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训刚:思考是魔鬼,思考是天使

 东方不黑 2012-05-10

思考是魔鬼,思考是天使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科院教研部(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秦训刚

经验告诉我,伴随思考产生的愿景如果与现状构成巨大反差,那么逆转乏术的无奈会变成沉重的十字架,魔鬼般地折磨人;但是,思考的逻辑引力和心智成果让人独享成就的幸福,体验思考的魅力,并生发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思考是天使。

我大学毕业后在湖北著名的重点中学执教语文近20年,教书应试算得上行家里手。1998年,我告别三尺讲台调省教研室从事专门的语文教研工作。其时语文教育正受到社会广泛诟病,教育部在调研基础上从中考改革开始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我对语文教育领域值得追问的问题进行思考,是从这一年才真正开始的。

一、研读与追问

1998年冬季,我参加作为释放新课程改革启动信息的中考改革培训,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考改革的一系列指令,例如:中考语法修辞不考!给当时走火入魔造成民怨沸腾的语文知识教学和技术性训练一声棒喝。在尔后的一系列培训会上,我听过郑国民教授将中外课程进行比较的学术演讲,聆听多位工程院院士有关新课程建模的基础理论报告,其思想话语,闻所未闻,震撼着我的心灵,引发了我对课程改革的浓厚兴趣。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均简称“标准”)先后颁布。带着过去近二十年的教学经历潜心阅读,那观念那话语,隐中情怀,激发了我进入深一步研读和阐释的动机。于是,把“标准”和大纲做全面比较分析,探究“标准”中新问题、新判断的文化背景,分析其实践意义,实者虚之,虚者实之。举例子说,为了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性质,我系统地检阅并对照分析20世纪以来中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关于课程性质的定义,形成一个历史性的认识,思考新课程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描述的必然性及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又如研究课程评价,我更多地接触到国外课程评价研究成果,还阅读相关古籍,溯源我国评价文化,融会考量,集思广益。2001年底到2003年这段时间里,研究课标兴趣正浓,差不多是日思夜想,继之以梦;很多时候深夜潜心某个专题,思有所得,不觉雄鸡报晓,东方既白,那时那刻感觉真是好极了。显性的成果是和我的同行一起,编著出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两本书,后来均被国家课改专家委员会评为全国教师培训推荐优质资源,成为畅销书。

研究总要伴随着追问,没有追问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研究。例如语文知识:什么是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与数理化“知识”是同一概念吗?何种意义上语文知识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我曾从新课程语文教育领域提炼出的十个问题,逐一追问研究,并因此拓展我的研读领域。

当初对我的研究思考具有启蒙意义的一本书是《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6卷,华中科技大学19962003版),是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中国大学演讲集,内容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精华纷呈,启人心智这部大书,支撑着我较为深入地理解课程标准为什么把人文性作为语文属性的一部分,并因此发生了语文教育研究态度的根本转变,由语文教育的功利主义取向转化为人文主义取向。

我常年阅读的期刊,除专业杂志外,就是《新华文摘》和《读书》,这两本杂志中很多思想观点一碰到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便激发我的灵感和思考——

研读俞金吾《人体解剖时猴体解剖的钥匙——历史主义批判》、叶廷芳《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我接受了“不理解现在,就不能解释过去”的命题,形成了自己关于文化传承的基本观念。杨国荣的《哲学何为》、杨振宁《什么是创新》、吴冠中的《我负丹青》促使我参悟心灵、智慧和个性的奥秘,获得关于创新路径的启迪。《丘成桐谈数学与人文》、费孝通《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李零《孔子符号学索引》培养着我研究问题的胸襟态度,优化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西方知识论笔谈》、《现代和后现代价值观的追求》帮助我形成了语文知识教学的基本观点。《话语中的熵》告诫我去陈言,出新语。

自然,研读和追问最勤的是“实践”这部书,有时整天整天地观摩听课,交流共享,让人永远保持着新鲜感。我在课堂产生的灵感和问题意识以及获得的教益是任何文本阅读都不能替代的。

十年研读与追问相互作用,凝结成数十篇论文,直到2008年出版专著《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初步形成了自己关于新课程语文教育的基本观念和课堂教学理想。

