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符经》讲解3

 商鞅2010 2012-05-19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3、虚以聚气炼神,是为了化入万物万事;实中修德无为,只不过收紧心机心事。

  人的大脑细胞约有160亿左右,这是个大约的数字。但是大脑的皮层大概只用了2%^左右,2%^就是3.2亿了。大部分的脑细胞处在休眠状态。休眠状态是说大脑的和谐和大脑的潜能根本就没有发挥出来。大脑深层细胞没有被激发使用过。一旦大脑全部激发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全部激发以后所产生的效果叫“全息动感”。

  全息动感是何意?人在动态中,因为思维在活动,动态中去感觉宇宙和万物,当人的思维无论选择任何一个方向时,都会有一个窍位在此方向开放而去吸收信号,这个窍位叫“穴眼”。

  大家都知道,手指头掐一掐“合谷”这个地方,就感觉到很胀,那是因为感官、神经把这个感觉传导到大脑中去了。“穴眼”的道理也是一样,全身的细胞,每一个都相当于一只眼睛,每一只眼睛都有自己的方向,这个方向它针对着万物和万向,它是一个系统的“全息响应”。全息响应是说人只要进入一定的状态,全息响应必然会反映到人的“全息动感”中来。全息动感是靠人的大脑深层细胞和表层细胞的共振、和谐形成的。“全息动感”以后就把感觉传给神了,神在心中,就是这样一个关系。

  这个时候,先天真气就在你呼吸之气的调节引导下,直接进入了身体。人降低呼吸节奏,放慢呼吸速度,减低气体的吸入量,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假的一面在下降,真的一面在上升。真的一面是先天之气,先天之气靠什么吸收进来?靠你静笃。“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德经》第十六章说的,这种前提下,人靠“穴眼”这些身体的全息动感所吸收进来的信号就叫先天真气。

  我们平常很容易把呼吸之气误以为先天一气,先天一气本身存在于人身。人靠先天一气这个信号,把万物的精华感觉到了,这个先天一气就自动地显示了作用。有为和无为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习以为常的时候,“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常态的状态,掌握它了,并形成习惯了,习性上已经主动地、自动的操作它,就不存在有为和无为的分别了。

  修炼要从先天之道中取得信号,这个道在人的身体中,人的身体是天道的一种反应,“天性在人”嘛。你操作的时候,只要停下这个心机,任何的作为都是符合于天道的。

  人符合于天道的这一面,是有为还是无为?这个时候就很难说。像刚才说吃东西一样,感觉这个东西很合胃口,如果说每天吃,明知道这个东西不是自己的需要,实际上是后天的需要。先天需要什么?先天需要的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

  有为法是个基础,它是引导走向成就的基矗掌握了基础后,你再去创造性地发展,那是你自己的事。没有这个基础,连普通的道都没明白,生存下去的创造就产生不了,没办法产生再往下走的道路。

  所谓的有为和无为,无非是说在有为的过程中,唤醒或激发自己的内在体系。这个内在体系是“天性在人”,人本身就有天性存在,只不过人没进入到一定程度。因为人的气还没约束到一定程度(“禽之制在气”),给大脑的兴奋点太多。就像人很有精神一样,一有精神就想入非非,心就容易想岔了。一有余(“至乐性余”)就想岔了,一想岔了就很难以回到求真的道中。所以人在生存中,有时候要有意地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

  人的自私是源于天性的,顺着这个天性去作为,人就会产生被动的效果,非常被动,那是天所生杀,人就被天所利用而没有发挥天所给予的“觉性”摆脱被动的生杀。

  4、气虚至静则神能散布天下,人心散利即能得公心,有公心必利固不失其久。

  人要向圣人学习“道法自然”,自然怎么表现,我也学着怎么做。这样,才能够谈修炼。如果按人自私的天性去发展和运动,顺着人的凡心之欲望去作为,那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必然会有不妙的未来在等待着这种人的行为。为什么呢?因为人不知道道的性质是在怎样转化万事万物的。人如果太过于自私,对存在索取过多,奢求过旺,他最后并不能转化自己消极的存在,所以他被天所生最后起码也是自生自灭,实际上也就是被天所杀,因为天地造物也造人,而给予人的特殊面就是能通过觉悟存在而超越,这两端的发展造物的法则已经给了我们,就看人是如何选择。前面章节中曾经说过,道之理就是这个意思。要把人生的这一切反过来,要学着天道去做(“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性它把自己自私的这一面转移到人的生命中来了,至公的这一面才老是在发展,这是天性。天的存在,《阴符经》的主题意旨就是要人们觉悟这一点而进入天下为公的存在中去。

