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石窟《灸法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探讨

 汉都玉苑 2012-05-09
敦煌石窟《灸法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探讨

《灸法图》出土于1900年中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它包括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院图书馆的《灸经图》(stein6168、stein6262 )和收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的《新集备急灸经》(p.2675)。以及《灸经明堂》(S.5737)、人神流注(PT.3247)等针灸论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灸法专著。它封藏于洞中一千多年,历代医籍不见收载。其内容上也与其它针灸医籍有不少相异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对推动当前针灸学的发展无异具有巨大意义。本文主要谈谈自己多年临床中应用《灸法图》载穴的心得体会,以供同道参考。

1载穴考证

《灸经图》各卷除五图基本完整外、其余各图均残损模糊,已无法窥见其完整记载。现仅根据原图能辨识的穴位;参考马继兴氏《敦煌出土的古针灸图》和张侬氏《敦煌古“灸经图”的研究》;又对原图有穴点无文字的部位和有文字无穴点的部位,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本人的临床体会确定相近穴位。如《灸经图》12标明天庭穴有4个穴点,位置约在枕骨粗隆的上下左右。根据临床本人常用并疗效较好的相近穴点,而选取强间、哑门、脑空(双)4个穴位,而现代天庭作为经外奇穴,位置在前额正中点,也作为一个穴位取用。本人临床使用的《灸法图》载穴有:百会、住神(神庭、与现代穴名不符时,用现代穴名或笔者临床取穴位置、以下同)、天门(脑户)、完骨、玄角(头维)、发际、阴会(耳尖穴)、光明(印堂)、太阳、风池、风府、脑空、强间、哑门、天庭(前额正中点)、耳上关(上关)、口吻(地仓)、人中、板眉(阳白)、曲眉(攒竹)、鼻柱(素 髎 )、颊车髓孔(颊车)、承浆、天窗、通天、天突、膻中、巨阙、神阙、关原(关元)、胃口(中脘)、水道、慈宫(冲门)、屈骨(曲骨)、横骨、四蒲(肓俞)、期门、章门、乳头(乳中)、玉茎头(龟头)、大极(大椎)、风门、大杼、膊井(肩井)、小腹俞(肺俞)、心俞、肝俞,聂俞(胰俞)、肾俞、膀胱俞、大小肠俞(关元俞)、十三椎(槌)节两边相去二寸三分(三焦俞)、大肠俞、脊中、肩骨禺 、、臂 月需,手五里、曲泽、两手五井(曲池)、温溜、手髓孔(列缺)、手阳明(合谷)、手心(劳宫)、手十指头(十宣)、手小指头(少泽)、手腕节(阳谷),令人垂两手中指头股上(凤市),脚五舟(双膝眼),三里(足三里)、两脚痹经(申脉)、脚髓孔(昆仑)、足厥(太冲)、髓孔(悬钟)、中封、足阳明(冲阳)、足太阳(外踝后一寸宛中)、足心(涌泉)、足小指头(至阴)、大指上三毛(大敦)等穴位。

此残卷中有很多不见于历代现存针灸中的穴名和后代不复用的穴名,如:板眉、脚五舟、小腹俞、天门、聂俞、髓孔、阴会、慈宫等穴名。

2《灸法图》载穴特点

2.1取穴少而精。《灸法图》各图中的穴点少则5、6穴,多则10余穴,本文总共整理辨识近80个穴位。根据残图推算,如果全图完整估计全部有一百多个穴位。从针灸腧穴发展史上看,曰人原昌克《经穴汇解》一书搜集先秦至明清腧穴1千余。加之近代发展的耳针穴点、面针穴点、舌针穴点、唇针穴点、口针穴点、鼻针穴点、头针穴点、眼针穴点、手针穴点、足针穴点、脊背针穴点、腕踝针穴点、平衡针穴点及其它新增经外奇穴等,穴位总数达1600个以上,使人体穴点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缭乱。从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看,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是一必然规律。探索真正有临床价值的腧穴,去繁存简,去伪存真也是当前针灸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长期实践经验中选取的《灸法图》载穴为这一课题指出了一条途径。时至今日《灸法图》载穴仍然是临床中最广泛最常用的有效腧穴,经现代验证有强壮作用的足三里、关元、肾俞、大椎、盲俞、神阙穴均在其中。《伤寒论》中针、药、灸并用、常用穴期门、大椎、风池、风府、肺俞、肝俞、关元也包括在其中。临床急救用的百会、人中、劳宫、涌泉、十宣等穴都在其中。《新集备急灸经》前半部收集十五种疾病的灸疗方法,其中取独穴的占十四种。如:“治疗眼赤、兼疮翳生、并风赤、针灸两耳尖上阴会穴”,至今也是效果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世界上首次使用耳穴治疗眼病的记载。

