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好数学课大有讲究 20100315

 10同心圆10 2012-05-13

2010年3月15日 星期 一 
听好数学课大有讲究
李广学

  专家呼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因为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个环节,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听课有个方法和策略的问题,方法不对头,不得要领,掌握的知识支零破碎;听课流于形式,那就是只听热闹不听门道;我行我素,自以为是,数学课上做外语,那就走得更远。下面谈一谈听数学课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提前预习 有的放矢

  预习是听课的起始,把握好这一环节,就抓住了听课主动权。一般在预习过程中,我们能够对新授课的知识和方法有个大致的了解,哪是重点,哪是难点。例如,我们在学习数学归纳法时,对于方法可靠性同学们都感到困难,也表示怀疑,在听课时就应高度集中注意力,看老师是如何妙例譬喻的,一旦突破了难点,余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关注开头 承上启下

  每节课的开头,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有其亮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一旦走神就会觉得一片茫然,不明老师的意图,赶不上上课的节奏,下面就会疲于应付,失去信心。

  例如:在讲对数函数时,老师开头就给出了一个问题:在动植物的体内都含有微量的放谢性碳C14,动植物死亡后,停止了新陈代谢,C14就不再产生,且原有的C14含量半衰变经过5570年(C14的半衰期),它的残余量只有原始量的一半。若原始量为a,经过x年后的残余量为有a有关系:a=a·e-kx。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尸中的残余量约原来的76.7%,请推算古墓的年代。题目一出,同学们的兴趣大增,很迫切地想算出结果,就会带着渴望进行听课,必然收到很好的效果。

  紧跟进度 有条不紊

  对于难点内容,老师都会设置台阶层层突破;对于疑点的地方,老师也会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进行释疑;对于重点的内容,老师会选用经典的例题进行巩固和提高。如果不与老师同步,当想听的时候,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果在听课时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不必急于马上弄懂,因为在你思索这个问题时,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反而问题成堆,得不偿失,事倍功半。应该做好记录,待课后去搞明白吧!

  把握关键 提高效率

  由于人一般很难整堂课从头到尾全神贯注,需要亦张亦弛,所以上课抓住关键非常重要。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预习来了解本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在上课时特别留神。另一方面,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有的用彩色笔进行勾画的,必是关键地方,理应关注。还有一些典型例题和定理的求解与证明的思路的探索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必须弄清楚。另外,还有因人而异的关键,就是对你进一步学习有关键影响的知识与方法,也应全力以赴听个明白。

  适当记录 有备无患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还可以协调眼、耳、脑、手的功能,提高学习效果。一个学生是否会学习,看一下笔记本就可以了。由于高中数学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笔记可以为我们的温故知新提供一个书面思路,但是必须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才达到预期的效果。

  记笔记时要详略得当,有所选择。教师在课上的补充内容、经典的思路分析、疑难点的实破方法、问题的新颖解题途径等都应该做好记录,以便课后整理与钻研,消化吸收。

  积极思考 掌握主动

  一个思考被动的同学,上课时总是赶不上节拍,想了来不及听,听了来不及记,记了来不及想,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会信心不足,兴致全无,成绩下降。所以,听课时要有超前的意识,积极思考,紧跟老师的思路,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应主动探讨解法,寻求答案,然后与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若殊途同归,则加深印象。若思路不同,则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坚持积极思考,能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

  及时交流 消除隐患

  听课时遇到困惑在所难免,除及时作好记录外,应及时提出,争取当堂解决,或课后趁热打铁,消除隐患。

  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共同的学习难点和疑点,老师在备课时已经心中有数,教学时总会在疑难的地方留有思考的时间,但如果是自己个性的疑难,就做好记录。切记,问题不能积累,一两个问题向老师求教或与同学教流,从时间或情感上都是能够接受的,问题太多就不好意思打扰对方了,同时也会挫伤自己积极性,严重的会逐渐消沉。

  重视总结 画龙点睛

  一节课下来,有经验的老师都会作当堂内容的总结:主要的知识、方法、涉及的数学思想、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有的总结高度概括,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有的总结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激励信心;有的总结抛砖引玉,启发探究,促进创新。总之必须高度重视总结,关注这场演出的压台戏,扩大收益。我们不仅要重视一节课终了时的总结,还要重视定理证明和应用的归纳、典型问题求解的概括等,这样就可以把课听懂,把课听活。

  七宝中学 高级教师 李广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