  “反者道之动” 。有这样四句话:“放下心来(把心放下来),送其机去,随缘泛缘,体道玄德”。这四句话,一是心要放下来,心不放下来,所有的问题就想不通;二是送其机去,机巧性的一面一定要让它离去,远离机巧,要真实一点;三是随缘泛缘,随缘是指任何事情来到面前,这是你的缘,没来到面前的缘就像长江的水终究要汇入大海。要有那种心境,心境让它汇入德的海洋中,这是一种大境界了。这个缘,自己本身的生活范围是很小的,但一定要知道,心里所想的问题全世界都知道。只不过在我们的想像中没办法体会而已。四是体道玄德,体道玄德是指要体会天道,然后用玄德方式去作为。

  “禽之制在气”,掌握了气,就可以化气为神,万物都是由气化而生,此中所说的气,也就是阴阳之道。“精、气、神”中有个气,阴阳之间有个道,这个道是个虚性的存在,阴阳两个方面都是道所生。阴阳两个方面,我们只接触了阳性的一面,阴性的一面往往还琢磨不定,所以说人对道性的理解不一定完整,就像我们对精气神的理解不完整一样。

  比方说,我们平常老在呼吸,但是对自己的身体,到底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我们并不一定全部了解。身体之中有没有糟粕啊?肯定是有糟粕。但是站在道的角度上,有没有糟粕呢?(笑)不敢回答?这是因为人的情感所决定了的。人本身就要分别,他才能够选择。没有分别,他怎么选择呢?既要选择,他肯定要分别。

  所以一般来讲我们肯定说有糟粕;站在道的角度有没有糟粕?没有糟粕。在精、气、神之间,应该平衡地看待它。我们由气去沟通精和神的一面,修炼就比较好办了。当人的精华凝聚到一定程度,呼吸减慢,加深,然后放均匀,这个时候人的神就自动地要启动,启动是因为人的气造成的。人的气造成了生命存在的相反运动。相反运动是指走向反面了,把很多潜能就激发出来了。所以说“虚以致道,冲气以为和”,还有:“虚以致道,和气积德”,和气,就自动地积德。

  掌握了气就可以化气为神,万物都是由于气化而生。有了神,我们就有了发展的方向。因为神可以连通人和宇宙,连通天道这个大生命的“公”。如果单纯地从自己的角度,从练气的角度,一辈子永远的练气,那就没办法和天道之间进行沟通了。

  修炼的目的是为了沟通这个天公,这个公是天道之公。我们的神炼到一定状态以后,它就要出去,出去以后,它的规律是不会让人知道得很全面的。但是它的表象会让人偶然地知道一些片段,这些片段就足以让主观意识明白人要放弃后天意识,要进入到真正的静定中去,这个时候修炼才有发展,生命才可以升华。

  “生者死之根 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1、生和死的概念不同而导致人的生存境界迥异,主观识神层次的划分是自然的,人识神的发达阻碍了道性的回归。

  凡人对于生死的概念与圣人的生死概念大相径庭。醒则为生,睡则为死,其妙在神。所以说,性命之说在于阴阳分类。“死”为阳性的物质停止活动,而“亡”则是阴性的物质丧失活动。阳性的物质就是命,阴性的物质则指性(神一类)。所以说,性命互为其根。

