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副职应具备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技巧的几个侧重点:

 太阳下的森林 2012-05-13

1、走近权利的技巧。作为领导者,谁都想获得权力,拥有权力,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成绩。然而,权力是稀缺资源,并非人人唾手可得,要想走近权力,也要讲求艺术和技巧的。如果把获取权力的希望寄托于个人魅力、容貌、金钱和后台关系无疑是错误和可笑的,而灰心丧气,只满足于现状更是软弱无能的表现。那么,怎么样靠近权力、拥有权力呢?一是给自己创造机遇和运气。抓住机遇,敢想敢干。几点建议:①重新思考正在做的事;②思考下一步怎么去做;③做事要脚踏实地;④敢于接受额外的工作和任务;⑤积极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⑥要有敏感性,及时勇敢地抓住工作主动权和寻找到的机遇。二是主动出击,敢于承担责任。工作的独立性给自己创造了一次施展才华的机遇,多做一些工作又可以获得对业务的控制权和给自己表现机会,日积月累,你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班子中或是部门、单位中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说话有份量、有权威,成为决策的核心;但是,通过正常渠道获取权力,必须是以自己雄厚的素质能力积累为前提和基础的,否则,有了机遇,也会在你手里流失并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结果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当然,我们更加反对为了权力而不择手段的行为和做法。

2、副职的用权艺术。副职在班子中处于特殊位置,要正确处理好上下、左右、前后及周边环境的关系十分重要且绝非易事。(1)善于在领导和被领导者之间合理用权。一是尊重正职、服从正职领导。既不能以为资历深、能力强、基础好摆资格,甚至贬低正职、抬高自己;也不能因为年轻有为而讲过头话、办过头事、出风头尽,看不起正职。副职要摆正自己的配角位置,在各个场合尊重正职、维护正职、理解正职,共同树立正职的威信,树立班子的权威。副职平时不能持才敖物、锋芒毕露,要韬光养晦、修炼身心。二是要围绕正职和班子既定的思路开展工作。切忌自以为是,我行我素,标新立异逞强好胜,与正职唱反调,造成“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不好局面。三是要为正职和班子真心提醒、拾遗补阙。正职在决策和其他安排部署时,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限制,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和疏漏,不一定十全十美,工作方式也不一定恰当。也不可能事必亲躬,错误难免。对正职的失误,副职要讲求方法,做好纠偏救弊工作,领取把损失降低道最小程度。当正职决策失误时,副职要主动陈述自己的看法,使其心悦诚服的修正错误,但却不能在私地下或是群众中品头论足、说三道四、拨事论非、显摆自己。作为副职,要有这个能力,这个态度,这种品质。四是要克服依赖思想。副职决不是正职的传令兵、扬声器,而是独当一面的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副职信奉“副官副官,吃饱打转”,对工作缺乏主动性、智贫见浅,无所作为,左靠右依、上推下派、“屎壳郎拱粪蛋――说咋拱就咋拱”,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这实际上即给正职工作上造成麻烦,削弱了班子领导权威,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的威信,使自己得不到领导和群众的拥护。因此,副职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不管领导安排不安排,是活人的或是得罪人的,都要积极想办法,主动热情的去做好,不要一有麻烦就推给正职领导,要真正负起独当一面的职责。(2)善于在分工和合作中合理用权。一是不越权。既不能与正职抢镜头、争高低,更不能利用正职的某些不足显示自己,炫耀自己。二是不争权。部门和单位往往有几个副职,各自分管部分工作,副职切忌插手其他副职分管的工作,因工作交叉或是综合性、临时性工作可主动协商或是对照组织原则和领导程序通过正职或其他领导协调,切不可乱插手,以免造成下属无所适从,副职之间闹矛盾。三是不夺权,不剥夺下级行使职权的资格。如果副职大包大揽,一竿子插到底,中下层管理者成为摆设,不仅挫伤下级积极性,还造成上下级、干群之间的矛盾。(3)善于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中合理用权。一是正确处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的关系。凡是集体决定的,必须积极贯彻执行。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正职汇报后,大胆地去执行;对工作中出现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提交集体研究后去办;对自己具体分管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结果,有头有尾、善始善终,不能坐等正职安排,或是拖拖拉拉,有分管不过问没行动;特别是要严守工作纪律,对集体或是班子研究的事情,不应该向外传播的坚持做到不传播,守口如瓶,就是与班子的决定有不同意见,也不能在下级或是部属面前发牢骚、带情绪、议论是非,搞挑拨离间,造成舆论混乱和群体不团结。二是经常沟通,互通有无。副职之间切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如果不沟通、不交流、不协调,副职与副职、正职与副职、副职与干群就会产生误会、误解、隔阂,也容易给一些谣言、小道消息和虚假信心的传播提供平台,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可乘之机;这就需要同志之间及时沟通,真正做到政治上互相信任不猜疑、思想上互相交流不隔膜、工作上互相支持不拆台、失误上互相谅解不指责、生活上互相关系不冷漠。真正做到上下一心,左右逢源。

