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民俗,不一样的美丽

 zengps 2012-05-08
走进苗寨,成成叠叠的吊脚楼,远看就是多出一个屋顶,别具匠心,近看就是有许多柱子支撑起来的房子。褐色屋檐下面挂了长长一串玉米,斗笠,大蒜。我们苗寨人民居住在崇山峻岭之外,平时很少跟外面的人来往,对耕作纺纱比较精通。可想高山的梯田,怎么就是那么美丽,富饶。一层一层,一片一片,一山一寨,松涛阵阵,鸟语花香,歌声嘹亮,就如世外桃源,那么安逸,让人心旷神怡,仿佛那些梯田阡陌就出现在眼前,让人突然有了一种罢世归隐念头。

  我们苗族人的房子挺宽敞,门口的原始耕具,如镰刀,还有斗笠,就是我们开天辟地的宝典。屋里的左侧或右侧,会有一个大酒坛,对酿酒颇有研究,可想那些闻名的苗家米酒是如何的美味,便会勾起游客的食欲。一边喝酒一边跳舞,一边唱歌是多么的惬意,这个是我们苗家风俗,我们的厨房跟汉族民居颇相似,走进厨房,可以看到一个双锅灶台,两个大铁锅一支铁锅铲,灶台上面摆一个油罐、一盐罐、一个木瓢,一条黑烟囱伸向屋顶。屋后的杂物房与水井,比较宽敞,窗台木板已经破损,斜挂几根蜘蛛丝,在风里摇摆。一口古井如水缸大小,清澈见底,井壁四周长满青苔,一枚飘落的黄叶,弄皱了水里入迷的影子。

对于外国游人,对这苗家些古朴的农家,似乎没有意思。但是对苗族人民吃新节、牯藏节,祭生节(祭牲节)、分食死人的传说、悬棺之谜、神树之说都要用上,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奥秘,问了大人此事,无可奉告,就是我们苗家的风俗。  

苗寨,花飘香,香溢满路如痴如醉。溪水潺潺,流入心间心旷神怡。

  苗族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苗银、苗医、苗岭飞歌、达迫(苗家姑娘)。

  苗族有苗文拼音与图文方案,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从事农业,油茶、桐树、漆树,杉树木业等。房屋均采用吊脚楼,跟水族民居相似。我们苗家阿妹擅长刺绣,纺织,苗服款式繁多,色彩艳丽。唐代诗人杜甫诗里写道“五溪衣裳共云天”。光是妇女衣服就有100多个款式,系中国民族服饰之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盛装”,仅仅插在发髻上的银饰品就有几十种。苗人喜食酸味,咸菜,酸菜,腌鱼,腌肉,这些都是我们苗家美味佳肴。喜欢喝酒,以酒示礼、以酒传情。喝酒随时间,地点不同而礼俗不同。有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等,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充分体现我们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其传统节日有牯藏节,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牯藏节经过一阵巨响的鼓声,就踏入踩歌堂,里面立即闪出一个个身材苗条的苗族姑娘,体态轻盈,身穿苗服,头戴苗银,踏歌踏舞而来。这就是牯藏节,然后就击鼓吹笛,提马灯,唱歌跳舞。身穿苗服盛装,头戴围头,手握红色油纸伞,有时脸冷若霜,笑脸盈盈。

在苗家你会看到,苗家阿妹亲手刺绣的布鞋垫,苗帽,苗服,线条粗细精密,色彩鲜明,奇花异草,飞禽猛兽,栩栩如生,一针一线都是那么着力仔细,让人不得不惊叹苗女的高超手艺。墙上挂着的苗银帽,更是精美极了,圆圆的帽沿上雕刻图案清晰,纹路细密不乱,细如发梢,插上一片一片银叶子,叶脉均匀可分,密如针挑。灯光照耀下,银光闪闪,每一个角度,都是那么逼你的眼。谁也无法相信,眼前这绝世珍品,竟出自手工制作!身穿着盛装,脖子上挂一串苗银,闪闪发光,头戴缘吊满银饰。刺绣图案精致细密,花鸟虫鱼,各有含义,如鸳鸯代表爱情,日月象征尊重,花朵代表美好生活,龙凤代表吉祥等等。在大图案上面,会有意绣上银饰,金属跟彩线就这样牢牢黏在一起了,轻轻一晃,就哗哗作响,由不得让人佩服那种毅力与耐心。苗族苗银没有文字,我们就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编织美丽的图案,每一个图案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苗人久居深山老林,对医术颇有研究,尤其是外科,几乎人人皆医。连医学鼻祖华佗也赞美苗医的精湛。苗族人民天生一副百灵嗓子,个个能歌善舞,哪一个人没有学会唱歌跳舞,就面临找不到对象的危险,听到这里冷不防吓一跳,咱得赶快学唱歌去。

  苗家飞歌,苗族最漂亮的一道风景。屋檐后的苗家阿妹,阿哥正在吹芦笙舞,阿哥吹着芦笙领舞,阿妹手拉着手,一起跳起芦笙舞。芦声阵阵,混合苗饰声声,将舞场围得水泄不通,跳舞完毕后,单身男士可以领着自己喜欢的苗家阿妹去约会,单身女生可以领着自己中意的苗家阿哥去私奔等活动,可以给自己心仪的人送礼物等,这时很多人,生怕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只见身着盛装,水灵灵的大眼睛,长长的瓜子脸,唇红齿白,高高的发髻上插着银饰,如一尊女神的苗家姑娘。这就是美人眺,候情郎,也是苗家风俗之一。

  在这山美,水美,人美的地方。我随即写下小诗:

  入苗寨,听飞歌。

  上木屋,戴苗银。

  依楼听风雨,雨落清池。

  推窗望日月,月挂树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