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战略轰炸调查(欧洲战场)

 昵称7536781 2012-05-16

美国战略轰炸调查

欧洲战场)

原载《战机》杂志第五期

前言

  依据故总统罗斯福的指示,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团在 1944 年 11 月 3 日成立。调查团成员包括 300 名文职雇员、350 名军官和 500 名士兵。调查团总部设于伦敦,并紧随着同盟国的进军,在德国境内建立前进指挥部和地区指挥部。

  调查团成员详尽检查过德国数以百计的工厂、城市以及区域,收集大量统计资料以及其文献;并对包括所有幸存政府官员和军队领导在内的数千名德国人进行调查和审讯。德国战争记录的搜索,有时候在其应当存放的地点获得,但极为少数;大部分战争记录藏匿在各种千奇百怪的地点之中。苏军占领区之内的记录则无法被调查团获取。

  总共完成大约两百份详细报告,包括一份全方位的总结报告,即本文。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团持续递交临时报告以及相应的研究结果和建议,以支持对日本的空中作战。

  由于当时欧洲战场尚未落幕,许多情况下调查团成员必须紧随前线部队;否则,重要的记录便有可能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失。为此,调查团遭受了多次人员损失,包括四人阵亡。

美国战略轰炸调查

总结报告

  空中力量与军事战略之间的新形态关系呈现了上一场以及当前战争之间的各种显著区别之一。上一场战争中的空中力量尚处在襁褓时期。少数远见卓识之士预见到了全新的三维战争局面,但飞行器的数量以及质量依然有限,只能在对地面部队的支援任务中偶见亮点。

  在这场战争的欧洲前线,空中力量踏上了青春期的舞台,这个舞台由迅速发展的飞机、武器、装备、战术和战略思想所造就,被所有竞争对手所驱使,它取得了飞速增长的成就。英国将 40%到 50%的战争生产投入到空中力量之中,德国投入了 40%,美国投入了 35%。

航空技术的大发展使空军力量踏上了青春期的舞台

  然而,在欧洲战火熄灭之时,武器、战术和战略依旧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空中力量仍没有发展成熟,所有从欧洲战场的经验归纳而出的结论应当被认为可以继续发展。不应当因为某事物有效抑或无效,便理所当然地认定在其他环境以及条件之下会得出同样的结果。

  在欧洲战场,盟军的空中力量受命担任多种角色――海洋航线之上海军的搭档;地面战场之上陆军的搭档;滩头登陆场之上陆海两军的搭档;所有部队的侦察摄影师;地面部队的和紧急物资的输送员;深入战线之后敌军重要运输线的袭击者。

  在盟军空中力量的进攻当中,接近 270 万吨炸弹被投放,超过 144 万架次轰炸机和 268 万架次战斗机起飞升空。作战飞机的总数达到了 28,000 架的顶峰,最多有 130 万人员在各种战斗司令部中服役。在空中行动中损失的人员包括 79,265 名美国人和 79,281 名英国人。超过 18,000 架美国和 22,000 架英国飞机损失或无法修复。

正在更换发动机的 B-17G

  紧随着这些攻击,大规模的破坏被造成。在德国,接近总数 20%的 360 万处民居被摧毁或是严重损坏。调查估计有 30 万市民丧命,78 万受伤。这个数字使无家可归者达到 750 万人。德国的各大主要城市沦为废墟瓦砾。德国的工业遭受重创,一度陷入瘫痪。以上这些均是敌人表面的伤痕,接踵而来的胜利的前兆。

  空中优势是如何达成的、以及从它的运用中取得了何种成果是这篇总结报告的主题。空中力量的运用不能被适当的评估,除非将其与引导战争的总体计划和战略联系起来。(注:所有英国皇家空军的数字为初步预估)

德国战略计划

  通过对希特勒残存心腹以及国防军总参谋部和前线高级将领的审讯,证明了以下观点:在 1941 年冬天以前,希特勒希望通过精密的策略树立德国在欧洲、甚至在全球范围的统治地位。在 1933 年起成型的德国战争计划之中,时间与时机是秘密的武器。希特勒希望以超过任何潜在对手的速度加强德国的力量。通过快速动员一支强大的打击力量、通过动员他相信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存在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力量、通过闪电战役各自击溃选择抵抗的敌方势力,他希望为德国在欧洲以及全球范围保有一个无懈可击的地位。

德国上空的 B-17

  德国缺乏人力、原料以及基础工业实力,因而计划以千锤百炼的地面部队作为进攻力量进行弥补。这些部队装备妥当即将开拔之时,德国的敌人仅刚刚开始准备。这个策略的重点包括一支现成的发展良好的空军部队。重点并不在于发展一支用以摧毁敌方持续经济运作的空军部队。在德国的计划中,预计一个敌对国家的所有领土会被迅速攻克,因而对仅仅是潜在状态的工业和战争生产实力无需关注太多。简而言之,空军部队是闪电战的铁拳。

  到不列颠之战为止,希特勒的战略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他手下小心谨慎的顾问和将军们依旧承认他们对此的惊讶。在残存德军将领的审问报告中,不列颠之战的失败甚至被认为居于次要地位。对苏联的进攻位于日程表之后,这个进攻的决定在 1940 年秋天被做出,根据计划,这是一次历时4个月的冒险行动。在此之后,如果有必要,将会赢得对付英国的时间。在 1941 年 9 月,希特勒深信已经取得了对苏联的胜利,他命令大规模削减军工生产。

纳粹德国在二战中一直没有成功地发展出战略轰炸机

德国战争经济

  通过研究德国战时生产数据,以及审讯战时军工生产负责人,可以得出确凿无疑的结论:在莫斯科战役的溃败之前德国的工业没有得到完全的动员,事实上德国没有预见到经济总动员的需要。在 1940 年和 1941 年间,德国的武器生产落后于英国。当莫斯科局势的逆转开始显露之时,德国领导人开始下令全力开工生产。过去的数年征服岁月中,除却石油和橡胶,其他所有的先前稀缺的进口原料均成为德国的战果,经济由此获得极大促进。大批外来劳力面临着自愿劳动或者强制奴役的选择。法国、低地国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设施同样纳入德国囊中。在莫斯科战役失败后的 1942 年初,(德国的)武器生产增长迅速。然而,增长的动力更多的来自生产效率的提高,并非国家经济的动员。对德国人力组织的研究表明:在整场战争中,大量德国工厂采用单班工作制度,极少数德国妇女(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参与了工业生产,而且工作时间少于英国标准。

  致力于短期战争的宗旨,德国早期的行动遭遇了持续不断的阻碍,但不管是作战计划还是思想均没有调整至长期战争之上。几乎所有德方资料均表明在短期战争延长之后,取得快速胜利的希望依然长时间持续。在 1942 年初掌权之后,德国的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Albert Speer)将战争生产条理化,消除先前管理中的无效率做法。在他的指导下,武器生产得到三倍增长,但这不能认为是专政管理的效率使然。更合理的解释是战争前期工业未经动员的程度之深。一个极好的例子便是在整场战争中德国政府的管理机构并非高效。

  “元首无法忍受俄国的气候;他不断抱怨头痛。”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Jodl)向审讯者承认

  由于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德国经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动员,它在空袭之下得到了反弹。在早期战争岁月中,居民消费旺盛,消费者拥有的物资以及流通渠道中的物资储量同样数量巨大。这帮助了德国民众缓和轰炸带来的影响。工厂和机械数量众多,没有得到完全的利用。因而,可以较为容易地依靠未使用或部分使用的机械来替代在空袭中受损的机械。同时,在德国国防军持续的人力需求之下,纳粹地方政府得到外来劳工补充的工业劳力支持,能够保证派遣大量人手修复轰炸造成的伤害,或者清理对工业生产相对影响不大的残骸废墟。