  性命在修炼的时候也就要利用阴阳关系,即互为其根的关系。人之生于世则生长死短,人之离于世则生短死长,其制约的因素也在于气。所以说,死与生也是互为其根。

  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就是指修道的人在修炼过程中只有生死的概念,没有亡失的过程。人的死亡主要是其神气的散失而不能归还于其根(命)上。而修真之人却神强形守弱,尽管形体相对静止的时间很长(静、定、睡、眠、死),其修出去的神却日益强大,并且始终都保持与命体的紧密联系,使命体的阳性物质结构得以改变,以此达到长期保持肉身的目的。有了肉体的长存,神就有了永久的房屋,性命的长寿就轻而易举了。其中对于命体的保持方法有很多的修炼形式,由此而分出人、神、仙三道。

  人道练阴神,捉有为之金丹,人虽延寿却到头来神去屋空,难免屋鄙破败。

  神道练元神,修有为之丹法,其觉性成功,然而其身形非无为而治,所以难以与其元神同存而全安,时间一长则屋漏房破,神失其根。

  仙道练体外之神系统,是阴阳的生化体系,体内修无为丹法,所以能做到形神俱能气化,冲虚升举,归于自然,显隐长存。

  修上仙的过程,无死则不能言生,有生就必然有很多的东西要死掉。所以说:“九死一生”,实际上是九失一生。神的抱一之道也就在此“存一”之中。存神而将命无为而治,很多的利害关系就体现出来了。照常人来看生命可能要受到威胁,实际上这种危害中含有天地和恩师的无限恩情。

  天地和宇宙无时无刻不希望有大量的世人修成上仙而使天清地宁,所以逢世人修真者则无不施以大帮助。然而,无害却不足以生恩。很多人由于这个生与死的传统观念不同,难以与天地之气保持同步。功亏一篑者则不足为奇。

  2、生化体系与恩与害间的关系。生为恩,化为害,其特征在难受、在痛苦。要想修炼有所成一定要吃苦受磨。

  在生命的过程中要体会生死之道。生死之道大也,是因为这个问题它太大了。这是常人搅破脑汁都很难以理解的一个问题。总觉得人死如灯灭,灭了嘛,就没办法再点燃了。

  能不能再点燃呢?这个道理应该是很简单的。灯灭了,可以再点燃;人生命灭了,它同样也可以点燃,同样可以复苏。这是生和死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百姓所理解的生和死,与圣人所理解的生和死是不一样的。圣人理解的生和死是醒的时候为生,睡着了就为死。其妙就在神的身上体现。神是说的整个存在,肉体的醒和睡都是由人的神在控制,这和西方的生理学、解剖学不一样,中国古代称之为性命之学。性命之学在于阴阳的分类,中国的阴阳学说是比较符合于现状的,科学的,因为中国的性命学将生命看成一个动态的结合体。

  死亡在古人意境中有两个分类:“死是阳性物质停止活动,亡是阴性的物质已经丧失活动的能力了”。阳性的物质是命,阴性的物质是指性或者是精神的这一类。所以说性命相互为根。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生、死的概念不同,就导致人的境界不同。人的境界不同,就导致我们的意识层次的划分成一个非常明显的固守和创新的状态。而中国文化一直是个和谐的系统,很能容纳。自从有了西方文化概念方式的融入以后,原有的容纳量相反下降了。如:中国文字是可以独立成义的,随着东西方文化几百年的交融和白话文的习惯,我们的思维概念一般很容易囿于语言文字中“词”的概念,而对单字的延伸意境基本上就处于遗忘和丢失的状态。

  另外一个道理,人的外表心理,是有意识的一面。人心理的发达阻碍了人天心的开发,后天意识阻碍了先天意识的开发。削弱了这个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人的创造能力也就会下降了。

  《道德经》中说的“死而不亡者寿”是一种神强形弱的状态。神强是说人神的活动非常强烈,但是形体的活动非常非常的低。这就是“死而不亡者”。今天回过头再研究一下“德”是什么?我们的心、主观意识降低就称为有德。人主观意识越低的时候,越少干扰的时候,越主弱的时候,那么人的德就表现得越明显,越突出,越实在,甚至越高级。如果说人的主观意识发达了,那么可能说明人的德很欠缺。

