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地理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学困生转化讲座五之14)

 wdzajcx 2012-05-13

高中地理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学困生转化讲座五之14)

本文《高中地理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学困生转化讲座五之14)》,分为七个版块:一是浅谈高中学困生的地理高考复习及应试策略;二是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学对策;三是来自山区的高一地理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探讨;四是农村高中地理学困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五是民族地区高中地理学困生转化对策探讨;六是高中地理学困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研究;七是高中地理学困生产生原因及转化对策。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浅谈高中学困生的地理高考复习及应试策略

作者:(云南省思茅市)景东县第四中学 彭学斌  来源:景东银生网  日期:2010年3月17日

我们云南省的地理学科自从2002年再次被纳入文科高考科目到2009年以来已经有8个年头了,我从2002年至2006年连续5年承担了景东四中高三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今年我也承担了我校高三文科(2)班的班主任及高三文科的地理教学工作。纵观这几年我校的高考文科综合成绩,对多数学生来说,地理学科是高考文科综合能否及格的瓶颈,也是文科综合成绩差距拉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地理的高考成绩能在50分以上,学生的文科综合基本上可以及格,甚至在180分以上,如果地理成绩能在及格分以上者,学生的文科综合成绩大多数是在200分左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地理确实是文科综合的瓶颈,因为地理学科具有文理兼备的特点,知识点多、考查面广,而高考命题又以能力立意,学生面对地理高考必须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与能力积累。我校高中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是比较差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糟糕;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地理概念不清、地理位置含糊、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混为一谈的学生,这些学生连会考都过不了就要参加高考。那么,如何针对像我们这类学校的学生来进行地理高考复习,才能使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地理高考中不至于过多失分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地理高考复习及应试指导,权当作是交流,有待同行师傅们商榷。

一、先给学生“把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学生是主体,也是教师的劳动对象,教师也要像农民熟悉自己的土地那样熟悉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劳有所获。然而学生又不像土地那样固定,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之间的学习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要对学生进行高考地理复习,必须先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情况进行“诊断”,找出大多数学生的“病理”所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例如:复习地球地图知识时,一定不能嫌麻烦,更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判断高估学习困难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因为确有大部分学生对经纬线的概念都还不分、对经纬线的排列顺序一知半解、甚至连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都不知道!判断方向虽然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是实际会运用这一知识的学生寥寥无几!我认为地球和地图知识是地理学科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生形成地理基本技能的基石。我常给学生讲地球和地图是地理高考复习的最关键的一步棋,如果这一步棋子走不好,后面的棋子将会很难下。地球和地图知识是地理的入门关,这一关不过,那么以后的复习将会遇到非常大的“挫伤”。对这一知识的复习不但要精细地讲,还要给学生进行充分地练习,并不断地反复才会见成效。所以,我觉得地理高考复习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贯彻“因材施教”这一指导思想。

二、对高考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

可能有人会纳闷,既然是高考的内容,怎么还要舍去,舍去后对学生是不是不负责任?但事实上,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就得采取这样的复习方法才划算。如果还要一贯地要求这些学生全部来掌握高考地理内容,那么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从实际出发,教师要对历年的高考题,特别是要对近两年来的高考题目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再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来对高考内容进行取舍,只要他们能把高考中基础知识再现部分和基本技能的简单运用部分正确地完成作答,我也就对他们满意了。要求他们在高考中做对6至7道题,第36题拿下20多分,39题再砍10分左右,其他的题目靠运气。这样一算,地理的高考成绩应该在60分左右了,如果学生发挥得正常,地理高考成绩一定是在及格分以上了。例如:高考中对时间计算类的内容的考查,题目设计非常灵活,学科性特征比较突出,专业性较强,这类题目在近年来的分值比例已经下调到了4至8分。这类题目对于我们这类学生来说是不折不扣的难题,能准确作答的学生屈指可数,普遍的学生不会做。像这类知识的复习可以舍去,只要教学生一些做题技巧,了解个大概,能排除个把答案,然后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就行。另外,对学生的参考资料也要进行筛选处理,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把握好复习方向,少走弯路。

