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呻吟语

 昵称8029766 2012-05-15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

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

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自家好处掩藏几分,这是涵蓄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古训曰:扬善必于广众,规过必于私庭

宁耐是思事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置富贵、贫贱、死生、常变于度外,是养心第一法。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惮是已;君子亦有长戚戚处,终身之忧是已。

恕心养到极处,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

静者生门,躁者死户。

气盛便没涵养。

杀身者不是刀剑,不是寇仇,乃是自家心杀了自家。

为恶惟恐人知,为善惟恐人不知,这是一副甚心肠?安得长进!

父子殊心,一堂远于万里;兄弟离情,一门远于万里;夫妻反目,

一榻远于万里。 

气者,形之精华,形者,气之渣滓。 

才有一分自满之心,面上便带自满之色,口中便出自满之声,此有道之所耻也。见得大时,世间再无可满之事,吾分再无能满之时,何可满之有?故盛德容貌若愚。

只隔一丝,便算不得透彻之悟,须是入筋骨,沁骨髓。

得道之深者,然后能浅言。凡深言者,得道之浅者也。古人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道不可言,才落言诠便有倚着。 

天地间惟无无累,有即为累。有身则身为我累,有物则物为我累。惟至人则有我而无我,有物而忘物,此身如在太虚中,何累之有? 

人问:"君是道学否?"曰:"我不是道学。""是仙学否?"曰:"我不是仙学。""是释学否?"曰:"我不是释学。""是老、庄、申、韩学否?"曰:"我不是老、庄、申、韩学。""毕竟是谁家门户?"曰:"我只是我。"

攻己恶者,顾不得攻人之恶;若哓哓(xiao)尔雌黄人,定是自治疏。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世之大盗,名利两得者居其最。 

君子汲汲其德,小人汲汲其业。 

广所依不如择所依,择所依不如无所依。无所依者,依天也。依天者,有独知之契,虽独立宇宙之内而不谓孤,众倾之、众毁之而不为动,此之谓男子。

分明认得自家是,只管担当直前做去。却因毁言辄便消沮,这是极无定力,不可以任天下之重。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攻我之过者,未必皆无过之人也。苟求无过之人攻我,则终生不得闻过矣。我当感其攻我之益而已,彼有过无过何暇计哉?

乾坤尽大,何处容我不得?而到处不为人所容,则我之难容也。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wu),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闻。

圣人不讳奢之名,不贪俭之美,只要道理上恰好耳。

为天下者,患知有其身,有其身不可以为天下。

愈进修,愈觉不长;愈点检,愈觉有非。

听言观行,是取人之道。即古人云"三岁孩儿也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乐其言而不问其人,是取善之道。吾之听言也,为其言之有益于我耳。苟益于我,人之贤否奚问焉? 

取善而不用,依旧是寻常人,何贵于取?譬之八珍方丈而不下箸,依然饿死耳。

闻世上有不平事,便满腹愤懑,出激切之语,此最浅夫薄子,士君子之大戒。

 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至矣。

君子有过不辞谤,无过不反谤,共过不推谤。谤无所损于君子也。

无责人,自修之第一要道;能体人,养量之第一要法。

且莫论身体力行,只听随在聚谈间,曾几个说天下、国家、身心、性命正经道理?终日哓哓(xiao)刺刺,满口都是闲谈乱谈。吾辈试一猛省,士君子在天地间可否如此度日?

滑稽诙谐,言毕而左右顾,惟恐人无笑容,此所谓"巧言令色"者也。小人侧媚皆此态也。小子戒之。

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彼强辩以饰非者,果何为也?