2.2选穴方便安全、通俗易懂。一般针灸书籍因经脉、络脉、经筋、经别,皮部等内容辞理深奥,文字冗长繁复,穴位众多,使一般人难懂难学难用。《灸法图》没有标明经络,只标明穴点、主治和方法,简单明了,通俗实用,对普及针灸疗法有重要作用。如以部位命名的胃口、口吻、手心、脚心、手十指头等穴点更是老幼皆知。所载穴位一般都是宜针宜灸,较为安全,易于取穴的部位。其中头面、手脚取穴占了全部载穴的一半。选穴多取人体背部及四肢阳面穴。临床上也证明取阳经穴在治疗痿症、痹症、痛症等经络阻塞,气血不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选用阳面腧穴损伤神经、动脉大血管的机会亦较少。

2.3选穴真实自然。受封建礼教的影响,我国古代针灸书籍对人体性器官多隐秘忌讳、或被视为亵物而不公开描述,针灸人体图也多穿衣以遮掩下身。《灸法图》的图形全为直立裸体的正人图形和背人图形,并且把玉茎头和乳头作为治疗穴位收载,如灸经图指出:“灸男子五劳七伤,失精,尿血。当灸发际,灸关元,灸两手髓孔,灸玉茎头 ……”。 《灸经图》:“灸人杂癫,当灸两玄角、灸鼻柱、灸两乳头……”。在敦煌石窟其它医学卷中也有类拟记载。如在食疗本草(S.76)吴茱萸条内指出:“夫人冲冷风欲行房、阴缩不怒者、可取二七粒、嚼之良久、咽下津液,并用唾涂玉茎头即怒”怒即使阴茎勃起胀大之义。中医性治疗学历史悠久,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有房中术八家。199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合阴阳》竹简书都将龟头、会阴、乳房、乳头等部位的按摩作为激发情欲,和谐房事、却病延年的重要方法。现代医学也认为龟头(在女子指阴蒂部位)和乳头是人体性信息最丰富最敏感的部位,这些部位的竖胀瘪缩等变化,是反应人体体力、精力和性功能盛衰的晴雨表。在治疗男女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方面有其它穴位无法替代的作用。现代各种各样的器具、药品、神油等喷雾剂用在龟头、乳头上以治疗男女性功能障碍、而古人在千年前认识到这一点并应用到临床,表现了古人真实自然、返朴归真的科学态度。《灸经图》中将玉茎头和乳头除用在性功能障碍外还用于尿闭、尿血及癫狂等急症。

2.4善用人体远端穴位。人体远端部位在反应人体正常生理和病理变化方面有特殊作用,选用远端部位腧穴在治疗疾病时,就会产生愈远影响愈大、愈快的反射调节作用,取得最好临床效果。所以《灸法图》选用人体远端、未端穴位较多,如百会、耳尖上、鼻柱、手小指头、足小指头、手十指头、玉茎头、乳头等。其中头面、手脚取穴占了全部载穴的一半。现代临床发展起来的头针、面针、鼻针、耳针、手针、脚针、腕踝针重点选穴在千年前的《灸法图》里已广泛应用,不能不让人叹服先民的聪明才智。1970年笔者在新疆牧区外出曾偶然遇见一位在家中肌注青霉素过敏患者,当时患者已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全身冷颤发抖,脉微欲绝,呼吸困难,当时手中无任何急救药品和针具。急让家人卷了多支特大莫合烟,点燃后灸鼻柱(素髎)、手小指头(少泽)、足小指头(至阴)三穴。又用手指在患者人中穴处点压掐按,5分钟后患者长出一气,有了意识反应,10分钟后四肢有温热感,脉博较前有力,渐渐苏醒,冷颤也停止,面色转红,半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通过此例抢救成功,使我深深体会到针灸处理危急病症及末端穴位的显著作用。笔者在3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遇见的危急重症一百余例,应用上法,抢救成功率均在95%以上。在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一般能燃烧发热的物品都可用于灸疗。

