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上海中考卷评析20110627

 10同心圆10 2012-05-13
2011年6月27日 星期 一 
语文 “进入状态”去学习
  ◆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夏智
  一年一度的中考结束了,按照以往惯例,人们总是关注中考命题本身,却很少思考应该如何去学好一门学科。我在这里想结合2011年中考语文命题,说说我们初中生应如何学好语文学科。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问的学习,都有一个学科学习状态问题,你不能进入某一科学习状态中,你就无法掌握这门学科的本质内涵,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这门学科。
  一门学科的学习状态涉及到你对这门学科的认识、你对这门学科最基本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科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一些同学的语文学习,我们会看到一些同学的语文学习状态是不及格的,或者是对语文学科缺少必要的认识,或者是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科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没有达到最佳。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在我国不同时期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都有比较明确的描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语文学习放到生活中去学习。叶老就曾经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我们不能不说,今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多关注了平面的课本,而不能用生活需要或者对生活的感悟去学习语文。
  201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命题,在现代文选文和作文命题来看,很好体现了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特点,很好关注了我们中学生的生活。现代文选文一《向字典鞠躬》,论述了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文中出现了王菲、蔡依林等当红歌星,更是一些中学生顶礼膜拜的人物,但他们在演唱时读错了一些不该读错的字,我们中学生是不是能从他们读错字和一些老艺术家及伟人们如何对待读错字的态度上,有所感悟呢?现代文选文二《龙眼与伞》,出自当代女作家迟子建之手,赞美了母亲的慈爱和宽容,很好再现了作家因为母亲在风雪交加之时给自己送伞,而自己并不领情,反而将母亲呵斥回去而深深愧疚的心情。这种愧疚,应该时时就在我们今天的同学身上发生着,我们同学看到这样的文章,应该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作文“悄悄地提醒”,更是让我们同学关注自己或他人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为了自己或他人的健康成长,给一个善意的提醒。如果我们学生平时缺少对生活灵动的感受,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会构成认知上的障碍,难以用自己对生活的灵动的感受,去认识作品、创作作品。因此,在今天的语文学科学习面前,我们必须依然秉承着“语文即生活”的学习理念,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需要,引向生活的灵性的感悟,去积累语文知识,构建语文学习思维。
  语文学习过程中,只知道背背默默,就谈不上进入语文学习状态。今年课内文言诗文的考查,无论是背诵还是理解,关注了学生基本的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默写命题做到了填写的内容是名家、名篇、名句,要填写的句子中甚至没有一个生僻的字。课内文言诗文的命题很好地关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中的必要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语文学习中,就要有储备的意识,储备的点应该是和我们的语文素养密切相关的内容,名家、名篇、名句是一定要在我们的储备范围之内的。就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来看,名家、名篇、名句的储备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国家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列入的学生识记的内容,除了一定量的古诗文以外,还有一定量的现代文的内容,上海用于教材编写中,处于对学生学习减负的思考,现代诗文的背诵没有列入,这次命题同样也没有这部分内容。
  最后想和下学期开学上初三的同学们说几句。就今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来看,一是很好执行了“稳定”这个宗旨,从试卷的结构,到命题的相关知识点、能力点、题量和前几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二是相关考查点在考试院制定的《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手册》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命题没有超出《考试手册》要求的考查内容。三是试卷的难易适度,没有偏题、怪题,命题的思维指向清晰,题与题思维考查设计有层次,顺应了学生答题的思维呈现方式。四是命题在回避猜题,押题上做足了功夫,无论是课内文言诗文的考查,还是作文命题,都规避了猜题、押题思维模式,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如果我们能用平常心去结合《考试手册》去学习初三的学习内容,我们就能取得好成绩。五是我们上文讲到的选文和作文命题对生活的关注,命题很好地引导学生关注并感悟生活。六是注重考查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今年的第20题,把考查定位在学生的言语实践上,应该说这道题,命题的新思维值得关注。七是现代文记叙文的命题,和前两年考查微型小说的阅读有变化,这次考查的是散文的阅读,并且是出自当代大家之手。上述这些命题特点,应引起新初三生的关注。
 
