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心理机制及其启示

 太阳下的森林 2012-05-13

校园文化之所以能够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特殊的影响力,首先就是心理机制的作用结果。“它是一个群体所形成的共同心理活动过程,即群体成员对一定社会刺激产生类似反映,这种反映在很大长度上是自然发生的,而且还因其深入人们的潜意识之中而变得比较稳定。当一种文化在社会沉淀的基础上形成以后,就以惯性影响同化着所属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文化的这种作用过程对人们思想形成和行为习惯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引自《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五期P25。时长江)。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灌输、引导、启迪和熏陶,潜移默化等作用于校园师生个体,使生活其中的个体受到无形的约束。虽然各个学校校园文化中既有的环境、制度、办学使命以及价值准则不同,在校园活动主体上产生的心理作用也不同,但都是通过感染、模仿、从众、暗示、认同、服从等心理机制,产生形形色色的校园心理现象,进而改变着活动主体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反过来,校园文化活动主体所形成的校园心理现象,又会在校园文化的不同层面增添新的元素和活力,有时甚至改变校园文化的方向。所以有人将校园文化视为一种“深层的管理”,是对师生的一种“软约束”,它是常见的规章制度的“硬管理”所不能取代的。所以,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心理规律,充分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染

感染是人的情绪情感被唤起和强化,从而对某种心理状态产生无意识的、

不由自主的服从的心理过程。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人与文艺作品及环境之间等,都可以产生感染作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常常有各种演讲会、音乐会、文艺汇演、体育比赛、舞蹈比赛、各种技能比赛、图片与美术展览等,这些活动所造成的群体心理状态,尽管没有任何组织的压力,也会使学生的情绪情感自然地受到影响,并不知不觉地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受到感染的学生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反过来又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心理,从而使某种情绪情感状态获得扩散和强化。这样多次反复感染的结果,使每一位学生无形中受到一定强度的心理影响。

由于校园中师生所处的情境相似, 态度与价值观比较接近,地位也差不多,因而相互感染的作用较大。若校园文化活动的性质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往往易于在校园内造就愉快、相互信任、和谐、奋发向上的心理气氛,而消除浮躁、忧虑、猜疑等消极的心理状态,这样,校园文化通过感染机制而对学生发挥的教育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方式以及生活环境对人产生的感染也是值得注意的。比如,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和蔼、友善、诚挚信任的态度,可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 使其产生愉快、亲近的反应;而冷漠、高傲、怀疑、憎恨的表情,则易使对方产生烦恼、气愤的情感体验,结果对方受到感染也以类似的态度回敬你,而影响相互间的关系。此外,整洁、宁静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可以令人心绪安宁、身心愉快,而杂乱脏臭的环境则令人心烦意乱。无论是良好的心境或是消极的情绪状态,都会因相互感染而在学生中产生类似的心理反应。所以,在校园中培养团结和谐、相互尊重与信任的人际关系,创造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能够使校园心理文化中的感染机制产生更积极的效果。

二、模仿

模仿是个体无外在压力条件下,受他人的影响并仿照他人,再现他人的一些外部特征、

行为方式及姿态、动作、行动等的一种社会心理行为。模仿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的基础。模仿的发生是自觉自愿的,有时是无意识的,个体没有任何受迫感。通过模仿不仅可以形成活动的一些技能、方式,形成精神价值(思想、兴趣、风格),还会使群体成员在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提高,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

模仿者一开始可能不具有被模仿者的特点,但随着模仿过程的持续,模仿者身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被模仿者的特征。被模仿的对象能够感动模仿者,是受模仿者尊敬的人,或具有模仿者所喜爱的行为特征,从而为模仿者所认同,并产生归属于其中的心理愿望,模仿随之而来。模仿者通过模仿,感觉到人格或才华的提升,体验到分享他人成功的快乐。“名师出高徒”是模仿这种心理机制结出的硕果。在校园中,各种英雄模范人物、教师、干部、榜样群体以及周围学生的行为,均可引起学生的模仿,而且,越是有影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模仿。首先,教师容易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的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社会现象的态度,都会通过学生的模仿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甚至影响终生。其次,学校的领导管理者、各类职工的一言一行也可能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最后,同寝室生活的同学,同班学习的同学,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由于经常接触,相互模仿的机会更多,因而,同学之间的模仿是校园内模仿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社团活动,由于其具有自觉自愿的特点,为同学们提供了无意识地向优秀者学习(模仿)的平台,其所产生的影响也更为广泛。

