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明二中高二地理试卷

 宇宙巫师图书馆 2012-05-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答综合题必须使用黑色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选择题,共60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 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右表是某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2题。

城市

平均气温(

1

5

11

7

29

27

平均降水量(mm

1

47

75

7

150

5

1.       城市①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2.       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回答3-4题。

3.       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资源匮乏         C.气候湿热         D.地处内陆

4.       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下表是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资料,读表判断5-6题。

1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

经济地带

面积

人口

工业产值

农业产值

科技力量

能源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淡水资源

水力资源

农业

用地

东部

75

21

20

20

5

90

70

80

94

95

10

西部

25

79

80

80

95

10

30

20

6

5

90

5.       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占优势的资源是

A.淡水资源、土地面积         B.人口、土地面积

C.淡水资源、科技力量         D.科技力量、人口

6.       俄罗斯西部地区的特点是

A.土地面积大       B.人口少       C.科技力量强       D.淡水资源丰富

 

下面为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及多年冻土等值线图。读图回答7-9题。

7.         从图中可以看出

A.多年冻土均分布在1月气温小于-20℃的地区

B.积雪日数在180天以上的地区1月气温均在-20℃以下

C10℃积温在1600℃以上的地区1月气温均高于-20℃

D10℃积温小于1600℃的地区积雪日数均在180天以上

8.         导致积雪日数和10积温等值线在图中处向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分布         C.纬度          D.地表覆盖

读右图,完成9-11题。

9.       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是 

A.均为热带草原   

B.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

C.均为热带荒漠   

D.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

10.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的成因与下列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有关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11.    M所在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据报道,美国准备花5年时间,耗资1.25亿美元建南极高速公路。这条特殊的高速公路起点站是麦克默多,横跨罗斯冰架,越过南极山脉,到达南极点,全程1600千米。读图回答12-13题。

12.     高速公路起点站麦克默多的纬度大约是

A60°S               B76°S     

C83°S               D85°S

13.     若沿南极高速公路从南极驱车前往麦克默多,前进方向是

A.先向北,再向西北    B.先向北,再向西南

C.先向东南,再向南    D.一直向正北

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     关于①②③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三地的大气环流相同          B地受大气环流影响与地明显不同

C.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D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受热不均

15.     关于④⑤⑥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地沿海海域盐度最高的是           B地的气候属热带沙漠气候

C.三地中属同一类自然带的是⑤⑥两地     D.三地气候属夏雨型的是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下表示意环北极部分国家北极地区土地、人口、GDP占全国的比重。完成16-17题。

 (人口为2006年数据;GDP2005年数据)

       

  加拿大

 美国

俄罗斯

 丹麦

北极地区土地面积占国土比重()

  43.74

 6.1

51.67

 98O5

北极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1.94

 1.94

 5.0l

1.94

北极地区GDP占全国比重()

   2.1

  0.3

 12.6

  1.3

16.    环北极国家中,北极地区对本国经济发展作用最大的是

A.加拿大        B.丹麦           C.俄罗斯         D.美国

17.    近年来,环北极国家日益重视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

A.地理位置重要                     B.陆地面积扩大

C.人口快速增加                     D.全球气候变暖

北京时间20119292116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回答18-19题。

18.     在伦敦(0°经线)的华人想要观看“天宫一号”发射的现场直播,则直播的发射时间是

A. 281316   

B. 291436     

C. 291316     

D. 30516

19.     乙地的自然景观是

A.亚寒带针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

下表是我国某地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完成20-22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

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

166

48.9

26.2

26.0

3.5

20.    该地可能是  

  A.济南           B.西昌           C.武汉           D.乌鲁木齐

21.    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A122        B35        C68         D911

22.    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长  

  C.大气中云量较少                   D.地面温度较高

 

读右侧的我国某区域图,回答23-24题。

23.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     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坡的降水量少于西北坡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读右侧的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5-27题。

25.    

 

图中铁路是                                                                                                                                                             

A. 兰新铁路         B. 青藏铁路        

C.南疆铁路          D.包兰铁路

26.     该地区与四川盆地相比,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        B.土壤肥沃        

C.水资源丰富        D.热量充足

27.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城镇分布过于集中,应把人口向北部迁移

B.黑河上中游应控制引水量,以促进下游生态恢复

C.由于全球变暖,图中山脉雪线不断升高

D.图中河流主要参与水的陆地循环

 

读右图(图中数字为海拔高度,单位:米),回答28-30题。

28.     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

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29.     该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A.天然橡胶         B.茶叶       

C.棉花             D.花生

30.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读右侧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回答31-32题。

31.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流向为由东北流向西南      

B.图中河流流向为由西南流向东北

C.河流水量丰富,含沙量小            

D.河流汛期长,无结冰期

32.     图示区域地形的特征是

A.丘陵广布         

B.沟谷发育

C.山河相间分布        

D.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华北平原某城市等地租线图,完成33-36题。

33.    商业街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商业活动的范围广  ②商业活动历史悠久,早期就以教堂为中心自发形成了商业中心  ③位于多条交通干线交汇处,交通发达  ④建筑物高大稠密,环境优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4.    图中等地租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      Babc 