盟国战略计划

  在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军中,有人认为空中力量能够给予德国致命打击,使其缴械投降。然而,此观点并没有在盟军总体战略计划中加以执行。该战略计划的重点为 1944 年春天对欧洲大陆的登陆作战。计划要求在登陆作战之前建立空中优势,以及利用此优势削弱敌军反抗的能力以及意志。

  对抗德国空中力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该事实影响――计划中的胜利通过登陆作战以及大陆的占领来取得。固然,英国皇家空军在战争的早期阶段为削弱德国人进行了独立的袭击作战。然而,与后期投放炸弹的吨位相比较,英国皇家空军的成效相当微弱――1940 年投弹 16,000 吨、1941 年投弹 46,000 吨,而在 1944 年投弹则达到了 676,000 吨。自从美国在 1942 年参加空中战斗之后不久,新成立的(但依然弱小的)第八航空军的兵源被派遣支援北非登陆作战。在 1943 年,第八航空军和第十五航空军(驻扎地中海战区)的任务目标总是遵循为来年的登陆作战发挥最大作用的准则。同时西欧的第九航空军和地中海的第十二航空军则为保卫战区天空以及为地面部队扫清道路进行准备。在 1944 年春天和夏初,所有驻扎英国的航空军部队均用以准备登陆作战。打击德军和德国经济的空中作战并未被有意降为次要任务,而是作为一个更宏大的作战计划的一部分――一个胜负取决于地面部队的进展而非单独空中力量的计划。

B-17 的箱形编队,一次可以投下大量炸弹

早期空中作战――城市地区空袭

  在空中抗击德国的先锋部队是英国皇家空军。在 1940 年,英国皇家空军主要尝试对德国的工业目标进行昼间空袭,但当损失被证明为难以承受之重时放弃了努力。随后,它试图在夜间寻找并袭击炼油厂、炼铝工厂和飞机工厂。由于当时技术无法保证在夜间定位目标,该努力同样也被终止。于是,英国皇家空军开始了对著名的德国城市和工业中心的空袭。在 1942 年 5 月 30 日夜间,它发动了首次对科隆的“千机轰炸”,两天之后出动几乎同等兵力袭击埃森(Eseen)。在 7 月底和 8 月初的 3 个夜间,它对汉堡发动了战争中对单个城市的可能最具破坏性的空袭――该市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摧毁,德方的评估为 60,000 至 10,000 人死亡。汉堡之后,再无此等对德国城市的震撼打击;资料显示德国官员被彻底震慑,从高层官员的审讯中有若干迹象显示希特勒本人认为未来同等沉重的袭击将可能迫使德国退出战争。英国皇家空军一再摧毁城市中心。除了东部边界极远区域,没有任何一个主要城市能免除空袭创伤。不过,再无后续空袭能够达到汉堡作战的震撼效果。

战略轰炸过后的汉堡

  “我第一次向元首口头报告说如果这些袭击将持续下去,战争终局将很快出现。”

  ――关于汉堡空袭,斯佩尔向调查审讯者做如是陈述

  1944 年下半年,在新的导航技术的协助下,英国皇家空军将部分兵力回归到工业设施的袭击当中。这些作战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英国皇家空军只对城市区域的空袭拥有明确的鉴定。在 1944 年秋天之前的城市空袭中,英国皇家空军并没有充分地影响到德国的战争工业。总体而言,德国的军工生产仍持续提升。这并非最终结论,但调查团已经对在这个阶段内德国 10 个城市的生产和贸易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他城市进行了更多的综合分析。这些分析表明:尽管生产在空袭过后受到了中度的顿挫,它在几个星期之后便能得到充分的恢复。习惯上,工厂车间安置在德国城市的周边,通常没有受到相关的损坏。

  从 1944 年秋天开始,投放在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和其他目标之上的炸弹吨位大幅度提升。在这些空袭中,德国的钢铁工业被击溃、电力工业被充分削弱,空袭区域之内的工业体系被搅乱。在这个阶段,由于有太多因素导致了工业体系的崩溃,因而无法对后期面积轰炸对战争工业的影响进行一一辨别。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它们的成效都是极其重大的。

英国空军针对柏林的夜间轰炸

  调查团对德国民众对空袭,尤其是城市空袭的反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得到了仔细的计划,以对德国西部和南部的民众进行全面的统计,并以最小的偏差反映出他们在空袭中的态度和行为。这些研究显示,德国民众的士气在空袭之下恶化。夜间空袭比昼间空袭更为令人恐惧。民众失去了对争取胜利、对他们的领导人以及对接受到的宣传和许诺的信心。尤其是,他们期待战争的终结。他们越来越多地付诸于“敌方电台”的收听、传播与当权者对立的谣言和事实;政见不同的行为有所增长――在 1944 年,每一千名德国人中有一人由于政治原因被捕。如果他们能够自由投票决定战争结束,他们会在最终投降之前便加以实施。不过,在一个警察局中,对政局不满和表示反对意见之间存在区别。虽然对官方记录的检索显示了战争的最后阶段中,旷工现象增加,生产力稍为受到削弱,但大批工人仍然保持工作。不过,他们在战争中依旧感到不满,德国民众缺乏信心和手段表达他们的不满。

  城市空袭在德国人民和他们的城市之中留下了创伤。远远在其他军事行动促成德国领土的实际沦陷之前,空袭使德国民众切实理解到了战争的失利。这是一个可怕的教训,对德国和其他国家而言,这个教训是空中战争能够带来的最为持久的影响。

最初的昼间空袭

  “当珍珠港事件爆发之时,元首和我理所当然地向外界展现一张快乐的面容,事实上,我们并不开心。”

  ――里宾特洛甫向调查团的审讯者陈述

被高炮击中的 B-24

  美国陆军航空军进入欧洲战场时背负着坚定的信念:专门的工业生产和服务设施是敌方经济中最有希望的目标,他们相信如果这些目标需要被精确地命中,攻击作战只能在白昼进行。有关精确度,这里需要若干额外说明。在战争之前,美国陆军航空军将先进的轰炸技术投入最高级别的发展,并训练出数量有限的机组人员在目标范围之内进行高精度投弹的技术,这被称之为“针尖”或者“泡菜桶”轰炸。但是,在欧洲上空的战争环境中,不可能达到如此标准的命中率。许多因素会加以干扰:目标被云层、烟幕和工业阴霾所覆盖;轰炸机编队必然招致的敌军战斗机拦截,这限制了轰炸机进行机动的自由;高射炮火防御,为了保证损失降低要求最短时间暴露在攻击火力之中;以及最后,战争开始后投放在机组成员训练上的时间限制。

  据信,敌军的反制使编队飞行和编队攻击成为一种必须的战术和技术流程。结果是――只有一部分炸弹能够落在细小的精密目标之上。其余的炸弹溅落到临近的工厂、高楼林立的地区以及开放的原野之内。当视野条件极其理想、高射炮火不强烈时,轰炸效果能达到最佳。不幸的是,德国上空的大部分轰炸任务必须在限制轰炸技术的恶劣天气和战斗环境之中进行,准确度因而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航空军部队定义的“目标区”为轰炸瞄准坐标点周边 1,000 英尺半径的范围。虽然在战争中精确度得到提升,调查团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只有 20%左右的炸弹落入目标区之内。在 1945 年 2 月,轰炸命中率达到了 70%的巅峰。这些数据需要读者铭记在心,尤其是考虑到航空军投放的炸弹吨位时。理所当然的是,为了击中德国工厂设施,需要更多的炸弹被投掷而下。

  虽然第八航空军在 1942 年 8 月 17 日开始作战,轰炸法国北部卢昂-索特威尔(Rouen-Sotteville)的铁路调度场,从 1942 年中直至 1943 年夏季,还是没有任何任务取得显著的成效。这支航空军依旧规模弱小,航程受限。在这个阶段中,大量时间被消耗于在战斗状态中训练以及测试航空军。