3、学会对下属的管理。作为副职,是居于正职和下属群众之间的一个特殊位置,学会对下属的管理十分重要。“知己知彼,将心比心”(《增广贤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对于我们的下属干部职工,作为领导者,首先要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掌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基本素质、家庭等生活背景;其次,分类施教,对口管理。在一个单位或是部门里,总有一些喜欢做“墙头草,顺风倒”的下属,这种人只想找靠山,求个平平安安,不愿意有大的作为,对于这样的下属,你大可放心,按照正常上下级关系相处既可,但最好不要给他们安排重要工作;有一些下属,能力强、工作效率高、质量好,但小毛病、小缺点不断,这样的下属,你首先明确指出他们的不足,耐心地作工作,让他们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促其提高,否则,按制度处罚,保证单位的纪律的严肃性,特别是在重要工作上多压担子,跟踪监督,使其尽快改正提高,切忌一味指责,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象汉代刘邦用人的那样。(陈平的“盗嫂贪银”、吴起的“杀妻拜将”)有一些下属,明明知道自己的不少缺点和错误,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单位工作和形象,但是就是我行我素,不知悔改,对于这样的下属,在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果断地给以纪律处分,绝不能姑息养奸,放任自流,影响单位大局和其他职工的稳定。还有一些下属,对你当领导一开始就不服气,认为能力资历比你强;对于这样的下属,不能硬碰硬,而是应该找机会,放下架子,心平气和地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工作上尊重和关系他们,主动征求他们的看法和观点,以低姿态赢得他们看法的改变和对你的尊重。还有一些下属,他们阳奉阴违,笑里藏刀,唯恐你在生活和工作上不出错,等待机会,把你搞臭搞下去;在这种人面前,绝不能随便和儿戏,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更不能做,真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有合适的机会和理由,建议将其交流到别处去。

4、权利转移交接的学问。作为副职领导,在正职有事、外出、空缺时,临时代行管理一个单位或是部门的职责,这个时候,也要讲求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学问。一是明确自己的身份和权力局限,切不可妄自尊大,目中无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要正确用权,谨慎用权;二是在大的决策和重要工作上,及时向原领导请示汇报或是广泛征求班子其他副职成员或是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切忌独断专行;三是对于一些涉及干部人事和重大开支的事项,如不是非办不可的,尽量拖到正职领导来后处理;四是临时负责期间不要随便给干部群众承诺自己单独决策不了的事情;五是不要趁机在别人中罔议原正职领导或是其他副职领导的流长非短;六是正职领导或是新任领导到位后及时主动交回权力,详尽汇报工作前后,切忌喊不平,发牢骚。尽心尽力,诚心诚意支持好正职领导的工作,给自己以退为进的机会。

5、集体领导的高效运行。一个领导班子或是领导集体的整体运行效率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我这里着重谈班子里副职如何消除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问题。当前,我们的干部安排上有一个重大弊端,就是副职过多的问题,其实际后果是:人浮于事、官多兵少、分工过细、政出多门、协, 调成本高、下级无所适从等问题。有的甚至班子不团结,搞内耗;有的“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单位运行混乱不堪,令人啼笑皆非。在这种情况下,合理设置班子副职职数,显得十分必要。另外,正副职之间、副职与副职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支持与配合就十分重要,俗话说:“两人一条心,无钱堪买金。两人两条心,有钱难卖针”。林则徐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领导要有识人之明、纳言之度、容人之量。班子只要团结,同级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就能变分散为集聚、变离心为同心、变个体功能为整体放大的功能,最终强化了班子的整体合力,提高了组织效率。

