨子一说
  墨子像
  墨子的“兼爱”思想,显然比儒家之“仁”更具时代意义。“兼爱”不仅受到谭嗣同、孙中山的高度评价,梁启超甚至大声疾呼:“欲救中国,厥惟墨学。”墨子作为农民出身的思想家,其思想虽然在此处闪耀着平等的光芒,彼处却陷入了巨大的专制误区。
  □安立志
 
  《墨子》一书以三章的篇幅阐述了“尚同”思想。虽然他的表述重复、啰嗦,但仍可感知其思想的局限,那就是不自觉地向权势者出让了思维的器官——脑袋。
  墨子认为,在人类诞生之初(“古者民始生”),政治制度尚未确立(“未有刑政之时”),由于缺乏政治领导(“未有正长之时”),人们的意见往往不一致(“天下之人异义”),一人有一种意见,两人有两种意见,十人有十种意见(“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人们都认为自己正确别人错误,以致于互相否定,互相攻击(“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其结果是,“天下大乱,若禽兽然!”
  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人们意志不统一;人们意志不统一,是因为没有一个好领导(“民之无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而天下乱也”)。正是基于这一分析,墨子提出了解决之道,那就是选择贤良、聪明、能干的人士为领导,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志(“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然而,治理国家,只有天子是不够的,还要有三公、国君、将军大夫、乡里之长。官多嘴杂同样不统一,为了解决“天下之人异义”的问题,善良而又愚蠢的墨子竟然作出了一个“绝对无私”的决定,那就是将自己和他人的脑袋主动出让、奉献给统治者,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统一。
  在春秋乱世中,只有里、乡、诸侯国、周王朝四个政权层级。层级简单,扯皮较少,实施“尚同”,统一思想,相对比较容易。正是在这里,墨子给出了一个独步千古的馊主意,那就是“逐级尚同”。按照墨子的逻辑,在这四级政权中,只有天子是至上和唯一的,而里长、乡长、国君都是多元的,因此也都有“尚同”的问题。村民要“尚同”于里长,里长要“尚同”于乡长,乡长要“尚同”于国君,国君要“尚同”于天子,民众的脑袋只有通过他们的直接“上司”逐级出让,逐级上缴,才能实现整个国家意志的统一。
  如何“尚同”和“统一”呢?民众的意志首先要统一于里长,接下来的层级是,对于里长,“乡长之所是,必亦是之;乡长之所非,必亦非之。”对于乡长,“国君之所是,必亦是之;国君之所非,必亦非之。”对于国君,“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如果将“逐级尚同”的理论作为定理,那就是:“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非之。”翻译成白话就是:“上面认为是对的,也必须认为对;上面认为是错的,也必须认为错。”不仅“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而且“上面认为对的错误意见,也必须认为对;上面认为错的正确意见,也必须认为错”。由于天子是这个金字塔的顶尖,天子是不会错的,于是他的意志就成了全国人民必须“尚同”的根本标准。
  为什么必须“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非之”呢?对于村民来说,里长乃“里之仁人也”。对于里民,“乡长固乡之贤者也。”对于乡民,“国君固国之贤者也。”对于国民,“天子者,固天下之仁人也”。从墨子的逻辑可以看出,所有的上级都是“贤良、圣知、辩慧”的当然代表,所有的领导总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化身。因此“尚同”于上级,与领导保持一致是天经地义的,将思维器官出让给“仁人”、“贤者”,让他们代替自己思考,当然也就一百个放心。然而,上级与领导何以就一定是“仁人”与“贤者”而不会是“歹人”或“贪者”?其“仁人”与“贤者”是如何认定的?“仁”与“贤”的标准又是什么?墨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尽管墨子以相当的篇幅反复论证了他对“尚贤”的倾心追慕,然而,追求并不等于现实。
  相反,由权势者“遴选”或“推举”出来的权势者,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才是正确路线的代表、自己才是“贤良、圣知、辩慧”的唯一。先不说里长、乡长之类的基层干部,即就天子来说,哪个皇帝不认为自己是“圣主”、“明君”,即使设置“酒池肉林”的商纣王,即使“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即使重用秦桧冤死岳飞的宋高宗,哪一个不认为自己是允文圣武、纯仁至孝的天之骄子?即使丧权辱国的西太后,从其死后的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
  由此可见,墨子的“逐级尚同”理论,不仅存在着极大的逻辑悖论,而且潜伏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假如手握“一同天下之义”大权的天子,竟然是诸如此类的暴君、白痴与浑蛋,如果这些家伙对于民众又有着“思想革命”与“灵魂改造”的恶癖,岂不是整个社会与国家的巨大悲剧。
  作为平民哲学家的墨子,其所提出的“尚同”学说,由于把权势者当做当然的“仁人”与“贤者”,从而彻底解除了对于权力恶意扩张的警惕,不仅主动放弃了思维的权力,而且出让了思维的工具,脑袋之不存,生命何在哉!这是多么危险的思想陷阱!
  似乎墨子本人也意识到天子的不可靠,为了制约天子的无知与私欲,无计可施的墨子,只好作出天子也要与天“尚同”的理论设计。他认为,天子“未上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他将制约天子背弃“贤”“仁”之行的唯一希望,寄望于上天的“灾害警示”。由此可见,墨子的“尚同”思维是建立在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之上的,不仅对于权势者毫无约束作用,反而为独裁者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他为创立这一学说,竟然将自己的思维器官——脑袋,无偿地交到权势者手中,成了没有任何保证的人身抵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