  3、死而不亡是神强,德而不失是心死。要弄清楚生命静止和运动的关系在于修心。

  人对名利,对财富,对酒色财气的追求,都是后天意识。后天意识肯定是败德的,所以说德而不失是心死。人有德,而且不失德,是因为心死了,这个心死不是心如枯槁而是心如止水。心死了后天意识它不活跃了。不活跃,那一定有个事物在活跃,那就是人的先天意识。先天意识要是活跃了,人就了不得,人就很容易发掘自己的潜能,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人的灵动灵活的灵气。无时无刻不处在创造性灵感的驱动中。所以要弄清生命静止和运动的关系,无非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后天意识和先天意识两方面。

  要弄清人先天和后天的关系,然后配之以适当的静止和运动谐调。静止就配后天意识,运动就配先天意识。然后就能把这个阴阳之道扯平了。先天它要运动,后天它要静止,这是阴阳反之则动的道性。知而能反,你反过来了,你修炼就不是一个很难的事。

  接下来谈生命的努力,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除此以外还有:“恩生于害,害生于恩”;人在修炼时候往往对生和死之间的状态不了解,以为生命靠平滑的过渡能够达到长生久视,这种想法是一厢情愿。

  人需要的是前面那句话:“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天道要摧枯拉朽地削弱人的一些存在,然后再扶植人的一些存在。先天的一部分在被扶起来之前是要受到一种伤害的,这个伤害实际上是人后天意识的伤害。有人对此不理解。说:唉呀,只要坚持下去,坚持修下去,不就能够成功吗?那不一定,因为人没有吃过足够的苦,要成功,拿什么去代换呢?没有什么值得代换的,唯有的是人的苦需要拿出去代换。

   所以,人要求得道,人道也好,仙道也好,生存之道也好,这些个道无非是要掌握生命的生化体系,生化体系在掌握时要明白恩和害的关系。

  天地在施行不言之教的时候,有人以为只会给予恩,实际上要给人带来一点害,带来的害是要削弱人的有为一面,这个观念要从现实中看。要明白恩和害之间的关系。比方说,人的神修走了,身体留在凡间,这种状态后天意识怎么修?

  有听众答:放弃它。放弃?连神都没有了,再把后天意识放弃,那个人就非常难了。

  因为人的身体物质存在,它必然有信号存在。这时信号已经不是像过去被包在身体里面了。它是解放、开放的一个体系了。这个开放的体系是说人的肉体和人的外在之间已经形成一个大系统了。这个大系统对人的后天意识还是本着玄德之道,还是本着大道之理,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它不会干涉你的任何想法。活在世间,怎么可能没有感受呢?感受了以后,你有想法以后怎么做呢?如果想岔了,老天爷还是会像刚才说的那个样:“至乐性馀”。乐过了头,有馀了,老天爷还是要给你损去,这是天道。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明白这个损,在后来的存在时间里,人遇到这种损了也要知道,这是一种恩德。是一种恩,而不是一种害。

  恩与害之间这种关系,我们就要这样去看待。自己多吃一点苦,同时,要坚持不懈去俭啬。坚持不懈地俭啬也就是不断地积累;然后坚持不懈地树立公心,树立为天下为人类而存的大志向,要不然,人类怎么可能进化呢?这里面有这样一个意思:“生为恩,化为害”。

  天地创生了人,天地之情就为恩;人要想造化的时候,这个时候天地的作用就变为害了。要造化的时候为什么变为害了呢?因为他要打破你这个现有的状态,说通俗一点是“破坏”人的既得利益,这一破,人的习惯就不大容易适应了,也就是后天的意识不大适应。既定的观念,既定的念头,这些东西都是陈旧的。这些陈旧观念是人慢慢的在生长过程中积累出来的社会效应,这个效应不符合天道,不合道。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观念想通。

  《阴符经》提出来生为恩,化为害。既要修炼要进化就要习惯于害里生恩的道理。修炼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是享受。其结果和状态将很难受,其性质就是既“难”又要“受”,要受很多罪。难受本来是一个词,我把它分开。所以说,到时候不要说:唉呀,修炼没想到这么苦,要是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干了。你不干了,还是逃不了,你还非得去受它,除非我们从自身的矛盾中觉醒、解脱。