6、协调与沟通的技巧。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团体,班子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内外部之间不可能不发生矛盾,产生误解,作为班子副职,如何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理清思路,协调各方,化腐朽为神奇,这确实是一种考验。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恨不能解决呢?什么事情,只要一心为公,胸怀坦荡,没有解不开的疙瘩。这里就需要运用领导者协调与沟通的艺术和技巧。一是要直面冲突和矛盾,一个部门和单位,如果没有矛盾,则失去了活力,领导者要正视这个现实,闻争则喜,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切不可见了矛盾不敢看、碰着问题绕着走;二是抓住矛盾和问题的关键进行沟通。(1)正式沟通:正常渠道和方式的沟通。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单位、部门之间和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2)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以外的沟通方式。个人之间、感情沟通、信息随意失真的沟通、人为情感因素和个人爱憎在里面。对组织而言有利有弊。有利之处在于拉近了沟通者之间的距离和情感,以情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利于化解矛盾和纠纷,达到组织直面沟通不能够达到的效果。不利之处在于:这种沟通容易变成一种对抗力量;这种沟通不负责任,往往捕风捉影,以讹传讹,造谣生事;信口胡言,歪曲真相,孤立先进,打击进步;这种沟通往往因为众口铄金,法不责众,影响工作推行;这种沟通的非正式领袖,特别是一些对正职、对班子有些不满的副职或者“大头”人物往往利用其影响,操纵群众,制造分裂,影响团结,破坏大局。我们在沟通中可以利用非正式沟通的好处,常“吹吹风”“透透气”;警告造谣者;把决策变为群众的语言去宣传,实现组织和领导的意图。举例说明非正式沟通内容的不确定性:某厂实验,写“轻摇西湖小舟,缓缓划向溪流”,让30个人分组坐下,用耳语相互传递,至最后一人用纸写下。有的组丢了下句,有的竟传成“你摇西湖小舟,我们划向汗流”。弄的大家啼笑皆非,无不愕然。正如通常所说:“锣敲三锤必变音,话传三边定走形”。三是积极创造一种“人和”环境。中国人讲求“和”的哲学,“天时不如地理,地理不如人和”。作为副职,能不能营造“和”的氛围,有效的解决处理矛盾和冲突,取决于一下三点:A、判断和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的能力;B、控制对待冲突的情绪和态度的能力;C;选择恰当方式处理事情的能力。一般而言,可以推荐的方法有四:A、彼此谦让,公正处理,迫压双方;B、延缓处理,静观其变,等待最佳处理时机;C、迂回前进的方式,对于一些无原则的矛盾和纠纷采取模糊态度,运用迫使双方做出一些合作、折中、妥协、退让等办法;D、泄愤释怒的方式,学习日本的“健康管理室”的办法,给冲突双方创造一个冷静、发泄、倾诉的调节环境和渠道,化解冲突,教育各方。四是积极协调所属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感觉到或是碰到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群体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可能主要是由于他们之间目标上、认识上、职权划分上、团体利益上、部门及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作为分管领导,应该积极协调和沟通。建议有三:A、做好目标、任务、思想、信息、感情等方面的沟通;B、积极倡导和严厉要求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打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状态,破除“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狭隘做法;C、维护各部门、单位合理的利益和工作上的竞争,关键是保持处理事情的公正、公开、透明,严肃处理不正当竞争。五是运用正确方法做好副职与副职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采取真诚、理解、谦虚、冷静、求和、妥协、自责、实事求是等态度化解矛盾,协调冲突。

7、决策的智囊作用。决策就是出主意、想办法、作决定的活动过程。作为一个副职,即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又是正职领导的助手、参谋、智囊,因此要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十分重要。一是博闻强记,钻研业务,使自己成为本业务系统的内行、专家,这是当好参谋、智囊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思考总结上下工夫,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常学习、巧学习、勤思考、善总结。二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全面掌握单位系统工作行情。三是多方征求意见,加强思想沟通,形成思想共识。既要了解正职的思想意图和工作风格,又要掌握下属及群众对决策的态度、反映和期望。