我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二、解构与建构  

研读课标,检阅文献,重在获得思想和灵感;在课标和教学之间架设桥梁,实施教学,面临的则是传承、解构和建树。十年磨砺,我在语文教育领域主要积累了下列见解和主张。

语文课程观。语文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因为它没有作为学科要素的相对封闭的知识系统,当然也就没有隐含在知识系统之后的独特思维方式。所以试图以科学方式定义语文,从原点上就是一个悖论。解读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性质的表述,我认为,语文课程通过读写实践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建构其人文精神,它是一门具有独特功能的育人的课程。笔者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只要从“育人”的视角解释语文,建构语文,语文教学的一切领域都会出现新气象、新面貌。

语文教育观。从上述课程观出发,我的语文教育观念和路径就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第一,增容语文教育的价值系统。说语文是育人的课程,首先是育什么样的人。统而言之,是培育符合“三个面向”精神的人。因此,我呼吁“尊严和幸福、理性和宽容、诚信和责任、理解和关爱、生命意识、科学精神和全球视野”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让这些观念像“爱国爱家、团结奉献、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勤奋向上”等价值观那样,发源于语文教育,经由学生的生命实践,内化为行为习惯。

第二,我的语文教学理想是:“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有人”指关注学生的尊严,满足其心理和发展需求;“有书”是把学问做好,掌握课程内容的逻辑。两者之间是思想与学问的关系,目的和路径的关系。课程是跑道,育人是指向蓝天的飞行。因此,我反复倡导,语文教育研究要从“书”和“人”这两个具有原点意义的载体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寻求路径,而不要在不值得思考的问题上耗费生命。

第三,语文教育的要害问题是“教什么”的问题。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质量决定着语文教育质量,因此,要把我们的兴奋点和智慧转移到语文教学内容的建构上面来。文本解读是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首要环节。传统的文本解读的最大弊端是用一套强大、顽固、僵化的概念系统“套解”文本,或搞“六经注我”,造成语文教育的肤浅、平庸和苍白。针对单一的阅读视点和线性思维方式,我以自己的主张和示例,提出四种阅读视点——社会学视点,文化学(特别是人文文化)视点,审美视点和文章学视点;三种思维方式——原则性思维,技术性思维和情景式思维。用这些原则方法根治文本解读痼疾,对语文教学内容实施深度影响。

第四,创设平凡、真实、快乐的语文课堂。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氛围应该是平凡、真实、快乐,让语文教学从以概念崇拜为主要特征的泛神崇拜的半空中尽快着陆。语文学习应该用一个个真实有效过程呈现出来,让孩子们进入文本中的思维空间和生活情境,在课堂上产生切身的体验和不能拒绝的感觉,生发理想和追求;让师生都觉得语文课“好玩儿”。

第五,读写实践应该成为学生的生命需求。学语文就是“读”“写”两件事,理想的阅读和写作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平台,生命的组成部分。最有效的阅读是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最优秀的作文是个性和生命的表达,作文可以“四不像”,就是不能不像自己。

第六,改变语文知识教学的思维方式。笔者对语文知识教学进行过苦心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次。(1)语文知识绝不等同于数理化知识,他不具有普遍必然性,更不能实证。过去语文学科中的“知识”,没有严格的内涵规定,没有内在逻辑关联,没有派生功能,有“知”无“识”,只能称作“常识”。(2)语文知识教学重在建构。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对阅读和写作应该具有支撑功能,它应该是师生在读写对话过程中达成的共识。这样的知识是中性的,有条件的,其表达方式不是简单的概念和判断而是叙事。(3)知识教学的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于支撑读写实践,在于建构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4)传统语文常识在教学时只能作为起点、引子(如修辞),或发挥其辅助功能(如语法),不能作为目的,更不能用丰富多彩的文本为这些所谓的“知识”做实证。

第七,优化课程评价。我主张,从书面考试到课堂评点学生表现的一言一行,都要以学生的尊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根本尺度,颠覆“三中心”,实践评价标准的多向性和多元化,追求评价的最大效益。

第八,做思想型教师。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重点在于观念的与时俱进。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群体无意识的危害,坚持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遵循课程规律两个维度上合乎情理地解释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走向理性和自觉。 

