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5-10

1.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对实验动物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

    处理方法

  胰液分泌量

   

用适宜的电流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增加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中

    增加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从另一些动物的胃中取出少量部分被消化了的食物,导入十二指肠中

 

    大量增加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把一些相同成分的食物不经过胃而直接引入十二指肠中

 

    不增加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A.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     B.胃内消化的食物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C.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盐酸         D.胃酸刺激神经,使胰腺分泌量增加

 

2.很早,科学家就发现了神经对肌肉收缩的支配作用。20世纪初,生理学家勒维用离体的蛙心(带有神经)做材料,研究迷走神经对心脏跳动的控制作用。当他用电流刺激蛙心上的迷走神经时,心脏跳动就减慢下来。是神经传导的电信号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使之收缩减慢的吗?对此勒维提出一个在当时来说大胆的假设。之后历经17年的时间,他终于设计完成了一个简洁而有说服力的实验,如下图:

  【考前关注&补弱】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说明:①插管可以插入蛙心,用以灌注液体,也可以用于将两个蛙心连接起来;
②液体X通过插管流入心脏,取代心脏内的液体,图中箭头表示液体的流向;
③蛙心乙的迷走神经已被去除。已知去除神经不影响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同时保证蛙心乙具有正常的收缩能力,不影响实验的结果。
(1)勒维的实验结果是电刺激迷走神经,蛙心甲的跳动减慢下来,而蛙心乙的跳动也随即减慢。蛙心乙的变化证实了他的设想。他因为这方面的工作而获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请你推测勒维最初的假设是:神经细胞通过产生_____            作用于心肌细胞,控制心肌的收缩。
(2)如果我们不了解液体X对蛙心的跳动是否有影响,那么对上述实验还需补充什么对照实验。

 

【变式】下图为某同学制备的带迷走神经的搏动的离体蛙心(数量若干),用插管插入蛙心的心室腔中。插管内的液体是任氏液(能够维持蛙心跳动的生理溶液),心脏内的血液已被任氏液代替。现用电刺激支配蛙心的迷走神经,发现心跳减慢减弱。为了探究兴奋从迷走神经传到心脏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还是以分泌神经递质的形式,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并请回答相关问题:【考前关注&补弱】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制备好的两个离体的带有迷走神经的蛙心。

步骤二:将两个蛙心分别置于盛有             的容器A、B中,并分别观察测量蛙心的心率(MA、MB)。

步骤三:刺激A中蛙心的迷走神经,并观察测量蛙心的心率(NA)。

步骤四:                          ,并观察测量蛙心的心率(NB)。

请分析回答:

(1)迷走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四中能否刺激B中蛙心的迷走神经后,再观察测量蛙心的心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MA____NA,MB____NB,则实验结论为:_________                                            

②若MA____NA,MB____NB,则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                                          

 

 

1.A

2.(1)某种化学物质
(2)
对照实验处理:实验的材料及蛙心的连接与勒维的实验相同,但不实施电刺激,只进行液体X的灌流,并与其他的离体蛙心进行比较

 【变式】

步骤二:等量任氏液   

步骤四:随后将容器A中适量的溶液转移到容器B

1)传出神经 

2)不能  若先刺激蛙心的迷走神经再观察测量蛙心的心率,则无论兴奋是以局部电流形式还是以神经递质形式从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都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3)实验预测及结论:

(Ⅰ)>      兴奋是以神经递质形式从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

(Ⅱ)>      兴奋是以局部电流形式从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