2.5背部俞穴取二寸三分处。《灸经图》选用腰背俞穴均取椎节两边相去二寸三分、在《备急千金要方》也有类似二寸三分取穴法,是一种传世医书未见的临床针灸取穴法。它代表古代一种针灸流派。华佗夹脊穴均取距背中线相去五分。如果把背部0.5寸、1.5寸、2.3寸、3寸各俞穴点连成一条直线,可形成多条横向的经脉。笔者多年临床探索在治疗各脏腑疾患时,用横刺的手法在2.3寸俞穴进针透刺1.5寸俞穴、0.5寸华佗夹脊穴会取得较膀胱经迎随补泻更好的临床效果。治疗胸胁疾患时在2.3寸俞穴进针横向透刺3寸俞穴也会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如果把二寸三分各俞穴连成一条直线,位置约在膀胱经腰背部1.5寸和3寸二条循行线的中间。如用较大艾柱、艾条施灸,其力度可旁及上下两侧经络及更远之点面。在治疗脏腑经络疾患时就会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2寸三分俞穴取穴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2.6科学合理的配穴。《灸法图》中涉及的病名、症状有:风劳、咽喉强、眼睛痛、头痛、头眩、头风、白屑、面上浮风、呕吐、霍乱、泄利、心烦热、男子五劳七伤、失精、尿血、杂癫、腹中雷鸣、食不消化、食饮逆、小腹绞痛、腰脊痛强、颈项强、不能饮食、痞气、大小肠寒、大小便难、羸瘦、足肿、拘急不可屈伸、冷痹、目瞑、伤寒、妇人带下、妇人如妊身状、胸肋支满、心腹胀满、诸癫狂呆、哇鼻皱眼、腰痛、肩痛、肩膊重、抬手不起、冷痹疰病、风痫、手麻痹、手腕劳疼痛、中风心狂乱 、卒不语、急黄欲死、大风、眼赤兼疮翳生。对于大病、重症治疗大都采用选取头体四肢及局部有效腧穴整体全面的相互配合以治疗疾病。并非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对症治疗。如《灸经图》指出: “灸男子五劳七伤,失精,尿血。当灸发际,灸关元,灸两手髓孔,灸玉茎头,灸两脚五舟,灸两脚庳经,灸两脚中封,不两厢凡十一处,各灸一千壮”。从现代头针所标示主治生殖系统疾病的部位与发际大致相同,头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灸治此穴可以从中枢神经上调整男子性功能失调,强神益智;取关元穴为强壮要穴,益气固精、补肾;四肢部位的两手髓孔、两脚五舟、两脚痹经、两脚中封处在人体腕、膝、踝的关节要道处,有强筋健骨、填髓养血、温养根基的作用;玉茎头局部艾灸、温通启动、直达病所、振奋全身。男子五劳七伤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失养,积劳内伤而见各种亏损症候。如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虚极羸瘦、腰膝酸软、阳萎、遗精、早泄、甚至肾虚不能固摄而至尿血。笔者多年采用艾条温和灸上述穴位,治疗此类患者二十余例效果极佳。对老年人常灸以上穴位可起保健作用、延缓衰老、增强体质。免除或减缓肢体麻木疼痛。

2.7多灸重灸治顽疾。对于患者来说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艾灸的温补温通作用恰好适合虚瘀交杂的顽症痼疾。《灸经图》提出“各灸五佰壮,各灸一千壮”之说。“扁鹊灸法”也有灸至五佰壮、一千壮之说。他们同属于古代重灸派。《灸法图》灸方壮数由三壮至五佰壮、一千壮不等,皆视病之轻重及施灸部位不同而有所区别。临床实践证明,对于痹症、骨关节病变、中风半身不遂、哮喘、劳伤等缠绵难愈顽症痼疾用少灸轻灸的办法只能是杯水车薪、难济于事。只能用多灸重灸才能战胜顽疾。一千壮之说是指用大量的艾柱,常时间的艾灸。本人在治疗上述顽症痼疾时,同时点燃二到四支艾条多穴位灸治,每次最少要将一支艾条燃烧完,约需三小时以上。病情复发时天天灸,病情稳定时隔二至三日一灸,保健时一周一灸,常年坚持、与疾病打持久战、才能最终战胜顽疾。