三、孤独与欣慰

笔者从不否认考试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反对用考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代替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怎么考就怎么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我曾从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营垒中走过来,深知其弊。不少教育行为逆天而行,习焉不察,很难逆转。每念及此,孤独、痛楚之感油然而生。十年思考,我从骨子里认定新课程的方向,我以“人”的成长发展需求为根本尺度衡量语文教育中的所有问题,自以为耳目一新。我读书,我思考,我著书为文;2001年以来,面向老师我做过近百场报告,听众数以万计。我讲《语文的人文性与语文教学改革》,讲《新课程语文教学要着重研究的十个问题》,讲《新课程语文教育的理想追求》,讲《语文教育的观念与智慧》——“吾岂好辩哉,吾不得已也”。前贤有言:“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野草·希望》)果然,世易时移,新课程的愿景在课堂上悄然呈现。在湖北实施新课程语文课堂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新的思想视点,新的思维逻辑,新的话语方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共识,并正在尝试着变为生动的教学实践。

这些变化来自新课程的魅力,更发源于一线教师心中的梦想。下面是从博客和论坛上摘录的几节文字,字面上是评说我的报告,隐含的是老师们的心愿。

最近在一张试卷的成语判别题中看到的“经久不息的笑容”的判对让我颇费踌躇。昨天听了湖北省教研室秦训刚老师的讲座,终于认定了这样的说法。三个小时里,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沉浸在他的理想化的语文教学意境中。那颇具孩子气的笑容和他灵动的授课内容相得益彰,深深的吸引着在座的老师。细想起来,自己的颇费踌躇不正是因为远离了微笑,远离了快乐,无法理解原来笑容也可以如掌声般的经久不息吗?

感觉秦老师是个很洒脱的人,他的洒脱来自于对自我的高度认定,来自于对问题的高屋建瓴。他的观点新颖而深刻,让人由衷的感佩。繁琐的条条框框,缜密的理论求证,按部就班的常规教学,在他看来,都是“不好玩”的,而热爱自己的工作,追求个性化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新知新意,在他看来,都是“好玩”的。简单的两个词语,分明包含着他的褒贬态度,而又那样的令人易于接受。也许类似的表达,我也有所接触,然而“好玩”却那样的“于我心有戚戚焉”,令我“过耳不忘”。 

“宝象庄严”的语文新课程,在秦老师的心目中,不过是一句话“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纷繁芜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本质来,这是智者所为。每个教育者如果真的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定会将教育的大地催化得无比美丽。(钱华老师博文《秦训刚老师印象》)

秦老师的讲解字字珠玑,句句精辟,触及的都是教师们最敏感最困惑的部位。他像一位指点迷津的智者,深入人心,让人大彻大悟。他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心目中真正的佛!(石义中老师博文《秦训刚老师——我们心中的佛》)

喜欢听秦训刚老师的课,是因为他常常给我以希望。虽然知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距离,但迷雾蒙蒙中的一丝光亮也能给人坚定走下去的勇气。秦老师的理想一定是所有热爱语文、热爱文化的教师的理想。秦训刚老师的八点希望,将是丹柯火热的心脏,它的亮度足以让我们追随。(湖北沙市一中李萍老师《听秦训刚老师谈语文教育理想》)

看见课堂变化,聆听教师心声,我感到由衷的欣慰,眼前又出现了当时编写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时的幻觉——旷野的鸡鸣,东方的微光。

不过,课改的推进伴随着一种趋势渐强的回声,叫做“回归”。刚刚起步,便曰回归,这声音让我苦涩地再现《百年孤独》中的场景,想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式循环逻辑。回归?先生们,我们回到哪里去?难道语文早就有自己的家园吗?最简单的事实是,唯独语文课程无法编制内容标准,通俗地说,我们还不能确切地知道语文到底该教什么。换一个角度说,语文课程是博大的,动态的,充满机遇的。我们都还是漂泊者,正在寻找家园。“寻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想起电视剧《闯关东》的主题歌词:“漂泊者的家到底在哪一边 回首故乡遥远抬头前路依旧茫然 纵然只有倒下才是终点/我也只有未来没有从前。”“寻找”更意味着不断的实践和思考,享受孤独和幸福,帕斯卡尔的名言可悬为座右铭——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大自然中最脆弱的,但那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都包含在思想之中……让我们好好地去思考吧:这就是道德的真谛。”

带着思考不断前行,我们定能发现“自由的天地,自由的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