物理 学会分析 解决问题
  ◆ 向明中学 成瑾
  2011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题注重思想性和科学性,语言准确严谨,逻辑性强,阅读量小,题型和题量保持稳定,试题有新意,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旨在稳步推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试题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重视基础,突出重点
  本次试题全面覆盖初中阶段主要基本知识点,重点知识重点考查。试题对《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A、B、C各级要求的知识点,以《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手册》为指南,均设计了难度恰当的试题进行考查,总体难度力求与考生的实际相符。试题中既有让考生一目了然的简单问题,又有需考生剥丝抽茧的复杂问题。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求学生有分析、推理和思辨的能力。不少问题并非通过简单的记忆和背诵就能解决,而是需要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应用。这就要求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加强对知识的由来和意义的教与学,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远离枯燥乏味的题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试题中有的情景选自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贴近生活实际,如:吸烟的危害、踢毽子运动;有的情景选自科技的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如:“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深潜实验、京沪高铁的运行,都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的特点。这些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且不露声色地融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元素。学生解答这类情景问题总不及解答常规的物理模型问题快速准确,原因是初中学生建模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适当加强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要以书本为根本,以社会生活实际问题为载体,将物理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过程,讲求方法
  本次试题的考查方式有所变化,更加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情景分析题突出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变量法的重要作用;表格题不仅考查了归纳法的运用,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具有谨慎的科学精神;计算题和实验题的压轴小题都考查了学生分析、比较、判断、归纳的能力,反映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全面性,虽然没有复杂的数学运算,但是用到了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对一部分学生来讲难度不小。这部分试题虽然分值不高,但很好地体现了选拔功能,是整张试卷当中的亮点。
  随着二期课改不断推进和深入,从课堂教学到考试命题都在发生变化。命题如何变化是不可预测的,但每一道新题的出现是一个让我们广大教师重新审视教学的绝好机会,不可轻易放过,要细细地品味琢磨,从中发掘教学的增长点。从考试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将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在落实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教学,对那些常用的物理方法做一些专题讨论,从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英语 阅读理解需多读多积累
  ◆ 天山第二中学  沙赛斐
  纵观2011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我们可以发现,今年的英语阅读篇选材内容丰富,主题多样,涉及自然、环境、科学、生活、音乐、电影、志愿者服务等领域,信息量大,又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突出了语言的应用性、时代性与实践性,对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英语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经粗略统计,今年中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中cleaner, disagree, volume, make sense, disturb, in cases, technology, imagination, producer, community, enrich 等词虽然并没有出现在上海市初中英语教学基本词汇表中,但是学生们有的能根据英语构词法中的转换、派生,有的能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及语境推测出这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从中我们可以知晓培养猜词能力以及词汇积累的重要性。
  从这样一份兼具科学性与时代性的试卷中传递出的信息,我们不难看出,整张试卷阅读语篇皆选自原版读物,语言原汁原味,题材多样,包括了music manners音乐礼仪, forest fire森林大火, making a film拍电影, volunteer work志愿者工作等。鉴于此,要取得良好的中考英语成绩,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初中学生需要重点关注的。现为准中考生们提几点建议:
  1. 必须认真阅读《上海市初级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实验本),把握教学的总体要求,熟练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等基本内容及听说读写技能,辅以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2.根据《上海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要求,初中阶段的课外英语阅读量应达到18万个词左右。学生要有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的能力,能掌握材料大意、抓住要点、获取关键信息,并能在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态度和意图。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单单靠阅读教材中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课外多进行自主阅读,多看一些英语报刊杂志、科普文章、幽默小故事、简写名著等,有意识地接触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背景知识,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3. 要想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阅读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快速阅读能力。坚持每天读一篇文章,篇幅长短可以自己实际情况而定。课外阅读时,不需要逐字逐句地精确理解,而是要从总体上把握句子含义、理解篇章的主题和大意,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拓展英语阅读的广度。阅读速度的提高有助于阅读量的增加。如果持之以恒,有了阅读量的积累,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平时需要积累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阅读文章中蕴含的西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准确地把握其语言本质,阅读理解的正确率也会越高。
  5. 完形填空一直是学生们感到头疼的大题,这类题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语篇的综合理解能力。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功底,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时态、语态、词性、短语的搭配等方方面面。在平时的训练中,首先应该摒弃畏惧心理。其次要通读全文,注意文章的前后逻辑,初步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第三,精读全文,找出关键信息词、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并仔细推敲以确定答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只要坚持多读多练,有意识地阅读和积累,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数学 注重双基 体现新意
  ◆ 本报记者 陆梓华 特约通讯员 思媛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还较好地融入了能力考查。据市教育考试院解释,命题以上海市“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为依据,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与前几年相比,今年试卷在题量、题型、难度等方面保持稳定的同时,体现出对双基的重视,逐步适度体现对思维过程的分析能力的要求。
  整卷设计的思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双基考查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避免复杂计算,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强调学生熟悉的常用方法在解决试题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如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等各大块内容都有重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都有体现;试卷考查学生思维和表达的条理性,选用合理解题方法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合理铺设整卷难度
  综合题如第24、25题等试题设计在保持试题考查功能的同时,适度控制试题条件、降低试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保留较多的解题途径,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功和灵活性都得到较充分的考查,既有利于提升整卷效度,又便于控制试题及整卷的难度,有利于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及复习的正面指导意义。在试卷结构方面,中档题和较难题各占10%,这两类试题分散在不同题型中,这种不把所有难点放在同一题中的做法,既有利于适度区分,又有利于合理诊断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认知情况。
  三、体现新意
  试卷注重试题实际情境的合理设计,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第22题,融合了低碳环保载体检测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如第18题,适度体现对图形、图像、文字的阅读理解、思考分析的要求。综合题有较多的解题途径,适合不同解题风格的学生,能够比较有效地考查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
 
化学 能力培养不求突击完成
  ◆ 李惠利中学 张如欣
  纵观2011年的上海化学中考试卷,较好体现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即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题内容源于教材并紧扣《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手册》所规定的考查目标,体现了选拔性和终结性的双重功能。
  2011年上海中考化学试卷的特点之一是知识覆盖面广,涉及了身边的化学知识、物质构成奥秘、物质的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溶液、化学与生活、化学实验活动这六个板块内容。试题重视实验,引导学生有兴趣地走进实验室,熟悉和掌握每一个实验的操作、现象和过程分析,体现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试题重视对初中学生应具有的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重点考查了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了初中学生应该初步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在新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关注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彰显了化学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贡献。
  试题引导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化学学科本身的价值。突出体现科学教育中化学学科独有的科学观念的养成,如分类观、元素观、微粒观、守恒观、过程观以及绿色化学观念等,并且用化学的视角关注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认真钻研、理解、吃透课程标准,夯实化学基础知识、重点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知识不要教得太死,对于整体思路的把握要到位,语言叙述的严谨性要从每一次练习中做起。只有在较好掌握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提高。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新课程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断转变教育理念,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本、立足课本,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的药品、仪器、操作和分析。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实验原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在不偏离课标的前提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变,对问题提出形式进行变化。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当首先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知识,并把物质的性质、规律应用于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对常见的实验进行改变,开拓视野、打开思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对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比较、迁移、表述等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力的培养不是可以突击完成的,在日常教学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多思考、多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