   4、生死互为其根,人靠识神心机是不能控制的,炼神还虚至道而看生死之机,则需要死去的人生之浊念多矣,故曰:“心死则神活”。

  现代人对家庭,对个人,对个性,都有一种无限的发展和滋彰,这对世界的安宁啊,和平啊,发展啊,它没有什么进步的意义。如果说让这个世界做一个自我选择,它一定选择“天下为公”的这一面。所以,“天下为公”的这一面它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我们自己的思维中如果还树立不了“天下为公”的境界,我劝不愿朝此方向努力的人放弃修炼,过自己的个性生活,去享受自己的存在就行了,不要折磨自己!但是有的人不是这样想,他说:我能不能在其中保住自己性命的长久呢?让自己活得长一点行不行?这一点恐怕也不容易做到。

  为什么呢?因为“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天道肯定要破坏你的状态。过去提出来一个“存一”之道,修炼本身需“抱元守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道理。但是抱元守一很难,我们也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无为而修”。在人启动的时候,是利用气息导入的,启动以后是由神来引导。精气神这三点由气来导入,然后进入到由神来引导整个的修炼,这个就叫“神修”。

  神修与人修它的确是有些区别的,神修它有很多知识是书本中所找不到的,也是古人无法记载的,特别是有些操作的火候也是人没办法把握的,但是我们的内系统(神)它却明白得很,由于它是道性的存在,是符合进化过程要求的,所以有系统安全性。因为心神的智慧来自于天道,而不是来自于人道后天的积累。有为功法是因为需要翻书和资料,要参考古人的修炼经验,这个就叫人道的有为修炼方法。而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由气导神,由气导入到神的境界中去,由神再来引导整个的修炼过程,这个就叫神修。

  要明白神修就要先明白“存神”,存神就是说把自己的意识放到心神的运动状态中去体会。我们的意识有时候并不一定去明白。比方说,有人他后天的一面丧失了,看起来他很可怜,好像很微弱,但实际上他的先天却很强大。但是我们有时不知道,不知道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事物的性质没有了解。所以说,任何事情你一定要了解人的性质和了解事物的性质为基础地运作。

  人的性质是三宝,三宝是“精、气、神”。知道了精华的一面,比方说,我们喜欢吃细粮,这是精华,光吃细粮,你不知道精华的那一面它还需要粗粮,这就像现代营养学研究说的:有很多的粗粮、野菜相反要比那些人为地选择出来的好看的、好吃的东西有营养得多。所以说,三宝中的精与我们所说神的这种状态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是个智慧的关系。人潜在的这一面,它所储存的智慧人是意想不到的,它没有边际,也没有边界。

  你搞有为的一面,就是一辈子天天看书,时时刻刻看书,一天24小时看书,你能够学多少知识啊?相对于天地自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知识。所以说,不要做那些勉为其难的事,应该怎样?应该直接进入到修道中去,进入到潜能的激发中去,掌握先天的智慧,掌握了沟通先天的智能通道以后,这时修炼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了。但是,要记住,在这个保障的前提下,要明白害和恩之间的基本关系,没有害,人就根本明白不了恩!所以说,要知道师父对我们的这种恩情,我们自己如果没有吃过足够的苦,就不可能去体会这个恩。

  但是人在生存的过程中,受到一点伤害以后,往往就耿耿于怀,甚至会记恨一辈子,他不愿意放弃这个仇恨。像这样的人,他能够修道吗?肯定是修不了道的。他修道只能修到他自己的乖戾之气越来越强的畸形状态,越来越破坏自己的生命存在。要修,就要不计较自己受过的苦难,所经历过的灾害,要“不畏艰难而敢屡死地”。“不畏艰难而敢屡死地”就是说要经常到死神那个地方去转悠转悠,然后就明白了,哦,天道原来如此,它容易被人误解。误解是因为人这个特殊的存在。明白了以后呢,就觉醒了,就觉悟了本来。就皆大欢喜啦。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1、顺以生人,生万物,以天地文理圣人则成为被动,是演绎。 逆以成仙,成不朽,从时物文悟得道机变为主动,是归纳。