三、控制好复习进度、速度

复习不求面面俱到,但注重复习方法,最好以点带面,抓住重点,做到举一反三。高三的地理复习内容繁多,时间也紧迫,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欲速则不达。如果越是考虑他们的基础差,越想多讲给他们一些,希望快点授于他们知识与技能来提高成绩的话,就会适得其反。学习困难的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过频地过量地给予他们“填塞食粮”会使他们“消化不良而致病”,他们会出现无所适从、思维混乱毫无头绪,复习课上似乎懂了,但练习做题时无从下手一片空白。复习时尽量放慢速度,讲求循序渐进,让学生参与复习过程,也要相信他们里边“弱中也有强手”,树立他们的自信;逐步地培养他们学习地理学科的信心,慢慢地使学生进入地理学科的大门,进而形成学科思维能力;逐渐训练他们用学科术语来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地理事物、地理问题,逐步提高他们对高考的应试能力。精讲多练,注重课后辅导与作业反馈。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哪怕他基础再差也要积极帮助和引导,最好是形成集体并进的学习劲头,有了好的学风才能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做好点滴的积累,做好知识点回归地图,做好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形成科学的讲求实效的复习方法。

四、充分利用好地图进行复习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也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工具。地图可以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原理规律形象直观的展示出来,因为它是人类空间形象思维的再现。不管全社会怎样走向数字化,最终人们还是希望能够“可视化”。地理高考题中一定少不了地图,选择题少不了地图,36题几乎到了无图不成题的事实。地图具有对地理信息传输、载负、模拟、认知等功能,它还具有形象直观、确定地理方位、几何精确等特性。复习时要带领学生手绘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半球地图和区域地图等,结合地图记忆轮廓、河流、地形、气候分布等特征;结合地图确定地理方位、估算距离、估算面积等训练;分析地图,训练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训练学生用语言简要分析所能获取的地理信息,形成较好的地理读图能力。地理学习困难学生惧怕地理学习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地图没有“感觉”造成的。高三地理复习中,地图占据重要的地位,一定要使学生形成对地图较好的“感觉”,最好是使学生的大脑里形成若干“臆念”地图,使他们在考试中遇到有地图的题目时游刃有余。我要求每位学生最好都有一本世界地图册,地理复习资料可以少有,但地图册一定要有。

五、帮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

因为学习困难,所以做错题的量也很多。我们往往因为学生平时做错题而对学生生气,我倒觉得这样不好,如果每位学生都做得对,那么一定还存在着老师所看不见的不足。学生平时做错题目没有关系,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那是学生把他们的不足或欠缺展示给了老师,负责任的老师就能捕捉到学生所透露给你的弱点、不足,就能及时调整复习过程、进度等,这其实是好事。学生做错的题目较多,所暴露的弱点与不足就多,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就更多。老师要做的事就是帮助他们把这些错题进行归类整理,总结错题经验教训,使学生少犯或不犯相同的错误。帮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且还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面对学生的错题,我一般以鼓励为主,并从多方面去分析学生做错题的原因,抓住学生的审题和解题思路,加以正确地引导。比如省统考中的第36题,有的同学连地图所示地区都不知道,但他的答案还是擦边,甚至还答对了少部分题目的采分点。我在讲评时说:“他们连36题所考查的地区名称都判断不出来就已经答对了10分,要是他们知道了这是非洲北部地区的话,那么他们可能全都答出来了”。越临近高考,学生的压力越大,这个时候,老师不能再给他们施加压力了。

另外,地理高考复习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是:帮助学生梳理答题思路,教学生注重答题规范,审题方法,教他们处理不同难度的题目的技巧。因为现实基础的差距,学生做题时的审题、解题思路过程比较慢,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磨合练习,所以少占用学生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学习为主,然后及时地给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及时地解决学生所问的问题。

总之,地理高考带给我们地理教师巨大的发展空间。高考复习过程是一个繁杂的劳动过程,特别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复习时,所遇到的困难非常多,我们地理教师要去做的事情还非常多。而文科综合是政治、历史、地理的“组合”,更是政治教师、历史教师、地理教师之间的搭档与配合。在复习过程中还要与另外两门课的教师相互沟通交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包容,并在许多方面都应该达成一致,愉快地与他们密切配合才能提高和促进三门科目的教学,文科综合成绩才会提升。本人学疏才浅,以上所言仅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或见解,贻笑大方,错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同行师傅们给予批评指正。

版块二: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学对策

作者:(山东省)高密市第二中学任永良  日期:2010年6月2日

地理学科是高中阶段唯一一门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大学习领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还隐含“技术”学习领域)的学科,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新教材在内容和难度上要求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部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仍相当突出,感到地理难学。那么,造成这些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究竟有哪些?为此,我们小课题研究组专门开展了对基础年级学生问卷调查等调研等活动,并尝试多种方式转化地理学困生,取得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形成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原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每个学生又是互不相同的个体,每个高中地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形成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㈠就学生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我们总结出以下形成原因(内因)。

