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柱及脊柱相关疾患标准化分析

 休閑 2012-05-11

脊柱及脊柱相关疾患标准化分析

“鼠标手、网球肘、会计的脖子(颈椎病)、司机的腰(腰椎病)”成为形容另一类“现代文明病”的一句顺口溜。

谈起脊柱病及其相关性疾病,大家可能会很快联想到“颈肩疼痛”、“腰背酸痛”。的确,因职业导致各种不同年龄层次人的颈椎病、腰椎病等脊柱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多,脊柱病变引起疾病和痛苦远不止这些,当脊柱发生病变时,它可对机体造成各种各样的伤害。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和“栋梁”,是人体传递信息主干。因此,与脊柱相关的疾病就非常多,迄今已报道的脊柱相关疾病已达70余种。生活中,常见有的患者在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胸闷心慌、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等症状后,不是到神经科、五官科就治,就是到消化科、心血管科治疗。但经过长期药物治疗后,以上不适症状如果仍得不到缓解,就应该考虑到骨伤科(或脊柱专科)看看了。

一、

什么是脊柱病和脊柱相关疾病?

 解剖学上所说的脊柱,就是大家常说的“脊梁骨”。它是人身上的中正线,是由一节节的椎体通过韧带、小关节、肌肉等组织连接成的,支撑着上身的重力和活动等。 脊柱病是由于先天性、退行性、炎症性、外伤性等损害,导致脊柱本身及其椎体、椎间盘、脊髓、神经根和附件等结构受损,并可以影响其它脏器。包括先天性或发育性畸形,脊柱退行性疾患(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综合征、慢性腰背痛等),脊柱相关性疾病(颈心综合征、颈胃肠综合征等),脊柱软组织疾病(落枕、颈部扭挫伤、腰部扭挫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颈腰部韧带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等),脊柱创伤,脊柱肿瘤,脊柱感染(炎症性、结核性感染等),脊柱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等),椎体骨质疏松症等。脊柱相关疾病是指由于脊柱力学不平衡而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刺激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相应症状、体征。 脊柱相关疾病又称脊源性疾病,是从脊柱生物力学和生物信息学角度来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发生这些疾病的脏器或组织均与脊柱有一定关联,联系的媒介或环节有:神经性、体液性、生物电性、血流动力性、代谢性、生物力学性等方面。由脊柱病变而引发的其他内脏器官“脊柱相关疾病”呈上升趋势,已达70余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横跨内、外、妇、儿、神经、五官、脊柱外科、康复医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凡病因不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应该考虑是否有脊柱病的可能。

二、

造成脊柱相关疾病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脊柱相关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各种病因作用于脊柱,导致脊柱及其相关脏腑的功能异常,产生疾病。由于脊柱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人们所处的环境地点不同,人体体质因素、致伤外力、感邪程度等的差异,就产生了人体对各种病因反映的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有创伤、劳损、外邪侵袭、瘀血阻滞、七情内伤、内环境(内分泌系统)紊乱等。 脊柱相关疾病的基础病因包括脊柱的退行性变(椎间盘退变、椎形边缘骨刺的形成、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椎体其它部位的退变),慢性劳损(长时间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睡眠姿势不良、旧伤未愈再受新伤),咽喉部炎症(急、慢性咽喉炎),脊柱先天发育不良(先天性椎体融合、齿状突发育不良或颅底凹陷症、棘突畸形、颈横突肥大、脊柱裂、椎体形态变异等)。意外事故、运动性损伤、医源性意外等外伤均可引起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此外,轻微扭挫伤、感受风寒湿的刺激、内分泌失调也会成为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诱因。 某些脊柱相关性疾病不能用上述理论进行解释,一些学者又提出“衣架理论”。当悬挂的某件衣服过重,就会使衣架失去平衡。当人体内脏病变时,如肝炎时肝的重量和体积不断增加,若得不到及时适当的治疗,久而久之,由于脊柱内外力的平衡失调,再加上炎症对脊柱周围软组织的刺激,就会发生像衣架偏歪的情景,导致胸椎错位。说明内脏病症同样可以引起脊柱失稳,它们之间是互为因果的。除了内脏病变可以引起脊柱失稳移位,外伤性或劳损性肋骨错位也是胸椎失稳不可忽视的因 素。 总之,脊柱病刺激或压迫了附近的植物神经、刺激或压迫附近血管、刺激或压迫脊柱附近的脊神经及感受器、脊柱的退变、短缩减少了胸腹腔的容积、产生脏器的压迫等方面,都可以导致脊柱相关疾病。

三、

脊柱相关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脊柱的疾患除可产生自身功能范围的改变外,还可引起脊髓、神经、血管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等临床综合征。它不仅涉及大家所熟悉的颈、肩、腰、腿痛,还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许多种病症。 根据1992年首届国际脊柱相关疾病会议论文报告,至少有70余种疾病与脊柱有关,如:偏头痛、眩晕、耳鸣、过敏性鼻炎、呃逆、近视、神经衰弱、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早搏、哮喘、心绞痛、类冠心病、胃炎、胃溃疡、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结肠功能紊乱(腹痛、腹泻、便秘)、肢体感觉异常、痛经、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如果将脊柱分为三个部分:颈段、胸段、腰段。

       颈段脊椎损伤在临床以头面部五官症状和颅脑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有眩晕、头痛、眼部症状、鼻部症状、咽喉部症状、耳部症状、颅神经症状(呛咳、音哑、伸舌障碍、语言不清、软腭麻痹等)、循环系统症状(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和其他一些症状。 胸椎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很多内脏的俞穴位于这个部位,也是脊柱内脏相关疾病体表反映点的常见部位,临床表现主要以内脏的功能失调为主:胸脊神经激惹症状(损伤的神经节段支配区的放射性或局限性胸背部疼痛、麻木、肌肉紧张、痉挛或肌肉萎缩),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皮肤苍白、潮红、冰凉、灼热、多汗或无汗、心悸、心律失常、假性心绞痛、胸闷、胸部堵塞和压迫感、呼吸不畅、喘咳或痉挛性呛咳以及哮喘、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胃痛、腹痛、腹泻、便秘、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胆囊炎等)。 腰脊椎和骶髂关节损伤主要表现为腰腿痛和盆腔脏器的功能紊乱:腰痛和腰腿痛、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症(尿频、尿急、排尿不畅、遗尿、阳痿、下腹疼痛、里急后重感、腹泻、便秘、痛经、月经失调等)。

四、

怎样判断是否有脊柱相关疾病?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排除相关系统疾病后可对患者进行一般检查,如外观姿势、疼痛、脊椎活动范围、脊椎棘突偏歪等情况可对患者疾病做出初步诊断,但是明确诊断还要依靠系统、周密、准确的检查,如X线平片、CT、MRI等,有时还要做一些特殊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如奎氏试验、椎管造影、椎间盘髓核造影、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脑电图等。五、如何防治脊柱相关疾病? 对于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我们提倡中医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的观点,在“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指导下,应用手法(正脊)、药物、导引练功、康复训练、理疗、手术等治疗方法,明确诊断,有的放矢。具体治疗方案应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订。 虽然现在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平时有意识地自我保护脊柱也是至关重要的,即符合于中医提倡的“治未病,未病先防”理论。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应隔段时间伸伸懒腰、练练八段锦、太极拳等,以改变脊柱的位置;选择枕头时,高矮要合适;平时抬举沉重物体时,应该屈膝下蹲,双手拿起而不能光用单手。 脊柱疾病可发生于从出生到老年的各个年龄段,因此脊柱健康也要“从娃娃”抓起,并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养成定期脊柱检查保健的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