  1942 年 11 月和 12 月,德国潜艇对盟军商船队的攻击处在成果最辉煌的阶段,因而潜艇基地、洞库以及后续的建造船台成为主要的攻击目标,并一直维持到 1943 年 6 月。这些攻击收效甚微,潜艇洞库被严密保护,炸弹无法穿透 12 英尺厚的混凝土顶部。对潜艇建造船台和下水滑道的攻击没有强烈到造成比引发麻烦更大的战果。在 1943 年 1 月的卡萨布兰卡,战略空军的目标确定为“摧毁和扰乱德国的军事、工业和经济系统,破坏德国民众的士气直至其武装抵抗的能力被致命削弱。”特定的目标系统被命名。

盟军轰炸德国 U 艇基地

  在 1943 年春天,盟军海空力量对德国潜艇取得了明确的胜利。装备有雷达的舰载机和远程巡逻轰炸机在 1943 年春天使德国潜艇损失惨重。对德国海军高层、包括邓尼兹元帅的审问证实了这个胜利。当联合攻势轰炸计划在 1943 年 6 月为实施卡萨布兰卡会议精神而制定,潜艇被从首要目标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德国的飞机制造厂。作为重要构成部分供应方的德国滚珠轴承厂被选为补充目标。

美军在轰炸后出动侦察机航拍以评估效果

滚珠轴承攻击

  德国的抗磨损轴承工厂被高度集中,当攻击开始时,接近半数轴承产量出自施威因福特(Schweinfurt)临近地区。足够的轴承供应被认为对德国的战争工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施韦因富特被轰炸之后的航拍图

  一系列空袭从 1943 年 8 月 17 日开始,大约 12,000 吨炸弹被投向这个目标――大约一半数额为在空中交战中投放。在 8 月 17 日 200 架 B-17 对施威因福特的攻击中,该地工厂被严重破坏。调查团(得到了审讯的补充和核实)有关该地工厂的记录显示该中心的轴承生产被急剧削弱――9 月的产量比袭击前水平减少 35%。在这次攻击中,200 架参战飞机有 36 架损失。在 1943 年 10 月 14 日以损失惨重而著称的第二次空袭中,虽然工厂再次遭受严重破坏,一场决定性的空战发生了。228 架轰炸机在它们的护航机航程之外遭受德国战斗机的猛烈攻击。战斗机和高射炮火的攻击致使美国损失 62 架轰炸机,另有 138 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无法修复。这个量级的重复损失无法再继续下去,最早期的这些无护航纵深空袭被终止,在 4 个月里没有再对施威因福特展开袭击。德国人对这个喘息机会加以利用。一位高官被赋予不受限制的优先级以获得人力和资源。积极的措施被执行用以疏散工厂。重建工作得到了周边环境的帮助――根据委员会的调查显示,通常而言,在此类空袭中,机械和机械工具受到的损害远低于工厂建筑本身。德国设备被重新设计以替代其他可能的轴承。同时,德国人启用了手中的充实的轴承储备。虽然未来空袭依旧进行,轴承生产在 1944 年秋天恢复到空袭前的水准。对生产记录、人员以及战争生产官员的证词的检查中,没有发现对滚珠轴承工厂的袭击对实质性战争生产造成任何客观影响的证据。

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施韦因富特轰炸航线图

德国飞机制造厂攻击

  施威因福特作战的高昂损失促使昼间空袭战术发生重大改变。在此之前,无护航、重武装、保持良好编队飞行的轰炸机被认为能够突进到德国境内的此等纵深地带。然而这被证明是错误的。施威因福特作战之后,1943年的剩余时间里,昼间纵深空袭被大幅度限制。与此同时,美国重型轰炸机部队得到了充分的加强。在 1943 年 12 月,P-51 型远程战斗机首次投入战场,在 1944 年初,其数量不断增多。在某些方面,该型飞机是欧洲战场盟军空中力量最为重要的补充,伴随着它对此时航程大为增长的 P-47 护航任务的加强,昼间纵深空袭任务再次启动。

P-51D“野马”战斗机

  对德国飞机制造业的空袭――主要对机体制造厂――在 1943 年夏季开始。为了防备可能的空袭,德国飞机制造厂被适当地分布在境内各处。1941 年和 1942 年的早期空袭促使一些工厂迁移到东部边界,但只采取了有限步骤以分散独立的工厂减轻威胁。德国的飞机制造业被发现拥有足够的额外生产能力。飞机制造业的效率很低,和其他的军工生产不同,它并非受斯佩尔的主管,而是听命于德国空军。

  在战争的早期阶段,德国飞机生产规模较小,原因为德国空军的需求较为保守,根据被缴获的德军参谋会议记录,德国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Jeschonnek)在 1941 年反对提升战斗机产量,因为他无法知晓当产量提升到 360 架战斗机以上后如何处理。然而,在 1943 年秋天,生产计划便要求战斗机交货数量稳定增长。

P-47D(初期型)“雷电”战斗机

  在 1943 年的空袭中,5,092 吨炸弹被投放在 14 家工厂之上,主要为机体制造厂。记录显示,德国空军标准单发战斗机 Bf 109 的月产量从 7 月的 725 架下降到 9 月的 536 架和 12 月的 357 架。Fw 190 的月产量从 7 月的 325 架下降到 12 月的 203 架。

Bf 109E 战斗机

  作为空袭的结果,德国开始更为积极的程序,将飞机制造厂细化和分散,这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产量削减。一个更深远但未经证实的原因是恶劣的天气减少了飞机交付的数量;这数个月中生产完毕但未交付的飞机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数个月追加到交付的数量当中。作为空袭的结果,德军决定对战斗机生产持续增加重视。

  对德国飞机制造业的决定性攻击从 1944 年 2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开始。在远程战斗机的护卫下,3,636 吨炸弹在一个星期内投至德国的飞机制造厂(再次以机体制造厂为主)。在后续的数个星期之中,所有已知的德国飞机制造厂均遭受了空袭。

  该阶段的详细生产数据由调查团、德国空军将领、生产官员、主要制造厂商――包括梅赛施米特和谭克(福克-沃尔夫工厂)得出。生产没有因空袭长期瘫痪。相反,在 1944 年的时间里,德国空军总共接收了 39,807 架各型飞机――与之相比,1939 年的接收数量为 8,295 架,在工厂未遭受任何空袭的 1942 年为 15,596 架。虽然很难详细检查各个月的准确生产数量,遭受最大规模攻击后的 3 月份,飞机交货数量比空袭前的 1 月份更高。而且这个数字在继续提升。

Fw 190F-8 战斗机

  对此的部分解释是,机体制造厂的超额生产能力极为可观,远高于发动机生产。调查团对厂房的独立调查显示,虽然建筑被摧毁,生产机械仍然显示了极强的耐久力。在空袭过后,飞机生产的掌控权力很快从德国空军转移给斯佩尔的部门。一个参谋部门被组织起来,补充和分散飞机制造业。这个参谋部门(Jaegerstab,战斗机参谋部)进行了有效的工作,以动员超额生产能力和未被损坏的机械、重组低效率的管理、减少飞机型号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将飞机制造业分割为较难遭受攻击的小型单位。得益于先前的扩张计划,飞机制造业被分割为各个可用部分。虽然当前证词可能有冲突,战斗机参谋部可能牺牲了质量以及备件的充分供应以保证产量。然而,对飞机制造业的空袭――正如对滚珠轴承厂的空袭一样,显示了使用 1943 年以及 1944 年初的可用武器瘫痪一家单独的工厂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进行持续的攻击以获得完全的结果。在工厂被破坏之后,几乎与此同时恢复工作便做好准备。随着战略空袭优先级的变更――为登陆做准备,首要目标选定为法国境内的火车货运编组站、桥梁,随后紧接着对炼油厂的空中打击――对德国飞机制造厂的持续攻击中止了。