六祖大师教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势斗。

我无过,而谤语滔天,不足惊也,可谈笑而受之;我有过,而幸不及闻,当寝不贴席、食不下咽矣。是故君子贵"无恶于志"

身要严重,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志要果毅,机要缜密。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不能长进,只为"昏弱"两字所苦,昏宜静以澄神,神定则渐精明;弱宜奋以养气,气壮则渐强健。

与其服延年之药,不若守保身之方。

进道入德,莫要于有恒。有恒则不必欲速,不必助长,优优渐渐自到神圣地位。故天道只是个恒。

士君子只求四真:真心、真口、真耳、真眼。真心,无忘念;真口,无杂语;真耳,无邪闻;真眼,无错识。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人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以圣贤之道当人易,以圣贤之道慎独难;以圣贤之道口耳易,以圣贤之道心得难;以圣贤之道处常易,以圣贤之道处变难。过此六难,真到圣贤地步。

人不自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可为。

与其喜闻人之过,不若喜闻己之过;与其乐道己之善,不若乐道人之善。

人生惟有说话是第一难事。

人生天地间,要做有益于世底人。纵没这心肠、这本事,也休作有损于世的人。

物忌全盛,事忌全美,人忌全名。

静定后,看自家是甚么一个人。

言语不到千该万该,再休开口。

过宽杀人,过美杀生。是以君子不纵民情以全之也,不盈己欲以生之也。

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

祸福者,天司之;荣辱者,君司之;毁誉者,人司之;善恶者,我司之。

上吐下泻之疾,虽日进饮食,无补于憔悴;入耳出口之学,虽日事讲穷,无益于身心。

只人人去了我心,便是天清地宁世界。

悟者,吾心也。能见吾心,便是真悟。

学者大病痛,只是器度小。

君子知其可知,不知其不可知。不知其可知则愚,知其不可知则凿。

工夫全在冷清时,力量全在浓艳时。静处练气,闹处练神。

为学第一工夫,要降得浮躁之气定。

学问以澄心为大根本,以慎口为大节目。

事事有实际,言言有妙境,物物有至理,人人有处法,所贵乎学者,学此而已。无地而不学,无时而不学,无念而不学,不会其全、不诣其极不止,此之谓学者。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无才无学,士之羞也;有才有学,士之忧也。

学问博识强记易,会通解悟难。

无慎独工夫,不是真学问;无大庭效验,不是真慎独。终日哓哓(xiao),只是口头禅耳。

学者不长进,病根只在护短。

才声高色厉,便是没涵养。

柔而从人于恶,不若直而挽人于善;直而挽人于善,不若柔而挽人于善之为妙也。

我益智,人益愚;我益巧,人益拙。何者?相去之远而相责之深也。惟有道者,智能谅人之愚,巧能容人之拙,知分量不相及,而人各有能不能也。

观一叶而知树之死生,观一面而知人之病否,观一言而知识之是非,观一事而知心之邪正

处事先求大体,居官先厚民风。

临义莫计利害,论人莫计成败。

轻言骤发,听言之大戒也。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疏于料事而拙于谋身,明哲者之所惧也。

人不我信,辩之何益?人若我信,何事于辩?若事有关涉,则不当以缄默妨大计。

处人、处己、处事都要有馀,无馀便无救性,此里甚难言。

事出于意外,虽智者亦穷,不可以苛责也。

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即得之未必荣,而况无益于得以博小人之名,又小人而愚者。

饭休不嚼就咽,路休不看就走,人休不择就交,话休不想就说,事休不思就做。

见前面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独觉也。

圣贤之量空阔,事到胸中如一叶之泛沧海。

处毁誉,要有识有量。今之学者,尽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是识不定;闻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恶在我,毁誉于我无分毫相干。

当大事,要心神定,心气足。

上智不悔,详于事先也;下愚不悔,迷于事后也。惟君子多悔。虽然,悔人事不悔天命,悔我不悔人。我无可悔,则天也、人也,听之矣。

明义理易,识时势难;明义理腐儒可能,识时势非通儒不能也。

善用力者,举百钧若一羽;善用众者,操万旅若一人。

心就是天,欺心便是欺天,事心便是事天,更不须向苍苍上面讨。

势之所在,天地圣人不能违也。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乐。

为小人所荐者,辱也;为君子所弃者,耻也。

上才为而不为,中才只见有为,下才一无所为。

面色不浮,眼光不乱,便知胸中静定,非久养不能。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当多事之秋,用无才之君子,不如用有才之小人。

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求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