1、学生初中地理基础薄弱,对地理学习信心不足。当地大部分初中由于师资、管理等多种原因,地理教学薄弱。很大一部分高一学生初中地理基本能力欠缺,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学习方法简单,从而使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兴趣不高,地理学习信心不足。甚至部分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地理成绩一直不好,现在也不会学好,为自己地理成绩不理想提供理由。

2、学生不了解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高中各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许多学生受家长和初中学习经验影响,高一新学期开始总认为只要划划、背背就能学好高中地理。正是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强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简单,不能适应高中地理内容的学习。

3、学生对地理学科缺乏应有的兴趣,学习地理学科的内驱力不足。地理学科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把握人地关系的学科,绝大多数人喜欢学习地理知识。但是由于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没有正确的认知和引导,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在各种因素尤其是功利主义思想作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地理学习不用心,不投入。

4、学生存在不良学习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影响其学习思维能力的高低。部分学生遇到地理问题时缺少思维上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障碍。

㈡就教师和教材方面,形成高中地理学生的原因(外因)。

1、高中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学科知识衔接不够,学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涉及到许多本学科的准备知识,如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气候的基本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初中《社会与历史》或《自然科学》虽然提到过,但由于一些学校认为这些地理知识部分的内容在中考中所占比例很少,课堂上教学中被略化或不讲。大多数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很薄弱,加上高中地理教学中对相关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够,教与学偏离学生知识基础,从而使学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学习存在一定障碍或困难。

2、相关课程如立体几何,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知识基础欠缺,易导致高中地理基础年级教学尤其是高一自然地理部分教学中的知识“断层”。增加了学生对有关高中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对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产生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地理新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特别是强调了生活的地理和学习的实用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要求。很多地理教师使用了多年的老教材,习惯了地理学科的知识系统性,难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方式,乃至全搬以往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影响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

二、消除和转化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对策

消除和转化学困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学校、教师、班级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就教师的角度来说,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学生必要的时间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尽量消除学习障碍,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2.重视高中地理学科的方法教学,引导学生科学认识高中地理学科特点。

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这需要学习者具有的灵活的方法选择和充足的方法准备。对于高一新生,需要高中地理教师给与一定的方法指导,最好对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进行专题性介绍,使学生了解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差异,认识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并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针对地理学科特点引导学生重视高中地理不同内容的不同学习方法。

3.努力挖掘本学科在学校中的作用,使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地理学科在学校中常常被认为是副课,是 “小课”,出现学校不重视,学生不主动的不良局面。地理教师教得很辛苦,却得不到理想的成绩或肯定,改变这种局面的唯一力量在于我们地理教师本身。我们地理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外,争取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也至关重要。有效的途径依然是要把握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地理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营造浓厚的学习地理的气氛。

4.教师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特定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建立学习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办法。针对一位学生高中地理学困生地理学习的实际,高中地理教师进行当面思想交流,进行当面指导,指点学困生学习方法,分析该学困生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及时肯定他的进步,帮助形成学习地理的兴趣,建立学习信心。

地理学科知识的实践性很强,地理学科应该是一门能够吸引学生去探索和思考的应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存在学习地理的困难固然有来自各方的因素,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研究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丰富教学的形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困难是可以消除的。

版块三:来自山区的高一地理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探讨

作者:魏少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育才中学)日期:2010年12月27日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来自山区的高一地理学困生的成因:1.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薄弱;2.初高中学业难度跨度大,学段衔接困难;3.失败的自控能力;4.学习方法不当。针对上述原因,并结合本人以往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四点转化地理学困生的对策:1.培养学困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3.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4.面批学困生的作业。

关键词:山区;高一地理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面向宁夏南部山区招生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学校,在连续从事了三年的高一地理教学工作之后,我发现来自宁南山区的不少学生刚进入到高一对地理学习出现了不适应,甚至出现了地理恐惧症,进而成为了地理学困生。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教师的使命①。教育厅每年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考试的目的大概也在于此。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地理学困生学习困难问题无疑是顺应了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发展潮流,它不仅能为地理学困生的学习提供重要的参考元素,而且对于做好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来自山区的高一地理学困生成因分析