三、暗示

暗示是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暗示者通过语言、表情、姿势、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照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的心理行为过程。暗示是通过直接提示心理状态的方式去影响人,并不需要逻辑证明的过程。因此暗示者采用的方式往往比较含蓄和间接。暗示有三个环节:暗示者、暗示信息、被暗示者。暗示对人的影响主要是情绪、意志的影响。施行暗示的一方可以是无意识的,也可以是有意识的。而受暗示的一方则是从无意识状态向有意识的方向转化,这种转化会带给受暗示的一方在言行上的变化。受暗示的一方能否发生这种转化,也就是施行暗示的一方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受到双方的个性、智力、环境状态以及施行暗示的时机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暗示不具有强制性,建立在充分相信对方的能力和自觉性的基础上,往往能对受暗示一方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暗示成为学校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观念与行为的重要心理机制。如精心设计的校园环境,干净、整齐、井然有序,会令人耳目一新;图书馆、教学楼、模拟实验楼,学术报告厅,错落有致;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各种仪器设备先进齐全,

这样一种环境,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学生在其中容易产生愉悦的心境,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并能自觉注意保持清洁、行为符合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此外,对好人好事的褒扬,对不良行为的贬斥,领导和教师对学术和技术的不懈追求精神等,都能启到很好的暗示作用。

四、从众

从众是一个群体心理学概念,是指在群体一致性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行为等方面自愿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感受或想象到群体活动即将产生的强大压力,这种压力虽然不是行政性强制措施带来的,但由于“人皆如此,我不能不如此”、“枪打出头鸟”的心理感受,使得当事人自觉自愿地与大家保持一致,否则个体与群体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以及个体的自我安全感会受到威胁。从众可以分为表里皆从、表从里不从、里从表不从和表里皆不从四类,但如果活动持续的过程长,从众大多都能最终达到表里都从的状态。从众的心理机制既可以产生正面的效果,也可以产生负面的效果。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特定价值观、道德观、群体意向、行为准则等,可以形成一种巨大的舆论压力,成为校园内约定俗成的评价是非、约束行为的规范,学生个体只有顺从和遵守集体的舆论规范,才能为集体所认可,否则就会被集体排斥。这样校园文化通过从众这一心理机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防止了不良心理和行为的扩大和泛滥,使学校教育朝着预期目标迈进。

五、认同

认同是个体将自己与另一对象加以比较,确定相互之间属性基本相同或“完全类似”,从而视为“等同”,感觉相互之间不可分离的心理过程。认同反映在学生与学校之间,是一个双向行动。认同由于有相当的比较和确认的心理活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情感投入,产生情绪认同现象。有的学生在高考前就确定了非某某大学不读,或者非某种专业不读,就是一种初步的认同机制在起作用。认同是学校保持行为规范整体性的重要心理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否则,就可能出现校园文化建设支离破碎、特色不够突出的现象。利用认同的心理机制,学校可以在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的作风气质方面、学校专业设施建设方面、有特色的科研学术活动方面、环境设施建设以及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建设校风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使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能够从认知上的认同,发展成为情绪上的认同,乃至上升到行动上的认同层面,迸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使校园文化建设达到理想效果。

六、服从

服从是指个体或群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而行事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过程。它与从众的区别在于:从众是与众人一致,而服从既可服从众人,亦可服从个人;从众是出于群体压力,而服从则是出于对纪律、规范、以及权威人物所具有的一定的强制性。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对学生应强调对国家法规、制度,对组织、对集体决议的服从,而不过分强调对个人的盲目服从。比如新生入学后,学校首先安排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随后又以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守则,最终使学生遵纪守法,服从学校的安排,服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

七、激励

根据激励理论所揭示的人的行为规律,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则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并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人的需要能否得到相应的满足,直接关系到动机的产生与发展。校园文化健设以各种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使学生多层次的需要,如人际交往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求知求善求美的需要等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因而产生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和积极的行为动机,使学生增强自信,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校园文化的内容包含了学校的奋斗目标与理想,这种目标与理想,能激发起师生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与荣誉感,在校园内形成一种凝聚力量,推动师生努力工作与学习。校园文化活动中还通过各种合理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对学生的积极行动与优良品质及时给予认可、鼓励,使其积极的动机得到维持和加强,使活动主体在实现活动目标的过程中,琐定学习对象,树立人生理想,明确行动方向,增加奋进的力量。

