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经验与教训(2)

 春风拂晓66 2012-05-09
 4.1.2 理论依据 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是夜间肝糖产生过多,夜间药物作用减弱。睡前10pm注射诺和灵N,其达峰时间是在注射后5~8h,恰好在黎明时血糖水平最高的时间段。空腹血糖达标,餐后2h血糖仍高,可以增加诺和龙及α-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物。若餐后血糖满意,此方案可行。如果早餐及中餐血糖控制满意,晚餐后血糖高,提示白天胰岛素分泌不足。因为诺和灵N不能有效持续24h,需在早餐前增加注射一次诺和灵N或诺和灵30R,以提高中餐及晚餐的胰岛素浓度。

如果患者每天注射胰岛素已经超过两次,两次总量也较大(大约达到0.8U/kg·d),提示B细胞功能较差,应该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可以保留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或α-糖苷酶抑制剂,将胰岛素的补充治疗改为胰岛素替代治疗。

4.2 胰岛素替代治疗 以胰岛素治疗为主,胰岛素的日使用总量接近生理胰岛素分泌量。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替代治疗的患者应当停止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促分泌剂)。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故外源性胰岛素的日使用量明显增大。为了避免高胰岛素血症,可以联合口服胰岛素增敏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在替代治疗中尽量模拟正常人胰岛素的分泌。

具体方法为一天注射2次: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预混(短效与中效混合)的诺和灵30R,50R;一天注射3次:早、中餐皮下注射短效,晚餐前皮下注射中效;一天注射4次: 早、中、晚餐前皮下注射短效,睡前皮下注射中效;一天注射 5次:早、中、晚餐前皮下注射短效,早上及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泵治疗:更接近生理胰岛素分泌,减少低血糖发生。

4.3 胰岛素泵,超短效胰岛素(诺和锐)的使用 目前短效胰岛素不足之处是:(1)起效慢,注射后30min才起效;(2)达峰慢,注射后90min才能达峰,无法与人体的生理分泌同步,对餐后血糖的控制不满意。如果加大短效胰岛素餐前的注射量,则下餐前非常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且使用短效胰岛素注射的病人,他们进餐时间要求比较固定,稍不规则,若有延迟可能发生低血糖。所以近两年来综合科使用胰岛素泵的给药方式进行超短效胰岛素—诺和锐的临床观察,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4.3.1 适应范围 (1)1型糖尿病患者;(2)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3)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老年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事件;(4)需要灵活的生活方式。

4.3.2 效果 (1)强制性的B细胞休息理论,调整了B 5 胰岛素替代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全日的胰岛素剂量 应该能覆盖24h,餐后血浆胰岛素浓度应有高峰,峰值尽可能符合生理模式(一相分泌),2~3h后回落到基础状态,避免下餐前低血糖。

5.2 对于胰岛素抵抗相当严重,但又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的2型糖尿病(肥胖型) 不应该随意通过增加胰岛素剂量来控制血糖,以避免外源性胰岛素过量(医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对于此类患者,应该固定一个合理的日剂量(0.8~1U/kg·d)。血糖控制不满意应通过饮食控制,适当合理运动,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及α-糖苷酶抑制剂。

5.3 胰岛素替代治疗的满意疗效 胰岛素替代治疗患者应该是血糖正常,体重在符合标准或接近标准,才是真正的满意疗效。这就需要进行糖尿病教育工作。

5.4 胰岛素替代治疗患者的体重 胰岛素替代治疗病人,胰岛素使用量应是0.7~0.8U/kg·d。最大量不可超过1.0U/kg·d。

6 体会

  强制性的B细胞休息理论,及500多例2型糖尿病人使用基因合成的人胰岛素治疗实践,体会到2型糖尿病人使用人胰岛素治疗,调整了胰岛B细胞的功能,延缓了胰岛B细胞的凋亡,有利于胰腺功能的恢复,不会产生胰岛素抵抗,不会对胰腺造成损害。

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满意,不要盲目增大降糖药物的剂量。在饮食控制、适当运动的前提下,尽早进行外源性人胰岛素补充治疗,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有利于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

对于老年糖尿病人,自然病程较长,常常合并心脏、肾脏、脑等重要器官损害,建议尽早进行外源性人胰岛素替代治疗,有利于血糖控制,减缓重要器官的损害,延长患者寿命。细胞的功能,停药3个月内血糖正常;(2)有效控制高胰岛素血症及体重的增加;(3)缓解小血管并发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