1.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在对每一届的高一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知识非常薄弱,有的学生甚至在初中都没上过地理课。问其原因,主要是在山区,教学条件的落后和师资力量的薄弱,以及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很多学校对这门副科都不重视,甚至不少学校自始至终都没开设过地理课。而且初中地理教学只在初一和初二安排课程,初三一年空缺,接受高中教学时,知识遗忘程度非常大。而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难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严重缺乏成了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困难,这也使他们学习地理的信心倍受打击。

2.初高中学业难度跨度大,学段衔接困难。从初中升入高中后,课程门数增加了,课程难度增大了,学习节奏也加快了,学习任务、学习压力加重了,一些适应性差、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高中这种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高中老师讲的太快,高中课程内容太难。而地理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和抽象性都很大的学科②,并且学生入高中后首先要学的就是《地球的运动》,而《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内容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不少学生反映听不懂,这样在刚开始就有很多疑难点堆积下来,越堆越多,最后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自信心,认为高中地理太难学了,出现了地理恐惧症,甚至从心里上已经放弃了这门学科。

3.失败的自控能力。进入高中后,我校这些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来到这个繁华的首府城市银川求学。在这里没有父母的叮咛和管教,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开始放纵自己。具体表现:一是自觉性差,不能主动学习,因此没有较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失去兴趣。二是自制力差,一方面不能对自己课上的非学习行为做有效的制约,如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完成作业,考试临阵磨枪或作弊;另一方面,容易被外界不良刺激或诱惑所吸引,如早恋、迷恋游戏机、吸烟、结交不良朋友等;还有一些性格脆弱的学生尤其是女同学由于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的呵护,独自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求学,刚开始很难适应这样的生活,由于经常想家而不能把心思真正的用在学习上;三是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缺乏上进心和学习动力,意志薄弱,做事没有持久性,遇到困难就退缩,散漫、懒惰、依赖。

4.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地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症结所在。地理学习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地理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地理学科作为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地理学习能力更有其特殊性②。一些学困生地理学习能力太弱,没有掌握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这类地理学困生的特征是:对地理知识的识记大多是单纯地运用机械记忆的方法,不注意理解和应用;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对地理概念的内含与外延把握不准,不会灵活运用,对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基本不具备;在地理学习中不重视对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不研究解题过程,甚至很少做题;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差等。

二、地理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培养学困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学习兴趣是产生地理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②。如果一个学生具有稳定的、持久的地理学习兴趣,那么他的地理学习动机也必然具有相应的稳定性。因而,必须把激发地理学困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地理学困生来说,培养地理学习兴趣的任务格外艰巨,如何形成稳定而又持久的地理学习兴趣,本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一是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愉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它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激活智力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要创设愉悦课堂氛围,要求教师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悬念激趣、形象激趣的各种教学情境,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富有感情、趣味盎然地去启发、去感染,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对学习始终充满乐趣。二是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从地理学困生学习的情意领域出发,把地理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的热点相结合,增加地理学习的实践性、应用性、探索性和研究性。

2.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由于连续的学业失败及外界的负面评价,大多数学困生都存在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具体的做法有:

(1)教师要主动接触学困生,多关心、多过问、多给予他们温暖,用教师的真情感化他们,点燃他们心中上进的火焰。在学习上悉心指导,不厌其烦,同时发动优秀生主动跟学困生接对子,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让学困生感到我不是被老师遗忘的角落。

(2)多给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愿望,以期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学困生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困生,多让学困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并获得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如在课堂设问方面要有层次化,对一些基础的问题多叫学困生来回答,学困生答对了给予表扬,答错了,教师耐心引导,多给与予提示或帮助促使其思考后答出,使其从中获取成功的喜悦,达到激发听课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

(3)对学困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对学困生实行鼓励性评价是转变学困生心理障碍的突破口。无庸讳言,学困生身上往往是缺点毛病较多,但学困生之所以自卑是因为人们过多地将评价集中在了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上,致使他们对自己丧失自信小。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就是尽量多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同时对学困生的缺点采取适当淡化和宽容。

3.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困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师要注意让地理学困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引导地理学困生理解后再记忆,并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地理学困生体验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

(2)加强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迁移。地理学困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的最根本原因是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迁移能力较差。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死记硬背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而是使学生能在新情境中利用所学技能、知识去解决问题,即实现地理学习成果的迁移。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根据地理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把地理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用学生身边发生的活生生的地理事象来强化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将地理基础知识融入学生的内部知识体系,进而转化为能力。

