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二):关于“整合”和《送东阳马生序》

 菡萏香 2012-05-10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二):关于“整合”和《送东阳马生序》

(2012-05-09 05:37:13)
标签:

杂谈

分类: 阅读课堂

这也是徒弟的课。

这个徒弟也厉害。一毕业就肩扛三个班,而且这三个班以前分属于三个风格完全不同的老师。她居然扛下来了,而且得到学生的喜欢。成绩也很棒。在我看来,这几乎就是奇迹了(在正常情况下,如果老让语文老师教三个班,是不厚道的,是要人命的)。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徒弟的教学风格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战鼓铿锵型”开始向“潺潺流水型”转变。我觉得相当可贵。任何课堂状态,或者说任何生命状态,到最后都应该是润物无声般滋润人心才好。激情这个东西,是必要的。我自己也是完全的激情派。但激情的呈现方式是很讲究的。我现在听课,听许多年轻老师的课,看他们一上来就昂扬地朗诵,或者整体课堂语言表述完全书面话,沉不下去,家常化不了,我就会感慨:我自己当年就是这样的。

“激情”一旦弄不好,就会变为“表演”。我最开始上课,总是受到质疑,说我表演性太强。我总不服气。因为我内心从来没有想过要表演。现在理解别人的质疑了。其实,如果你真心诚意地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对话,自然而然就会化解你的“激情”,你就随和了,自然了,通融了,家常化了。现在朋友们评我的课,总说我真实得让人不敢相信。其实,这来自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你老高高在上,你就永远不可能真实。

所以,一个老师能上出潺潺流水式的课,表象上看只是个性的调整,其实,内在是教学价值观的改变:你是为了展现自己还是为了帮助学生。这是个很要命的问题。有些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都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

 

这个很有能耐的徒弟这次要上海淀区公开课。上什么就很费脑筋。下面是开课前前后后我跟她说的一些话。

 

 

         最开始,她想上一个说明文单元的整合课。我看了她的初稿,我说:

        你的整合的思路很好。但现在的问题是:你是为了什么整合?

对语文而言,整合是相当高端的课程思想。整合不是对文本的简单叠加。整合是勾连、是渗透、是提炼、是粹取……整合的大忌是:比如我研究水果沙拉拼盘,研究了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原来水果沙拉拼盘的原料是水果和沙拉。

如此这般整合,毫无意义不是?

 

所以,你的这个“整合”还需要调整。建议你的切入点小一点儿。说明文可讲的东西很多。你只有四十分钟。你整合的课文达到了五篇。这五篇文章我都上过了,没有哪一篇是好对付的。一节课处理一篇都很吃力。你不可能在四十分钟把五篇说明文的所有内容都一网打尽。如果仅仅最后得出它们是事理说明文,或者蜻蜓点水地涉及到每一篇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等,那么价值不大。我建议你的切入点小一些,再小一些。比如就研究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体系的知识不一定都有用(比如那些繁琐的说明方法,我以为就是属于伪知识范畴),最有价值的还是说明文的语言。谨严扎实的、层次清晰的、典雅凝重的、幽默活泼的、清新可人的、神秘梦幻的……不论从哪一个标准去观察,都大有文章可做。比如说明文语言相当讲究“层次清晰”。而这简直是中国学生的命门。我走遍了大江南北,见识无数学生,很少遇到会说话的。全中国的孩子都只会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层次,那就是:然后。这不是孩子的错,这是我们老师教得不好,没有教上路子。那么,优秀的说明文的层次表达是可以作为示范的:一篇文章用什么做抓手,一段文字、一句话又用什么做抓手,这些点研讨下去,有无限的奥妙和精彩等着你,学生的收获会很实在。我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你们都来听课了,应该有所领悟。又比如,说明文开头的方式,第三单元的文章是相当精彩的,学生也会感兴趣。

总之,“整合”的优势在于“合”之后显现出更本质的东西。那些本来就浮在面上的知识犯不着要用整合的方式去解决。语文课不能上来演戏。有时候越热闹问题越多。

有段时间我对整合做过一些探索。有些课例你可以找来看看,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大美为美》、《电影主角职业探究》,还有一些整合诵读课。《青春课堂》上似乎都有,会给你一些帮助。

整合是语文教学的高端思维,值得好好研究。你现在的功力还不够,可以慢一点儿。学生的每一个四十分钟都很重要,不要把学生当作实验品,把教室当作实验室。每一堂课对学生都是唯一的。把学生当作小白鼠搞实验不人道。所以,如果没有想好想透,宁愿让学生读书,自己暂时不讲。

 

 

 

后来徒弟暂时放弃了说明文的整合,决定上《送东阳马生序》。我说:

我看了你的设计。我的感受是,你依照这个设计来上课,你自己都会觉得比较无聊。为什么?因为“对比”这个东西绝不是《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重点,也不是难点。

