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会读书27:质疑阅读法

 @春花秋月@ 2012-05-21

我会读书27:质疑阅读法

(2009-03-12 07:11:53)
我会读书27:质疑阅读法

 这是一种精读阅读法,是指带着疑难问题读书进而猎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质疑, 就是在掌握书中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通过思考、查资料、请教教师等方法, 找出正确的答案, 从而使视野开阔而深入.它是“学—思—疑—问”学习心理规律的重要环节。

 疑问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书本上已经提出并且基本上讲清楚的,这只要经过读书就可以解决的。另一种是经过思考才能提出来,还需用多方面的知识或借助于他人帮助才能解决的。这后一种总是对我们具有更重大的意义。运用质疑读书法的做法:①要勇于向自己提出问题。因为只有提出问题,才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去读书寻求答案。学习中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掌握知识的关键问题,都不是好现象。谢觉哉老人曾说过:“好问是好的,但如果自己不想,只是随口问,即使能得到正确答案,也未必受大益。”因此,运用质疑读书法,首先要学会质疑。②提出疑问后,要花大气力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这就需要去认真读书。读书的过程应该是解疑的过程。这就应提倡分析综合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不要满足于现成的答案,要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更深刻地去掌握和理解知识。③在读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这就是“质疑法”

 读书的过程, 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提倡读书质疑, 就是要做到有疑而入, 无疑而出, 所以质疑的过程不仅是提问题的过程, 也是解问题的过程.清除读书疑惑, 有的是经过反复思考, 洞察书中奥秘, `明己之未达'的;也有经过反复校勘, 多方查对, 剔除瑕疵, 纠正错误的.借鉴`学则需疑'的治学方法, 旨在挣脱别人的思想羁绊, 勇于除旧布新, 开拓前进.谁善于质疑, 谁就能够掌握读书的主动权.

 我国古代学者强调思辨,注重理解,对质疑这种读书方法格外垂青,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读书善疑者,往往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这样就能多思多问,深入其内,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从文献上来说,最早提出读书质疑的,大概算孟子。他的名言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就是对书中的内容有所怀疑,不要盲目相信书中的内容。宋代似乎是提出质疑读书法的集中的时代。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曾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是学。” 他认为, 大凡读书, `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他认为应当`开篇有疑'.疑问, 通常是书中的难点或重点, 也是引人更上一层楼的门槛.读书善疑者, 往往思维敏捷, 思路开阔, 这样就能多思多问, 深入其内, 达到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目的.所谓`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也是这个道理.读书能否有疑, 也是检验阅读者是否真正开卷有益了, 那种浮光掠影, 纯属消遣性的读书, 自然也无疑可质了.

    质疑是思的结果。所以我国历来强调精思,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关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荀子也说过:“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都强调精思的作用。朱熹说:“读书须是仔细,逐句逐字,要见着落。若用工粗卤,不务精思,只道无要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尔。”清代焦循在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

    由此,我们也能看到,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和提问者本人的思考和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学问越深厚的人越善于质疑,越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1927年2月为厦门青年作过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怎样读书?》他在演讲中说:“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识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管我们的思想。所以读书的时候,要随处生疑。换句话说,就是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以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想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这样的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培养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一门学问自然就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读书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是顾先生的一贯主张。他在另外的场合还说过:“我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不肯随便听信他人的话,受他人的管束。质疑就是要提出问题,大胆地怀疑书上的某些观点和结论,不管你是名人也好,名著也好,我都敢于以批评的眼光去读。”他说,读书须疑,就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