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班族职场猝死高发症 初夏保健提醒助养生

 紫墙微 2012-05-16
      职场猝死高发症,上班族职场猝死高发症 初夏保健提醒助养生,猝死年轻化,与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有关。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
  从4月10日至22日,深圳急救中心共接到16单猝死病例,深圳市急救中心院前科科长徐粼表示,平均一天差不多就有1.5个非正常死亡案例,这段时间正好处于春夏交替,正是猝死病例的高发期。他提醒市民感冒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疯狂熬夜。“深圳11天16人猝死,医生警告切勿疯狂熬夜”成为昨日微博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网友们再次讨论起关于过劳猝死的话题,不过大部分人都表示需要加班熬夜的现实难以改变,即使害怕也无解决的办法。


   职场猝死高发症 熬夜上班职场猝死高发症

  一、工作压力大

  很多青壮年人士由于长期工作压力比较大,承受着体力和精神双重层面的压力,容易造成人体亚健康的状况,而极少部分人本身抵抗力较差、长期缺乏运动并伴有基础疾病,因此这种状况可能会诱发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从而猝死。

  二、不良的习惯

  与心肌炎的几乎无法预防相比,心肌梗塞还是有很多主动诱发的因素,例如连续工作导致休息不足,大量喝茶、喝咖啡、喝酒或抽烟。

  因此,在生活规律方面尽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抽烟喝酒等,每天的睡眠时间要有保障。

  预防猝死 从我做起

  预防是避免疾病困扰的最好方法,常见的预防方法有:

  一、熬夜的人最好吃夜宵

  熬夜是很难通过饮食“补”回来的,他说休息好还是第一位。如果万不得已需要熬夜,谭主任表示熬夜的人一般对体能消耗都比较大,应该注意及时补充能量,如粥粉面、馒头、包子等碳水化合物。“光补这些还是不够的,还可以补充一些蛋白质,例如鸡蛋、肉类等,其中肉类又以鱼和鸡最佳。”谭主任表示如果需要职场猝死高发症,上班族职场猝死高发症 初夏保健提醒助养生,猝死年轻化,与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有关。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迅速补充能量,则可以喝点糖水、果汁和进食水果。很大。

  二、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

  猝死的病例90%是由于心脏病引起的,而这其中又有90%是由于冠心病引发的。

  猝死年轻化,与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有关。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这些“内因”也是诱发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

  初夏保健养生三个提醒

  夏天的气候标准是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依据这个标准,我国大部分地区从5月中下旬就已经进入夏季,这当然是初夏。这一时段是从春到夏的过渡阶段,保健养生的方法也很多,记住下面三个提醒,肯定有益于身体健康。

  一、进行耐热锻炼

  研究表明,经常处于高温环境中,热应蛋白的合成增加,使人体的热耐受力增强;以后再进入高温环境中,人体细胞的受损程度就会明显减轻。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获得或提高热耐受能力的最佳方法是进行耐热锻炼,即在逐渐升高的气温下进行锻炼,以达到适应更高温度环境的目的。而初夏这一时段,日平均气温的变化正好符合“逐渐升高”的特点,所以是进行耐热锻炼的最好时机。

  初夏进行耐热锻炼的具体办法:每天抽出一小时左右进行室外活动,可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气温在25℃左右、湿度在70%以下的环境,进行散步、跑步、体操、拳术等锻炼项目,每次锻炼都要达到发汗的程度,以提高肌体的散热功能。但也不可过分,尤其当气温高于28℃、湿度高于80%时,要减轻运动量,以防中暑。同时,在这一时段内,要尽可能地不用电风扇、空调(梅雨或湿度较大时,可用空调抽湿),使得室内温度经常保持在22℃以上,湿度保持在60%左右。经过初夏一个多月的耐热锻炼,盛夏来临之时,即使室内气温在28-31℃,室外气温在36-39℃以上,人体也不会感觉太热。


  二、防“湿”从初夏开始

  据美国专家的调查,初夏时节潮湿条件下产生的霉菌及其代谢物,经呼吸道吸入或摄食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症状,轻者鼻塞、流涕、打喷嚏,重者呼吸困难,喘息

  职场猝死高发症,上班族职场猝死高发症 初夏保健提醒助养生,猝死年轻化,与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有关。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

不止,并极易引发食物中毒。这种“湿”气象条件,还极易诱发人体其他病症,例如,一些风湿病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难忍、四肢无力的症状;同时还易引起旧伤复发,出现神经痛。中医将导致人体生病的过高湿度称为“湿邪”。

  初夏时节如何防“湿”,当然要从日常衣食住行方面着手。初夏时节阴雨天或雾天要少开窗户,而当室外艳阳高照时,要适当开窗通风,居室内可安放部分祛湿剂或干燥原料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出现“高温高湿”天气时,可使用空调降温、抽湿的功能,将气温降至18-20℃、相对湿度降为50%-60%;初夏穿衣应选择具有较强吸湿能力面料(如全棉)制成的宽松服装,要经常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使得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这些食物有绿豆粥、荷叶粥、小红豆粥等;要避免外感湿邪,万一在室外涉水淋雨,回家后可饮服姜糖水,如有头重、身热等症状,可服用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三、注意预防疰夏

  疰夏,也称注夏,又称夏痿,是由于体质的虚弱和天气的暑热所产生的一种季节性病症。中医理论认为,素体脾虚者,在气候炎热、雨湿较多的夏日,天暑下逼,地湿蒸腾,湿热相合,导致疰夏,表现为心烦、身倦、汗多、食减、消瘦等症状。现代医学也证明,夏季高温下,人体生理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平衡易遭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常不稳定,精神往往萎靡不振,有时伴有头痛和失眠。同时又由于高温下肾脏排泄功能大大减弱,影响了胃肠消化液的分泌,轻者食欲不振,重者会导致胃肠病症,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我国民间历来就有预防疰夏的习俗。预防疰夏常始于“立夏”前后,初夏时节正是预防疰夏的关键时段。这一时段,要多参加体育活动,注意保护脾胃,不食或少食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要保证适宜的睡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另外,在盛夏到来之前,可服用一些如香砂六君丸、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等药物,以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