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新闻网讯 太湖莼菜清新爽口,备受市民喜爱。如今莼菜已批量上市,不过您可能不知道,这采摘莼菜绝对是个苦活。 东山潦里村村民朱龙兴:“早上4点半(开始),要有七、八个钟头了,一直这么窝在这,腰哪有不酸的。” 坐在小小的菱桶里,双手一边划着水、一边探入水中采摘莼菜,68岁的朱师傅每天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他说除了腰酸背痛和关节炎外,更要命的是他的一双手。 东山潦里村村民朱龙兴:“这个指甲都翘了、烂掉了,一直浸在水里,手要肿的,指甲就不好了。” 朱师傅说,现在到10月是地产莼菜的上市时节。他这三亩多水面,每天能采个三、四十斤,收购价为12块一斤,他一年能赚个2万多元。不过由于太辛苦,如今根本就没有年轻人愿意干这活,就算给120块一天的工钱也雇不到人,如今还种莼菜的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了。 正因为如此,苏州的莼菜种植从十年前鼎盛期的2000多亩锐减到500亩左右,尤其是一家一户的莼菜种植不利于成片开发。 为此,东山镇正开始建设300亩太湖莼菜基地,采用大区域水面生态种植的模式,不仅种莼菜,还种芦苇以及湿地林带,营造一种“野生”的生态氛围,中间还可以套种一些鱼虾。不但保护了莼菜的种子资源,还能发挥高效规模种植的优势,亩产有望提高30%以上,扭转太湖莼菜产量逐年下滑的趋势。 东山镇农林服务中心副主任俞仕福:“我们大面积集中种植,按照计划分批、分区域进行采摘,产量就可以提高,高效基地,亩产估计在4000斤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