B-17 以密集编队方式进行地毯式轰炸

被炸毁的 Me 262 工厂

德国空军的溃败

  在对飞机制造业的空袭当中,虽然飞机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德国空军在空袭后再也无法对盟军的空中优势造成威胁。1944 年冬春之交的这些空袭得到了 P-51 和 P-47 的护航,随着这些飞机规模增强,护航战术得到了显著的变革。先前,护航战斗机被迫保护轰炸机,作为自身的主要职责。它们现在受命主动应对德军战斗机部队,在任何可能的机会与敌军交战。作为结果,德军战斗机损失迅速提升。在 1 月,声称的德国战斗机击落数量为 1,115 架,2 月为 1,118 架,3 月为 1,217 架。与战斗机一起,富有经验的德军飞行员在战斗中损失,部队结构被瓦解,失去战斗力。在 1944 年春天,德国空军的抵抗已经不再有效。

德国上空的 B-17

  “我相信元首对我们空中力量效率的损失并非十分高兴。”

  ――德国空军元帅凯塞林(Albert Kesselring)向审讯者陈述

  在审讯中,负责法国地区作战的德国空军将领承认在诺曼底登陆日,只有 80 架堪用的飞机来抵抗盟军入侵。从盟军登陆日到圣洛(St.Lo,1944 年 7 月 25 日的 Operation Opera)的突破,(德军)增援从来无法抵消损失以增强自身实力。在 1944 年夏天,德国战斗机生产继续持续增长,交付部队数量在 9 月达到 3,375 架的顶峰。虽然调查团对此进行了详细研究,仍然无法获知这些飞机的最终命运。德国空军将领之间证词的差异和盟军调查人员一样可观。的确,只有一小部分飞机在战斗中露面。其余部分很有可能在工厂到作战基地之间的运输中损失、在机场上被摧毁、或由于缺乏汽油和飞行员滞留地面。据信,一部分原因是德国生产数量的浮夸。具体原因仍不清楚。

  “这些问题,我被问得越多,它们便变得越清楚。”

  ――戈林向审讯者陈述

  在 9 月后,德国飞机制造逐渐减少,直至 12 月有 3,155 架飞机交付。在 1945 年 1 月,由于缺乏汽油,除了喷气式飞机之外的所有飞机生产事实上停止了。喷气式飞机,尤其 Me 262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任何交战国投诸实战的最先进飞机。根据制造者和其他观察者的叙述,它们的生产由于德国空军没有及时认识到该类型先进性的错误而耽搁。它同时被希特勒在 1944 年将 Me 262 改装为战斗-轰炸机的病态命令而耽搁。事实上,每一个制造厂商、生产官员、包括戈林在内被审讯的空军将领都声称被这道命令所震惊。在 1945 年 5 月,1,400 架喷气式飞机出厂。如果这些飞机能够在 6 个月前交付、并配以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虽然这不会改变战争的进程,它们将大幅度地增加进攻方的损失率。

Me 262 喷气式战斗机

  “在每一次和元首的交谈中我经常会问‘德国空军什么时候到?’”

  ――德国空军元帅凯塞林(Albert Kesselring)向审讯者陈述

炼油厂攻击

  随着德国空军力量的削弱,燃油成为德国经济的首要目标。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轰炸机部队已经能够胜任这项任务。预备的空袭在 1944 年 5 月 12 日展开,接下来的是 5 月 28 日的另一场空袭;然而,主要的袭击一直没有展开,直到诺曼底登陆之后。在登陆之前的几个月、以及登陆作战展开后的一段短暂时间里,驻扎英国的所有堪用的空中力量均致力于确保作战成功。

  事实上,德国炼油工业的完整记录由调查团所获得。在此之外,受到攻击的主要工厂以及它们的记录正在被仔细研究。

  整场战争中,德国的燃油供应一直紧张,这是各种军事行动的控制因素。主要的燃油供应以及唯一的航空汽油供应为第 13 号合成工厂,同时有一小部分供应来自 3 个 从1944 年开始运作的较小工厂。提炼燃料所用的原油主要来源是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Ploesti)油田和匈牙利油田,它们共同提供了 1943 年液态燃料供应的四分之一。此外,在德国和奥地利境内存在一个小型但重要的油田。1943 年 8 月,普罗耶什蒂地区的炼油厂遭受了高风险而又代价巨大的低空轰炸。这些攻击收效甚微,燃油输出持续增加,直到 1944 年 4 月轰炸重新开始。1944 年的轰炸和多瑙河的布雷行动极大减少了罗马尼亚的原油输出。在 1944 年 8 月,苏军的占领彻底杜绝了(普罗耶什蒂)原油供应,对合成燃油的需求相比先前更为迫切。合成燃料工厂的产量一直在稳定下降,到 1944 年 7 月,每个主要的工厂均遭到过轰炸。在袭击开始前,这些工厂平均每个月生产 316,000 吨燃油。在 7 月,燃油产量下降到 107,000 吨,到 9 月下降到 17,000 吨。合成燃料工厂生产的航空汽油产量从 4 月的 175,000 吨下降到 7 月的 30,000 吨,以及 9 月的 5,000 吨。在 11 月和 12 月,产量有所回升,但相对该年的其余数据来说,只是被轰炸前的细小片段而已。

B-24 低空轰炸普罗耶什蒂油田

B-24 轰炸罗耶什蒂(Ploesti)油田

  德国人将空袭视为灾难。委员会获取的文件资料之内,在写给希特勒的一系列信件中,未来的危机被一个月比一个月更清晰地勾勒而出。在 6 月 30 日,斯佩尔写道:“到 6 月 22 日,敌人成功将我们航空汽油的损失增加到九十个百分点。只有加速受损工厂的恢复,才有机会部分挽回这些可怕的损失。”信件后续内容的语调大致相同。

  与滚珠轴承/飞机制造厂的空袭相同,德国采用了最积极的步骤以修复燃油工厂。又一位强权人物埃德蒙?盖伦伯格(Edmund Geilenberg)走马上任,他再次被赋予了对人力和资源的完全优先权。盖伦伯格使用了 35 万人之多以修复、重建和疏散被轰炸的工厂,以及新的地下工厂建设。合成燃油工厂的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它们无法简单地拆解和分散。在战争终结时,疏散转移和地下建设的计划并没有完成。

轰炸过后的莱那Leuna)合成燃油工厂

  在极短时间内,合成燃油工厂的生产部分恢复。但和滚珠轴承工厂不同,在恢复生产之后不久它们再次遭受空袭。莱那Leuna)工厂的范例便较为典型。莱那地区拥有最大规模的合成燃料工厂,由高效率的烟雾伪装设施所和欧洲地区最密集的高射炮火所保护。航空兵战士将前往莱那的空袭视为战争中最危险和困难的任务。莱那在 5 月 12 日遭受轰炸,停止运转。但是,对工厂记录的调查和和对莱那官员的审讯揭示了数千劳力在 10 天左右的时间里使其部分恢复了运作。该工厂在 5 月 28 日再次遭受空袭,但在 6 月 3 日部分恢复了生产,并在 7 月初达到了 75 个百分点的原产量。它在 7 月 7 日继续遭受空袭并停止运转,但在 2 天后重新开始部分运作,并在 7 月 19 日达到 53 个百分点的原产量。7 月 20 日的空袭再次使运作停止,但这只维持了 3 天时间,7 月 27 日工厂的产量恢复到 35 个百分点。7 月 28 日和 29 日的空袭使工厂瘫痪,未来 8 月 24 日、9 月 11 日、9 月 13 日、9 月 28 日、10 月 7 日的轰炸使其一直停滞。然而,莱那工厂在 10 月 14 日重新开工,虽然生产被 11 月 2 日的一次小型空袭所干扰,它仍在 11 月 20 日恢复了 28 个百分点的原产量。虽然工厂在 11 月和 12 月遭受了 6 次大规模空袭(被天气干扰而成效甚微),它在(1945 年)1 月恢复了 15 个百分点的原产量,并一直维持在该水平,直到临近战争结束。从第一次空袭到最后,莱那工厂平均保持着 9 个百分点的原有生产率。它一共遭受 22 次空袭,其中 20 次由美国陆军航空军发动, 2次由英国皇家空军发动。基于消灭该工厂生产能力的迫切需求,多次任务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执行。因而,精确轰炸莱那的命令便没有其他目标的高优先权。为了赢得莱那的战斗,一共消耗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起飞了 6,552 架次轰炸机,投下 18,328 吨炸弹。

