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

 静雅阁521 2015-06-08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

三源浦中心小学       孟祥红

高效课堂教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教学改革,我们不仅要从自身加强学习实践,更要注意让学生在此项实验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感受快乐。

今天,读过于海生著的《快车道》,“别让换习惯成为自己的主人”,感受颇深,。我想,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老师怎么设计教学、怎么安排学生的座位、采取什么方式学习……我们理想中的高效课堂都成为笑谈。而是极端的套用那个模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从他一入学起,就引导他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建立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也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基石。为了将来更好地实施自主高效课堂,建议身在一线的实验教师要着重培养好学生以下几个学习习惯,才能让此项实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真正收到实效。

一、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要做到这点,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高,教师除了要能言善辩还得眼观八方。能言善辩:要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想去学习、想去探究的欲望。眼观八方:上课时要时时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并能用委婉的语言进行引导的同时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二、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才会有助于学生的进步,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孩子一遇到难题,不是呆坐就是急于从同学那儿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学生做不出,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缺乏思考的方法,还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愿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针对以上原因,教学中我时常采用的方法是:1、将题目细化,以便更有利于学生思考;2、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三、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的方法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发言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你的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你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我也会用激励的语言,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也可以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我把个人的回答改为伙伴互说、小组交流等学生喜欢的方式,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四、注意培养学生探究操作的习惯

操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学习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学生愉快的操作不仅可以丰富感性知识,激发兴趣,也加深了对理性知识的理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认真书写的习惯。

从小写得一手好字,一辈子受用。数学课堂也要关注学生的书写,包括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写字要工整、合理使用直尺、书本要保持整洁等等。常言道“字如其人”,有好的写字习惯,就有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培养应该在每次作业中,长期培养,慢慢地就形成习惯了。

六、善于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满腔热情的鼓励学生发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大加表扬。学生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一二年级学生不会提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看情景图,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主动设疑,由学生来解答。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会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还要启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不懂得地方记在“问题银行”,然后老师组织大家课堂解决。这样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这样,学生在三年级的课堂上就会说出:“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能为xx补充”……

七、培养学生进行自测评价、反思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要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自测与评价是通过学生自己对学习的思考完成过程、实现自主学习后的实践与反思。这里既要使学生享受到获取知识后的愉悦心情,又要使学生感受到有待努力之处。在每节课的末尾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努力方向是什么?”等,经常性地进行这样的自测与评价,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和能力,对学生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八、课外阅读的的习惯。

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数学的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对课堂学习裨益不少,而且在具体的阅读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好处。比如数学书上的“你知道吗?”、数学故事等教师要巧妙设计新课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

 九、合作学习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一般缺少与其他孩子交流的机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群体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初始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反应出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很低,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合作经验,不知道从那里开始,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教师可以安排好小组学习的基本程序,有效地提高合作兴趣和合作实践。并且对于小组长、组员要细化指导,从小处抓起,使学生真正能达到“合作”。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是开启学生学习的大门,让老师们开展实验还应该从小处入手,细化一些具体的指导,给学生点时间,培养好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我们的实验稳步推进,让每个孩子都能以饱满的热情走进高效课堂学习中,让课堂真正“自主高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