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论亲

 聽雨軒sjh 2012-05-11

孟子论亲

亲亲,仁也,这是儒家治世对策之本。因此,也成为了孟子用力较多一个字。《孟子》一书中涉及字之处有以下:

1,孟子对曰:“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重仁的人从来不会遗弃他的亲族,重义的人从来不会不顾他的君主。”](《梁惠王上》)

2,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所谓古老的国家,并不是指它有年代久远的大树,而是有世代为官的臣僚的意思。大王没有亲信的臣仆了,过去所进用的人,现在弃君而去都不管了。”](《梁惠王下》)

3,孟子对曰:“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您不要责怪他们,您施行仁政,那么民众就会亲近他们的上级、为他们的长官死难了。”](《梁惠王下》)

4,孟子曰:“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

5,孟子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我听说,君子不会在天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上俭省自己父母的用度。”](《公孙丑下》)

6,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滕文公上》)

7,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滕文公上》)

8,(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9,孟子曰:“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蘽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滕文公上》)

10,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11,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

12,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离娄上》)

13,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离娄上》)

14,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离娄上》)

15,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

16,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离娄上》)

17,孟子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万章上》)

18,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万章上》)

19,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

“怨。”

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乎!高叟之为《诗》也。”

曰:“《凯风》何以不怨?”

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小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告子下》)

20,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

21,孟子曰:“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尽心上》)

22,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则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

23,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尽心上》)

24,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也,一间耳。”(《尽心下》)

25,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见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尽心下》)

孟子对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将亲情衰退,父子、兄弟相残夺位,作为春秋战国乱世之根源。他视为本,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并将情做基础,与敬长之义相配,构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孟子看来,必须遵循礼,必须按照君臣、父子、兄弟建立亲情关系,由此可以维持社会安定。孟子的,一方面不是无原则的亲,相等的亲,不是墨子的兼爱,是有上下差等的亲;另一方面具有超越性,可以超越权位、超越规制,如舜为天子,若其弟为匹夫就不是亲爱他了,若其父杀人则应放弃天子之位背负他出逃,将亲推至极端。对于孟子的,抽象看,放之四海而皆准;具体看,则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