2.8灸法宜忌要祥审。灸法虽然是一种简便验、大众化的治疗方法,但也要有宜忌。《灸经》云:“……兼及年、月、日等人神并诸家杂忌,用之请审祥……”。神是人体生命主宰,是一切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人神与气血一样,也在不断的循行流注。《灸经明堂》云:“凡灸刺伤人神,令人阴阳结绝囗死。……大雨大风,日月无光,人气大乱,阴阳囗时不可灸刺,令人血脉逆囗热发痈,伤精气……”。人神流注认为不同的年、月、日,时辰人神流注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如在这个部位针灸就会伤了人神、精气引起病变。有如城市交通有贵宾通过亮起红灯,不能乱闯一样。人神禁忌与子午流注同属于中医时间治疗学范围,前者是什么时间不能针灸人体某部位,后者是什么时间宜用针灸人体某穴位。另外人神流注认为不同年代、不同时辰出生的人都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包括寿命、饮食、性格、体质在内的差异。人体与宇宙的周期性变化息息相关,人神禁忌的根本就是要因时因人制宜。现代人体生物钟的研究已证实了其中部分学说的正确性,不乏可取之处,但有些说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灸疗还要根据自然气候的变化,四季日月的变化来掌握宜忌。凡大寒大暑大风大雨、人体气血逆乱时禁灸。其内容属中医气候治疗学范围。灸时忌大饥、大饱、大醉、精神大刺激、务使心平气和。一切阳症,外感发热、阴虚内热不宜灸。人体颜面、五官、阴部、大血管、粘膜不宜疤痕灸。孕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灸。施灸时要采用男左女右的取穴法以提高疗效。

2.9  重视灸疗法:《灸法图》是部灸疗法的专著,它反映了隋唐前后灸疗法的兴盛和对灸疗法的重视。《新集备急灸经》指出“性命之忧,如何所治。今略诸家灸法,用济不愈,兼及年月日等人神并诸家杂忌,用之请审祥,神验(俭)无比”。《外台秘要》中说:“至于火艾,特有奇能,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灸疗之所以“神验无比”,“特有奇能”,与其它疗法相比“灸为其最要”,是因为灸法既能预防疾病,又能治疗疾病。艾火能“灸百病能回绝气”。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消癥散结的作用。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证明,灸法可以调正脏腑功能,调正微量元素,改变血液成份,增加白细胞、血色素、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影响自由基代谢,降低血糖、血脂、血液尿素氮、肌酐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等途径、加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起到祛病延年作用。另外灸疗法无创伤、无痛苦(化脓灸除外)、无交叉感染、无后遗症、不会产生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好、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目前中医灸疗法有麦粒灸、艾条灸、温针灸、疤痕灸、药饼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灯火灸、温筒灸、雷火针灸、太乙针灸等方法。在高科技的今天,以微波针灸疗法、激光针灸疗法、电子温灸疗法等成为新一代针灸法的代表。使古老的灸疗法达到新的境地。仅用光、磁、射线、热、药等因素,无创伤通过皮肤达到人体祛病延年的时代已逐渐展示在人类面前,《灸法图》所倡导的方法也必将成为人类未来治病的最主要的方法。

以“灸法图”载穴为主,配合少数其它相关穴位,治疗临床各种疑难重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从而也验证了“灸法图”的实用价值。“灸法图”是敦煌医学宝库中的沧海一滴,虽沉湮千年,仍能以简便验的特点造福子孙万代。原图虽残缺不全,但仍可谓无价之宝,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挖掘整理,发扬光大。以推动祖国医学进一步发展,本人水平有限,文中错误疏漏难免,意在抛砖引玉,深望同道斧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