德军丢弃在巴德贝尔卡的空燃料桶

  “今天我们完成了重建工厂的任务,明天轰炸机会再来的。”

  ――重建合成燃料工厂的德国工人如是说

  从 1944 年 5 月开始,燃油的消耗便超过了产量。燃油储量被迅速地消耗,在 6 个月之后实际上已经接近枯竭。燃油生产的损失被装甲部队所深切感受到。8 月,飞机发动机出厂前的试车时间由 2 小时下降到半小时。由于缺乏燃油,本来已然削减过的飞行员训练时间被进一步缩短。在整个夏天中,德国装甲部队由于战斗损失、运输不便以及燃油紧缺,在野外的行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到 12 月,根据斯佩尔的证词,燃油的储量已经达到悲惨境地。当德国人在 12 月 16 日发动反攻时,燃油储量已经不足以支撑这次行动,他们只能指望夺取盟军的燃油储备。因而,许多装甲部队由于燃油耗尽被损失。在 1945 年 2 月和 3 月,德国人在维斯瓦(Vistula)的巴拉诺夫Baranov)桥头堡聚集了 1,200 辆坦克以阻挡俄国人的进攻。它们缺乏燃油,动弹不得而被击溃。

炼油厂攻击附加效果

  对合成燃料工厂的空袭同样消耗了德国的复合氮以及甲醇供应,此外包括相当可观的橡胶供应。

  和其他工业国家一样,德国通过合成工序来取得复合氮的供应,合成燃料工厂是最大的供应方。百分之六十的复合氮生产和百分之四十的甲醇生产通过两个合成燃料工厂提供。在合成燃料工厂遭受空袭之前的 1944 年初,复合氮的月产量为 75,000 吨。在年底时,其月产量降低到 20,000 吨。

  复合氮,除了作为爆炸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还被广泛应用于德国的农业。在 1943~1944 农事年中,占据了 54 个百分点的比例;在 1944~1945 农事年中,原定占据 25 个百分点的比例,随后被完全清除。通过减少用于农业的份额,用以制造军需品的复合氮得以维持,但到了 1944 年年底,这种应急方法也最终于事无补。爆炸物供应也最终随着复合氮的减少而削减。弹壳需要炸药和非爆炸物的岩盐混合进行填充。在战争末期,在所有的战线上出现了普遍的弹药短缺现象。高射炮弹的短缺同样存在;操纵高射炮的单位被告知禁止向敌机开火,除非它们正要攻击该单位专事保护的工厂或者“炮弹绝对能击中这些敌机”。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停止敌对行动前几个星期,德国将复合氮的配给军需品转向农业。根据斯佩尔的陈述,这是他独立做出的决定,原因为战争已经失败,下一年的农业生产需要得到保障。对于制造 TNT、黑索金和其他高爆炸物所需要的甲醇,其生产配给和复合氮受到同样的影响。分配给这些主要用户的产量被严重削减,最后黑索金的生产被迫终止。复合氮和甲醇供应的削减随之而来引发了爆炸物产量的骤降。

  合成橡胶工业同样被炼油厂空袭所波及。德国对原材料的官方记录表明:在战争初期橡胶的库存少,仅够维持两至三个月的消耗。冲破盟军封锁进口的数量微不足道。橡胶供应主要通过四个合成工厂,其中之一为小型的试验工厂,另外两个附属的工厂在战争中一直处在建设阶段。一个主要的工厂坐落在赫斯(Huels),从 1943 年 6 月开始被第八航空军作为主要目标攻击,随后停工一个月;它需要 3 个月时间恢复到 72%的产量以及 7 个月时间恢复全部生产。然而,它依赖的原料产自鲁尔区的合成燃料工厂。当这些工厂在 1944 年夏天被空袭至瘫痪时,合成橡胶生产再次削减。施科堡Schloss)――最大的合成橡胶工厂由于断绝了莱那的氢而停工。对剩余两家工厂的调查显示了它们的生产由于相关联的炼油厂遭受空袭而大规模削减。到 1944 年底,所有的统计显示合成橡胶的月产量降低到了 2,000 吨或者战时产量高峰的六分之一。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德国的橡胶供应将陷入困境。不过,没有证据表示在战争结束时,橡胶短缺成为德国军队的限制因素。

  除开炼油厂以及附属的复合氮、甲醇和橡胶工业,德国其余化学工业并非盟军联合轰炸的优先目标。

钢铁业

  到 1944 年中,空中战争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制空权争夺之外,它最重要的特性为打击力度的增强。相比 1943 年投放在德国境内总重量为 150,700 吨的炸弹,1944 年下半年投放在德国境内的炸弹重量为 481,400 吨。在这个阶段内,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军相互配合出击,英国皇家空军重新开始了对特定工业目标的空袭。对那些在 1943 年空袭效果甚微的目标,1944 年的攻击更为猛烈。随着轰炸技术的提升,命中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投放炸弹吨位的增加是空袭促使德国钢铁工业减产的主要因素。战争开始时,德国的钢铁年产量约为 2,300 万吨,其中 69%来自鲁尔工业区。1940 年的初期胜利为德国增加了 1,700 万吨的钢铁产量,分别来自洛林(Lorraine)、比利时和卢森堡。但是,官方记录和战争年代的工厂档案,包括审讯结果表明,4,000 万吨的理论产量从未达到过。在被占领的国家中,生产始终不完善,甚为棘手。尽管德国境内拥有低品位和中等品位的铁矿,奥地利境内拥有中等品位的铁矿,德国在战争中的钢铁生产主要依赖于瑞典、挪威和法国的铁矿。

在英国基地进行维护的 B-17 轰炸机

  和美国不同,德国无需寻找铁矿用以建造大型商船队或者海军,也无需在战争中建立一个完整的军需品制造体系。基于以上原因,德国用于军需品制造的钢铁供应仅仅比美国稍为宽松。虽然钢铁供应被认为是德国的瓶颈部分,对管理机构的仔细检查以及对斯佩尔内阁的官员以及前任的审讯表明,麻烦的根源部分在于系统分配的不足以及战争初期不愿削减用于建筑和市民的份额。同时,德国工业家被发现拥有囤积钢材的强烈倾向。

B-17“柏林软卧 II”号

  在整场战争中,争执一直存在――德国的钢铁工业是否归为有价值的目标,以及在能够投放的打击下钢铁工厂是否容易受损。在 1943 年,英国皇家空军对鲁尔的钢铁厂发动了适度的空袭,但作战很快被放弃,因为空袭被认为要得到预想的结果损失太大。不过,调查团获得的生产数据表明,空袭依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鲁尔区的产量在战斗过后下降了 10%,并在当年剩余时间中未获得完全恢复。德国政府要求钢铁企业保留生产损失的数据以及原因的记录。这些记录显示了 1943 年的空袭警报比空袭本身对钢铁生产造成了更多的损失。

  在 1944 年的下半年,鲁尔区的城市和交通系统遭受了主要来自英国皇家空军的重点打击。鲁尔区的钢铁产量在7月到年底之间下降了 80%。鲁尔区高品质钢材的损失要高于贝氏转炉钢(Bessemer steel),高品质钢材从1944 年中开始成为德国的瓶颈。德国境内以及占领国家的钢铁月产量从 7 月的 257 万吨下降到 12 月的 100 万吨。在这些损失中,大概有 49 万吨来自领土的丧失。

第 8 航空军 1944 年 12 月轰炸科隆的航拍照片

  对钢铁厂的调查发现:虽然空袭破坏了部分鼓风炉、平炉和轧钢厂,它的主要效果体现在供应系统(电、气、水)、工厂内部的通信系统以及支持工厂的运输系统之上。

  虽然钢铁供应在 1944 年底下降到危险境地,并在战争结束前持续减少,调查团的研究显示:钢铁短缺并非像燃油短缺甚至弹药短缺一般具备决定性作用。如果战争继续进行,或者如果短缺问题没有被整个经济的瓦解所影响,它有可能具备决定意义。在战争结束时,德国工厂拥有足够的钢铁储量。