4.面批学困生的作业。对学困生的作业做好能面批面改,随做随批随改,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另外教师对学困生作业的评价也非常重要。学困生的作业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只是打零分或批错号,那么必然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批改学困生作业时以鼓励为主(如字写得比较好),同时指出错误与不足,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对地理学困生的转化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学困生有一点成绩就要及时巩固、强化,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就要及时表扬,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快乐。

版块四:农村高中地理学困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来源:步步高论文发表网   日期:2011年2月22日

摘要:由于多种原因,高中地理学习中会出现学困生,尤其在农村地区的高中,地理学困生范围面要比城市学校的范围面大的多。本文主要从农村地区学困生的特点、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农村高中;地理学困生;学习动机

一、农村地区高中地理学困生的特点

1.缺乏学习兴趣。主要表现在:老师布置的地理作业完成率低、上课听课的效率低,个别学困生甚至逃课。进而导致地理成绩一直都比较低,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地理学习兴趣是产生地理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具有稳定的、持久的地理学习兴趣,那么他的地理学习动机也必然具有相应的稳定性。

2.学习能力欠缺。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有: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地理实验观察能力等。而这些农村地区的学困生在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基本上都比较欠缺。

3.具有很强的自卑感。农村地区学生普遍都比较自卑,学困生由于平时各个方面都表现的比较差,所以常常会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再加上某些来时的“另眼相看“,使得学困生经常自暴自弃,感觉非常自卑,进而影响学习动机。

4.逆反心理比较强。高中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而学困生经常是老师提问、过问对象。再加上他们自己深感对自己的轻视,因此大多数学困生的言行常常具有“反抗性“,抵触家长、抵触老师。也成为学校管理的难点。

5.部分成为辍学生。在农村地区由于学困生的范围比较大,而学困生的转化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样以来,会致使一部分学困生最后直接成为辍学生。这样就与我们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教育理念大相径庭。

二、农村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培养

1.降低教学要求的难度。地理学科属于自然学科,而高中地理尤其像高一地理中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等知识理解起来本身比较难。大多数学困生遇到这些知识,直接就放弃了。那么,我们如果较低教学的要求。刚开始只要求学困生掌握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我想会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动机。心理学家耶基斯与多德森在1908年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规律。意思是说,当学生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提高更明显,学习动机就越强。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地理教师要主动走进学困生,平时多找学困生谈话,关心学困生,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经常帮助学困生解决他们的困难,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学困生建立一种友好、平等、和谐的关系。能够把这些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教,这样他们就不会自卑,就会敞开心扉和周围的人交朋友。他们就会喜欢上地理课,进而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3.正确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地理学困生都想学好地理,在了解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他们在每一学期开始,对学习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但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学好地理、适合地理学科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地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问题症结,也是导致地理学困生学习动机较差的根本原因。所以在面对学困生的时候,应该及时地教会他们学习策略,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我认为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策略是比较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对地理知识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等方法。

4.培养学困生的信心。自信心是促进事物走向成功的支撑力,是促使人去探索、去创新、去实践的重要推动力。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成功速度的快慢,与自信心的有无或强弱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使学困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可以开展以自信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开展以自信为主题的辩论会。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培养。

版块五:民族地区高中地理学困生转化对策探讨

作者:(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第二中学 唐帆 来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23期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总结了来自山区的高一地理学困生的成因。针对上述原因,并结合本人以往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转化地理学困生的对策。

关键词:山区;高一地理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学校,在连续从事了三年的高一地理教学工作之后,我发现来自山区的不少学生刚进入到高一对地理学习出现了不适应,甚至出现了地理恐惧症,进而成为了地理学困生。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教师的使命。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地理学困生学习困难问题无疑是顺应了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发展潮流,它不仅能为地理学困生的学习提供重要的参考元素,而且对于做好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分析地理学困生的成因

1.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在对每一届的高一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知识非常薄弱。问其原因,主要是在山区,教学条件的落后和师资力量的薄弱,以及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很多学校对这门副科都不重视。而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难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严重缺乏成了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困难,这也使他们学习地理的信心倍受打击。

2.初高中知识难度跨度大。从初中升入高中后,课程门数增加了,课程难度增大了,学习节奏也加快了,学习任务、学习压力加重了,一些适应性差、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高中这种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高中老师讲的太快,高中课程内容太难。