八、升华

升华是把可能被社会反对或有负面影响的心理刺激转换成合乎社会规范或有意义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例如,悲痛极有可能导致颓废,但“化悲痛为力量”就是一种升华;失败和挫折有可能停止不前,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就升华成为一种继续前进的动力。“吃一堑长一智”,“孔子厄而写〈春秋〉,太史公腐而〈史记〉出”都是升华的范例,这是人们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最有积极意义的、建设性的心理防卫机制。通过升华,人类天性中隐藏着的攻击性、破坏性力量,也可能通过升华转化成竞技、游戏和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人们所推崇的项目。而学生心中可能蕴藏着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如因贫困、失恋、网络成隐、对一些处分的不满、对就读专业的不满、就业的艰难等产生的一系列想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甚至自杀的不良欲望和冲动,通过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如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学术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比赛等将其转化成为积极向上的进步力量,化解其向负面行为方向转化的可能性。

九、缓冲

缓冲是指当个体处于难以改变的心理困境时,可以通过参与活动或自我幽默的办法,使紧张的情绪消散,使即将发生的冲动缓解的心理过程。这是校园文化发挥心理调适功能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或自我幽默获取愉悦的体验,不但可以化解困境和尴尬的场面,而且可以赋予生活以情趣和活力。幽默是一种高尚的心理防卫机制,它可以打破窘境,改变困难局面。这启示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艺术性,是必须充分重视的方面。

十、补偿

补偿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有缺失或某一目标难以实现,而重新确立目标或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以其他方面的成功来代替原有目标的受挫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如一位大学生在竞选学生会主席失败后,发愤学习,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参加全区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获得一等奖,补偿了因落选带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受挫。而另一位大学生遭受失恋打击后整天沉迷于网络,在虚拟世界里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所以补偿行为的积极与否取决所选目标的性质。

十一、转移

转移是指将针对某一对象的某一种无法实现的情感、意图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转移为另一种情感,以减轻心理压力的心理行为过程,分为客体转移和内驱力转移。如一些大一新生将想家的情感转移到参加集体活动上来,有的大学生将心理能量通过体育锻炼、文学创作等表达释放出来。

十二、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它是产生第一印象作用的心理机制。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近代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实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非常明显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在学生进入大学前,可以利用首因效应,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利用首因效应,将健康、优秀的校园文化以各种形式和途径第一时间呈现给学生,先入为主占据学生的大脑空间,可以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避免许多不良现象的发生。比如举行各种形式的入学教育、专家讲座,对学校学生守则的组织学习,各种形式的新生心理辅导等等。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还涉及到其它一些心理机制,这里不再叙述。关键是,研究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使得我们的环境设施建设、教学设施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科技和学术研究规划等等,能够少走弯路,少做错事。在对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是管得紧了还是管得过松,很多时候莫衷一是,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心理机制吃得透一些,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本着如何更好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和教职员工在业务和人格方面发展得更好一些的精神,也许我们心里就少了许多迷茫,自然就有了尺度,迈出的步伐也更为坚实。比如,利用心理转移机制的原理,当学生追求不良刺激的心理难以摆脱时,可借助校园文化活动的优秀项目来转移其注意力,使其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利用心理补偿机制的原理,当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或专业上的不足可能难以改变时,可以鼓励他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来弥补,例如生理上有缺陷,可以用其它特长来赢得别人的尊重,达到心理平衡,心灵上的创伤也可以通过类似途径进行补偿;利用理性机制的原理,当学生受到精神刺激难以自拔时,可以通过引导其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治疗网络成瘾症状,可以利用支持机制的原理;当有些精神刺激个体难以排除时,可以鼓励其参加“说说心里话”之类的校园社团交流,或向亲朋好友倾诉,或向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求助,获得劝慰和支持,释放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达到心理平衡;利用心理隔离机制的原理,把容易引起个体痛苦的事情从意识中加以隔离,以免引起不愉快的情绪。等等。对于极可能给个人、学校和社会带来危害的严重心理问题,应该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建全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建立学校内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来报警和处理。现在,大部分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了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工作站,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这些措施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心理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也为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