第二战线

  在空战进程中,尤其在 1944 年和 1945 年,一部分其他德国工厂遭受了袭击。这些工厂若干成规模,有部分只是第二目标、或者当空袭主要目标无法抵达时有可能的目标。调查团检查了每一间工厂。单间工厂和记录被检查和分析,并联系上总体的工业生产数据。

  “所有的这些状况,元首均了然于胸。”

  ——德国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Wilhelm Keitel)向审讯者陈述

  在 1943 年和 1944 年初,生产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工厂经常遭受空袭。在 1944 年 8 月至 10 月,为了支持地面作战,对这些工厂进行了更多的空袭。在 1943 年 10 月至 1944 年 7 月的第一阶段空袭期间,这些工厂生产了 14,000 辆坦克和装甲车辆。对生产日程的分析推测,这些空袭消耗了德国数百个单位。在更大规模空袭开始之时,生产(尤其是发动机以及组件的生产)已经被大规模地扩大和分散。这项举措再次使产量受到影响,从 8 月的 1,616 辆下降到 9 月的 1,552 辆。不过,产量在 10 月回升到 1,612 辆,在 11 月为 1,770 辆,到 1944 年 12 月,产量达到二战巅峰,一共有 1,854 辆坦克和装甲车辆交付。直到 1945 年 2 月,该工业持续保持较高的产量。

被摧毁的德军坦克

  1944 年下半年,德国的拖拉机工厂遭受了攻击。三个最主要的工厂提供了德国大部分的拖拉机供应。其中的一个,在勃兰登堡(Brandenburg)的欧宝(Opel)工厂在 1944 年 8 月 6 日的一次空袭中被完全摧毁,再也没有恢复。戴姆勒-奔驰(Daimler Benz)工厂在 9 月和 10 月遭受了同样的覆灭。科隆的福特(Ford)工厂作为第三大拖拉机制造商虽然没有受到空袭,但记录表明,在同一时期内由于相关联的部件供应商和电力系统遭受空袭,其产量大幅度下降。在 1944 年 12 月,拖拉机的产量只有 1944 年上半年平均数值的 35%。

  1944 年 11 月,盟军重新发动对潜艇建造船台的空袭。在 1943 年春天开始后的几个月中,德国开始建造能够长时间潜航躲避装备雷达的飞机巡逻以及水面舰艇袭击的 21 和 23 型潜艇。德国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使潜艇的艇体分为多段建造,并在船坞内最后组装。但是,这项计划未能得到顺利实施。虽然建造了接近两百艘艇体,但新技术的困难以及训练船员需要的时间短缺致使只有8艘潜艇投放部队使用。这些延误不能归咎于空袭。

汉堡的布洛姆-福斯潜艇建造台

  1944 年冬和 1945 年春的空袭的确使 5 个大型船台关闭或者接近关闭,其中包括汉堡的布洛姆-福斯(Blohm - Voss)大型船厂。如果战争持续下去,这些空袭,和对交通线路的攻击一起将消灭新型潜艇未来进一步生产的可能。

  更多的德国工厂遭受袭击――大部分在英国皇家空军对城市的空袭里,但一些工厂是作为昼间轰炸的第二目标或者主要目标的毗邻建筑遭到袭击的。遭受空袭的企业包括光学仪器工厂、发电厂、制造电气部件的工厂、机械工具工厂以及大量的民用工厂。此外还包括特殊的工厂。对 V-1 导弹发射阵地的空袭略微阻止了该武器的运用。然而,对佩内明德(Peenemunde)的 V 系列武器试验场地的袭击并不成功。在卡塞尔(Kassel)附近,V-1 已经进入生产,而 V-2 已经转移进入地下工厂之中。虽然 1943 年 5 月英国皇家空军对 Mohne莫奈)和 Eder(埃代尔)水坝的攻击代价微小,但成果同样不明显。某些袭击――例如剿灭了一半以上成衣工业的柏林空袭显然使德国人生活不便,有可能影响到战争工业。同样,整体而言,这些空袭造成了军工生产主体的某些资源转移,虽然这些效果被德国坚实的战争经济基础所削弱,直到战争结束前几个月。

对铁路和水路的攻击

  对交通系统的攻击是使德国经济陷入完全混乱的决定性一击。它削减了所有类别的军工生产,并使产品运抵前线的过程变得困难。攻击同样削弱了德国军队的战术机动性。

  在其切实被盟军掌控之后,调查团对德国的铁路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检查。虽然在德国境内的战斗中多数重要的记录被摧毁或者遗失,但仍有足够多的记录保存下来,与大量德国铁路系统官员的审讯记录一起,有可能对该系统削弱和崩溃的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德国在发动战争时拥有极佳的铁路系统,铁路线和车站(部分为军用需求而建)的额外运力资源充足。不过,和通常的推测相反,该系统并非缺乏维护。德国铁路的维护标准比美国高出。

轰炸过后的林堡铁路枢纽

  德国的铁路系统由强力的内陆水路系统所支持,它连接了德国北部的多条重要河流,在鲁尔区交叉而过,一直延伸到柏林。水路系统承担了 21%到 26%的运输总量。经济高速公路的运输量微不足道,仅仅占不超过 3%的总份额。

  调查显示,虽然铁路系统一直较为紧张――尤其是 1941 年至 1942 年的俄国战争期间发生了一系列车皮和车头短缺的问题,总体而言它仍然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直到 1944 年春天。新建造以及从被占领国家掠夺的份额弥补了车皮和车头短缺的数额。德国国家铁路(Reichsbahn)没有为自己采取准备以应付空袭。对德国交通系统的攻击很快随着地面作战任务的发展而变化。为了支持欧洲登陆作战,主要空中力量被用于轰炸法国北部的铁路调车场,以使德国和法国的交通中断。在登陆战期间,进行了系统和大规模的尝试,以使通往诺曼底滩头的交通全部中断。这些后期的任务均大获成功,伴随着战线向德国延伸,空袭范围扩展到第三帝国境内的铁路系统,重型、中型轰炸机和战斗机均参与其中。在 1944 年 9 月之前,虽然对德国境内的交通系统进行过零星空袭,调查团发现它没有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在 1944 年 9 月到 10 月间,对铁路调车场、桥梁、铁路线和机车的大规模猛烈空袭使德国西部的交通受到严重阻隔。车皮数量从 8 月 19 日周末的 90 万台下降到 10 月最后一周的 70 万台。在 11 月,数量有所回升,但依然在 12 月 23 日的周末下降到 55 万台,在 3 月 3 日周末下降到 21.4 万台。此后,由于遭受的破坏过于严重,没有可用的数据能够保存下来。

被炸毁的科隆莱茵大桥

  “在 4 到 8 个星期之内,德国的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崩溃。”

  ――斯佩尔向希特勒报告 1945 年 3 月 15 日

  对水路的空袭与铁路齐头并进,调查显示它的成效甚至更为显著。在 1944 年 9 月 23 日,对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Dortmund-Ems)和米特尔兰运河(Mittelland)的空袭隔断了鲁尔区和德国北部沿海以及中部的联系。10 月 14 日,莱茵河的运输被一枚炸弹隔断,它将科隆大桥上的德国军火车皮引爆。鲁尔区的交通运输急剧缩减,经由水路通往德国南部的煤矿运输全部中断。

  和预期一样,水路交通的中断对主要通过水路输入工业半成品、构件、易腐货物和粉末状粗矿的企业造成第一手影响。这些企业不得不通过陆路进行运输,随着 9 月和 10 月的空袭,陆路运输也愈加困难甚至完全无法展开。虽然在夏末,大批工厂的产量达到高峰,良好的经济总体产品输出一直保持到 11 月。从 12 月开始,几乎所有工厂的产品输出大幅度削减,并逐个星期继续下降,直到战争结束。