3.自控能力很差。进入高中后,这些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来到高中求学。在这里没有父母的叮咛和管教,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开始放纵自己。具体表现:一是自觉性差,不能主动学习,因此没有较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失去兴趣。二是自制力差,一方面不能对自己课上的非学习行为做有效的制约,如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完成作业,考试临阵磨枪或作弊;另一方面,容易被外界不良刺激或诱惑所吸引,如早恋、迷恋游戏机、吸烟、结交不良朋友等;三是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缺乏上进心和学习动力,意志薄弱,做事没有持久性,遇到困难就退缩,散漫、懒惰、依赖。

4.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地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症结所在。地理学习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地理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地理学科作为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地理学习能力更有其特殊性②。一些学困生地理学习能力太弱,没有掌握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这类地理学困生的特征是:对地理知识的识记大多是单纯地运用机械记忆的方法,不注意理解和应用;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对地理概念的内含与外延把握不准,不会灵活运用,对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基本不具备;在地理学习中不重视对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不研究解题过程,甚至很少做题;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差等。

二、转化地理学困生的对策

1.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学习兴趣是产生地理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如果一个学生具有稳定的、持久的地理学习兴趣,那么他的地理学习动机也必然具有相应的稳定性。因而,必须把激发地理学困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地理学困生来说,培养地理学习兴趣的任务格外艰巨。

2.帮助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由于连续的学业失败及外界的负面评价,大多数学困生都存在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具体的做法有:

(1)教师要主动接触学困生,多关心、多过问、多给予他们温暖,用教师的真情感化他们,点燃他们心中上进的火焰。在学习上悉心指导,不厌其烦,同时发动优秀生主动跟学困生接对子,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让学困生感到我不是被老师遗忘的角落。

(2)多给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愿望,以期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学困生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困生,多让学困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并获得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如在课堂设问方面要有层次化,对一些基础的问题多叫学困生来回答,学困生答对了给予表扬,答错了,教师耐心引导,多给与予提示或帮助促使其思考后答出,使其从中获取成功的喜悦,达到激发听课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

(3)对学困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对学困生实行鼓励性评价是转变学困生心理障碍的突破口。无庸讳言,学困生身上往往是缺点毛病较多,但学困生之所以自卑是因为人们过多地将评价集中在了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上,致使他们对自己丧失自信小。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就是尽量多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同时对学困生的缺点采取适当淡化和宽容。

3.重视初高衔接,做好查漏补缺。

⑴教学过程中发现,在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涉及到的必要知识基础中,学生普遍对下列知识掌握不好:①经纬线②大气受热上升受冷下沉③不同温度下单位体积空气容纳的气态水数量④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等。因此,就为以下相应的地理知识教学设置了障碍: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尤其是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某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②热力环流原理以及相关的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季风环流。③世界气候、世界洋流和世界主要渔场分布等。

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先为学生补上这些知识漏洞,再继续向前学习。虽然修补学生知识漏洞花费了一定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但“磨刀不费砍柴功”,只有这样先扫清教学障碍,为教学铺平道路,才能化解一些自然地理中的重难点。

总之,对地理学困生的转化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学困生有一点成绩就要及时巩固、强化,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就要及时表扬,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快乐。

版块六:高中地理学困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  孙恒杰  日期:2012年2月16日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名言:“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爱迪生,在你的讥笑里有爱因斯坦。”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学困生”从来就是一个可以轻易颠覆的称谓,不足为训。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彻底将这个所谓的“学困生”称谓埋葬,踩着它绝地反击,成为一个社会评判和自我评判都认可的成功人。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客观地研究这些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分析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让他们“生病”的学习心理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健康、积极、自信的心情迎接每一节课。本文笔者以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研究地理课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分析导致这类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以求实现有效的教育转化。

一、对学困生概念的理解

1.何为学困生。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广义上的学困生,指由于天赋不同、智力水平差异、心理障碍、学习方法不当、后天努力不够以及身体素质差等导致的学习成绩低水平徘徊的学生;而狭义上的学困生也就是感官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却低于智力潜能正常发挥后应有的成绩的学生。同样,本文研究的学困生概念指的是狭义角度上的那些智力水平与其他同学并无二异,因非智力因素干扰而导致学习成绩持续不理想的学生。