  世人修真,不可以没有具体的方法和准则,否则的话就求不到真常,也不会有自己的正果。

  如果修行中以天经、地义、文史、常理作为做圣人的标准,那才是最愚钝的修行:天经也是人造,地义离不开人为,文史莫不错踪,常理则无不变迁。这些我们如果都将其抱定了去修真,我们的自性永远得不到解脱,更不要说超凡入圣了。

  天地知而不言,圣人传不言之教,所谓的修真依据和证据都是愚行所造,自为多情。所以不可当作证道的根本。

  天性在人,则天机在人;人心在机,以无为守一自能归真。

  所以,我以“实修时证,物性归道,文言求反,常理入微”来完成心明眼亮,自立哲思的过程。这样,方不会失去我自身之正果成长的机会。

  让元神系统从大的整体上去把握天地性命,其次让我的识神从小的微妙常理中去证悟大道,我以为这是必行之路。

  2、修炼穷理要从实修中穷其本来,尽性在自然、自在,了命在无心、无为。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这句话的主语是愚人,愚人是说那些作为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人。他们总是以天地文理圣,时常从文理上去了解天地,从文理上去了解圣人,这样就把很多天经、地义、文史、常理作为圣人的标准去判断。这样就把很多事情搞得比较复杂。实际上,我们现代人中也有很多神仙意识,包括神仙的文化啊,神仙的一种艺术啊,包括修炼的意识中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存在,这都是在记载中形成的对实际情况的不了解。

  修炼需要具体的方法和准则,这个方法和准则不是单纯从书本中获得。不明的人,老是从书本中找方法。《阴符经》的作者就“以时物文理哲”,意思是从时间上、从物质上,然后,从实修时证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的道理,形成理念,然后再修真。这个方式比前面说的“以天地文理圣”这种方式要好一些。原来是这样说的:天经也是人造,地义离不开人为,文史莫不错踪,常理则无不变迁。我们如果抱定了这些去修真的话,我们的自性永远就得不到解脱,更不要说超凡入圣了。

  从文史的错踪复杂中去总结道理,从文史中找到的普通道理,这个东西到现在已经变迁了。变迁的部分如果抱死它,就很不容易使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所以,古人就说:“顺以成人,逆着成仙”。顺,它就生万物了,所以说天地文理圣则成为被动。这个被动是说按照人家的方法修炼,这个叫被动。这是逻辑方法中的演绎法,演绎是先公理,然后进行推论。有公理和推论然后再实践,这个叫演绎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很被动的,被动是说还没有经过实践,就已经把现成的理论和文理顶在了头上,按文理去不折不扣地执行,执行的结果不容易在思想中产生深刻的共鸣。这个共鸣一定要体会“道存”的那一面。

  前章节讲过的“道存”的一面,道存在的那一面是指共性是同一的,共性的存在就决定了我们本身在道理上它不需要前人的指引;由于共性的存在,我们不需要前人的指引。只要我们认真地实践,共性就会发挥作用,就会引导人逐渐地、加以比较地认识整个过程和整个存在。

  所以,在此借用了古人的“顺者生人,逆者成仙”这句话。"逆者成仙"是说不朽的东西它不在文字上,而在于人的心灵中。心灵中的这个不朽的存在,对人来说,要从时刻的实践中,从与万事万物的交换信息中,总结出自己的感性认识来。这个感性认识是道机,道机在人的表现中。在人运动的过程中体现的是主动接触,然后主动地靠自己潜在的思维分析和判断。最起码有个选择后就知道,面对事物,人的本能反应是什么?本能的反应是很重要的,这个过程就叫“归纳法”。归纳是先有实践,然后才有理论。

  3、时、物、文理哲也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先有感觉后有体悟;先有情怀后有造化。

  归纳的方法也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先有实践,然后有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然后上升到理念。这个理念是它所说的“我以时物文理哲”,这个时候产生的思维就具有客观的智慧性。智慧在我们的实践中是很重要的,因为已经有了自己的感觉。现在和人打交道有这样一个体会,人们现在的信息交换的机会多了,获得信息的方法也比过去方便多了,要看什么资料在网上随时都可以查得到。

