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体制改革新“样本”

 bdcxrh 2012-05-21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兴华

  近年来,广东各地涌现出了一批新型科研机构,在源头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让广东焕发出尖端科技的光彩。这些新型科研机构与传统的高校、国有科研院所和国企研发机构具有显著的不同。他们在萌芽、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在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产业、创富相统一;高投入、高效率、高产出相协调;基础、应用、开发、产业化相融合。同时,他们遵循市场和科技创新规律,在单位性质、运行机制、人才激励等方面都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和体制,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成长空间的新型科研机构,是近年来新组建的“增量”科研单位。

  实践证明,这些以“官办民助”、“国有新制”、“团队引进”、“企业内设”和“战略联盟”等模式建立的新型科研机构,以全新的运行机制、用人机制、创新机制,开拓了科技与产业化结合的新途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培育和发展这类新型科研机构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选择或“样本”参考。

  首先,发展新型创新机构是提高源头创新能力、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需要。当前,国内高层次创新人才较为缺乏,源头创新能力较为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然而,在传统科研体制下,源头创新活动受到了体制机制的一些限制,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对人才培育和人才晋升上的制约因素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新型科研机构的蓬勃发展为我国提高源头创新能力、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新型科研机构往往集聚了一大批了解世界科技前沿、市场意识强烈、具备源头创新能力的高端创新人才,他们希望通过源头创新活动孕育出一个新的产业,甚至是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并在源头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创业创富理想。

  其次,发展新型创新机构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新型科研机构对于推动产业技术的发展,带动和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技术研究院、我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建立和发展都在本国本地区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光启研究院在超材料领域的迅猛发展,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开辟了一个新的产业领域;华大基因在基因序列检测分析基础上衍生出了生物育种、医疗器械、健康养生等广阔的产业市场;华中科大东莞研究院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办和投资了18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在RFID、LED芯片、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在物联网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抢占了先发优势。这些新型科研机构以源头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发展新型创新机构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当前,我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与分散重复并存,科研评价机制不够合理,科技体制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需要。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新型科研机构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值得传统科研机构借鉴和学习。因此,通过大力发展新型科研机构,以增量激活存量,通过充分发挥新型科研机构的示范带动作用来推进科研单位的改革,将为我国探索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闯出新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