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反映不同文化

 昵称5638494 2012-05-20
      近些年来,医学界中西医之争日趋激烈,一些打着揭开伪科学旗号的“方舟子们”不断抨击中医,称中医是伪科学。

       从表面上看,这种争论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医的无知,但从根本上说却体现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反映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强势文化试图一统天下,用西方的文化观阉割异质的弱势文化的趋势。西方社会从没有认真研究过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却武断地认为这是一种落伍、愚昧,应该被西方先进文明取代的东西。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一个特点是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作为古代科学一部分的中医治疗理念依托的是古代哲学思想,将人的身体视为一个系统,用整体性和全局性观点看待病症并用来自大自然的草药治疗。

       西方近代科学是实验科学,注重理性和实证,迷信科学能解释一切,对于无法用科学手段证明的东西一律视为旁门左道,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看来,没有使用化学分子式和实验室,没有针对病症部位治疗的中医不过就是一种巫术。

       从中西医不同的治疗理念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都知道,中医的最基本的理论,就是阴阳理论,中医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调解身体的阴阳平衡。这种理论来源于《易经》,也可以说《易经》的阴阳平衡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

       那好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是如何来认识世界的。《易经》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为动地为静,天为时间,地为空间,天地交合而生万物。所以从《易经》的观点来看,世界上的每个事物都是阴阳的结合体,人也是一样,所以在中医看来人体的阴阳一旦失衡就会生病,而中医的任务就是让这种失衡重新回归到平衡状态。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的文化思维方式,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国人要寄一封信给某人,其信的地址书写方式一定是这样的,即:某某号某某街某某城市。和中国人的书写方式恰恰相反。西方现代科学的产生也和这种思维方式分不开。即从某一单一的现象出发,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拓展。比如:现代科学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之后,然后又研究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质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电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子怎么组成了各种物质,这些物质有什么特性,可以用于哪些方面等等。

       综上所述关于中西医间的争论,其实就是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的两种文化体系相互碰撞的结果。东方人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方式是从宏观到微观,强调的是秩序,西方人的文化方式是由微观到宏观,强调的是个性。以西方的文化体系和价值理念来衡量东方的文化体系和价值理念(包括中医)是不适当的,因为东方的文化体系的精髓是秩序、和谐,西方强调的是个性与竞争。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英国著名科学家、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人类在向更高级组织和联合形式进展过程中,在当前我们所面临的许多统一任务之中,最重要的任务,莫过于欧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汇合。

       同样,两种不同文化下的产物中医和西医结合才是最完美的,这是一种趋势,只有提取两边的好处才能无限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