8、危机管理的积极探索。在日常领导工作和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突发、危机和棘手的事件,作为副职,不可回避,也要正视挑战。有些危机事件往往接踵而至,甚至发生连锁反应,真可谓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祸不单行;如何成功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这对副职的领导素质和领导能力提出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是当正职领导在家时,按照班子和正职领导的安排部署,积极主动的协助领导处理危机,主动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不回避、不挑剔、不推不拖;二是当正职领导不在时,要沉着冷静,主动挑起处理危机的担子,除及时向正职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危机情况外,尽快动员方方面面力量,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赴危机现场,摸清情况,组织抢险救灾或是现场依法处理危机,控制事态扩大,尽最大可能降低危机成本;三是在主导处理危机过程中,对于不需要现场必须做出决定的表态,不可以随意表态或是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而随意承诺,可以将问题推后有集体或是班子研究解决;四是在副职主导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对于来自上级部门或是正职领导的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指令和要求,除及时汇报说明情况外,要按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去处理,要勇于承担责任。“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讲的即是这个道理。如哥舒翰的悲剧。在处理危机事件中,有几点技术上的建议:A、先发制人,掌握危机事件发生控制的主动权,如大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B、亡羊补牢,知错必改,防止类似事件或是次生灾害的再次发生,如地震发生后要求从危房或是窑洞中撤出;C、主导解脱,预防悲剧发生,如汉代张良功成辞官归隐,韩信持功恋位招致杀身之祸的故事;D、破釜沉舟,打破旧的,激励斗志,死地重生,如中国古代“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众多典故,青岛海尔张瑞民痛砸“质量问题电冰箱”的事件处理方式,都是承认错误、正视错误、改正错误、脱胎换骨树立新形象。

9、树立个人威信的技巧。作为副职,在部门和单位及团体内有没有威信?树立什么样的威信?怎么样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恐怕是每一个副职领导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唐代太宗皇帝李世民曾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领导干部特别是副职领导,在修炼自身素质,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方面,不仅要经常自查自纠,自我省悟,还要在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向现实中和身边人学习做人、做事、做领导的修为。特别是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任职的副职领导,群众不了解、不信任是在所难免的,不用着急,有道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工作不断地深入、与干群的交流不断地加强、工作作风和能力不断地显现,干部群众会接纳你、认可你拥护你。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威观。权力不等于威信,权力是自己职位所赋予的、党和人民群众授予的,它不是无限制的;威信是通过自己的品行、道德、能力、业绩和人格魅力逐步建立起来的。有时候非权力因素建立起来的权威要比权力因素建立起来的权威更有力、更长远、更有实质性的价值和影响力。二是与下级或是部属建立起最佳的上下级关系。一般来说,领导者有没有权威,从领导与下级的可能的三种关系就可以做出判断:A、下级十分惧怕领导,证明你只有威,没有信;B、下级喜欢领导,领导与下级打成一片,但过于亲密,失去应该有的原则,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只有信,没有威;C、下级既不喜欢领导,也不愿意接受领导安排的工作,领导无任何威信可言。最理想的权威境界是下级既喜欢与你工作同时又怕与你一起工作。作为副职,既要信任下属,尊敬下属,喜欢倾听下属意见,同时对于下属的不良思想和错误做法及时坚决的给以批评和更正,才能很好的树立自己的权威。三是保持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谦受益,满招损”,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最好不要不懂装懂、胡乱指挥,自损威信,孔子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一般地讲,影响领导者权威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而言:A、领导者品格,包括领导者道德品格、心理特征和工作作风;B、领导者水平,包括知识、经验和能力;C、情感因素,包括对职工的态度、关系程度和感情。就外因而言:A、领导者职位大小;B、领导者所用人的威信;C、与管理对象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大小。对领导者而言,真正做到有权威,还必须做到以下一些基本要求:保持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及时了解和处理分管工作的矛盾问题,不要等问题找到你头上;抓主要矛盾,处理关键问题,善于举重若轻;全面周密考虑,具有较为准确的前瞻性;不要乱许愿,“言必信、行必果”;正直公正,不偏不倚;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不能嫉贤妒能;认识自己,了解对手。

