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适合活在天堂与地狱之间

 *Blacksmith* 2012-05-10
各级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这一阶段的工作显然是卓有成效的。“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开始以来,赤橙黄绿青蓝紫,黄色之外其他颜色的信息,也一同没了踪影。那些平时爱发送点儿好玩、能让我笑一笑的短信的朋友们,仿佛都在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了,音信杳然。
吃喝拉撒睡,日子当然还是照样过。但是,感觉上,这世界有些异样。
不禁想起了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已经转述过的一则西式幽默:
一位富豪,临死前拿不定主意死后究竟是去天堂还是地狱。于是跑去请教上帝,上帝建议他参观天堂和地狱之后再作定夺。这位富豪看到天堂的情形是:窗明几净,人人都正襟危坐,神情肃穆,在那里一丝不苟地捧读《圣经》之类经典著作。富豪看后,觉得很无趣。到地狱一看,环境实在是有点差,跟下等酒吧似的,乌烟瘴气。但是,里边的人,却个个都挺鲜活,喝酒、唱歌、跳舞,脸上的表情相当丰富。富豪当即决定,死后去地狱,不去天堂。
可是,他去了地狱之后,很快便发现,情形并不像他参观时所见的那样,而是跟传说的差不多,人们在那里受着各种各样的酷刑惩罚,痛苦万状,死不如生——按照一般说法,只有死了的人才去地狱。
从前转述这个故事,我都照搬了原作的结尾:富豪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便跑去质问上帝:地狱的情形为什么跟他参观时所看到的完全不同?上帝于是告诉他,他参观地狱的时候,凑巧是地狱的十分钟休息时间。卒章显志,寓言的意思是:短暂的休息时间非常可爱。
而现在,我提醒大家,这个故事也可以解读出另一种意思:对许多人而言,乌烟瘴气的酒吧,比窗明几净的教堂要有吸引力。
当然,认真说起来,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人间。人间之所以是人间,就因为它既没有地狱那么肮脏,也没有天堂那么明净。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个本土故事:
《水浒传》第四回中的“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因为替弱势群体(金翠莲和她的父亲金老儿)打抱不平,鲁智深出手时轻重没有掌握好,几拳就打死了貌似黑社会人物的“镇关西”郑屠,结果遭到政府的通缉,或者说跨省追捕。亡命天涯的路上,鲁智深巧遇金老儿父女。金翠莲所傍大款赵员外慷慨地替小三报恩,款待鲁智深一段时间后,为了进一步帮他逃避法律的惩罚,把他介绍到五台山,剃度出家,接受佛门的庇护。但是,鲁智深一到五台山,立即遭到众僧的歧视和排斥。原因是,鲁智深“形容丑恶,貌相凶顽”。剃度之后,鲁智深睡懒觉不坐禅、随地大小便、喝酒吃肉、置兵器打人,惹出许多麻烦,全然不理会佛门戒律。最后闹到碍于赵员外面子、一直照顾他的住持智真长老也无法让他继续留在寺庙里,只好介绍他去自己一个师弟做住持的开封大相国寺栖身。
我们现在读《水浒传》,大约都清楚,“花和尚”鲁智深虽然喜欢饮酒、吃肉、打架,打坐、参禅之类的僧人日常功课一样也不做,但实际上,他的身上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慈悲情怀。鲁智深跟武松构成鲜明对比,武松杀了几个女人,鲁智深救了几个女人——当然,林冲也是鲁智深救的。智真长老修炼有成,他能看出鲁智深“上应天星,心地刚直”,日后“正果非凡”。果然,参加剿灭方腊的征战之后,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僧房歇息,听到钱塘江潮信,想起智真长老赠他的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于是,沐浴,更衣,焚香,趺坐,圆寂。
“平生不修正果,只爱杀人放火”的鲁智深,竟然是真正的高僧;而主张严禁僧人饮酒吃肉(类似今天的“扫黄打非”)的五台山文殊道场的首座、维那及一众僧人们,不过是一些佛性不多佛缘不深的平庸僧侣,伪僧侣。
不由人不怀疑,要把人间搞成天堂般明净的想法,系出自“无间道”人物的头脑,他们意在限制公民无伤大雅的生活自由,制造民众对党和政府的怨怼,最终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