1944 年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 B-24

  虽然煤炭运输(大概占据德国铁路交通运输总量的 40%左右)的状况比总体交通状况良好,它的衰减更加明显而且戏剧性。在 1944 年初,德国国家铁路的埃森(Essen)局(负责鲁尔区大部分煤炭运输)拥有 21,400 节车皮,9 月的空袭将这个数字下降到 12,000 节。这些损失的车皮大部分用于鲁尔区的运输。在 1945 年 1 月鲁尔区的车皮数降低到每天 9,000 节,到 2 月,鲁尔区的煤炭运输实际上已经中断。这些运输的煤炭可被用于铁路机车本身的动力输出,即便拥有这些补充,德国国家铁路的燃煤储备从 1944 年 10 月的 18 天下降到 1945 年的 4 天。在 3 月,德国南部的几个铁路局仅拥有一天不到的煤炭储备,大批火车头由于缺乏燃料停运。德国的工业被煤炭所驱动,除了少数区域之外,煤炭供应已经被扼杀。

  在所有运输中,军用方面占据最高的优先级。在空袭期间,该部分运输占据了缩减的越来越多的份额。在整个1944年中,空袭虽然使得部队抵达目标的时间或单位及设备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它依然没有阻止部队的转移。信使人员跟随部队甚至坦克和武器车皮共同发出,它们的任务是在列车被延误时下车,在能够找到的区域提交报告。在该年年底,即便军事运输也变得困难。阿登地区的反击中,部队和军备经由铁路运输,这可能是德国国家铁路在西线最后一次此等规模的行动。

电力

  德国电力系统,除了零星的攻击之外,从来不是空袭的主要目标。(对电力系统的)攻击在战争中一直引起广泛的争论。空袭之所以没有进行,是因为据信德国的电网系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一个地区的损失可以通过切换电力供应而从另外一个地区获得补偿。这项假定,在经过调查团逐一的调查之后,被证明是错的。

  从战争开始,德国的电力供应实际上处在不稳定的状态,随着战争的进行而变得更为动荡。以上事实,得到了大批德国官员证词、德国国家供电调配机密记录以及中央计划委员会的秘密备忘录的证实。在这些备忘录中,发现他们对(电力系统)极端脆弱的恐惧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德国 5 个大型发电站的摧毁可以导致 180 万千瓦电力供应,或者总供电量 8%的损失,包括公共和私人电网。摧毁 45 个 10 万千瓦以上的发电站会导致 800 万千瓦电力供应或者总供电量 40%的损失。摧毁 95 个 5 万千瓦以上发电站会断绝德国一半以上的电力供应。电力短缺足够严重,使任何大量的损失会直接影响到主要的军工生产,任何成规模的摧毁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发电站和配电站相对来说较为脆弱,它们的重建非常困难以及消耗时间。如果发电厂和变电站在被纳入盟军空袭范围之后被选为主要攻击目标,有迹象表明它们的摧毁将对德国的战备生产造成严重的后果。

国民

  在此,有必要增加陈述,说明空袭对德国国民,以及国民经济的影响。 在实现完全的就业率和历史上最高的国民生活标准几年之后,德国开始了战争。在战争的早期阶段――对德国来说的温和战争阶段,国民消费依然高昂。德国依旧尝试保持大炮和黄油齐头并进。在开始进入受空袭阶段时,德国人拥有充分的衣物和其他消费品储备。虽然大多数消费品变得越来越难获得,调查团的研究显示,在经济崩溃的最后阶段,那些完全被摧毁的地区仍能获得充分的衣服供应。食物虽然采用配给方式发放,在整个战争中仍能保证营养充分。德国人摄入的热量与英国人相当。

被炸毁的科布伦茨市

  根据调查团获得的资料表明,德国的国民防空体系和美国以及英国相当。德国防空体系被用为防备相对较小而且独立的空袭。当空袭增加到饱和状态时,防空体系不得不进行相当规模的修订。例如,遭受严重轰炸的企业可以请求临近企业的防火和其他防护资源的援助,或者,作为最后手段,求助于中央政府配置于易受攻击地区的流动消防队。在德国城市的轰炸中,燃烧弹被发现具备相当于高爆炸弹 4 至 5 倍的破坏力。德国防火系统缺乏足够的固定或者其他不依靠脆弱的中央供水系统调度的独立水源。不过,在更多的火攻作战中,任何灭火系统被发现毫无用处。火焰风暴一旦引发,各处火焰将聚集成一股类似飓风的暴烈急流,这将增加其他火势,使所有的灭火企图变得毫无意义。

被炸毁的德累斯顿市

  德国的防空掩体,只要能够使用,其效果极佳。在英国,政府的做法是建造大量掩体用以阻挡落在当前区域的炸弹、散落和飞舞的弹片,但无法防御直接命中的攻击。相反,德国人建造了混凝土的防空洞,有的体积巨大,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用以防备空袭甚至直接命中。一个此种防空洞建造在汉堡,因其位于圣灵广场(Holy Ghost Plaza)而命名为“圣灵”,其容量达 6 万人。然而,此类防空洞的数量依然不足,在战争结束时,防空洞总共仅可容纳 800 万人。剩余国民依靠地下室躲避空袭,在这类庇护所内伤亡惨重。在空袭过后,德国人并不尝试系统地发掘所有的尸体、甚至所有的被困民众。那些无法简单救出的民众被遗弃了。

被炸毁的达姆施塔特市

  根据德国官方统计的数字,从 1943 年 1 月 1 日到 1945 年 1 月 31 日,空袭的总体伤亡――包括德国国民、外国人、城市区域受到攻击的武装人员-为 250,253 人死亡,从 1943 年 10 月 1 日到 1945 年 1 月 31 日,有 305,455 人在空袭中受伤严重需要医院救护。在对这些数据进行仔细检查,以及对空袭区域内不同城市的记录进行核实之后,显示它们的数值过低。调查团重新制定的估算值(同样是最小值)为:在整个战争中,有 305,000 人死亡,780,000 人受伤。更为可靠的数据是建筑的损伤,根据德方数据,在空袭中有 485,000 栋建筑被完全摧毁,415,000 栋建筑被严重损坏,占据德国境内总数的 20%。在作为空袭主要目标的 50 个德国城市之内,被摧毁或者严重损坏的建筑比例大约为 40%。所有这些空袭的结果是使 750 万德国人无家可归。

空袭之后的埃森居民

  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是空袭在战争中对德国医疗卫生和战争伤亡的影响。对德军的空中打击使德国的军人和平民意识到国家的健康和医疗问题休戚相关。在面积轰炸中,对医院建筑、药物生产厂家、药品补给设施的摧毁使药品设施疏散,医院建筑从城市迁移到郊区和乡村地区。该措施在 1943 年晚期开始,当时对城市的空袭使市民的伤亡上升,同时使乙醚、石膏、血清、绷带和其他医疗物资的供应减少。在同一时间,战术空中打击节奏的加快对战争伤亡率施加了作用,这反映在,根据德国人的报告,航空武器导致的战争伤亡从 1942 年的第三位上升到1943年底、1944 年、1945 年的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炮兵武器和步兵武器。航空武器对伤亡的影响体现在受伤人员的死亡比例从 1940 年和 1941 年的一比八提升到 1944 年和 1945 年的一比三。被空中打击致伤的人员通常收到伤害和震慑双重作用,导致更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阶段,从而减少了回到全部或者部分军事岗位的病人的数量。