10、口才和语言艺术。人生来就会说话,有的人说话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有的人却木讷结舌、羞于启齿;有的人说话字字珠玑,如流动的音符,令人赏心悦目,给人以愉悦;有的人说话字句伤人,令人生厌。“好言难得,恶语易施。伤人一语,利如刀割”(《增广贤文》),这充分说明了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中语言艺术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的口才和语言艺术就是要会说话、说好话、话说好、讲求说话的技巧、说话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对干部群众的温暖和关怀很及时准确的传递到干部群众中去。(1)领导干部要有好的口才。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富兰克林说过:“说话和事业有很大的的关系,你如果出言不慎,你如果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合作、帮助。”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口才,就如同鸟儿没有翅膀,不能飞翔一样痛苦。在频繁的社会交往中,口才已经成为影响一个人生活及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说话流利的人,可以很好地传递信息,活跃气氛,强化与人交流的效果。口才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能干的领导,也应该具有良好的口才。但是,现实生活中,好的口才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出于经常训练和实践的结果。一是如沐春风的谈话技巧。就是选择与交流的地点、环境、对象的爱好、兴趣及家庭事业等相适应的话题,“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从正面讲就是这个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谈话,是以渊博的知识和见闻做基础的。谈话时,表情要自然、语气要亲切、表达要得体,说话切忌手舞足蹈、唾沫四溅;和不熟悉的人谈话,要有礼貌,不要谈一些有关禁忌、风俗、个人隐私、品头论足等方面的事情。另外,适度的幽默是领导谈话的语言艺术的一项基本要求,他可以增进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但在运用时要注意适度,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切忌不能滥用或是过度而庸俗化,令人生厌。与下属谈话,还要富有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二是平淡中见神奇的说话艺术。如《史记》载楚庄王爱马,马死,欲以大夫之礼厚葬,左右诤之,以为不可。王怒,言“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大哭。王惊问其故,孟曰:“楚乃大国,请以人君礼葬之,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惊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孟曰:“烹之,葬之于人腹肠。”说明如果直言相劝,“罪至死”,但优孟的化,却打动了楚王,纠正了过错。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为领导干部,在谈话中要经常换位思考,讲求谈话技巧,才能真正达到批评教育干部的目的。又如明代著名才子画家唐伯虎很看不起对门那家暴发户。那家老母过寿,唐伯虎应邀祝寿时的祝寿诗就很有化平淡为神奇的功效,“对门老妪不是人,天上神仙下凡来;五个儿子都是贼,偷来蟠桃献母亲。”三是魅力四射的态势语言。也说形体语言,是用身体态势动作来传递思想,表达感情的一种语言形式。其实,领导者和管理者在领导过程中,经常使用态势语言,但是由于社会规范、工作环境、任务需要、心理素质等不同,领导的态势语言在表露、表述的层次、程度、方式和姿势上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善于学习,不断体会,以便用及时、准确的态势语言去实施领导活动。态势语言可以强化信息表达力度,通过“晕轮效应”形成最佳“第一印象”,在与下属沟通、联络感情方面充当“信使”,与有声语言一起配合运用产生“轰响效果”。四是有意识的培养演讲技巧。这对于领导成员来讲太重要了。演讲时要选好题材,合理排列材料,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注意礼貌并克服演讲中的不良习惯,演讲前的充分准备,研究受众特点和兴趣,明确研究要达到的效果和完成的任务等。(2)精彩的语言技巧。有人说:“眼睛可以容纳一个美丽的世间,而嘴巴则能描绘一个精彩的世间”。雨果也说“语言就是力量”。精妙、高超的语言艺术是魅力无穷的,是被公认的现代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这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毅、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十分精彩的语言艺术和值得学习的高超语言运用技巧。可以想像领导者一番充满激情的演说,将会给民众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使内外舆论对他普遍看好。领导者在社交场合幽默机智,妙语连珠,语言充满情绪,耐人寻味,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控制社交场所气氛,从而结识更多的朋友,他们又将为你去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领导者成功的语言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感丰富,语言运用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意的轻重、音量的大小、语气的徐疾等表达感情,宣扬气氛,感染受众;二是言辞激动,常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是因人而异,因事而殊。领导者要研究下属和群众心理、期盼、风俗、民族、信仰、知识、年龄、职业、环境、场所、时机等采取不同的素材、内容、长短、情绪控制等技巧;四是适度的幽默是润滑剂、调味品。如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今年初在清华大学演讲结束时答青年教师提问时的幽默;英国首相邱吉尔洗澡时罗斯福总统突然闯入时的幽默。五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意见。委婉是运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本意的方法。这是一种“缓冲”的方法,它能使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最后要说的是,无论口才也好,语言艺术也好,都是以领导者的知识、经验、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平时的刻苦训练为背景的,讲求的是领导者的“内涵”。毛主席曾形象地讽刺那些喜欢空谈而无实质内容的人,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引用明人解缙一联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刻苦锻炼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