Cabc      Dabc

35.    该城市交通发展形成了环形—放射式道路网,从图上可以看出放射式主干道共有

A3          B4          C5          D6

36.    拟规划建设两个新的工业开发区,宜布局在

AMN         BPQ         CMP         DNQ

2008年我国几类植物油消耗情况统计表,完成37-38题。

 

大豆油

棕榈油

菜籽油

花生油

棉籽油

国内消耗总量(万吨)

10576

528

4543

1875

1477

国产率(%)

615

0

832

96

100

37.    2008年我国国产植物油总产量中,居前三位的是

A.大豆油一菜籽油一棕榈油        B.菜籽油一花生油一大豆油

C.棉籽油一花生油一菜籽油        D.菜籽油一花生油—棉籽油

38.    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棉籽油压榨企业的是

A.山东、云南               B.浙江、广东  

C.山东、新疆               D.广西、黑龙江

读下图“我国雨带推移图”,阴影部分为雨带的位置,回答39-41题。

 

39.     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夏至(前后)雨带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0.    对江南水稻生长影响较大的干热少雨天气发生在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41.    导致这种干热少雨天气的直接原因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湖泊减少     

C.全球变暖                 D.地形影响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的97%的市场需求。读图,完成42-43题。

42.    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矿开采业属于

A.市场指向性     B.原料指向性     C.技术指向性     D.动力指向性

43.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

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不好,最好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某地区年降水量介于350450mm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以上,降水年变率大,多暴雨。该地区地处暖温带,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推广以草产业为主农业模式(如图),使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效益。分析完成44-46题。

44.    该区域可能位于

A.宁夏平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45.    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坡耕地退耕还林、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草、林间放牧

B.农田防护 、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 、 坡耕地退耕还草

C.坡耕地退耕还草、坡耕地退耕还林 、  林间放牧、 农田防护

D.林间放牧、 坡耕地退耕还草、农田防护、 坡耕地退耕还林

46.    种植牧草为枢纽的农业模式,主要的环境效益是

① 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② 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③减轻土地盐碱化、沙漠化 ④ 防治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内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47-49题。

河流

长度(km

多年平均径流量(亿m3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1090

226

61

541

624

0.14

伊犁河

441

118

4.6

3420

2709

0.16

47.    甲、乙、丙三条河流依次是

A.海河、黑龙江、闽江           B.闽江、黑龙江、海河

C.海河、闽江、黑龙江           D.黑龙江、海河、闽江

48.     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9.     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流域植被覆盖率高

    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

读江苏省2000年、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和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占全省人口比例,回答50-51题。

江苏总人口及三大区域占全省人口比例

年份

项目

2000

2010

全省总人口(人)

74382809

78659903

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0

苏北

43.17

37.82

 

50.    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51.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低于10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52-54题。

52.     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

53.     此时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锋面在附近活动

C.受山地影响       

D.受台风登陆影响

54.     在这种天气影响下,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          C.洪涝灾害             D.水土流失

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读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完成55-56题。

55.    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56.    该村最可能位于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国是世界重要的苹果生产和浓缩果汁的出口国,据图回答57-58题。

57.     山东的中低山丘陵区苹果树多规划种植在山腰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通风散热

B.受台风影响小

C.低温、冻害影响小

D.有利于保持水土

58.     影响苹果浓缩果汁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交通           D.气候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59-60题。

59.     图中直接显示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等级上升

60.     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郊区交通比市区更加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非选择题,共40 )

提示:请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到答题纸相应位置。

61.(11分)读美国年等降水量图(单位:mm),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美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3)

 

(2)甲所在区域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水果、蔬菜基地,其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3)

 

(3)说出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及生产特点。(2)

 

(4)试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成为美国最大工业区的原因。(3)

 

62(16)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和“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以                 地形为主。(1)

2)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特点是                                     (2)

   3)简述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4)

 

   4)乙城市计划在P点建一港口,请简要评价该地的建港条件。(6)

 

   5)近20年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                

                                                                    (3)

 

63.(13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主要棉区自然条件概况

自然条件

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棉区

新疆棉区

>10积温(℃)

4000~4800

4500~5500

3000~5500

>15持续日光

150~180

180~210

145~200

最热月平均气温(℃)

25~28

27~29

24~33

年降水量(mm

550~950

900~1400

5.9~199.1

年日照时数(h

2200~2900

1700~2500

   2600~3300

材料二: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下图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疆棉区与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棉区相比,生产棉花的自然条件中最大的优势是                      ;最大的不足是               ,解决的措施是                             。(3分)

2)简述产业转移对新疆地区的影响。(4分)

3)简述在纺织产业链中浙江与新疆分工的差异及主要原因。(6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非选择题(40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