2.学困生概念的解读。对学困生概念的理解,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前提或者说基本认知:一是学困生始终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比对象有过去的自身,有同班级的其他成员;二是学困生地位不断转换,可能与其他同年级的学生(如重点学校、重点班)相比自己是学困生,而与非重点学校和非重点班的学生相比自己又是优等生等;三是学困生在班级中的比例占少数;四是学困生的智力正常,在智力上与其他成绩优秀学生并无二致;五是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只是暂时落后,可通过努力追赶上来。

二、学困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

1.自暴自弃心理。高中地理课程带有许多理科性质的内容,而我国现行高中教育制度是实行文理分科,地理被纳入在文科科目下,文科类学生普遍理科基础较差,因此文科中的“理科”——地理在初学阶段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自然地理部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第一章的《宇宙中的地球》和第二章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这些知识在初中阶段并未具体涉及,导致学生普遍对宇宙空间认识缺乏基础,造成初学起来比较吃力;加之高中地理课时安排较少,使得部分学困生失去同老师进行频繁交流的机会。另外,基础差的现状迟迟得不到改善,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在老师批评、家长责骂、同学冷落和高考压力下,焦虑、紧张和颓废的情绪不断滋长,又进一步加剧了空虚烦躁的心态,最终导致他们对学业失去兴趣。

2.怯懦心理。怯懦源自屡次的失败或负面打击而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遇到困难易惊慌失措,受到挫折易自暴自弃。怯懦是学困生陷入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怯懦的对立面是自信和不抛弃、不放弃;存在怯懦心理意味着遇到困难尤其是大的困难时会不自信。据调查,大部分高中生对地理教材(鲁教版,下同)中《宇宙中的地球》章节学习存在畏惧心理,因为该章节要求对太阳高度角进行计算、对经纬度进行判断并将这些知识点应用于实际,诸如此类,这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困生由于基础较差,对方法要领掌握得不够或者说一知半解,以至于在做习题时无从下手,找不到切入点,考试成绩自然也就不理想了。这种持续的受挫体验往往导致学困生产生畏惧心理,在连续的打击下,就容易产生学习恐惧感。

3.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心理学概念,是心理学上归因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在屡遭失败和负面打击后,在面临问题时所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于1967年用狗做实验时发现,当动物处在无法避开有害或不愉快的情境时所获得的失败经验,会对动物今后应付特定事件的能力起破坏效应,他们会消极地接受预定的命运,表现出习得性无助。对应到学困生上,许多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教育工作者发现,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常常表现出习得性无助。对习得性无助概念的理解,我们得出两个关键词——“屡次”和“挫折”,也就是说只有在遭遇屡次的挫折打击之后,习得性无助才会出现。大多数学困生在经常遭遇学习上的打击后,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鼓励激励,他们会因此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否定自己的价值,甚至否定一切。这种自我否定的覆盖面可能会由学习、学校领域扩展到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这对他们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此外,惰性心理、逆反心理、自我负面暗示心理等也是高中学困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心理。

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推行分层教学。学困生的知识基础差、学习方法掌握不好,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存在,倘若继续在班级中执行一套教案、一种教学方法和一个进度,那么很可能导致这些学困生更加边缘化,而且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困生将更加得不到重点关照的机会。因此推行“分层教学”,体现差异化,可以解决全班“一盘棋”所带来的学困生享有的资源被稀释的问题。“分层教学”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案编写的分层。如果教师对学困生的情况比较了解,就为教案编写上的“分层”奠定了基础。课件编写时,教师不应再延续应试教育时期“一刀切”的编写思路,而是要针对学困生进行编写,教案要照顾到学困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现状,注重知识梳理和方法应用。如高中地理教材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都进行了细化,因而知识点众多且交叉,为此教师在教案编写上应侧重于知识点的梳理,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章节、各个环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便对整篇的知识体系有个清晰的掌握,为后面局部知识的拓展训练打下基础。

二是课后辅导的分层。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要重基础、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基本要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基础知识牢固后,再尝试解决复杂的问题。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的《宇宙中的地球》的课业辅导,教师应首先尝试对学生进行相关概念的理解,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在逐渐熟悉基础知识后,可尝试进行诸如昼夜线区分、太阳高度角计算、经纬度推算等方面的辅导。

三是教学评价的分层。评价测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差异化的评价准则。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应像中上等学生的评价侧重于指出问题和鼓励更高分。这种设计方法可使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2.成就上的鼓励。帮助学困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成功带来的成就感来促使其获得自信是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径。成功的体验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有效地帮助学困生获取成功的体验,扭转被动的局面,教师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原有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为他们确立一些实际的短期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帮助,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目标,看到成绩的进步,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获取自信。另一方面就是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对学困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帮助学困生寻找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最终使学困生迈出克服学习困难的关键一步。

