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评价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

 X超女myq 2012-05-2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可见,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而长期以来,在我们数学课堂中的评价这一块存在着评价内容片面,狭隘的消极评价,迫不及待的过早评价,评价语言泛滥……”诸多问题,透过这些极端的评价现象,我不断反思。以下是我在实施、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课堂评价的一些尝试与思考,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中评价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捕捉问题点及时评价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片断,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之间不但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异,而且在潜力发挥的程度上不一样。把一把尺子抛在孩子中,他(或她)可能永远排在后边,这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不言而喻,它对这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是弊大于利。如果多抛几把尺子,多给孩子成功的机会,这个孩子可能在某一把尺子上排在前面,就会努力朝前走,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如:在教学简便运算时,课前准备了10道口算题,我提问了一名学困生,他只答对了4道。我即时评价:“你真了不起!一口气就把4道题全答对了!”再如:在教学名数改写时,我要求学生自己探索一道题:1米5厘米=(  )米,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有一位同学回答道:“我只把5厘米除以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100,等于0.5米,再加上1米就是1.5米,所以1米5厘米=( 1.5 )米。”我笑了笑说:“你的想法好极了,如果你再细心点简直太完美了!”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课堂中许多评价并不是一陈不变的,教师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及时评价。这样才能有利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及知识的深化。总之,在实施激励性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我们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

二、优化评价语言   

置身于课堂,听到的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学生做对了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夸奖你真棒!这样泛泛的称赞和过多过滥的表扬是否也会让学生感到教师赞扬的贬值呢?要看到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已经被老师称为棒极了,所以课堂上就左顾右盼,不再认真聆听了。应该说,准确性是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多么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

     首先,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如:你很有创意,这非常可贵,能再响亮地说一遍吗?”“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能把语速放慢一些,其他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了。”……这样的评价,比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其次,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生动、机智巧妙。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不仅仅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 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富有激励性的、风趣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的首选。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孩子们都喜欢幽默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课堂中去,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孩子们真安静啊!看哪,第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若在大热天,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可以问他:你梦见孙悟空了吧,可别忘了请他把今天的气温变低点哦!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 

     最后,评价语言要尊重学生。《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如: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我们共同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我佩服你!你有已见、有思想,有个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在课堂中还可以经常用体态语言,包括表情、手势、眼神等。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浅浅的微笑就可以温暖学生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内对一门功课学习的热情。比如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我们就可以微笑着对他们说:你的声音如果能再大一些,全班同学就能听见,这样不就更好了吗?有的学生由于胆子比较小或情绪激动,当我们叫他回答时会把要说的话给忘了,这时,我们可以微笑着对他说:想好了再说,好吗?相信你一定能行。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也可以顺势走过去抚摸他的头,给他力量。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眼神跟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眼神的变化可传递无声的信息。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自己是老师的注意中心。…… 如果一直在课堂上灵活利用艺术化的评价语言和丰富得体的体态语言,能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他们对数学是越学越有信心

三、课堂评价方式多样化

    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传统课堂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课堂上缺乏学生的参与,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在课堂中,我会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例如:单元质量检测后,听听学生对这次检测结果自我评价如何,让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当授完新课小结时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知识”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什么”。这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既对整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另外,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使其学会互相交流、学习。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他们交流想法、开展互评的最好时机。课堂上的自评、互评,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最近我初步修改了一个以前一直忽略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会让优等生和后进生搭档。我发现这样对于后进生的发展并没有好处,当他们还在思考的时候,优等生已经把想法和答案说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可能让后进生和中等生交流效果会更好

四、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能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每当一种新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他们或分析,或争论,或同意,自己来处理。

 案例1:师: “两条射线一定能组成一个角”。这句话对吗?

学生有的认为对,有的认为错,意见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这时,同学生把目光集中到老师身上。

     师:(边说边画)其实这句话是错的,如果两条射线不是从一点引出的能组成一个角吗? 

      这是我们常见的教学现象。反映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独揽了评价的大权,并且过早了地作出了评价与完整的阐述,剥夺了学生的探索空间。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首先提出了延迟评价原理,该原理认为: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在思维的后半期,思维启动过程中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深入的抑制因素。因此,无论学生的想法合理与否,教师首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作出倾向性的评价,而是应采取迂回、周旋等延迟性的评价策略,给学思维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极力倡导人文化的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用“评价”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追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