  人家怎么说的,自己都知道,古人怎么说的,都知道。是不是看了书的人、知道了的人就能够得道呢?得不了。因为这个还要经过实践。那么反问,看书在前好呢?还是自己实践在前好呢?这个问题起码体现了一个存在,先有实践,然后再有认识,再有理论,这个过程是主动的方法。而前面所说的先有理念,然后根据理念去判断圣人的存在和天地的规律,这种方法是被动的。就像现在所学的科学知识一样,科学家说这个天地是无限的,时间也是无限的,有没有限呢?它们是有限的。为什么说有限呢?是因为科学本身也在发展,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它不一定尽然,不一定尽然是今天所要讲的内容之一,那就叫“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1、大智若愚的慎行是修真的极好素质,大巧若拙的平常心(不奇)是我们得到天地青睐的资本。

  有人认为圣人的说教和行为都是愚蠢的做法,并在修为中以自我的判断来衡量圣人;我却对圣人无为损己,常善予人的不言之教不敢有丝毫的怀疑,并在修行的实践中对圣人大智若愚的表现保持高度的悟性。

  所以,常人总希望从表现神奇中寻找圣人的踪迹,而我却总是从“众人为师”、“至人即同于常人”的道理中去寻找我能吸取的教诲,并在没有神奇的环境中去发现圣人的踪影。相反,却又从圣人平常的表现中体悟微妙的神通。

  2、没有神奇表现之神奇才可能长久,长生久视的通神载道而不显最难为。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这两句话,中间用了分号。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倡大智若愚,但是老百姓往往觉得圣人的行为有点像傻瓜一样,那样的圣人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做。所以《道德经》中就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即若离;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话已经说到极点了。人分三六九等,这个地方的三等人他已划出来了:上等,勤而行之,他知道行善积德是绝对有好处的;从什么地方行善呢?就从自己的生存实践中,慢慢地体会道的好处。

   一般的人总是以愚去预料和预测圣人的存在。有时候在街上也能碰到圣人,有很多高人,他就像讨饭一样,就像精神病一样。有很多人,特别是那些精神病,可能都是高人埃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从一个方面先谈,然后再谈另外一个方面。意思是说存在中有特殊性,但是还有普遍性。

  先谈普遍性,因为普遍性它是属于阴性的;而特殊性属于阳性,因为它能够很容易观察到。所以一定要先观察它的普遍性,然后再观察它的特殊性。普遍性是什么呢?是我们的信号,所有人的信号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这个是它的普遍性。

  所以当我们碰到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时候,这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号很可能是和普遍性成为一个整体的,他容易被我们感觉得到,这个感觉得到就是说在平常人是非常鄙视他的,但是你稍微产生一点同情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精神上有所受益了。

  3、时、物、文理哲也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先有感觉后有体悟;先有情怀后有造化。

  归纳的方法也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先有实践,然后有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然后就上升到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它所说的“我以时物文理哲”,这个时候产生的思维就具有客观的智慧性。智慧在我们的实践中是很重要的,因为已经有了自己的感觉。我现在和修炼人打交道就有这样一个体会,人们现在的信息交换的机会多了,获得信息的方法也比过去方便多了,要看什么资料在网上随时都可以查得到。人家怎么说的,自己都知道,古人怎么说的,都知道。是不是看了书的人、知道了的人就能够得道呢?得不了。因为这个还要经过实践。

  那么我就反问以下,看书在前好呢?还是自己实践在前好呢?这个问题起码体现了一个存在——先有实践,然后再有认识,再有理论。这个过程是主动的方法,而前面所说的先有理念,然后根据理念去判断圣人的存在和天地的规律,这种方法是被动的。

  就像现在所学的科学知识一样,科学家说这个天地是无限的,时间也是无限的,有没有限呢?它们是有限的。为什么说有限呢?是因为科学本身也在发展,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它不一定尽然,不一定尽然就是后面所要讲的内容之一,那就叫“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