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谋无断

 太阳下的森林 2012-05-11
过分的自信被认为是骄傲,是一种不良情绪,而没有自信亦被认为是一种不良情绪,我们把它叫作迟疑。 
     造成迟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德国物理学家、哲学家、讽刺作家利西膝贝格看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某一件事的疑惑不信往往起源于对另一件事的盲目相信。”比方说,盲目相信命运,就会对自己该做什么举棋不定。有的人,由于多次遭受失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以后就是有机会,也不敢再作主张,因此也会造成迟疑。也有的人,由于某种原因,一直没有自作主张的机会,久而久之,让他拿主意也拿不下来了。还有的人,或者因为容貌不佳,或者因为性格内向,从小被人轻视,产生了自卑感,处理问题时也可能表现得特别迟疑。 
     在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备曾提到河北袁绍,说他“四世三公,门多故吏”,“部下能事者极多”,问曹操可否称其为“英雄”。曹操对他的评价则是:“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此时,刘备正“勉从虎穴暂趋身”,惟恐露出锋芒,被曹操所害,所以故意说些没见识的话;而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正踌躇满志,所以讲的倒是真话。曹操准确地揭示出了袁绍身上的两重性:他一方面“色厉”、“好谋”、想“干大事”,甚至“忘命”;另一方面却“胆薄”、“无断”、“惜身”并贪“小利”。这两组互相矛盾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构成袁绍“迟疑”的性格特征。正是“迟疑”断送了原来在袁绍手中的好多次机会,使兵广粮足的他在残酷的军事斗争中败下阵来,甚至输给了白手起家的刘备———没能在三分天下时夺得一席之地。 
     刘备在关、张二人不知去向、家小都陷入曹操之手时,曾寄身袁绍之处,袁绍两次下令,要将刘备推出斩首,但都被刘备片言释难。 
     第一次是闻说关羽杀了颜良,袁绍一听便“大怒”,指着刘备说:“汝弟斩吾爱将,汝必通谋,留你何用。”即唤刀斧手推出刘备斩之。他的反应这样强烈,决断下得这样快、这样猛,真可以称得上“色厉”二字。当时刘备并不慌张,从容地说:“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备自徐州失散,二弟云长未知存否;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察之?”刘备的话虽说有三个问号,内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说:“赤面长须”的人不一定就是关羽。但就这么一句话,袁绍就立刻将前面的主意推翻,指责沮授说:“误听汝言,险杀好人。”并仍请刘备上帐坐。 
     第二次听说关羽杀了文丑,袁绍又是“大怒”,甚至愤恨得开口大骂:“大耳贼!焉敢如此!”又是“令推出斩之”。熟知其心性的刘备请求“容伸一言而死”。他一定还记得,上次袁绍发怒之时,就是“一言”救了自己的命。他或许已知道,像袁绍这种性格的人,只要“一言”就足够叫他迟疑了。当然,这次的“一言”比起上次来要复杂一点,因为听说“今番又是红面长髯的斩了文丑”时,刘备曾“慌忙骤马来看”,隔河望见一簇人马,往来如飞,旗上写着“汉寿亭侯关云长”七个大字。刘备已经知道关羽的确在曹操处,再像上次一样赖掉算数肯定是不行的了。所以刘备分析说:“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袁绍被他三言两语说动,又回头说:“玄德之言是也。”又指责他人“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又“喝退左右,请玄德上帐而坐”。 
     我们暂且不论袁绍的哪一次举动是对的,如此出尔反尔,并每次 都不忘责难他人,足见他的确是“无断”。由于他的当断不断,让刘关 张有了“会古城主臣聚义”的机会。 
     著名的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其中, 袁绍的性格缺陷也是葬送河北大军的关键之一。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初遇时,袁绍的兵有七十万,而且粮草充足。这是明摆着的优势,“曹军新到,闻之皆惧”。但曹兵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勇猛,用荀攸的话来说:“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知彼知己的沮授和荀攸各自根据双方的优势和弱点,提出了原理相同而方法相反的作战原则,也就是沮授说的:“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袁绍军最好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而曹操军所担心的,正是“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 
     战事开始时是朝着有利于袁绍的方向发展的。第一阵,由于审配早有准备,曹军冲阵失败,尽退至官渡。之后,袁绍兵在曹操寨前筑起土山,令军人下视寨中放箭,曹操军便连夜造发石车数百乘,往上乱打。袁绍军用铁锹暗打地道,直透曹军营内,曹操兵则绕营掘长堑,使他们“果不能入”。从形式上来说,倒是兵来将挡,土来水淹,难分输赢,甚至可以说,曹军还稍占上风。但关键的是,时间正在流逝,粮草正在消耗。“自八月起,至九月终”,曹军“军力渐乏,粮草不继”,他们所不愿见到的“迁延日月,粮草不敷”的现象终于出现了。 
     在这紧要关头,袁绍却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用人不当,把 “性刚好酒”的大将淳于琼派去把守粮草重地乌巢;二是不用许攸“首尾相攻”之计,非但失去了打败曹军的大好机会,而且把深谙内情的许攸逼到了曹操处。 
     韩猛押运粮草被曹军劫走后,审配就曾提醒袁绍:“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袁绍嘴上说:“吾筹策已定。”实际派出的却是错误的人选。 
     曹操在军粮告竭的情况下,急忙派人到许昌叫荀彧作速措办粮草,星夜解赴军前接济。这个使者走了不到三十里,便被袁绍的兵士捉住,信落到袁绍手中。谋土许攸建议说:“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 
     许攸的建议是十分有价值的,曹操听后也惊呼:“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也。”但袁绍却迟疑不决,理由是“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这正是利西膝贝格所说的,由于盲目相信某样东西而引起的对另一件东西的疑惑。袁绍盲目相信的是对手曹操的智慧,对自己身边的谋士反倒不敢相信,白白失去了大好机会,正应了曹操对他的评价:“干大事而惜身。”结果被许攸不幸而言中:“今若不取,后将反受其害。” 
     用一度非常流行的政治术语来说,许攸“历史”上的确有“污点”:他“少时曾与曹操为友”。现实中,许攸也有错误:在冀州时,常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袁绍不信任他也不能说毫无道理。然而,许攸自袁绍处而到曹操那里,可疑性应该更大,张辽就对曹操指出过:“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丞相未可轻往,恐许攸有诈。”但曹操的态度就极其明朗,说:“不然。许攸此来,天败袁绍。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彼若有诈,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张辽还不放心,说:“亦须防袁绍乘虚来袭。”曹操则胸有成竹地说:“吾已筹之熟矣。” 
     他的思路大体是: 
     一、(最好)许攸无诈。
根据:他肯留在寨中(可见在此之前曹操已做了一个试探性动作,就是“重待许攸,留于寨中”); 
     二、(其次)可以暂且不管许攸有没有诈。 
     依据:军粮问题已成燃眉之急,不用许攸之计也是坐以待毙。 
     三、(最坏)许攸有诈。 
     对策:周密安排。“教荀攸、贾诩、曹洪同许攸守大寨,夏侯淳、夏侯渊领一军伏于左,曹仁、李典领一军伏于右,以备不虞。”
周全的思路,使得曹操能毫无疑忌地依计而行,一把火烧了乌巢,让袁绍在粮草上的优势丧失殆尽。
可见,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身有无可疑之处,而是如何来面对疑点。事情如果简单到只有一个答案,那也就无所谓决断。要养成自己不迟疑的性格,就是要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事实面前当机立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