结论

  以上页面陈述了欧洲战争中,盟军空中力量在不同方面取得的战果。仍需要对该结果进行一个整体的概览,以求为未来寻求更多的指引。

  在欧洲西线,盟军空中力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事后评述会提出在某些方面应当采用不同的或者更好的战术。但是,它依然是决定性的。在空中,它的胜利是完全的;在海上,它和海军携手将敌人最有力的海军部队――U艇摧毁;在陆地上,它帮助胜利向盟军一方不可避免地推进。它的威力和优势使欧洲登陆作战成为可能,它使维持敌军的经济体系在事实上完全崩溃,即便在敌军被盟军部队歼灭时这个崩溃没有对前线部队造成完全的影响。它给德国国民带来现代战争的全面冲击,使其遭受恐惧和折磨。它对德国留下的烙印将继续维持。

B-17 在高空会留下明显的航迹

若干点总结

  1 - 德国的战史揭示了:即便第一流的军事强权――强大如同德国――亦无法在自身领土中心的全方位以及无限制空中打击中存活长久。在 1945 年年初,在盟军地面部队挺进德国领土之前,德国已经达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它的军工生产不可挽回地崩溃,有效的秩序消失了,陷入完全的瓦解和混乱。它的军队依然在前线作战,但伴随着支援经济崩溃的逼近,他们明白自己将会在几个月之内被迫停止战斗――停止任何有效的战斗。德国已经奄奄一息。

  2 - 在敌人――包括武装军队以及经济实体――之上的全面制空权,其意义必须得到强调。制空权具备决定性作用,没有它,对敌人基本经济的攻击无法投放足够的兵力,拥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以获取成效以及持续的作用。

  3 - 随着空袭的加强,德国人无法挽回自身经济的持续衰落以至最终的崩溃。然而,德国的恢复和防御能力是巨大的,在空袭中,德国人维护和重建军工生产的速度和灵活性毫无疑问超过了盟军的预期。德国人竭尽全力防止经济遭受空袭,并将影响最小化。伪装、烟雾、隐蔽厂房、工厂疏散和转移至地下等等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方法均有帮助,但没有对空中的支配权,它们均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工厂疏散带来了直接的效果,但到最后只能对遭受空中打击的交通系统造成更多麻烦。地下的工厂能够防御直接攻击,但同样也是被中断的交通和其他设施的牺牲品。无论如何,德国从来没有成功地将其军工生产的任何完整部分引入地下――其成效局限于某种型号的飞机、它们的零部件以及 V 系列武器。工厂引入地下对空中打击的防御能力同样受到高度怀疑,这也受到德国人自身的怀疑。此等消极防御有可能重要以及值得,但如果存在逃离敌人制空权的任何方式,它们存在的意义便值得怀疑。

  4 - 德国民众对空袭的精神反应同样相当显著。在纳粹的无情统治下,他们显示了对反复空袭带来的恐惧和艰难、对家庭和财物的摧毁、对日益困窘的生活环境的惊人抵抗。他们的士气、他们对最终胜利或者满意的妥协的信心、他们对领导人的信念在逐步湮灭,但只要生产物质条件依然存在,他们便继续工作。在人民之上的警察力量,其威力不可小觑。

  5 - 德国人的经验着重指出对空袭目标仔细选择的重要性。相比对城市区域和军工企业的空袭,德国人更加注重于对基础工业厂房和设施――他们的燃油、化学和钢铁、电力、交通网络系统――的攻击。最严重的攻击摧毁了对其他工业至关重要的工业厂房和设施。德国人很清楚地发现,为保护基础工业创造各种条件比保护生产最终产品的工厂更为重要。

  6 - 德国的经验显示了,不管采用何种目标系统,没有哪种至关重要的工业系统能够被一次单独的空袭永久地摧毁。持续的反复空袭是必须的。

  7 - 在战略情报的层面,存在着对更深入更准确情报的重要需求,尤其是在战前以及战争的早期阶段。在战争开始时,美国航空兵部队对德国经济的可用信息并不充分。同时,在军队和其他政府部门以及私人机构之间没有建立起协调的管道。这些管道是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从经验中得到的建议是:在持续的基础上建立此等协调系统的理念。

  8 - 在对空中打击的胜利作出贡献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战争中盟军在研究、发展和生产方面的额外进步。作为这项进步的结果,空中力量逐渐在机组人员、飞行器、装备的质量和数量方面带来进攻的优势。不过,依然需要持续和不停止的效果以压倒敌人在最初的优势以及阻止后续的研究和技术。幸运的是德国空军的领导人过于相信他们早期的优势。为此,它们没有及时地发展武器,例如他们的喷气推进飞机,这将有可能充分地改进他们的处境。对另一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冒险,事实上盟军在喷气推进飞机的研发领域落后于德国人。德国人发展的 V 系列武器,尤其是 V-2 也很值得一提。

  9 - 盟军空中力量成就的取得,只在人员、资源和成就上遭遇了困难和高额的成本。它的成就建立在勇气、毅力、将士的英勇作战之上。他同样依赖于领导、能力和基础实力方面的优越。这些带来了及时而又充分的成规模的受到训练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带来了大量供应而又质量优良的飞机、武器以及物资、带来了足够基地和运输线路的安全性、带来了发展中的速度和灵活性、带来了与盟国坚强而又可信的合作。以上任何一点发生差池,均有可能严重影响甚至破坏我方优势。

未来

  欧洲的空战以持续的发展与变革为特点。这一过程并不会随着欧洲胜利日的到来而停止;在机械、武器和技术方面,巨大的进步已经迈出。如果认为:假设存在下一场战争,使用赢得欧洲战争的同样政策和经验会足以再次取胜,那将不会有比这更严重的错误。欧洲取得的胜利不会对未来的问题给出答案,它们将更适合被视为指向答案方向的路标。

  从英国饱受战争创伤的城镇和德国夷为平地的城市中可以学到的一课是:赢得战争的最佳方式便是阻止其发生。这必然是我们能够争取到最佳结果的终极方式。建议是,这个目标由保证美利坚合众国的力量和安全而达成。美国的建立和维持的原则包括宽容、自由以及海内外的良好意愿。基于这些原则的力量对世界和平没有威胁。战争的阻止不会因忽视力量或者缺乏对我方前景的警戒而达成。那些完全的邪恶与侵略之徒在这些忽视中得到了鼓舞。希特勒就深深地依赖这一点。

  保证合众国力量和安全的建议绝不意味着和其他国家展开军备竞赛。这些国家也不会反映出国际关系前景的信心缺乏,这些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以及保证避免未来战争的良好愿望之上。为美国的安全作出灵活和协作的发展应在美国国内的安全机构框架之内进行。

  为维持我们的实力和安全,欧洲战争的路标指示出方向,即需要保证的目标。在这些目标中,包括陆军航空军为与其他政府机构进行紧密和灵活的合作进行的长远计划;与战争中相同,包括和平时期独立的平民专家的积极参与;与战争中相同,包括和平时期国家规模持续而活跃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包括一个更充分而完整的系统用以收集和评估各种情报和信息;包括此种形式的武装军队,能够履行它们的基本职责,在它们的发展、计划、情报和任务中促成更高的合作和整体性;以及最后,与战争中相同,包括在和平时期中可能获得的最高质量的人力,用以在任何组织、任何形式之下履行职责――在这个方面上,质量,而不是数量,才是重要的标准。

  天空已经变成了一条高速公路,轻松通往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点――一条在和平、在战争中运行的高速公路,道路通向远方,速度越来越快。 快速发展的欧洲战争预示了自身潜力的更远探索。持续的发展由“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机械和武器所体现。在现代战争中,天空突出的重要性被那些体验过欧洲战争或者有机会验证空中进攻的人员所认可。这些事实必须支配空中力量,用以在国防上协调和组织我们的资源和技巧。

  未来航空武器的速度、航程和打击力量,正如欧洲战争的路标所指示,必须与任何为增加安全和实力而展开的计划紧密配合。原子弹和跨海飞行的远程控制工具将有可能成为可怕的武器进行发展。

  以上为许多因素中的一部分,用以呈现给我们的领导人,用以根据我们过去的路标作出主要的抉择。希望对德国战争的研究以及对日本的研究会对他们的职责有所帮助。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武器会是什么样子,

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用的肯定是棍棒与石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