版块七:高中地理学困生产生原因及转化对策

来源:学科网  日期:2012年2月20日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中学教师都在努力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学困生是对学业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的习惯称谓(有时也因偏见而称为差生)。在地理学科中,这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知识基础差,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低,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信心。能否成功转化高中地理学困生是制约地理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地理学困生的产生原因

(一)内因

1.学科认识有误区。进入高中后,学生仍保持着初中时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他们普遍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虽然国家的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不再进行文理分科,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评价观念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高中学校仍然在变相进行着文理分科教学,使一部分喜欢或擅长学习理化生学科的学生就把学习重点放在理科课程学习上,地理学习态度不端正,地理学习的动力不足,课上精力不集中,课后几乎不学地理,久而久之地理问题越来越多,进一步导致学习难度加大,最终影响了学习成绩。因此,走出观念上的误区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之一。

2.学习方法不正确。初中地理侧重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地理事物作一般了解;而高中地理更注重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与学习,重视地理原理的归纳和应用,还有通过实践活动来印证地理原理及规律。很多高中学生仍然认为学习高中地理就像初中学习地理那样划重点,背书本就能了事。在学习地理过程中重记忆、轻理解、重视感性认识忽视理性思考和推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二)外因

1.教学手段因素。地理学科因其具有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地理事物原理抽象等特点,在教学中有一些复杂的、抽象的问题和现象,单纯采用语言描述的教法学生往往很难理解,需采用多种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模拟演示,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突破难点。由于部分学校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在地理教学中连基本的地理挂图、地理模型、地球仪等教具都没有配备齐全,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样就使地理教学出现了“新教材、老教法”的局面,致使大部分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认为地理抽象难学,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

2.教材编写因素。现阶段教材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然而现行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多方面知识,编写时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教材编写内容涉及面广但是解说不透,以概念原理为主,虽然设计了一些“活动”“问题研究”等栏目,但是由于教材编写简单,背景材料少,学生不喜欢看,不愿意学。特别是教材把自然地理放在高一编排,而自然地理与学生生活联系少,学习时需要有其他科目知识做铺垫,例如学习“地球运动”时需要物理学科物体运动基本特征的知识背景,而高一学习“地球运动”时物理科还没学习物体运动相关知识。地理教材对这部分背景知识又无补充,导致学习难度大,更加大了教学的难度,这也是产生高中地理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地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爱心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教师不应否认“学困生”的后进,应该认为他们只是学得慢或基础差而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教学内容的难点不能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地理课堂

笔者通过近几年对学困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学困生课堂教学参与少、课堂气氛沉闷,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不能紧跟教师的讲课节奏,课堂效率低下,这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地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地理问题可以说是纷繁复杂的。对于这些纷繁复杂的地理问题,学生不可能对问题本身及其背景都有一个较为清晰、全面的认识。对此,要让学生能正常地进行问题探究,教师需要创设好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地理课堂,并且可以吸引学困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的探究是转化学困生的主要途径。

(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教知识”而轻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困生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地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指导学困生掌握高中地理学习的侧重点。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确定对策和服务方式。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筹划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

2.加强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让学生学会预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预先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很多学困生的初中地理基础薄弱,通过预习可以降低学习高中知识的门槛。例如,初中的地球与地图、地形、气候、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知识的预习将会增强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效果。

(2)让学生学会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很多学困生上课时只是听听,很少主动参与课堂发言、讨论,时常要教师提问才回答问题,有时记笔记忘了听讲,听讲时又忘记记笔记,各种感官不能并用,学习很被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更无法在学困生中有效开展。因此,课堂上应该明确教学要求,即让学困生明确是要看书,或是思考具体问题,还是记笔记等等,并且要做好监督让学困生跟上课堂节奏,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督促学生课后复习总结。根据遗忘规律,要求他们及时复习,并且要反复复习,写出复习总结笔记,做好相应练习。教师要多督促、多检查,经常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面批。这样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而且培养他们按时交作业的习惯,拉近师生距离,从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总之,转化地理学困生是实现“为了一切学生”教育理想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只要教师们胸怀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细心、耐心地为学困生的转化不懈努力,那么学困生的大面积转化将指日可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