但它可能是教学的动情点。放在教学的“爆破”阶段(升华阶段)是可以的。但要让它作为贯穿全课的一个线索,就比较矫情了。第一,就全篇而言,它并没有横贯首尾;第二,这样处理思想教育的痕迹太重了。我们上的是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

所以,这个课要完全推翻来过。首先重新开发教学内容,其次重新确定教学切入点,第三重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第四,重新预设高潮。

文言文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在“文”与“言”的杠杆上平衡。好的文言文课一定是“文言”水乳交融不着痕迹的课。既不滞于“言”,也不滥于“文”。因为你是新老师,要两相兼顾会比较难,所以你可以保持最先的设计,先集中处理字词句,然后再进行文本教读。但要记住,这是比较笨的做法。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最后还是要追求“言文合一”。这是大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分开教是下策。

那么,你这堂课讲啥呢?如何讲呢?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我有如下建议:重点落在引导学生体会“为学之难”的“难”上。只要“难”讲清楚了,讲透了,这堂课的味道就出来了。“难”就是切入点。一字立骨,一字立课。作者写了三个场面。可以用三种方法来讲。我们可以创设各种丰富多样的情景:比如新闻会客厅,铿锵三人行等。可以采访当年被宋濂借书的邻居,表演拜师学艺时的情景,让当年一起求学的富家同学写同学录等等。总之目的就是用灵活的方式把学生引进文字中去,让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文言。

这种讲法你的点拨很重要。你要点拨哪些东西呢?一定是学生看不见的,普通老师也看不见的,教参和各种教辅资料上没有的东西。这样学生才会眼前一亮。你要记住哦,学生手上有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如果你的点拨学生翻书就可得到,那就没有意思了。

比如,第一个部分可以补充适当资料讲讲“书”在那个年代的珍贵,这样方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邻人借书给青年宋濂的可贵,反衬出宋濂的可爱。第二部分可以讲讲“百里”,让学生换算一下到底有多远,如果是现在要走多久才能到达,过去步行和骑马又得多久才能到达。这样,学生就能理解宋濂远行拜师的辛苦了。

总结阶段还是要扣住“难”字做文章。结合后来宋濂的成就挖出“难”后边的“乐”。最后结合对比那段,让学生争鸣:宋濂的故事对新时代的我们有启示意义吗?理不争不明嘛。先是共鸣,就故事体会故事。然后争鸣,跳出故事看故事。文言文就上出时代气息来了。但这个部分点到为止,不用太多。

板书要简单。一个“难”字就够了。最后直接在“难”字上写上“乐”,算画龙点睛。你平时的板书比较繁琐,要学会提炼。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纪念碑,不是繁琐知识的载体。

还需要注意的是:诵读要贯穿整堂课。开启和结束每一个板块,最好的办法都是诵读。每一板块结束后对“难”的总结要精要,要层层深入。整堂课,扭住这个“难”字讲。这就是余映潮老师所说的主问题。

这个课文确实比较难。但是讲四课时也太奢侈拖沓了。以后两课时一定要解决。

 

 

 

最后徒弟在海淀区青年教师展示课上上得相当的棒。我说了下面一段话:

 

因为我电脑临时出问题,我没有听成你的课。只在最后五分钟看了几眼。结果看一眼就看到了问题。当时你正在展示宋濂的成就。课件上有三段短短的话。你要求:请大家看二十秒,然后再读。我的看法是:这二十秒是浪费的。因为课件上语言不多,也不难,且完全没有思维的较高要求。学生不需要准备。这个时候最好的安排是请大家齐读。用惊叹的语气读,用感慨的语气读,用崇敬的语气读,用恍然大悟的语气读……然后顺势推出“以中有足乐者”。你想想,高潮不就出来了吗?这就是教学细节。好的课的精彩就靠这些细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每一个“二十秒”都要细细斟酌,能为他们节约就为他们节约。

还有,能够让学生说话的就一定要让学生说话。能够让更多学生说话的就不要让个别学生说话。不要让课堂成为了那些太优秀学生的“一言堂”。

教师少说一句,学生就可能多说一句。霸道学生少说一次,普通孩子就多说一次,就多得到一次锻炼。这一次一次的锻炼累计起来,最后就会形成习惯和能力。

课堂属于所有学生,而不是仅仅属于优秀学生。好的课堂是没有被遗忘的角落的。


我们要有耐心,不要焦躁。不要老想自己说。自己说当然很简便。但我们说得太多,学生就成为了木偶了。他习惯傻傻地听了,他就懒得动了。懒学生其实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是应试害的。

最后总结一句,我觉得我们要警惕:现在的语文教学,或者说教育的形态,基本上像一个钟点工小时工:干了一点儿活,马上就要工资。这样的人当然成不了老板。这样的教学,当然成不了大器。

共勉吧!

(补记于飞机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